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的軍師吳用,放到《三國演義》裡是什麼水平?

yufengguanyun


綽號為“智多星”的吳用大多時候都是耍小聰明,用的是陰謀詭計,別的人不見得想不到那種計策,而是不屑或者不願意那樣去做。這和三國時期風雲際會下產生的那些縱橫捭闔的智囊團,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大智慧無法相提並論。



就拿他的成名作也是出山之作“智取生辰綱”來說吧,聽起來,看上去妙趣橫生,其實仔細琢磨起來也有一個很大的漏洞,這個明顯的漏洞就是晁蓋。

晁蓋不但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托塔天王,還是東溪村的保正,仗義疏財,在當地屬於知名人士。而且他經常容留一些閒散人員來家中蹭吃蹭喝,他可能不會記得所有來自己莊上這些人的面相,可是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會認得他的音容笑貌。

而讓他也辦成賣棗子的商販露面,參與這場打劫活動,純粹就是冒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巨大風險行為。

事實也是如此,他們一行七人在住店時,晁蓋被濟州府何觀察何濤的弟弟何清認出——何清此前去晁蓋莊上蹭吃蹭喝過一段時間。不過何清也是一個有心人,雖然心中疑惑一個本地土豪為何裝作濠州的商販去賣棗,但是當時並沒聲張,只是默默地記在了心裡。而晁蓋肯定不知道給他做住宿登記的這個傢伙是何許人也,他還沉浸在吳用的妙計中呢!

正是因為這個線索,何濤順藤摸瓜,先抓了白勝,然後確定了晁蓋等七名犯罪嫌疑人。晁蓋也不得不拋家舍業上了梁山。

而從東窗事發後的表現來看,吳用好像早就想到會落得如此地步一樣,他這是不是在有意把發小兒往歪路上帶呢。

吳用出的第二條“瞞天過海”的妙計――讓蕭讓,金大堅模仿蔡京的筆跡和印章給蔡九回書,也差點要了宋江的命。


表面上看,這是他的一時疏忽,而如果按照“陰謀論”的邏輯推理,他這就是要借蔡九知府和黃文炳之手殺掉宋江。要麼怎麼印章這麼重要的部分他偏偏會遺漏呢?不是一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所能解釋的通的。至於他為什麼想要宋江死,大概是宋江不如晁蓋好糊弄的緣故吧!

也得虧宋江,戴宗命大,判為“斬立決”後連續趕上五天國家忌日,這才迎來了轉機,要麼即使梁山的人馬殺到,宋,戴二人的人頭也早就落地了。

以後他的每條計策無不透著陰險毒辣,特別是賺盧俊義上山的時候,幾乎讓原來整天養尊處優的盧員外脫了好幾層皮。更別說招安後徵遼期間他勸宋江降遼這麼沒有氣節的事了。

而在《三國演義》中,即使周瑜所用的“反間計”――利用同學蔣幹盜取書信殺掉蔡瑁張允的計策也是出於“願者上鉤”的考慮,並不是非要陰老同學一把。

更不用說諸葛亮未出茅廬就能三分天下的那種心懷天下的大格局,大智慧了。


吳用如果穿越到三國,他頂多也就是在諸葛亮出使東吳“舌戰群儒”時站在一眾東吳謀士的身後,被諸葛一通唇槍舌劍,遭到挖苦,奚落的份兒。


田獲三狐


咱不討論故事情節啊。

這麼說吧,吳用和晁蓋他們比,是智多星沒問題的。

但是三國都是些什麼人?比如諸葛亮,周瑜罵他“諸葛村夫”,這是有道理的。

因為周瑜是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他們家管至太尉的親戚還有三個。

這就是妥妥的富二代加官二代。看誰誰是村夫。

然後諸葛村夫是什麼人呢?

