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农村大爷土法烧制柿子酒,给钱不卖,他说:“舍不得”


在农村,民间始终保留着烧酒的习俗,至今这种世代相传的技艺不仅是农耕文化的结晶,更是记忆里浓浓的乡愁。进入12月份,气温骤降,正是烧酒的好季节。 80岁的张大爷每年都会烧酒,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手艺,到了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多年来不曾改变,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张大爷在村头的烧酒临时搭建的棚子里。

烤柿子酒是把柿子和麦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大缸里拌曲发酵半个月,烧出的酒很好喝的。图为张大爷正在烧火。

这种古老的蒸馏制酒法,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张大爷和子女就在村口空地上垒起灶台、备足柴火、一口大铁鏊、一个大瓮,一个酒溜子。熊熊大火让大瓮的水一直保持沸腾,蒸气浸透大瓮中的发酵后的柿子原料,一路上升直到遇见冷却的铁鏊,凝结成水滴,顺着溜子流入盛酒的瓷坛里。张大爷的儿媳和侄子在把冷却用的铁鏊抬下来。

高温中的酒糟逐渐释放出全部的酒意,变成酒渣。烧酒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三四个人相互配合,要用三轮车拉水、酒糟、不停地添柴烧火、清理加热的大瓮等。图为张大爷儿媳用小车把废弃的酒糟倒在空地上,晾干后还可以烧火做饭。

把酒糟烧到最后出酒量就会逐渐减少,这是要控制好出酒量,不能贪图多出些酒继续烧制,这样做烧制的酒不但不醇香反而会发涩发苦很难饮用。图为往加热的大瓮里倒进清水。

张大爷说,自己烧制的酒绝对是真酒绿色饮品,喝着放心,深受当地村民喜欢,10斤柿子才能烧制出一斤酒,一般都是招待自己亲朋好友,而且柿子酒不能兑水,如果兑水酒就会变质。他在根据经验品尝新酿的柿子酒,闭住双眼嘴对着小酒盅喝的“吱吱”响,慢慢回味着。他说他在这里就是坐镇把握酒的质量,年轻人烧酒经验少他不放心。图为大爷在品酒。

与摄影师同行的朋友仔细观看了整个酿制过程,想买些酒带回去,大爷笑着对他说:“柿子酒一年只酿一次,酒量有限还不够我们喝,舍不得卖。你今天就喝个痛快,如果你想要送你几斤,好多人想买我是不买的”。朋友也不好意思再提买酒的话题。图为朋友在品酒。


柿子酒度数有40度左右,清香醇绵令人心旷神怡,烧酒储存的时间越长越清香醇厚。

柿子酒具有肺生津,清热止血,涩肠健脾,解酒降压。柿子酒虽然好喝但不能过量,爱喝酒的朋友要想喝到放心就就到农村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