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張八——短槍伏大盜,一棍驅凶僧

虎牢乃一地名,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其所在,但說起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和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應該無人不知。虎牢關是關羽過五關的第三關,三英戰呂布的故事也是發生在虎牢關下。自河南省滎陽市西北去約30餘里有一汜水鎮,鎮內有一條河叫汜水河,過汜水河即到虎牢關。因傳聞周穆王曾將進獻的猛虎圈養於此而得名虎牢。自秦代起,開始在“虎牢”設立關口,名之為虎牢關。

虎牢張八——短槍伏大盜,一棍驅兇僧

虎牢關南靠嵩嶽山脈,北臨滔滔黃河,其地山崖聳立,僅一羊腸小道連接東西,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楚漢爭霸時(前203年),劉邦和項羽在此爭城奪關,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唐代李世民圍點打援,大破竇建德三十萬大軍、宋代岳飛大破金兵於竹蘆渡。一直到元、明、清,虎牢關仍是鏖戰紛繁,時聞殺聲。現如今此處成了一個旅遊景區,其附近有虎牢關石碑(清雍正年間立),三義廟,玉門古渡,點將臺,絆馬索等景點。

故老相傳大約在明朝末年,虎牢關有一人精通武藝,其神拳二十九路,當世無敵,人稱伸手張八。當時山東有一個江洋大盜名叫劉斯,燒殺劫掠,無惡不作。打家劫舍四十多年,官府多次派兵抓捕,都被劉斯逃脫。後來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召集高手聯合抓捕,劉斯一路逃竄至河南開封尉氏縣。當時官兵中有七人頗精武藝,上去圍捕,不料皆被劉斯所殺,一時之間無人敢上前與賊爭鬥。這時張八恰好路過,問明情況得知抓捕的是無惡不作的江洋大盜,於是從官兵手中接過一把短槍,隻身上前與劉斯鬥在一起。只見劍光閃閃,槍影重重,斗的十分激烈。圍觀眾人都不知誰會勝誰會敗,無不看的目瞪口呆。不多時,只見張八翻身跳出場外,那大盜劉斯鋼劍落地,呆在那裡,一動不動,右手肘部鮮血淋漓。原來張八以短槍擊中劉斯肘部,大盜失去了反抗能力。劉斯被擒後,問張八是何人,張八曰:“虎牢張八”,劉斯遂驚服。還有一次,有個練武的和尚從南方來到汜水,身上揹著一對雙鞭,身材十分高大。只見那和尚拿出許多銀子放在地上對眾人說,“哪個來比試,能贏我,這銀子就是他的”。圍觀眾人之中有好事者,前往相鬥,都被和尚一一打敗。胖和尚非常得意,拿出身邊的雙鞭,一邊舞動一邊讓人拿水潑他,然而水始終潑不進去,眾人鼓掌叫好。張八在家聽說此事,隨手拿了一個藍色染杆前來,待和尚雙鞭舞動正急的時候,一竿子就紮了進去,接著連點三點,只見和尚胸前和左右大腿上面分別有一個藍色棒點,眾人鬨笑不已。和尚大驚,佩服地說:“君在汜水,當無盜患。”人們估計,此人應該就是一個巨盜。

在當地的武林故事中,張八是最早見與官方文獻資料記載的武林人物(見《汜水縣誌·人物·張八》)。張八技藝後來經禹氏輾轉傳至萇氏。在清朝乾隆年間,汜水出了一個武術大家---萇乃周,開宗立派,創萇家拳,當時與少林、太極並稱中原三大拳派,盛極一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