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縣實行“路長制+” 公路路肩整治高標準

郓城县实行“路长制+” 公路路肩整治高标准

G220國道黃安段兩側正在栽種綠植

郓城县实行“路长制+” 公路路肩整治高标准

雙橋鎮基本已經栽種好的綠化帶

郓城县实行“路长制+” 公路路肩整治高标准

竇寺村村頭的小花園

郓城县实行“路长制+” 公路路肩整治高标准

竇寺村村道兩側栽種的綠化樹

大眾網菏澤·海報新聞4月2日訊(記者周佳)3月31日,在G220鄆城縣黃安鎮沿線8.3公里的道路兩邊大眾網記者看到,白臘、楸樹、雪松、紫葉李、垂柳、木槿、大葉女貞、叢生女貞等苗木有序地排放在10米寬的綠化帶內等待被栽植,到處是正在植樹的工人。據瞭解,這是鄆城縣國省道路長制實施以來路域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的一個環節。

一路一景觀,一路一風景

“G220國道鄆城縣南段共計20公里,涉及黃安、武安、雙橋、鄆州四個鎮辦事處,道路兩側各拓寬10米的路肩,拆除紅線範圍內的違章建築後,再栽種20餘萬棵綠化苗木。220道路兩側的違章建築有13萬平方米,目前,違章拆除工作已結束。3月12日,G220國道鄆城縣道路兩側開始栽種綠化苗木,雙橋鎮、武安鎮境內的綠化苗木基本栽植完,黃安鎮境內已做好準備栽植工作,計劃在4月底栽種完。”鄆城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工程處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大眾網記者。

截至目前,鄆城縣共流轉土地5.5萬畝,按照“上喬、中灌、下花草”模式,進行多元化綠化,目前,G220國道鄆城縣南段栽植雪松、白蠟、楸樹、垂柳、法桐等綠化樹種4萬餘棵,G220國道鄆城縣南段整體預計4月底完成。全縣15條示範路段已完成綠化2.4萬畝,綠化樹種涉及法桐、梨樹、石榴、國槐、大葉女貞、桃樹、苦楝、椿樹等數十種,結合森林城市創建,大力實施路域綠化工程,在高速公路每側不少於200米、國省道不少於100米、縣鄉道不少於50米範圍內統一綠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通過喬木、灌木、花卉等合理搭配形成高中低層次感強、姿態優美的綠化景觀,形成了一路一景觀、一路一風景的效果。

“路長制+”模式下,打造美麗鄉村

黃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禚來濤說,在“路長制+”模式下,鄆城縣黃安鎮拿出700萬元,對鎮駐地的村民房屋統一粉刷,沿街統一安裝了牌匾,在2公里長的主幹街道兩側人行道上鋪設花磚,弱電入地,對強電線網進行改造,並對道路兩側的殘缺死亡的綠植進行補種。

“村裡的路是去年重新修建的,道路兩邊也栽種了綠化帶,之前村裡種的都是楊樹,一到春天全是楊棉,今年大不一樣,冬天新栽種的樹木已經發了新新芽,你看村口那個小花園的花都開了。”在鄆城縣武安鎮竇寺村街頭,村民竇守芹指著道路兩側的綠化苗木興奮地對大眾網記者說。

“依託路長制,我們鎮又將境內的縣道和村道兩側進行了綠化,僅竇寺村就在道路兩側栽種了2000餘棵大葉女貞和小葉黃楊,綠化苗木栽植後,道路兩側一年四季常綠。這些綠化樹木不僅讓道路變得漂亮起來,還給村民帶來了一些經濟收益。”武安鎮黨委書記梅清漢告訴大眾網記者,武安鎮境內新修的78公里道路,當前已綠化50公里。路邊溝以外的綠化堅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進行土地流轉,在保障生態景觀前提下,突出經濟效益,發展路邊林業產業。

據瞭解,2018年7月,菏澤市將全市4條高速、17條國省道、116條縣道全部明確了路長,高速公路、國省道由市級領導幹部任路長,縣道由縣級領導幹部任路長。目前,全市土地流轉185071畝,新增道路綠化775877畝;安裝了43處道路揚塵監測點,“道路揚塵”APP已經應用;國省道市場化保潔機制順利運行;馬路市場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市路域環境綜合整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