他祖父叫諸葛豐,曾經管至“司隸校尉”,這個職位有點類似明清時候的欽差大臣,地位自己琢磨吧。

諸葛亮的爹叫諸葛珪,管至太山郡丞。叔叔叫諸葛玄,是劉表手下的重臣,豫章太守。

就這樣一個人,在世家子弟看來,都不想跟你玩,叫他“村夫”。

然後我們知道,劉備手下還有個醬油謀士叫“孫乾”。這個人特別醬油,從始至終我們都不知道他幹過什麼甚至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但是,孫乾是一個叫鄭玄的人推薦給劉備的。鄭玄是誰呢?到了唐朝,鄭玄已經被官方認定配享孔廟了。

然後吳用呢?說他是村夫,他就真的是村夫。

說他沒影響,就連推薦他的人也只能是晁蓋。

我都想象不到在三國裡,吳用這樣的人當謀士,如何能活過第二集。


酒騎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說實話,整部《水滸傳》裡,我是比較不喜歡吳用這個人物的。

吳用這個人物的品德不是很好

他是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人。

吳用和晁蓋、阮氏兄弟不同,晁蓋、阮氏兄弟是草莽,他們崇拜殺狗官,劫富濟貧的豪俠生活。但吳用不是,吳用做劫取生辰綱這一票的目的非常模糊。

後來我才明白,吳用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作為一個讀書人,卻沒有半點功名,他心中是嫉恨的。他也想做官,在他看來,他做不了官都是朝廷那些狗官害的,因此他有些反社會,才會書生改行做強盜,做強盜的狗頭軍師。

吳用這人又沒有忠誠心

他跟著晁蓋上山,理應為晁蓋義膽忠信,肝腦塗地。結果當吳用遇上宋江,聰明的吳用馬上發現宋江的內心和自己一樣,有著對功名的一片嚮往。

於是乎,吳用開始倒向晁蓋,與宋江暗通款曲。如果吳用自始至終和晁蓋一條心,以吳用的心機,宋江很可能就不上梁山了,晁蓋也不會獨木難支,枉死曾頭市。

吳用還是比較符合他的外號“智多星”的

這人鬼點子確實多,很聰明。但吳用只擅長使一些小計謀,多是一些陰謀。

吳用解決問題最擅長的方法是拉人下水,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讓時遷偷了徐寧的鎧甲賺徐寧上山;為賺盧俊義,陷害的盧俊義家破人亡。如此這般,是什麼下三濫的的計策。



倒是有些像宋江,宋江使計害的秦明家破人亡,最後把花榮妹妹帶給他補償。扈三娘一家被殺,宋江收做義妹,還把她許配給矮腳虎王英。

這兩人在行動上是如此一致,怪不得此後配合無間。

等到宋江死,吳用自知已無路可走,也自縊於宋江墓前而死。因為他和宋江如此相似,宋江什麼下場,他也是一樣。


這樣的一個人物要放到三過來,你們說是什麼水平?

恐怕一部《三國演義》都要被他活活改成《三國反間錄》。

我想來想去,覺得要拿三國某位謀士來說明吳用的水平的話,可能劉備帳下的法正比較適合。

法正素以奇謀著稱,且有背劉璋暗通劉備在先。曹操曾經說過自己收盡了天下奸雄,卻獨獨沒有收到法正。法正其人,由此可見。

你們覺得呢?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水滸傳»中的智多星吳用,雖說在樑上108將座次排名第三,但如果把他放在«三國演義»中排不上超一流和一流,也就是個二三流的水平。

在軍事上,除了智取生辰綱和攻打祝家莊等幾個軍事行動能體現吳用的一些小智慧外(這個小智慧是指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周瑜,荀彧等人相比,如果跟我這種小菜鳥比,肯定算是大智慧),縱觀全篇,吳用典型的小聰明,沒有大智慧和大局觀。

吳用別的不怎麼會,餿主意倒是出了不少,盯上誰誰就倒黴,搞不好就家破人亡了。我們先來看看吳用的一些"餿主意"。

為了逼霹靂火秦明上梁山。在打敗秦明後,晚上一邊和秦明喝著酒,另一邊卻派人裝扮成秦明,去城中濫殺無辜。等第二天秦明進城時,發現進不了城中,一家老小全被縣令斬殺了。秦明無奈,只得投了梁山,而梁山這邊把小李廣花容的妹妹嫁給秦明就算完事了。把秦明坑完,搞得秦明表面上不僅不能嫉恨你們,還要感謝你們收留和送媳婦的好意,弄得秦明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在逼迫美髯公朱仝上梁山方面吳用的"陰招,損招"更是不斷。朱仝因為私自放走雷橫,不得不發配滄州。在滄州時得到知府的賞識和小衙內的喜歡(這個小衙內不是高俅的兒子)。所以整日帶著小衙內遊玩。賞花燈時,吳用一邊和朱仝聊天勸降,一邊派李逵把小衙內殺害。朱仝大怒,找李逵拼命。最後搞得朱仝進退兩難,本來一個忠義之人,結果被吳用等人搞得不忠不義(朱仝本來算是犯人,但知府人還算不錯,不計前嫌,把兒子交給他看管,結果朱仝把人家兒子搞沒了,落得個不忠不義的名聲)。朱仝最終迫不得已,不得不投奔梁山,還要與殺害小衙內的李逵,吳用一起工作和生活。想想就難受呀!

