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游戏辍学,妈妈严重焦虑,如何救助被毁的少年和被毁的家?

培根九月


一个孩子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程度,孩子沉迷游戏而辍学,势必会让整个家庭都为之焦虑。而现在孩子沉迷游戏、手机,也是许多父母的心头病。


想解决问题,第一步就是戒除孩子的网瘾,继续去学校学习。


那如何克服孩子的网瘾呢?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像小学生时期的孩子那样,对父母唯命是从了,所以强硬地没收手机、砸电脑、把孩子关在家里不准去网吧,那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第一步:用平等的视角,试着和孩子聊聊


见过一些家长和孩子聊天,一开口便是“那游戏就有那么好玩么?我看没意思透了”、“现在玩游戏,以后能有些什么出息?”、进一步演化成“我看你这个人以后是一事无成了”,孩子还没来得及开口,便遭遇了当头棒喝,还怎么将心里话说出来呢?


家长如果真的想解决问题,不如先放下心里的那些想法,用宽容平等地态度和孩子聊聊这件事“儿子,你现在玩的是什么角色啊?你能跟妈妈说说他有哪些大招么?”、“老爸最近也开了个账号,不如带着我一起玩啊?”以游戏为入口,先了解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为什么这么喜欢玩游戏呢?自己是不是也想控制但是控制不住?知道他的想法后,才能够对症下药。


孩子沉迷游戏一般有三个原因:


  • 跟潮流


很多孩子玩游戏都是和自己的朋友一起玩,有时候在家写作业不能出门,就会约在一起打游戏。或者是看别人都玩这个游戏那我也想试试,不试还好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 获得成就感


孩子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有些孩子成绩平平,在学校表现并不突出,属于家人不疼、老师不爱的那类,很少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和表扬,缺少成就感,而在游戏里,每一次通关升级都会获得奖励,获得现实生活中没有的鲜花和掌声。


  • 获得归宿感


儿童的归宿感从家庭向同伴转移,从同学中得到友谊、支持和尊重成为他们的重要需求, 如果孩子生活中没什么朋友,不被同学喜欢,比较孤单,而在游戏里,可以认识很多网友,并和他们组团打游戏,只要游戏打得好,就可以获得队友的认可,让他会有找到组织的感觉。


跟孩子沟通后,让他愿意和你说出他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游戏。看他自己是否知道游戏的危害,是不是也想改正?一个愿意和父母说话的孩子,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的。



第二步:约法三章,犯规要有惩罚


当孩子意识到沉迷游戏的危害,也决心要改正的时候,就可以和他签订一份玩游戏守则,例如:


  • 控制玩游戏时间,一天不能超过2个小时;一旦超过,则清空他的钱包,让他没有零花钱,同时和他的朋友打好招呼,不能借钱给他。


  • 控制玩游戏的范围,譬如只能在家上网,不能到离家很远的网吧上网。一旦违反,则一个月内都不准去玩吧


  • 控制游戏队友,查看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朋友,最好是认识的同学,并且和同学约定好游戏时间



  • 给孩子上辅导班,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孩子已经辍学了,不会再有每天的作业,但可以先给他上辅导班,暂时不要落下太多课程,当孩子每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后,就可以申请继续上学。


“约法三章”后,一定要坚持,不能随便更改。在约法三章的时候,父母需要听从孩子的意见,给孩子一点时间,但做法也一定要够强硬,让孩子将这个坏习惯改掉。



第三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你的决心


有些家长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所以,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


特别是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候,不能老是玩手机。很多青少年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出去外面玩,有时候跟父母没话说,或者玩不到一块儿,自然而然地就只想朝外面跑,跟别人在一起玩。


跨年夜的时候在外面吃饭,隔壁一个爸爸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就值得很多父母借鉴。爸爸带着女儿和儿子,女儿看样子是高中,儿子看样子是初一。三个人从点菜开始就是商量着来,点了儿子喜欢的龙虾、女儿喜欢的牛排,还有爸爸自己喜欢的藤椒鱼,谁也没有将就谁。吃饭的过程中,爸爸来了好几个电话,但都给摁掉了,孩子们也没有看手机玩游戏。


