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采访中,时白林唱起自己创作的戏曲

时白林,黄梅戏音乐创作泰斗。1927年出生的他,把一生时光交给了心爱的黄梅戏。“树上鸟儿成双对” 等许多经典旋律唱响大江南北。

92岁高龄,孜孜不倦地整理和研究戏剧音乐,丰硕的成就让岁月生辉。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兴趣,一步步靠近音乐之路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时白林向记者展示乐谱

三月的合肥,玉兰花在枝头盛开。当我们如约走进时白林先生的家,一如往常,又是一批客人来访。这些年,前来探望和探讨戏曲的人络绎不绝。92岁的时白林依旧是精神矍铄,思维锐捷地应答各种问询。

“中国著名戏曲家”、“黄梅戏音乐创作泰斗”、“戏曲音乐终身成就奖第一人”,这是人们对时白林的赞誉。他则不会留意自己在音乐之路上行走了多远,他只知道永不止疲倦地跋涉前行。

1927年,时白林出生在蒙城县偏僻的时庄。村子不大,二十多户人家。他从小就喜爱音乐,树上鸟儿婉转的歌喉能让他听得入迷,乃至农家弹棉花的声音他都格外喜欢。皖北虽然贫瘠,但旧时乡村娱乐生活还是丰富的。涡河上的洋船常常拉来北方的琴书、哥哥们玩弄的柳琴和中山琴、村子里红白喜事里的唢呐、淮北花鼓和河南梆子、农闲时的拉魂腔,都给了时白林最初的艺术滋养。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时白林自己整理的大量手稿

中学时,时白林就读太和县的国立第二十一中学。学校里一位老师二胡拉得好,时白林讨教几次便学会了。没有自己的二胡怎么办?他和同学们砍竹子做架子,逮蛇做蒙皮,自制的二胡也拉得有滋有味。此外,他还喜爱文学,开始发表诗歌。

抗日战争爆发,时白林随学校流亡到了陕西蓝田。对喜爱音乐的他而言,秦腔、手风琴开启了另样的艺术视野。时代的洪流中,各种爱国主题演出非常多,他逐渐脱颖而出,经常指挥数百人唱歌。

动荡的社会里,时白林努力追寻自己的路。他离音乐事业越来越近。

情缘,一辈子牵手黄梅戏

1949年,无数富有才情的青年参与到渡江战役支前工作队。时白林是其中一员。

渡江战役结束,时白林进入皖北青年文工团。他痴迷京胡、小提琴等乐器。随后,顺利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干部专修班。

小提琴老师王人艺建议时白林走作曲之路。时白林的人生航向就这样做了调整,在贺绿汀任院长的上海音乐学院,他沐浴在艺术的光辉里,如饥似渴地学习。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时白林与贺绿汀在一起

1952年11月,严凤英、丁紫臣、王少舫等把黄梅戏带到黄浦江畔。一时间,上至专家学者,下至普通百姓,都卷入黄梅热潮之中。贺绿汀等纷纷撰文赞赏黄梅戏。时白林观看了严凤英的表演,对黄梅戏留下了深刻印象。

毕业回到合肥后,时白林进入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整理合肥“倒七戏”的音乐,研究拉魂腔、泗州戏。

黄梅戏呼唤优秀的作曲。时白林被调了过来。他与王文治、方绍墀一起,完成当时的第一份黄梅戏编曲任务——《春香传》的作曲。时白林认为黄梅戏要有好的乐曲,入耳才能入心。他从省委、省政府大院请来仪仗队,把二胡、琵琶、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双簧管全都使用上。这是西洋乐器第一次进入黄梅戏的声音世界,也是黄梅戏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总谱演出,演员唱的每一句也都是精心创作过的,不再是传统的“三打七唱”的演绎方式。时白林为黄梅戏演奏加入了“和声”和“复调”,音乐变得更有厚度了。《春香传》在刚刚建成的江淮大戏院连演40场,每一场都是客满。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马兰与吴琼和时白林在一起的合影

