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一位心理諮詢師講述媽媽的親情故事

文︱範青

啥是佩奇?一位心理諮詢師講述媽媽的親情故事

啥是佩奇,我問我媽媽,她也說不知道,然而,幾年前,孩子上小學階段,所有的動畫片裡的人物,媽媽也能如數家珍般熟悉,孩子長大了,不看動畫片了,媽媽的注意力就更多的轉移到廚房裡了。因為她的小寶貝上學了,吃的多了,對吃的要求也高了。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心裡的不平衡感仍然十分的明顯。我們才是媽媽的孩子好吧,這個小東西只是她的孫兒好吧,可是她對待小東西的態度,反而比對我們要好太多!

啥是佩奇?一位心理諮詢師講述媽媽的親情故事

媽媽是位小學老師,她的學生好多也做了爺爺奶奶了,提起他們的老師,仍然是很親很親的感覺,可是對待小時候的我們,卻不能不讓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

她的耐心和時間都給了她的學生,我們就像她餵豬一樣的養大,吃的能做熟了就好。而爸爸又是那麼的寵著媽媽,每每我們抱怨、抗議的時候,爸爸總是說媽媽太辛苦了,讓我們體諒媽媽,他儘量爭取時間多做飯,讓我們這三小隻能滿足下口腹之慾。

生活就這麼走過來。第三代出生的時候,媽媽也馬上就要退休了,在看到這個小生命的一瞬間,我們發現媽媽的眼神亮了,在那段時間裡,生活的變故及更年期強烈的不適感,使得媽媽越來越消沉,這個小生命來的太及時了,媽媽的生活有了新的重心,生活也瞬間有了新的意義。

啥是佩奇?一位心理諮詢師講述媽媽的親情故事

對於老人來說,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著實讓他們欣喜,於是他們就會深深的渴望與自己生命傳承的那個小東西有深刻的聯結,去感受這個生命茁壯成長的喜悅和成就感。

在宣傳片裡,我們還看到一個點,那就是對老人的陪伴和孝順。老人的兒子和媳婦,雖然是忙碌的,可是也惦記著老人,不回家過年是因為要接老人去城裡團圓;老人嫌智能手機貴,固執的使用自己的按鍵手機,但當老人意識到舊手機因為信號不好而阻礙了跟孩子的聯繫時,也接受了兒子買的新智能手機,而且手機的彩鈴就是小豬佩奇的一家。一家人開開心心的看電影,屏幕內在都是濃濃的親情!

啥是佩奇?一位心理諮詢師講述媽媽的親情故事

通過我們身邊的老人,通過短片裡的老人,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老人拒絕什麼,都不會拒絕親情,都不會拒絕親情的聯接!

又是一年春節到了,帶著孩子回家過去嘍,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根,讓孩子感受父母成長的環境,也讓我們的父母享受孫兒們強烈的生命力與濃濃的親情!

啥是佩奇不重要,老人家知不知道啥是佩奇也不重要,重要的老人對親情的渴望與召喚,我們一定要懂!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國家二級婚姻家庭諮詢師

羅秋蘭本體能量學導師團成員

青少年高效學習導師

兒童心理評估師

兒童行為矯正師

NLP訓導師

專業從事臨床心理諮詢工作十餘年

累計諮詢時間過萬小時

成功個案千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