秦明,朱仝等被逼上梁山,在我看來就是吳用逼迫的。吳用還使用各種"損招"逼迫盧俊義等人上了梁山。所以說,吳用為了梁山的利益,整天坑人,各種小聰明和陰招,哪有多少兄弟情義和大智慧。而且典型的把你搞了,弄得你還要感謝他,打碎牙往肚子裡咽。為了使梁山壯大,不惜使別人家破人亡。

吳用之所以能出這麼些餿主意,在我看來,跟他的見識有關。吳用就是一個教書匠罷了,平日在村莊裡面基本就是處理張家長,李家短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很少與一些高明的人接觸。雖說梁山有許多好漢是朝廷官員,較有見識,但這些人基本都是迫不得已上的梁山,估計私下裡也看不起吳用,吳用即使想與他們交流,他們估計也瞧不上吳用。

所以,吳用終究沒有大局觀,以吳用的才能,偶爾打家劫舍,打打戰鬥力不強的朝廷兵馬還行。如果真要放到,三國演義中。跟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或者鬼才郭嘉等人一交手,立馬分分鐘game over。

說完了吳用的軍事和見識,我們再來看看吳用的政zhi才能。吳用落草為寇的目的居然不是為了反抗朝廷,相反是為了招安,為了更好的為朝廷服務。我靠,居然還有這種操作。你天天跟朝廷過不去,真招安了,朝廷能放過你們嗎?果不其然,招安後,梁山好漢或戰死,或被賜死,當然了也有一些官復原職和退出的。總的來說,弟兄們的結局大多不好。

所以說,吳用之才小把戲,小聰明,沒有多少大能耐和大智慧,真把他放三國演義裡面,充其量當了二三流的小謀士。你覺的吳用之才如何?放到«三國演義»中會怎麼樣呢?


遨遊文史世界


假如把吳用放到三國當中,他會是怎樣一個水平呢?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和三國中的蔣幹相比,就如同“繁星比於皓月”,難及蔣幹之才一二,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我便和大家分析一下這其中的緣故!

吳用即“無用”

在水滸中,吳用被稱為智多星,聽這外號,應該是一個極擅長權謀之術的人,但通讀全文發現,恰恰相反,這更多的是一個諷刺之意,他的名字道破了這背後暗藏的深意——“無用”。水滸前面很明確的便說到吳用只是一個落第的學子,在村莊裡當了一個教書先生,後來和晁蓋等人劫取了生辰綱後逃亡梁山,落草為寇。到後來宋江等其他好漢共聚梁山之時,吳用在眾人之中算是最有“學問”的,加之入山時間非常之早,有地位,被大家推舉為梁山的首席軍事,排座次時高居第三。然而吳用真的配嗎?是真不配,他雖在梁山屢出計謀,但真正成功的卻很少,像攻打祝家莊,曾頭市等等,最終還是靠武力解決的,最能體現他無能的莫過於徵方臘了,梁山兄弟落得個十死七八的結局,宋江和吳用難逃其職。

吳用無德

吳用用“毒士”這個詞來形容應該更加妥當,為了騙的忠義之人落草為寇,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像教唆李逵殺小孩逼朱仝上山,害得盧俊義家破人亡,曾更是勸宋江投降遼國,忘祖棄宗等等,,足見此人的無德。

三國中的定位

三國這部小說主講的當屬“權謀”了,故把水滸中大家所認為最富權謀之術的吳用拿來比較,看看他在三國中是怎樣的位置。談到三國,說起頂級的謀士,當屬諸葛亮,龐統,郭嘉,荀彧這些人了,其次可能屬於徐庶,周瑜,法正,程昱,陸遜,荀攸等人,最不濟的當屬蔣幹,孫乾,簡雍等一些所謂的謀士。而吳用在三國中可以說是比最不濟的還要差,原因有二,其一,那些最不濟的,至少還是當時的有名之士,多少還有點官職,而吳用只是一個教書先生,落第學子;其二,吳用為人品行不端,無德且不忠不義,實在不配與三國名士相提並論。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如果把《水滸傳》的軍師吳用放到《三國演義》裡......

