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毕沙罗因引导过很多年轻艺术家而被当做印象派的创始人。他早年在高等美术学院与苏维斯学院(Academie Suisse,或称瑞士学院,译注:巴黎一家艺术机构,由查尔斯·苏维斯创办)受训,导师包括卡米耶·柯罗、居斯塔夫·库尔贝和查尔斯-弗朗索瓦·多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等。柯罗对毕沙罗直接面对自然绘画的鼓励,对其影响巨大。在苏维斯学院,毕沙罗结识了爱德华·马奈、阿曼德·纪尧闵(Armand Gullaumin)和保罗·塞尚等人。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毕沙罗早期的风景画受到作家埃米尔·左拉与其他评论家的高度赞誉,但未得到公众认可。19世纪60年代,他的作品经常在巴黎沙龙展展出。1863年,他与马奈、詹姆斯·麦克尼尔·威斯勒和其他艺术家一起举办了“巴黎沙龙落选作品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毕沙罗成为印象派的重要人物,几乎每个印象派画家的展览都由他组织。作为塞尚和保罗·高更的老师,他对二人的影响也很大。此二人在艺术生涯晚期都曾将毕沙罗看作为“宗师”,而毕沙罗也受到其他艺术家启迪,包括乔治·修拉和保罗·希涅克(Paul Signac)的点彩画法,以及克劳德·莫奈创作的光线变化系列画作。他对让-弗朗索瓦·米勒与奥雷诺·杜米埃极为仰慕,在作品中也体现了这二人对劳工阶层艰苦生活的关注。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在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期间,毕沙罗到伦敦避难时遇到了保罗·杜兰-卢埃尔——这位巴黎的艺术商人后来成为了印象派的热忱支持者。毕沙罗的生命后期见证了印象派的名满天下,并被后印象派尊崇备至。19世纪70年代,毕沙罗与莫奈、雷诺阿和阿尔弗雷德-西斯莱合作紧密。此时他的画面色彩变得更亮更艳丽,壁画笔触痕迹也逐渐减少。因为眼睛疾患,他不得不放弃室外绘画,只描绘从窗口看到的巴黎景象。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出生于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在当时属丹麦圣托马斯的安德烈斯群岛上开设了一个生意颇好的五金店。为使他能继承父业,毕沙罗11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巴黎学做生意,17岁时让他回家经商。但毕沙罗却爱上了绘画,在22岁的时候,毕沙罗终于忍耐不住逃往巴黎学油画了。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他最初在丹麦画家麦尔白的油画室里学习,但当1857年他在“斯维塞学院”里遇到莫奈等人时,才真正开始了一个油画家的生涯。毕沙罗是印象主义运动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是唯一参加过八次印象派画展的人物,也是这一群画家中年纪较大的一位,且在印象派画展之前就曾参加过多次官方沙龙的展出。他的思想比较激进,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他把绘画上的革新与思想的自由解放联系在一起。他同情农民,注重描写农民和农村景色,如《戴帽的农村少女》。他曾帮助塞尚把画面画得更亮一些,也受到塞尚注重结构的影响。他与高更的关系也是如此。晚年一度迷恋于西涅克和修拉的点彩法。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尽管最初是柯罗给了毕沙罗有益的影响,并且以后毕沙罗又不断表现出自己对米勒、库尔贝、杜米埃、修拉、塞尚等人的兴趣,但与莫奈的相识才构成了毕沙罗艺术的基本因素,这就是对光与色的分析和研究。他在19世纪70年代的主要作品中,即显示了与莫奈的一致性,只是还没有表现出莫奈那样对色彩的敏感性。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到80年代,毕沙罗的油画作品中开始出现闪烁而跳动的用色,这并不是受印象派的影响。因为他到大约1885年时才与修拉相识,这之前他是否见过修拉的作品不得而知,但从其油画作品看这是一种逻辑的发展。如创作于1882年的《蓬图瓦兹的家禽市场》,其细小的笔触与他70年代的《蓬图瓦兹春日里的菜园和开花的树》和《红色屋顶,冬天的乡村一角》是一致的。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当然,他与修拉结识之后,色彩开始向着理性发展了,这使他的角色更单纯,如《从窗口看到的叶拉尼风光》。这种按科学规则用色的方法很快就显示出它的机械性,所以到90年代,毕沙罗又回到了他最初的起点上。不过,这时的毕沙罗经过几个曲折之后已表现出对色彩与光感的更自由的把握力。在《巴黎蒙马特大街傍晚》这个他不断重复的主题中,他的色彩不仅更加透明,也更自由,似乎随意点染的色点构成一开阔而有序的空间。从中我们还能看出他对点彩法的借用,但这已不是机械的而是自由而富于激情的了。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埃尔米塔日的坡地