吃完饭后,三个人商量晚上怎么跨年。爸爸说要不去逛商场吧,儿子发表意见说商场太热了,不是很想去。转而提出自己的想法“要不去看电影?”爸爸说“最近好像海王很火,要不我们去看看”,姐姐立马接话:“是的!我朋友也说超级好看,我们就去看海王吧。”三个人休息了会儿就走了。


全过程,爸爸和孩子平等交流,会尊重他们的意见,以身作则不看手机,不玩手机。在后面的商量中,也可以看出他紧跟潮流,知道现在的孩子们喜欢什么,孩子自然乐意跟他待在一起,和他说话。


当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那么,传达给孩子也是正面的反馈,而不是孩子以后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家长的陪伴了!



其次,当孩子闹脾气时,不拿手机哄。


青春期的孩子是情绪多变的物种,有时候谁也没惹他,他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或者来闹闹你。不写作业也不理你,家长觉得烦,怎么说都不听,这时候就拿出了大法宝——手机。“给你玩一个小时,等会就把作业写了好么?”


而孩子的手机瘾多半就是这样染上的。因此,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管孩子怎么闹脾气,不要用给孩子玩手机的快速解决方法,不要养成孩子依赖手机的坏习惯。


家长态度要坚定。如果家长已经开始实施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方法时,态度一定要坚决!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第四步:心态很重要


真的说了这么多,我觉得父母的心态是关键。不论何时何地,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虽然题主说现在孩子已经辍学了,妈妈也很焦虑,我猜想可能还惨杂着对孩子的失望。但你要相信他只是暂时遇到了困境,只要给与一定的时间,帮助他,他一定会重新站起来,依然是那个让你开心、让你骄傲的孩子。



青榄教育


青少年沉迷游戏辍学,对家长是一个非常煎熬的事情,对孩子的一生也影响非常大!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孩子的年龄越大越是困难!

结合我所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经验来分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

1,家长要明确一点:孩子不论如何,依然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要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孩子。

这个观念家长自己心理要坚信,并且有效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逐步地相信)。

2,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哪怕是小小的家务事,来增加孩子的责任感、更多地感受给予他人关心的快乐。

比如,饭后,告诉孩子帮着收拾碗筷或者洗碗,之后表示真诚感谢!这也是表达父母关爱的一种很好的互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得到他人真诚感谢的心理,孩子和我们是一样的。

3,有意识地找一些年轻人比较关心的话题,创造聊天的氛围和机会,多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创造一个正向的生活氛围。

比如我会找机会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节目,可能是他追的剧,也可能是他喜欢的栏目,更多的时候会看孟非的《非诚勿扰》和《新相亲时代》等,通过剧中的人物聊自己的看法,多听孩子表达,偶尔地会补充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比如女非诚有一个男嘉宾,从外形到内在都是超级的优秀,三个片子下来,24盏灯都亮着,这是从未有过的一幕,听孟非的点评非常的中肯,对此孩子不可能无动于衷,借此机会,我会用一句话说:人,关键是自己要优秀,要有本事!这男嘉宾很明确自己要什么而且非常自制,这样的人不优秀都难!

这是正向品质的激励,说一次或者多次没有用,不过让家里经常有这种积极氛围,孩子会逐渐地受到影响。

4,对孩子的手机、网络使用要和他一起建立一个约定,他很可能是不愿意的,但是他不愿意是正常的,家长一定要和他建立一个约定,并且还要 做约定的监督者(家长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

同时,还要鼓励还发展其他合适的兴趣,比如运动,比如阅读,比如自己学个乐器或者绘画、再或者自己做个课题等。用更多的合适的兴趣来分解对网络和手机的关注。

这样从感情、关系上和孩子拉近,从言行上对孩子做出约束,这是一个慢长的过程,对于小学生可能更容易引导,对于十几岁的孩子,难度会比较大,不过只要家长真实去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效,尽管这并不容易,但如果家长不努力,那么孩子的学业也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以上的思路是我通过学习和经验所得,具体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家长更多的去学习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去有所变通,只要不脱离这个思路,变化是迟早的事!