这一部戏,时白林得到了肯定。紧接着,他又为小舞剧《刘海戏金蟾》作曲,在北京演出再次获得满堂彩。此后的一生,时白林孜孜不倦地为《天仙配》《桃花扇》《谢瑶环》等29部古装戏和《王金凤》《江姐》等30多部现代戏谱曲。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韩再芬与时白林的合影

时白林的贡献远不仅是黄梅戏。他的音碟架上,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等交响乐、乡村民谣、江南丝竹都昭示了他对音乐的广博汲取。当他打开书柜,那一卷卷乐谱手稿,震撼了我们。泗州戏、庐剧、文南词、青阳腔、目连戏、阜阳清音等,他都在研究。可以说,他的家是戏剧的宝库。情缘︐一辈子牵手黄梅戏时白林向记者展示乐谱时白林获得的“戏曲音乐终身贡献奖

创新,成就黄梅戏经典

有人说,1955年,是属于黄梅戏的,也是属于时白林的。

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1954年9月华东地区戏剧观摩演出在上海举行。《天仙配》获得演出一等奖、剧本一等奖,严凤英、王少舫各获表演一等奖,此外还获得了导演奖、音乐奖,一下子拿了五项奖。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时白林获得的“戏曲音乐终身贡献奖”

1955年,著名导演石挥决定把《天仙配》做成中国电影第一部“歌舞故事片”,想以电影的形式把黄梅戏推向国际观众。时白林与王文治担任编曲,一时间“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响彻四方,神州大地处处是黄梅声。时白林,以他卓越的音乐才情载入了黄梅戏史册。

1958年,时白林编曲、指挥了的黄梅戏电影《春香闹学》;1959年,黄梅戏电影《女驸马》又一次传遍海内外;1963年,与方绍墀作曲的电影《牛郎织女》问世……表演严凤英、王少舫,编剧陆洪非,作曲时白林,黄梅戏史上最为灿烂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群体力量中出现了。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时白林整理的乐谱

在黄梅戏音乐创作之路上,时白林始终与时代元素契合,始终敢于求新求变。《天仙配》中男女声二重唱,这个唱段唱响了。《江姐》一剧中,将西洋歌剧的“主题音调贯串法”用于黄梅戏音乐,从前奏到落幕,不断重复和变奏,令观众感同身受。新编历史剧《孟姜女》中,西部秦腔音乐元素的融入,为柔美的黄梅戏音乐融入了阳刚之气。

时白林说,创新就是需要一种博采众长的学习精神。白先勇搞青春版《牡丹亭》,当初余秋雨搞黄梅戏《秋千架》,韩再芬的《徽州往事》又较《徽州女人》进了一大步,这些都是创新。艺术要发展,一定要允许创新,发现走远了,偏离了,再拉回来,但一定要大胆往前走。

时白林一直在大胆往前走,执着往前走。黄梅戏音乐中传递出的华丽与柔美、古朴与现代,留下许多经典唱段,他功不可没。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时白林简历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时白林,1927年出生于安徽蒙城,著名作曲家、黄梅戏音乐创作泰斗,曾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主要音乐作品有电影配乐《天仙配》《牛郎织女》《生死擂》《女驸马》《孟姜女》等;舞台剧《江姐》《梁山伯与祝英台》《雷雨》《刘海戏金蟾》等;编著出版有《黄梅戏音乐概论》《黄梅戏音乐赏析》《黄梅戏名段精选·乐队总谱版》《时白林自选文集》等。

~ END ~

版权须知: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图文内容。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文字:周玉冰

《安徽画报》开放办刊,将面向社会征集优秀文章和精美图片,期待文思敏捷、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你;期待一部相机扫天下,大美安徽尽收镜中的你;《安徽画报》等你来激扬文字,行摄江山。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赐稿热线:0551-64376898

洽谈合作:136656977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