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利潤下降的時候,中通卻漲了30%多, “快遞一哥”位置不保?

在目前的國內快遞行業,網友對於快遞公司的分類有一種說法:中國一共有兩種快遞公司,一種是順豐,另一種是其他快遞。而順豐快遞,也是現在國內快遞市場中不折不扣的"快遞一哥"。

順豐利潤下降的時候,中通卻漲了30%多, “快遞一哥”位置不保?

近日,隨著順豐2018年財報的公佈,這位快遞一哥又一次被大家議論,而在眾多討論話題內,順豐與中通對比的話題熱度十分之高,更有網友發表觀點稱,中通正在威脅順豐"快遞一哥"的位置。那麼,這樣的觀點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其結論又是否站得住腳呢?

通過對比中通與順豐的財報,不難發現引發網友推測的源頭:在2018年的財報中,中通快遞實現調整後淨利潤42.01億元,順豐控股實現歸母淨利潤45.56億元。兩家的淨利潤雖然只差了3.55億元,但是順豐快遞的利潤率卻下降了4.57%,中通快遞則產生了高達30.1%的利潤增幅。

順豐利潤下降的時候,中通卻漲了30%多, “快遞一哥”位置不保?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中通在2018年一年時間內的進步,要知道,在2017年,中通快遞的淨利潤整整落後順豐16.1億元之多,而僅僅一年的時間裡,這個差距就縮小到了3.55億。但是,僅僅以淨利潤和利潤率的數據,是不足以支撐"中通正在威脅順豐'快遞一哥'位置"的結論的,畢竟,2018年中通全年營收僅為176. 04 億元,而順豐則達到了909. 43 億元,兩家企業的營收顯然不是一個量級的。

儘管如此,中通快遞在2018年的進步仍然不能忽視。以國內快遞市場份額來看,中通快遞2018年繼續以17%的佔比位列行業第一,而高市場份額,與中通快遞通過低價佔領市場的策略分不開。但是,低價策略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會壓縮利潤空間,那麼,中通又是怎麼在採用低價策略的同時,又保證了淨利潤的增長呢?

順豐利潤下降的時候,中通卻漲了30%多, “快遞一哥”位置不保?

一方面,中通快遞價格與利潤的平衡,來自於中通獨特的成本管控方案。以成本支出大頭之一的運輸成本為例,2018年,中通一直在購買高運力甩掛車來提高自營車輛的佔比,截至18年底,在中通的5500輛長途貨運卡車中,自有車輛佔比高達81.8%,中通的單票運輸成本也從17年的0.77元壓縮到了0.68元,僅此一項就為中通降低了9.37億元的成本支出。

另一方面,中通在保持低價策略的同時,也保持了不錯的服務質量。不同於順豐的全直營模式,中通採用直營+加盟的方式運營,在國家郵政局委託第三方做的 2018 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中,中通在受理、攬收、投遞、售後和信息服務五大環節的滿意度排名,均僅次於順豐和京東。

順豐利潤下降的時候,中通卻漲了30%多, “快遞一哥”位置不保?

總體來說,中通快遞在2018年的進步確實十分明顯,但只通過其淨利潤來和順豐對比也是不太合適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未來的快遞市場,通達系與順豐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