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望到传承 青岛非遗传人一年四季在路上 传播非遗文化尽心竭力


2019年正月里,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们格外忙碌,他们有的在传承剪纸等非遗文化,有的在教授学生们学习柳编、扎染等技艺,忙的不可开交。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非遗传承人方队阵容强大,包括赵丽华、王明香、王德蕊、刘运金、薛玉红、崔文泉、管洪刚、刘早英、徐相堂、孙克龙、王建敏等民间艺术家们。

他们热心非遗文化传承,在传承面塑、剪纸、雕核、糖画、草编等民间技艺中循循善诱、一丝不苟,使得这些行将消失的非遗得到抢救和延续。

猪年正月里,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非遗传人和民间艺术家们,被乡村、社区、学校、企业“争抢”去展示民间技艺和传承民俗文化。

涉及剪纸、面塑、皮影戏等13个门类的30多位民间艺术家们不负众望,他们科学安排民间艺术传授内容和时间,通过培训、现场辅导等形式向市民和国内外宾朋送艺传艺,为新春和正月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青岛市手工协会西海岸新区分会副会长赵丽华介绍说,民间艺术家忙正月,只是大家展示非遗文化的一个侧面。

借助猪年正月这个契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民间艺术家们在加强交流互通的同时,正在着力发掘、传承、发展、繁荣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民间艺术,以此提高新区的文化软实力,为建设文化强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还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发展相关文化产业,进行品牌建设,实现传统手工业的增收增效。

为了传承好非遗文化,非遗传承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深厚自身文化底蕴。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非遗传人们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令人起敬。

传承非遗文化,传承人们从孩子抓起,悉心传授。

据了解,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非遗传人一年四季都在忙碌着传承非遗文化,他们通过公益学习班,非遗展示活动等渠道,将非遗文化传承的有声有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