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suv去西藏旅游需要把轮胎换成AT胎吗?

比路熊


我是多次自驾去西藏的老驴友,开的车一直用的HT轮胎,也就是城市公路胎,是大多数家庭用车的标准用胎。

对于你的疑问,谈一下我的看法。

什么是AT胎?

AT胎又叫“全地形通用轮胎”,是“ALL TERRAIN”的缩写,也是目前越野爱好者最普遍选用的轮胎。

相较于更注重公路抓地能力、噪音和舒适度的HT轮胎,AT胎的胎纹明显粗一些,胎牙的间距比HT胎要大,这种设计的优点耐用性和在非铺装路面的附着力更强,但是公路性能下降,噪音增大,属于越野和公路性能兼顾的轮胎。

此外,AT的材质通常更加耐磨,扛冲撞能力也更强一些,以更好的满足越野的需求。

进藏的道路,路况如何?

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建设和整修,进藏的几条主要国道均已经基本实现全程柏油化,总体路况质量很好,路面平整,适合各种车辆行驶,当然,有个别路段因为修路等原因,会挖的较烂,底盘很低的车辆通行会比较困难,但总体而言,几乎所有的车辆,不管是SUV、轿车、面包车,还是1.5、1.3、1.0排量的,包括QQ、长安奔奔、奔驰Smart这样的小车,都可以走主要的干道进入西藏,抵达拉萨。

只要你不去越野,那么不管是走滇藏线、川藏线,还是走青藏线、新藏线,任何车辆都是可以顺利完成行程的。

当然,每年成千上万自驾进藏的车队里面,绝大多数使用的是常规的HT胎。

川藏线路面碎石较多,对轮胎有一定的考验

因为川西和藏区的地质条件的因素,碎石山较多,有不少路面存在大量碎石的情况,对轮胎和形成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尤其是每年6-8月的雨季,川西地区经常会连续的降雨,大雨的冲刷,会从山上带来下很多碎石,川藏线的很多路段上都会分布着大量的碎石,棱角尖锐,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扎破轮胎,一旦车速过快,很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行驶在川藏线上,一定要注意控制车速,规避路上的碎石。

AT胎因其耐磨性更好,胎壁相对更厚,扛扎、扛冲击能力更强,在应对这种路况的时候,确实会更靠谱一些。不过,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司机的驾驶技术和谨慎的态度。

如果开的是越野车,想要挑战野地驾驶,最好更换AT胎

AT胎的优势在于非铺装路面的抓地能力更强,耐磨性更好,非常适合轻度和中度的越野需求,如果你在自驾进藏的过程中,还希望下到路基下面的野地、路况较差的乡道行驶,或者去阿里的较为偏远、没有铺装道路的地区自驾的话,AT胎能够给你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如果仅仅是为了进藏而更换AT胎,并不划算

通常来说,同品牌同规格的AT胎,会比HT轮胎更贵,而且AT胎的优势在于越野,一旦回到城市道路,其噪音大、增加油耗、铺装路面的抓地力弱的问题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困扰,如果换回HT胎,那么这些轮胎的存放也是个问题,还是有些浪费的。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旅行、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经验和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元宝爸爸爱旅行


谈谈我们进藏时对轮胎的亲身体验。2017年我们从川藏318进,青藏出,全队七台车共报废了三条胎,全是公路胎,而换AT胎的车全程安然无恙。

其中一台路虎发现4,是在鲁朗吃完石锅鸡准备出发右拐时,直接被石头划破前后右侧两条轮胎,幸亏车队中还有一台发现4,否则连备胎都不够换。

第三条胎是去措普沟回来时,为了避让前面的来车,被石头划破了轮胎。

公路胎走铺装路面,在没有遇到任何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进藏是没问题的;但由于胎壁薄,尤其是侧面,很容易被锋利的石头划破。

现在进藏的路修得越来越好了,对车辆通过性的要求降低了,但是对轮胎还是有考验的,毕竟路途遥远,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存在,不同的季节去,所遇到的状况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之后每一次进藏,都要求车辆必须换成AT胎,并且都要准备全尺寸备胎。





龙哥的36季自驾


开SUV去西藏自驾游需要把轮胎换成AT胎吗?