有关和青春期孩子的相处,我曾在“快乐庭院”推送过一个图文专栏,参加了今日头条知识年货节,在2019年1月27日之前,购买享受五折优惠,欢迎关注“快乐庭院”,领取优惠券,购买!


快乐庭院


每次看到这种提问就很纠心!我儿子在初中就开始迷恋网游,学习一落千丈,为了帮助儿子解除网瘾,我们试过很多方法,有粗暴的,有转移兴趣的,有各种警示教育的,……可是一圈下来收效甚微。后来,我和妻子经过勾通制定了一个打持久战的预案,终于在一年内让儿子不再迷恋网游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并在去年他完成了南昌大学顺利毕业并找到了一个月薪八千左右的工作,下面我把我们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有需要的家长一点启示!

一,争对儿子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孩子网瘾不可能在短时间能迅速解决。所以,我们第一阶段是控制他的活动范围,在我们清楚的地方上网。具体的办法是:清空儿子的钱袋,在儿子挑选的网吧(可以是二个),充好会员卡!网吧内除了矿泉水不能购买其他零食!家里配上可以上网游戏的电脑,但电脑必须要让我们检查,有不良游戏等影响身心健康的东西,必须删除。如果有借钱,家里偷钱到不是指定地方上网,后果是禁闭一天并切断所有网吧上网,只能在家上!如果再犯,将由我和妻子二十四小时值班轮守,睡觉吃饭上学上网我们都跟着,直到儿子学习成绩班级前三,并保证以后不再犯同样错误我们才解除看护!

二,控制儿子上网时间。不能逃课,一定要完成作业。作为交换条件,可以不做课外作业和不参加兴趣班培训来增加他上网时间,晚上九点半必须正常休息(周末可以延长一个小时)!必须三餐正常,个人卫生良好。每天可以自由选择一项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一个小时,活动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果儿子违反上网时间规定三次,处理办法参照第一条处罚办法!

三,控制儿子和同学网友的网游联系。同学之间可以在一起玩网游,但是要经过对方家长同意!学校家长问起一起玩的同学要据实回答,如果发现同学无节制上网一定要告诉老师。绝对禁止发展新网友,现有的网友如果有发现是成年人,或年长三岁以上的要删除!我们可以随时检查他的对话记录,并有权对网友甄别,发现不文明,一天在线4小时以上的儿子网友都必须删除!这个环节要多做儿子思想工作,循序渐进,我们没提违反的处罚!

四,长假期间,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连续上网时间不能超过二小时!违反了参考弟一条处罚!

上面四点是除瘾第一阶段的任务,这个阶段主要是把孩子上网空间时间控制起来,按照生活学习的进程,往规律性调整!尽量把孩子控制在学习游戏俩不误上!

第一阶段时间我们是用了半年,有第一阶段的成功,第二阶段就可以水到渠成的开始了。

一,配合老师在优势学科突击,比如我儿子数学班上是前十名的,我和老师商量,为了儿子彻底解除网瘾,对数学来个再提高!老师同意了我的意见,刚好县里有数学竞赛,老师引导儿子参赛,然后一个星期的加强训练中,儿子一天都没上网,并出乎意料的拿到了第八名的优秀奖!为了奖励孩子,我马上给他换了一个高配的著名品牌笔记本电脑!

二,儿子身高不错,也经常煅练,我找了一个蓝球老师,请他对儿子进行培训,也告诉老师他上网的经历,并很明确告诉老师教他打蓝球主要是培养他的兴趣,让儿子知道上网只是游戏,男人对抗还有体育运动的对抗,这个对抗更有意义,更加激烈!

三,一有假期,我们一家人,就放下手头工作,郊游,出国游,或者去看场电影,那里有艺展画展我们也都带着孩子去!这样让孩子放开眼界,也增加对自然和艺术的认识!这时按排要对孩子味口,尽量准备几个出游方案让孩子自已选!