我覺得會被虐成渣。

《水滸傳》是一部農民起義的題材,是為了推翻腐朽的大宋王朝。《三國演義》是一部古代戰爭題材,三國將星如雲,我們看到的只是那麼多星星之中最閃耀的幾顆,它描述了各個立場的謀士的爾虞我詐。



《水滸傳》裡的謀士,應該叫軍師,只有兩位,一個吳用,一個朱武。縱觀水滸傳基本都是吳用出點鬼點子把某個好漢弄上山來,或者出個點子救個好漢。這些基本在大戰場上派不上用場。從《水滸傳》後期打方臘就可以看出好漢接二連三掛掉。計謀策略壓根沒有。


況且吳用的出身已經限制了他的接觸面,一個窮酸的落第書生,在私塾裡當先生。真要有大本事的話不致於混到這個層次。

而《三國演義》裡的謀士可以說是從小就在大人的薰陶下接觸到更多的事物。荀彧,龐統,曹操,袁紹,司馬懿,周瑜都可以說是將門出身或者當地的大族。有的謀士從小就是同學,在一起學習文化。


所以說開始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後期再努力,也改變不了太多的未來。

歡迎大家閱讀,如有不同意見請留言


小哥縱橫天下


水滸裡的吳用放到三國時代,就真的和他的名字一樣了,無用。

三國時代只不過是華夏五千年文明的一瞬間,為什麼從古至今都為人津津樂道,婦孺皆知,以至於文學,戲劇,評書,影視,甚至遊戲都反覆從中取材,和其他時代相比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我覺得最主要一個原因就是三國是一個謀士如雲的時代。看其他朝代的故事,往往是一個主公,一到兩個謀士,一群武將這樣的配置。很少有三國這種謀士扎堆的現象。

論武將,每個時期都有一大堆,而且在冷兵器時代,武將的作用顯然被後人誇大了,所謂雙拳難敵四手,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個人的體力武藝對戰局的影響恐怕很有限,何況戰場上真正的武將單挑極其罕見。


說到謀士,其他時代與三國時期相比簡直乏善可陳。漢初有個張良,明初有個劉伯溫。好吧我不是歷史專業,想不起太多人,可是說到三國謀士,不用查資料就能列舉出一大堆:諸葛亮,龐統,法正,徐庶,孫乾,簡雍,荀彧,荀攸,賈詡,郭嘉,程昱,田豐,陳宮,司馬懿,沮授,蒯越,許攸,諸葛瑾,魯肅,周瑜,張昭,姜維,陸遜,呂蒙,劉曄,馬良,李恢,劉巴,黃權,張松,楊修,闞澤,審配,陳登……我的媽呀,太嚇人了。

感覺就算是蔣幹也只是倒黴,生在這個謀士扎堆的時代,換其他時代,說不定也能有所成就。



再看看吳用幹過啥。劫生辰綱,體現不出什麼謀略,換其他強盜打劫也就是這個路數,而且善後還沒做好。替換蔡京信件,也考慮不周,致使宋江戴宗陷入危險境地。劫法場也沒啥周密部署,全夥兒下山,亂打亂殺,事後也不知道從哪撤退,跟著李逵大傻子亂跑。其他最多的智商也是用在怎樣坑別人家破人亡,逼人上山這些事兒上。


吳用的這些計謀手段,算不上謀略,放到三國,能保住命就算萬幸。


冬寒油畫工作室


《水滸傳》軍師吳用,放到英傑輩出、謀士如雲的《三國演義》裡,就屬於謀士中的末流了。我說句玩笑話:在三國,“智多星”吳用恐怕會變成“智障星”,吳用多半會無用了。

常言道:寧為雞頭,不為牛後。吳用若放在三國時代,就是穩穩當當的牛後,幾乎沒有懸念。



我將用三部分回答上面問題。分別為:1、《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性質;2、草莽中的“智多星”;3、三國中的“智障星”。往下看。



