朱元璋过分重任小侄,使之远超李善长、徐达等,别有用心却很无奈

向敬之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骨子里还是充满强烈自卑心理的骨髓的。

自卑,注定了他寡情嗜血的一面。因此也强化了他私爱家族但不容家人背叛的一面。

他同马夫人视同己子的侄儿朱文正,是其大哥朱兴隆的独子,也是他诸兄的唯一,一度是他最倚重的核心成员。

有着这样的亲情血缘,朱元璋对朱文正的情感是独特的。但是,朱文正对朱元璋说:“叔父成大业,何患不富贵。爵赏不私亲,何以服众?”(《明史·靖江王朱守谦传》)

朱文正说此话的情形,是在他追随朱元璋渡江攻取集庆路建立功勋后,朱元璋封了他一个枢密院同佥后,还问他要做什么官。

朱元璋过分重任小侄,使之远超李善长、徐达等,别有用心却很无奈

剧照

朱文正的回话,颇识大体,也知满足。要知道,这个枢密院同佥,即韩宋帝国龙凤二年(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小明王在攻陷集庆路后,对朱元璋大帅的赏赐,即全国最高军事机构的副领导人。正职则是韩宋政权创始人兼丞相刘福通兼任,他要执掌小皇帝的军政大权。

刘福通反元,屡败屡战。而积极攻城略地的朱元璋,却屡建奇功。

朱元璋不满足于一个虚设的同佥,很快在诸将拥戴其为吴国公、组建江南行中书省后,将同佥一职送给了年仅二十岁的朱文正。

五年后,已在应天高筑墙夯实根据地的朱元璋,在李善长、朱升、刘伯温等人的怂恿下,积极积蓄力量(广积粮),谋划一统天下的帝业,而不满足于偏安在韩宋羽翼之下。

于是,割据一方的朱元璋,将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以朱文正为大都督。

此时,朱文正还只有二十五岁,被赋予了节制中外诸军事的权力,即他已成为朱元璋的军事代言人。

《明太祖实录》卷九记载,元至正二十一年三月丁丑,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命枢密院同佥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中书省参议李善长兼司马事,宋思颜兼参军事,前检校谭起宗为经历,掾史汪河为都事”。

朱文正被安排在朱元璋的首辅李善长之上,足见他已然是朱元璋一人之下。

《明史·靖江王朱守谦传》对于朱文正首任大都督后的权力级别有一个具体的交代:“及再定江西,以洪都重镇,屏翰西南,非骨肉重臣莫能守。乃命文正同元帅赵得胜等镇其地。”

也就是说,朱文正作为朱元璋的“骨肉重臣”,“节制中外诸多军事”的权力和级别,是要凌驾于诸元帅之上。

朱文正,就是军委主席、大元帅。

另据《明史·常遇春传》记载:“先是,太祖所任将帅最著者,平章邵荣、右丞徐达与遇春为三。”曾与江南行中书省平章平起平坐的邵荣,以及大明王朝开国名将徐达、常遇春等,都是元帅将军,都是要接受更年轻的朱文正的节制和调遣的。

因为他是朱元璋最亲密、最放心、最信任的嫡系。

朱元璋过分重任小侄,使之远超李善长、徐达等,别有用心却很无奈

朱元璋

邵荣自是不服。他既不甘心屈居于朱元璋之下,也对朱元璋扶持朱文正掌握军权、制约诸帅的意图更为不满,于是在他第二年平定处州之乱回到应天后,组织力量阴谋推翻朱元璋。结果,消息走漏,朱元璋先发制人,邵荣被擒问斩。

当然,朱文正在权力行使上是一个傀儡,但在事功建设上却是一个能人。他喜欢读史传,智勇兼备,曾以数万守军,在洪都以坚守八十五日之久,挡住陈友谅亲率的六十万大军的汹汹来势,为朱元璋在鄱阳湖一战中彻底解决陈友谅问题,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江西之平,文正功居多。”(《明史·靖江王朱守谦传》)

可以说,持续三月之久的洪都保卫战,成就了朱文正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

朱元璋对他也是特别看重的。就连《明太祖实录》中还专门记载了 “丁卯,皇从孙守谦生,皇侄文正之长子也”(《明太祖实录》卷九,元至正二十一年九月)。这是皇子皇孙、天潢贵胄的待遇。

然而,胜利归来的朱文正,没有获得常遇春、廖永忠等人所获的丰厚金帛。朱元璋重点奖励了朱大都督手下的将帅走卒,严重忽略了不畏强敌、数撄其锋的朱文正。

朱元璋喜欢朱文正初立新功时的格外识大体,也期待他再建殊勋的戒骄不小气。毋庸置疑,朱元璋的潜意识里,有意压制将帅不满、已难再封的朱文正,不使新近在功劳簿增添浓墨重彩一笔的朱文正,恃巨功而以继承者自居,成为影响朱家王朝父子嬗替的威胁。

朱元璋对朱文正的命运安排是很清晰的。

朱文正或许很清楚叔父的王者心态,不好直接邀功请赏,而是借酒浇愁,失去底线,纵容手下抢夺将士妻女,遭到按察使李饮冰的弹劾。

李饮冰参劾,朱文正想造反。

朱元璋大怒,爱侄得守规矩。

马夫人力劝,此儿刚烈不坏。

一位军事奇才,就因格局太小,丢了远大前程。

朱文正被免官闲置,拘禁桐城,未几抑郁而终。

李饮冰并未受奖励,而被借故,惨遭主子诛杀。

朱元璋过分重任小侄,使之远超李善长、徐达等,别有用心却很无奈

《朱元璋》徐达剧照

朱元璋爱朱文正不假。他,既是唯一幸存的侄儿,也是骨肉亲情的棋子,在朱元璋赋予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宠爱和倚重的同时,不免有崇隆其功、压制诸将的特别厚望。

朱文正急躁易怒的劣根性,似乎有遗传。他被贬谪后,其四岁的儿子朱守谦,被朱元璋视若亲孙,养育宫中。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封王诸子,特地将已没了父亲的朱守谦,封为靖江王,还为他聘请了一位名儒当长史兼师傅,使之封藩桂林,赐予元顺帝留下的行宫给他做王府。但是,喜欢读书的朱守谦,能力远不及其父,却很快恢复了其父传承下来的暴横荒淫性格,重视小人,性情乖戾,阴贼险狠,肆为淫虐,引得属民怨声载道。朱元璋将其召回京师训诫,他竟写诗予以讽刺回击。朱元璋大怒,将其贬为庶人,发配凤阳,暴横如故。朱元璋盛怒之下,对这个纨绔从孙很是无奈,幽禁时却始终网开一面,保持了他的世袭罔替。这是朱元璋爱侄及孙的情感使然,也是对早逝爱侄的政治补偿。

但论朱文正恃功骄纵或恃宠奢靡的秉性,即便不在洪都战后见弃,也必然在洪武集权中遭遇厄运。

朱元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任人唯亲的主。

子侄有别,嫡庶自分。

亲侄如此,外甥尚远。

一代名将李文忠,另一个“骨肉重臣”,虽然被舅舅朱元璋养作儿子,爵封高位,委以重任,但一旦违逆皇帝朱元璋的意志,那亦遑论骨肉亲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到了洪武开国后的李文忠的政治遭际,可以镜鉴到立朝前夕抑郁而终的朱文正的血色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