四,儿子英语一直拖学习的后腿,我们都没想出好办法,我想借助儿子经常上网的爱好是不是能提高英语成绩找了英语老师勾通,结果很好,英语老师热情的为儿子提供了一套网上英语学习的办法,并常常来我家指导儿子!好的局面一下子打开,初二下学期儿子英语成绩一下提高到班上前十,期未总分也跃居全班第六!

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儿子现在也算能独立了!

四,


弄蝶1


当小孩刚沉迷游戏时,要及时扭转制止,我儿子就是这样,初二开始判逆,玩游戏,偷钱买手机,拿同学的手机回家玩,半夜躲在被子里玩,手机缴了一个又一个,成绩一落千丈,最后老师请家长,把我和儿孑狠批了一顿,借助老师的一把火,回家我和儿子一起改正,改变,约法三章,给儿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从不在小孩面前看手机,以前爱跳舞的我现在只要儿孑在家我都会陪着,慢慢的儿孑游戏瘾没了,读书也用心了,中考考上了我们这最好的高中,现在高一,成绩稳定,我也少操心。


陪读妈妈之悠悠生活记


前不久,有学生在玩游戏时被妈妈发现,这位妈妈加进了儿子所在的QQ游戏群里,用粤语和普通话咆哮如雷:

“儿子初二,每科成绩不过平均分”;

“你们把我儿子害死了”!

原来,这位妈妈因为忧心孩子沉迷游戏,学业退步,于是加进游戏群里怒斥群友。

她先是用粤语质问:“这是什么群?”

紧接着就是机关枪式地怒斥群友:

“你们真是害人不浅呐你们这个群!”

“你们没有前途我跟你们说,这四百多个人好好学习不好吗?一天到晚上网有什么意思?有什么意思啊!?”

“我跟你们说你们这一帮人,你们害死我儿子了!群里的400多人搞动漫和游戏也会害死你们自己的。”

其中有群友也不甘示弱,直言说:

“我们这里只是一个正常的聊天群,我们无权干涉您儿子的任何私人生活。”

总之,群里的人都被骂得一愣一愣的,尽管有不少群友想要直言解释,可在这位妈妈的“连珠炮”前也是毫无作用,甚至还嚷嚷着要报警把群里人都抓起来。

诚然,这位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才会把游戏视为洪水猛兽。爱之深,才会责之切。但她的所作所为,真的意味着游戏与成绩势不两立吗?

01

关于游戏是不是洪水猛兽这个问题,在回答之前,得先说一说孩子都爱玩的手游。

我有一个亲戚就是视手机游戏为毒瘤的典型。在他的家里,9岁的儿子不仅不能玩游戏,连看别人玩都不行。一谈到游戏,亲戚就想掀桌子骂人:

国家怎么不管管?为什么不把研发游戏的人全都抓去坐牢,怎么不把手机游戏全禁止了啊!?

既然孩子不能玩游戏,那业余时间干什么?

打球?和同学结伴春游?统统不允许。

因为他白天上班,晚上打麻将,压根没时间关心孩子。为求方便直接就把孩子锁在家里陪奶奶,唯一的娱乐活动也只是跟奶奶一起看《新闻联播》和抗日战争片。

在这样的情境下,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对很多东西都提不起兴趣。这一步步的性格养成,我全都看在了眼里,却也无可奈何。

对于手游,我持比较中立的看法。

专栏作家连岳说,“游戏是人的天性,它有竞技的快乐,又有社交属性。”

强行禁止,违背人性,既做不到,也没必要。

只有傻子才会拒绝一种让自己感到愉悦又放松的东西。这就像老人喜欢跳广场舞、年轻妈妈喜欢追剧一样,孩子也有喜欢玩的游戏,三者并没有本质区别。

02

通常说到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妈妈要举手发问了:

既然你说游戏不是万恶之源,那孩子沉迷游戏,玩物丧志怎么办?

是的,现实中的确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

咸阳的一位年轻妈妈,发现卡里的16000块钱突然就没了,以为遇到骗子了,一查,竟是被自己的孩子拿去充手游了。

深圳李先生家一家三口生活颇为拮据,多年省吃俭用才积攒下3万多元钱。

结果11岁的儿子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银行卡和手机将3万积蓄全充进了《王者荣耀》里。家长随后便将《王者荣耀》诉至法院......