1、《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性質不同

《水滸傳》本質上是一群草莽匪盜佔山為王和造反的故事,以晁蓋、宋江、盧俊義為首的梁山草寇,盤踞水泊梁山,嘯聚一百單八將,對抗北宋政府。宋江、盧俊義、吳用等,尚屬於民間一股悍匪響馬,並未上升到政治起義、綱領明確的地步,還屬於某一地域性落草為寇、草莽佔山的級別。

《三國演義》則是講述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東漢中央政權崩潰,各地諸侯割據,軍閥戰爭兼併的故事。是一部群雄並立、爾虞我詐、規模宏大、波及全國的戰爭級史詩。以曹操、劉備、孫權三大軍閥,兼併其他割據政權,而最終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國演義》以曹魏、蜀漢、東吳,三大股力量相互較量為主線,以諸葛亮、郭嘉、荀彧、魯肅等三大軍事集團謀士從戰略、戰術層面鬥智鬥勇,以關羽、張飛、趙雲、張遼、張郃、周瑜、呂蒙等三大陣營將帥相互攻伐。三國群星璀璨,戰將如雲,是上升國家政治層面的大規模戰亂。

《水滸傳》中的宋江、盧俊義、吳用等,包括其中南方的局部方臘起義等,與《三國演義》中群雄爭霸局面,不可同日而語。


2、草莽中的“智多星”

《水滸傳》中的軍師吳用的智謀水平,用在梁山草莽匪盜聚眾鬧事、打家劫舍,自然顯得牛逼,因為一群只知道打殺的草莽,碰到吳用這麼個能識文斷字、還能出出計謀的教書先生,自然“奉若神明”。然而,吳用在《水滸中》中作為軍師,並未提出什麼長遠的戰略規劃,也沒提出什麼像樣的政治綱領,純屬一幫草寇“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以暴制暴、江湖義氣”之舉。



從《水滸傳》中梁山首領宋江,主張向北宋朝廷投降招安一事,就足以看出作為梁山軍團的軍師智囊級人物的吳用,明顯缺乏犀利的眼光和殘酷的敵我形勢分析,見識還侷限在小農思維和愚忠方面。其實梁山的天智星公孫勝,都比吳用有見識、看的透,所以後期公孫勝悄然離開梁山,不願與招安派為伍。

最後結果,宋江、盧俊義等首領,被北宋朝廷(奸臣當道)賜毒酒而死,梁山走向覆滅。

當然,這並不能完全怪吳用,而是我們看梁山的人員組成,就明白了這幫草莽豪俠的侷限性。梁山集團主要決策層宋江、盧俊義、林沖、呼延灼等幾乎多是北宋官場出身、不得已才上山為寇,根本就沒有推翻宋朝的決心乃至想法,而黑旋風李逵、阮氏三兄弟、赤發鬼劉唐等就是十足的草莽強盜,白日鼠白勝、鼓上瘙時遷、顧大嫂等更是雞鳴狗盜之輩……縱觀梁山成分,本身就缺成大事的基因,也缺乏頂層設計的人。


3、三國中的“智障星”

如果《水滸傳》中的軍師吳用,放到三國會怎麼樣?那就悲催了!無論放在三國集團哪個主公下面,都是瑩蟲之光,根本沒有吳用站立的位置,更起不了多大作用,只會在人才濟濟的三國時代淹沒,默默無名。



縱觀三國,劉備賬下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法正、李嚴等一干厲害智謀之人,曹操賬下更是謀士如雲,荀彧、荀攸、郭嘉等等眾多牛人,而孫權集團更不缺像吳用這般水平的不入流謀士,一抓一大把。這是實實在在的話。

所以,吳用還是好好在《水滸傳》裡待著吧,別跑到《三國演義》裡,在梁山草莽盜匪眼裡,先生是“智多星”,但在高人輩出的三國裡,恐怕要成“智障星”了。

你認為《水滸傳》裡軍師吳用,在三國水平會怎樣?歡迎留言交流。

文 | 峰子哥 關注“峰子奇觀”獲得更多有趣內容!