毕沙罗1830年7月10日出生时是丹麦公民,父母希望他从商,但他自幼对艺术有浓厚兴趣,并直到25岁才接触艺术。毕沙罗喜欢采用日本式模糊取景方法,以明亮的色彩和颤动的笔触表现当代风景。毕沙罗实际上是一个乡村风景画家,竭力表现人与环境的统一,从中汲取营养,表现房屋和农村的和谐一致。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蓬图瓦兹:埃尔米塔日的坡地》是毕沙罗一家回到法国两年后画的,其全家人前后在蓬图瓦兹住了10年。毕沙罗和他的家人分别住在蓬图瓦兹高地的埃尔米塔日街区的几处房子里,这些房子都为较新的建筑,但不远处还有一个古镇,其中有一些17—18世纪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在毕沙罗的笔下显得坚固和年代久远,整幅画透着健康的乡村气息,给人以丰满而古老的印象,光秃秃的树木、冒烟的烟囱以及耕得井然有序的田地构成的初秋景色更加深了这种印象。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画面所表现的力量首先来自层次鲜明的构图,作者有意在建筑物的整体和树木之间造成强烈对比,同时也源于色彩之间隐隐约约的和谐。绿色和蓝色、灰色和米黄色,甚至是烟囱管道的红色都被置于次要地位,不添加任何无用的光泽。在右边的厚实房屋上面,树木勾勒出诗一般的图案。毕沙罗擅长的这种曲折的笔法使画面显得勃勃生机,增加对角线的实际效果。人们的目光会自然投向画的上部——马图兰城堡。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蒙马特大街

毕沙罗进入晚年的成熟期,排除了外界画法对他的干扰,表现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印象派的元老画家的精湛技巧和恢宏气魄,后期主要描绘繁华的城市和街道建筑,多取俯视角度。他晚年更多是从楼上居室俯视描绘街景。这幅《蒙马特大街》具有代表性。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这是一幅蒙马特大街的全景图,街道两侧尽收画面,人群流动,车水马龙,由于视角宽广,楼房林立,车马人流很小,只能凭感觉用粗笔点画出来,然而显得特别生动,加之透视准确,画中车马人流仿佛在画中移动,它描绘了现代都市的繁忙热闹场面。它预示了20世纪未来派画家所热衷描绘的景象--现代都市快速运动节奏。在这幅画上,构图宏伟,街景庄严而有气派;色彩丰富柔和,在冷暖色对比中,充满中间调子的过渡,形成一种细致而变化丰富的灰调子,但却很明亮,它显示着光的饱满,其笔触均匀而不失活泼变化,粗犷与细致融为一体,表现出毕沙罗特有的艺术风格。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通往卢弗西埃恩之路》

毕沙罗向柯罗学习,决不是生搬硬套的模仿,而是一种特有的灵敏悟性,把柯罗的画法完美地融入自己原有的熟练技巧和潇洒格调之中,以极其自然的形态出现在画面上。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我们从这一幅《通往卢弗西埃恩之路》中看到的既有柯罗影子,但更多的是毕沙罗自己的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柔和深远的云天,给人的时空和色彩的感觉妙极了,这种印象的真实感能唤起每个人如同身临其境的回忆。

《雪中的林间大道》

著名的印象派绘画作品收藏家、罗马尼亚人乔治·德贝里约在1878年花了210法郎买下莫奈的《日出·印象》。这幅画后来曾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毕沙罗的《雪中的林间大道》也属于他的私人收藏。乔冶·德贝里约是顺势疗法派医生,他一共收藏了毕沙罗的十几幅作品。毕沙罗和他的朋友加什医生一样,也对顺势疗法颇感兴趣。1873年,他在蓬图瓦兹定居后,依然经常回巴黎作画,并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德加是他在版画方面的主要合作者。1878年,毕沙罗在蒙马特区租下一临时住所,距离本画中雪景所在的地方不远。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画面左上方的屋顶就是当年的罗兰中学,即现在的雅克·德库尔高中,位于罗什舒阿林荫道和凡儿登大街之间。任乔治·德贝里约那里接受治疗的马奈曾在这所学校里学过人文科学。毕沙罗常在巴黎城北作画。马奈当时的几幅画也取材于那里。本画名称中的“城外林间大道”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因为从1860年起整个城区已扩大至今天的范围。此外,在1890—1900年这一时期之前,类似题材在毕沙罗的创作中是很少见的。那时候,他经常喜欢逛市中心的“大马路”,对摩肩接踵、光怪陆离的街景情有独钟。他在本画中没有刻意突出空间,而是试图用路旁一排排树木形成的斜线在远处逐渐交汇,来增强透视效果。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这是他在1879年一年里画的6幅雪景中的一幅。毕沙罗比其他所有印象派画家更热衷于白色的氛围、蓝色的投影以及幽灵般的若隐若现。天空中飞舞着鹅毛大雪,四周一片寂静,行人和马车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厚厚的积雪上,整个画面充满动感。这是画家惯用的技法。在一片白茫茫中,点缀着这些灰暗的影子,犹如一段乐章里几个跳动的音符。最前面的人物是按儿童画的风格综合而成的,显示了野兽派的某种幽默风格,尤其像野兽派画家德朗描绘伦敦和科利尤尔街景的一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毫无疑问,风雪中狼狈不堪的巴黎人成了画家笔下善意嘲讽的对象。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卡米耶·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

生平:1830年7月10日生于美属维尔京群岛圣托马斯岛的夏洛特-阿马里亚;1903年11月13日卒于法国巴黎

艺术特色:印象派画家;彩色蜡笔画、油画与水粉画;细微的、多方向的画笔笔触;丰富的色彩;风景画中地平面与人物的布局位置被抬高

代表作:《蓬图瓦兹的幽居生活》约1867(藏于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通往卢浮西恩堡及凡尔赛的路线》1869(藏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沃特斯艺术博物馆);

《白霜》约1873(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塞尚肖像》1874(藏于英国伦敦国立博物馆);

《兔子沃伦在蓬图瓦兹,雪天》1879(藏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艺术学院);

《乡村小女佣》1882(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鲁昂的码头》1883(藏于英国伦敦科陶德美术馆)

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投稿、合作、建议 请私信!欢迎提供优质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