然而,这些案例里,真的只能怪罪于游戏本身吗?

任何孩子的问题,板子一定得打在父母身上。

一些父母工作很忙,忽视关心孩子,有些孩子百无聊赖,只得整天与游戏为伴。于是手机就代替了父母,游戏成了最好的伙伴。

也有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太强势,控制欲过强,导致孩子内心压抑,让TA只能通过玩游戏发泄情绪。

又或是只想在游戏中寻找自由的精神世界,久而久之就会迷恋游戏,甚至错把游戏与现实混淆。

与此相对比的,一旦孩子成绩下降,有家长就把原因归结为“万恶的电子产品”,总之问题绝对不在自己身上。完美印证了此前很火的一张图:中国家长的十四大幻觉

03

一位教育家曾说:别让游戏,成为儿童逃离无意义生活的唯一选择!

首先,家长应该认识到,没有孩子是不喜欢游戏的。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8亿!

这是一个很吓人的数字,因为单单这个人口数量就可以在全球排名第三。

更令人诧异的是,在这8亿网民中,中学生上网人数将近2亿,占比为24.8%,排名第一,而中学生接触网络,多半是为了玩游戏。

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

孩子跟风、自制力差都是沉迷游戏的原因,这时候家长的

引导作用就很重要了。

比如,为孩子选择一些好的益智游戏,善于去引导孩子,不排斥,尊重TA的选择,并从中发现孩子身上独一无二的天赋和兴趣。

ahaschool的陈校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是遵循这样的原则。

有一次,陈校长想将大儿子介绍给一名有名的奥数老师。结果发现,这位老师竟开设了一门桥牌课。

虽然大儿子不爱桥牌,可巧的是,校长的小儿子亦非却对桥牌有着浓厚的兴趣,陈校长就决定尝试一下,让小儿子去上了这个新创的桥牌课。

没想到,这位奥数老师又推荐亦非接触到了桥牌领域的国际顶尖老师。而在国际顶尖老师的指引下,亦非作为桥牌主力,在一场全国桥牌竞赛中击败了人大附中队,获得冠军。

因为桥牌,亦非不仅收获了自信,更是在千变万化的教育环境下,找到了自己的独一无二和适合的方向。

04

游戏并不是万恶之源,它反而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还记得当时很火的游戏“跳一跳”吗?它是“微信之父”张小龙得意的产品之一,无数的玩家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广告商,给张小龙带来了巨大收益,赚得盆满钵满。

而他本人就是深度游戏迷,张小龙曾在演讲现场大屏幕玩“跳一跳”获得967分,获得了现场第一名。事后还说紧张了,在家能跳到六千分!

知道奥运会的英文名是什么吗?

Olympic Games

严格来说,运动和游戏不能严格划分开来,如果没有对游戏的兴趣这股劲儿,又如何拥有那份不断拼搏和执着的精神呢?

05

当然了,不加限制的让孩子玩游戏肯定是不行的。而家长一旁陪伴,还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一但孩子玩的太入神,可以时刻提醒孩子正确的姿势,不可离屏幕太近,以免引起近视。

家长一旁陪伴,会多不少共同话题,关系更亲密。

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游戏,家长还要牢记以下这几点:

1、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喜欢玩游戏,还不是父母是个低头族。

如果父母觉得手机比工作有趣,却期望着被耳濡目染的孩子可以自觉地看书、学习,

怎么可能呢?