峰子奇觀


吳用放到三國時期的任何一個集團,都基本上什麼都不是,別看他在水泊梁山混的風生水起。

吳用此人,自視很高的,人稱智多星,字學究,號加亮先生。是個自視有諸葛亮之才的傢伙。

但歸根結底,吳用就是一個有心機無底線的“落魄文人”,搞陰謀詭計有一套,心中無格局無韜略,甚至正經的軍事指揮才能還不如“神機軍師”朱武。

吳用的旁門左道,雕蟲小技在草寇圈子裡玩那些只知打打殺殺的所謂“好漢們”還行,坑蒙拐騙還不錯,但最終還是道行太淺,和三國的那些謀士如諸葛亮,荀彧,郭嘉,魯肅等等相比,算是不入流。

作為“軍師”,吳用也曾試圖運用一下孫子兵法,在宋江因為發配江州在潯陽樓上題反詩被押入大牢準備問斬之時,戴宗上山把這個壞消息告訴了晁蓋。

宋江可是晁蓋的救命恩人,所以晁蓋很著急啊!這個時候,吳用很自負,呵呵一笑:我自有妙計。

他的計策是把江州知府給當朝蔡京請示如何處理宋江的請示信函偷樑換柱,模仿蔡京筆跡假造書信,要求把宋江押往東京汴梁由朝廷親自處理,然後,梁山好漢在半路上劫囚車將宋江搶上山來。

吳用的計策雖然小氣,但還不錯,為此,他不惜把兩個本來老實本分的手藝人,一個是“聖手書生”蕭讓,一個是“玉臂將”金大堅,生生騙上山來脅迫入了夥。

但是這種雕蟲小技還沒等人家戳破,自己就掉了鏈子,他忘了江州的蔡九知府和京城的太師蔡京是父子關係,老子給兒子回信,斷不會是用“翰林蔡京”的印章!

一條“妙計”,差點要了宋江和戴宗7的命

就這麼個小伎倆用起來都露怯,給三國的哪家做謀士,都活不了多長時間。

學識和見識都不夠。


步武堂


先說結論吧,吳用雖然在梁山上被封為軍師,但毫無疑問放在三國中他簡直就是在侮辱軍師這個詞!

一個好的軍師不僅僅是隻需要出謀劃策那麼簡單,更是要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調節將相關係,及時調整陣營方向,顯然,這些素質吳用都沒有。吳用在當時也算是小知識分子,本來可以安安穩穩的當一輩子小學老師,都特麼怪劉唐得知了生辰綱之事,前來找晁蓋一起發財,吳用不知道哪得到了消息也來湊熱鬧。論知識水平晁蓋比不過吳用,自然對吳用言聽計從,吳用也是運氣好,虧得白勝演技爆發並且楊志著實脾氣差搞得隨行的人怨聲載道所以才集體撲街,幾人拿到財寶馬上就地分贓,也絲毫不考慮什麼善後工作。

後來東窗事發,幾人逃到梁山,吳用看出了林沖在梁山上是一肚子怨氣,就唆使林沖殺了王倫,這可能是吳用全書中最精彩的一次表演了吧。再往後吳用也絲毫沒有展現出他任何特殊才能,坑坑人造造假還是不錯的,只是為此給自己招了不少黑點。

要論格局,吳用骨子裡的那種封建文人的迂腐思想也十分嚴重,本為晁蓋嫡系的他在得知自己是“天機星”下凡後就立馬倒向了宋江陣營(就別管有沒有九天玄女或是天書的真實性了),並且很可能也參與了謀殺晁蓋的事件,試問這種格局如何配得上當一個合格的軍師呢?

多話不說了,畢竟是小說,作者為了刻畫人物性格必須得把他塑造成如此形象。而《三國演義》也是小說,裡面軍師級別的人可比吳用厲害多了,比如說賈文和亂武賺長安、荀文若驅虎收漁利、周公瑾詐書殺二蔡、郭奉孝遺計定江東等等等等。你要說《水滸傳》中誰有軍師之能,有人會說朱武,但朱武佈陣破陣可以,領兵打仗也不行。而最耀眼最有軍事資質卻是一個被梁山好漢分而食之的人,他就是黃文炳…


吳用還是去當小學語文老師吧,真是白瞎了智多星這個綽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