自驾车进藏旅游,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媒体平台上有很多笼统的一刀切式的意见,太多说法是如今进藏路况如何如何好了,铺装油路占绝大部份了什么的,我这些年基本每年进藏一次,个别年份还有两次的,基本每个季节进藏都经历过了,很负责任的说,即使藏区道路改造改善神速,但相比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区驾驶无论对车还是对人都差别极大的。小编本人最反对什么“没有怂车只有怂人”这一类说法的,那是会误导很多第一次自驾车进藏的朋友的。


不打无准备之仗

回归问题,自驾车进藏旅游小编认为可大致分为而大类。一类是以常规路线川藏南线,滇藏线,青藏线进藏,且以沿途路上成熟景区游玩,进藏后仅局限于林芝、拉萨、日喀则等大城市周边成熟景点包括南迦巴瓦峰、大峡谷、羊湖、大本营、纳木错等及周边卫星景点的,一般SUV是没有问题的,且如城市公路轮胎较新行驶了2万公里左右也没有太多穿补的轮胎是无需更换的。而如果出发前已到更换时间,建议还是更换AT全路况胎。


(上图是本人去年八月穿越吉隆沟至萨嘎后的车况)

另一类进藏自驾游是常规+不走寻常路类型。如从丙察察线进藏,且进藏后除去一些常规景点外,还要去一些网红未经开发的地方,而往往这些地方远比我们常规景点更美则对车辆的要求就不同了,例如喜玛拉雅山数峰路线基本是沿山脉北簏地区县道行驶,大部分非铺装路面且有些县城如墨脱、措美、错那、陈塘沟等要翻越喜玛拉雅山脉到南坡的,一些绝美冰川,如40冰川、萨普冰川等,阿里羌塘地区的大湖区等等,这些路况条件绝不是一些仅仅自驾过拉萨就可以妄说“没有怂车只有怂人”的朋友所言般轻松了,要知道这些地方车辆出状况救援是相当困难的。


如果是倾向于这类自驾车进藏必须无条件更换性能良好的AT轮胎了。

安全、懂自救是自驾进藏的底线

小编本人去年八月雨季进藏,从吉隆穿越过萨嘎有70公里全程是沼泽及泥泞路面,一些路段甚至要低四才可涉险通过,在这路况曾拖拽一台HT胎的霸道27,这说明在越野路况下,玩过越野的朋友都知道轮胎的重要性。

长途跋涉自驾,特别是西藏地区,安全性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必须做足功课,尽可能把困难想多些及应对预案,这样才能让在家里等你回来的亲人朋友放心,而自己也可玩得尽兴,回来后更可吹它三五个月牛。

友情提示

自驾SUV进藏,轮毂最好不要超过18吋的,轮胎偏平率不要低于55的,因为在藏区县城超过这标准无论拆胎,找新胎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必配30米以上5吨拖车带不要钢的,3吨带轮底托液压千斤顶,这样无论是自救还是救助别人都很轻松了。

结束语

自驾车进藏,最好根据自身车辆性能制订攻略行程路线,切忌盲目更改,藏区路况远没有达到内地路况变化实时更改信息程度。更不可盲目乐观于一些媒体的说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准备。


百威天地BRAVEWORLD


at胎:全路况胎,越野性能不好不坏;MT胎:泥地胎,越野性能不错。

at胎:俗称全地形轮胎,胎面会更硬一些,并且花纹更加粗壮,是现在经过改装之后的SUV最常使用的一种轮胎,这种轮胎适合越野和城市来回穿梭,在非铺装路面上有更强抓地力和抗磨损能力。

mt胎:俗称泥地胎,轮胎胎壁很硬,并且花纹很夸张与地面之间距离明显偏大,便于泥地行驶,但是油耗、噪音、震动表现不是很好,所以这种轮胎更适合极端越野。

附:ht胎与at、mt区别

ht胎:胎纹细腻,胎壁比较薄,不利于越野,但是在公路上特别安静,一般城市SUV,轿车均采用这类轮胎。因人而异,看你要走哪种路了。


喧车


先搞清楚SUV和越野车的区别再提问吧。

SUV换at胎真的没必要,就是四驱的也不行。而越野车一般车主都会选一款at胎,花纹不能太大,加大越野能力的同时,胎噪,油耗,等控制在最小。

极限越野车主会换更高的MT胎,升高悬挂,前后竞技杠,绞盘等。这种还改装SUV车主是不会了解的。

附带一张3.10号去的,最近比较火的山西忻州芦芽山的穿越路书,请大神指教。




①99%的路面是铺装路,换AT胎油耗高,一次下来,五六百元油钱没了,开着还不爽。②全程坏一个胎的概率5O%。③AT胎20%,但要买新的吧?路坏时慢点是王道。我一般把最差的胎换前胎,带二个备胎花纹最好。割了不可惜,没割的话回来也丢掉。④慢点开最安全!


冯知乐


非雨季,川藏南北线青藏线大北线山南不用


健飞船


无所谓的,QQ,长安都在走川藏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