2、合理的安排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玩游戏,也要培养孩子的一个规则感,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小团体,要与孩子商量好每天玩游戏的时间,玩多久就要休息一会。并严格执行你们的约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了解游戏并且帮助孩子一起选择有趣有益的游戏。

暴力型的电子游戏会给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带来负面影响,有可能导致孩子在现实中选择暴力来解决问题,因此,帮助孩子筛选游戏是很重要的工作。

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的事,成绩也不能完全定义一个人的前途。如何调整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管控孩子的上网时间,做到学习与玩不冲突,这才是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


AhaSchool第二课堂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吧。

我曾经遇到一个孩子,他十分痴迷网络游戏,甚至台风天扶着墙都要出去上网,学习是肯定不学习的了。

这个孩子为什么这么痴迷于网络游戏呢?据我了解,是家人对他的有效陪伴太少了。因为家长工作的原因,从小学开始,他就寄住在亲戚家,在外求学了,只有周末他才回到自己家中,即使回到家,他的家人也未必有时间陪伴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和一些同学玩到了一起,并沾染上了沉迷游戏的毛病。

当我们发现时,事情已经变得很严重了,他已经由偷偷上网玩游戏变成了借钱逃课去玩游戏。

我们想尽了办法阻止他、教育他、挽留他,都于事无补。在学校,他基本不学习;在周末,他必定去上网。而他的家人,依然没有时间陪伴他。事情发展到最后,就是他读不下去了,辍学了。

其实这个孩子的本性并不坏,说实话我还有点喜欢他。每次见面他都会向我问好,我问他问题时他都很坦白,甚至我去网吧找他时他都会先叫我。对家人,他也能理解他们的不易。

我想了很久问题出在哪里。回忆起他的点点滴滴,我发觉他的内心其实比较孤独。他喜欢到办公室和我聊天,聊到他的家庭,他说他家人经常不在家,即使在家也是没什么共同语言。他也经常到同学家住,说是有人和他一起玩,有趣。游戏,或许就是在他孤独时走进了他的心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您要救助这样的孩子,可能得花不少的时间和心思。

第一,您可能得先放下手中的工作,尽可能的花时间陪伴他。

第二,您先不要指责他,先多和他聊聊游戏,聊聊生活,了解一下他的内心想法、未来规划,再针对他的所思所想,提出您的建议。

第三,带他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了解,生活除了游戏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

至于学习,我觉得还是以后再说吧。

一点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


hualuoshuxiang


青少年沉迷游戏辍学,妈妈严重焦虑,如何救助被毁的少年和被毁的家?

无论是成人,还是青少年,玩游戏,手机控已经非常普遍,成人一般都有工作,能控制一些,很多孩子放弃了学业,整天不出家门,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很多孩子会毁了一生,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家长面对这样的孩子焦虑,是正常的,关键是怎么找到让孩子走出来,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的道路。

在处理这样的问题,首先看多大的孩子,如果大点的,在学习中遭受挫折,这样的孩子相对比较好调,只要认可心理咨询师,重新找到学习时好的感觉,就可以走出来。

难办的是从小就玩,一点责任心都没有,溺爱太严重,想怎么着就这么着,一点不顾及家长的感受,难度就大。

从根本上还是搞好家长培训,政府、社会机构、心理教育专家一起,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讲座,提升家长的水平和意识,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


霍体清


你好,这个问题困挠着很多家长,根据心理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回答如下:

家中的孩子沉迷游戏并辍学,你会发现,家长无论釆取什么办法,都不能挽救孩子,弄的家长焦头烂额。

家长的方法为什么会无效呢?

答:没有找到有效方法,因为任何不良结果都是做法不良导致的。

有效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答:只有知道以下三个方面的东西,才能给你有效方法,因为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首先要知道你在家庭中的身份是什么,不知道你在家庭中的身份,无法给有效方法,这是主体问题,不知道主题是谁,给谁方法呢?因为不同身份的人对孩子的互动方法不同,如,妻子,丈夫,哥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人,对问题孩子而言,都是挽救的主体,主体不同,挽救的方法也不同。

其次,确定你的身份后,还要知道你家庭中的其它成员各是什么身份,知道家庭中其它家庭成员的身份后,才能给你因成员不同而不同的有效互动方法,避免出现你与其它家人的互动,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心理变化,因为孩子是家庭环境的产物。

其三,还要知道目前每个家人(包括自己和孩子)的状态和已经发生的事件,这样给出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有问题的孩子,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如内向多动,厌学,早恋,网游,辍学,封闭,出走,二妮子男孩,二小子女孩,抑郁症,身体疾病等等,如果家人想得到有效治疗方法,都必须提供以上三方面的情况。


婚姻家庭心理通


1、不要绝望,要一直保持信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一定要明白游戏会吸引人就两点:容易实现“成就”,他的游戏成就不需要对任何人汇报。弹钢琴的玩节奏大师跟切菜一样,节奏大师中的“大师”弹不动钢琴。绝地求生玩再好,也不需要士兵一样严苛的体能训练,被打死也不会真的流血死翘翘,重新开始一盘就行了,智商游戏也和真的博弈相去甚远。但不管什么种类的游戏,都能非常轻易给人带来体验和成就,这种简单便捷是连成年人都很难抗拒。

3、小孩也罢,青少年也罢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是无知的,预判性的了解和真实体会是两码事,十几岁的小孩也懂得说,时间过很快,但和五六十岁的说出时间过很快,在认知上完全是两码事。那么他们对未来是没有紧迫感的,哪怕你喊破嗓子,打断藤条都没用。

4、疏胜于堵,根据以上2、3两点,我们可以找些让孩子容易实现成就的东西来进行,及时鼓励。及时鼓励包含很多方面,有些甚至是细细碎碎不成事的细节,这都要给予肯定,但要注意表达,否则会招来逆反,因为人包括成年人都有一种情绪,就是会恼羞成怒,然后顶牛。比如,小孩今天气色比较好,我们就可以鼓励。今天精神面貌比较好,我们也可以鼓励说不比某某某差。具体语言再商榷一下。积累无数个点点滴滴小鼓励,树立信心,不要一开始就非得让小孩拿出个考试成绩提高多少分来,或者一下子要求一整天不能碰电脑之类的。

5,耐心细心的陪伴,但这种陪伴不是看守似的监督。而是一种爱的陪伴,除了上面说到的鼓励,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小孩共同制定一个时间安排上的计划,陪伴他完成这个计划,哪怕这个计划不能马上带来某种显见的成绩,但完成这个计划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这个计划,需要和小孩共同商定完成,比如你规定一天只能上两小时网,那么小孩不满意,要三个小时,那你就让他三小时,但一定要鼓励监督他完成自己定的计划,言行合一将受益终身,不仅仅局限于摆脱沉迷游戏。再次强调,这是一个时间安排的计划,不是出成绩的计划,哪怕除了3小时上网之外,安排不出什么东西,那么就睡觉,或者散步,或者和父母一起看个电视剧还是逛个超市,或者看球还是看电影,骑车,打羽毛球各种等等。这个计划培养言行合一,那么表扬的切入点就更广了,就不局限于仅仅是摆脱沉迷游戏。

6、如前面第三点说的,青少年对一切是无知的充满好奇的,所以容易被吸引。那么这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一定会有自我觉悟的。当计划除了游戏之外,他们羽毛球打比同龄人好,就算陪父母超市逛得多了,他们也比同龄人懂更多的生活常识,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不能靠这赚钱,不能为考学加分,但生活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们是会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定会有收获的。

7、在不断有新的,持续的,除了游戏外的收获,青少年的选择就多了,就会慢慢摆脱单一的消遣—游戏。


wdxlw


政府应全面封禁游戏软件或平台,只允许极少量益智和怡情的不易上瘾游戏存在。网络游戏,泛滥成灾,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乃至思想品德,这是与社会主义文化方向格格不入的。社会主义中国不需要魔幻般的变态的甚至宣传暴力的网络游戏。全民抵制网游,共同声讨软件开发者和传播者。政府应为青少年网络游戏上瘾筑好第一道安全屏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无毒品,就无毒瘾。无游戏,就无网瘾!

政府应自觉担当为青少年网瘾第一责任人,游戏软件开发商应良心发现,自觉担当第二责任人。这两个社会主体都勇于担当,切实为民着想,为祖国未来着想,就一定能清理并净化网络环境。

净化网络,铲除害人的游戏,应上升到国家行为,上升到民族振兴的高度,方能彻底掐死网络游戏上瘾的源头。

从源头去治,才是良策。

请救救孩子!救救孩子的家!救救我们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