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幼儿园总是坐不住,该怎么办?

鱼鱼鱼__出没


说起孩子坐不住,好动不安的话题,家长们一定不少听学校老师这样投诉过:

孩子上课小动作不断,一会儿站起来系个鞋带,过会儿又要上厕所;
你家孩子上课总开小差,不然就是找同学说话,一堂课下来什么也记不住;
孩子总爱在教室里跑来抱去,上课也停不下来,凳子上跟长了钉子一样。不命令他坐回去,根本就不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

听到老师这样的反馈,很多佛系妈妈会觉得,好动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吗,自己小时候也这样过,不必过多担心。


但是如果把孩子的任何表现都归结为天性,不提前对孩子不正确的行为进行引导,那么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面对日渐复杂的学业,家长就会日渐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去的情况更频繁了,甚至最后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成长。

说到这里,很多妈妈反馈,面对孩子好动、坐不住这些行为,自己也有对孩子做工作引导,但是总是好一阵子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究竟要怎么做呢?


其实,教育孩子先找到原因,比起寻找方法更关键。孩子好动、上课坐不住...背后反映的是感统中的前庭觉功能不足问题,家长应该重视,并及时寻找对策予以训练。

在同多特厦门中心小擎(化名)的妈妈聊天过程,我们对这个结论有了更坚实的论证:

小擎,今年5岁,在上幼儿园大班。

妈妈反馈到,孩子在学校常常被老师投诉:上课坐不住,很好动,会经常乱碰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不仅如此,还爱讲话,干扰其他小朋友上课。生活中人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兴奋好动。


小擎妈妈表示其实孩子挺聪明,挺好学的。但是就是上课好动的情况很严重,对老师讲的话也是听不进去,以至于被老师投诉了好几次,上学都受到影响。也是因为这样,妈妈在网上了解到多特,于是就带孩子到多特进行了测评。

多特厦门中心的校区主任在拿到测评后和小擎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


小擎的前庭觉功能较弱,要通过不停的动来保持平衡,所以有上课好动,小动作多的表现。另外,且小擎的听知觉能力较差,所以总是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因此,根据测评结果,小擎在多特进行了1对1的感统与专注力训练。


在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家长反馈学校老师说孩子现在进步很多,一节课下来都能坐的住,小动作的情况也减少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有增强,总体来说比最初刚进多特的时候有明显的进步。


从小擎的故事,我们不难对此做出个总结:孩子好动多动、上课坐不住、爱讲话…这些表现,其实是孩子的前庭觉能力较弱引起的。


前庭觉系统主要功能是接受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并做过滤及辨识后再传入大脑,目的是不让大脑太忙碌,以集中注意力,是大脑的门槛。

前庭觉是影响儿童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前庭觉功能不足常有以下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兴奋好动,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等表现;

(2)前庭觉与视听神经系统紧密相关,前庭觉功能不足,会影响孩子们阅读时漏行、跳字、听写困难等情况;

(3)前庭觉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和语言发展相关的器官,所以前庭觉发展不足会导致孩子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发表能力弱等表现。

因此,面对孩子好动、坐不住...等前庭觉发展不足的表现时,应该及早发现,及早寻找对策引导。


孩子好动、坐不住对策建议


1允许孩子动

  • 父母要坦诚地跟老师沟通,孩子没法坐很长时间,不是他不想,他就是做不到。所以不要强求孩子坐太长时间。课间尽量安排他动一下(比如跑个腿、发个纸、特别的任务等等);

  • 每天都要让孩子有足够多的运动时间,别捆绑着他,让他尽量地释放自己;

  • 教孩子识别哪些“动”会影响他人,引起麻烦,而哪些“动”是不会干扰别人;允许孩子有不干扰别人的“动”。


2与孩子结成同盟

  • 跟孩子结成同盟,告诉他,你理解他的坐不住,而且你会帮助他减少麻烦;

  • 跟孩子说话始终保持缓慢、坚定、耐心的态度,吓唬与威胁会让孩子焦虑,进而表现得更加糟糕;

  • 当看到孩子“脱缰”时,走过去,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温柔坚定地让他“放松下来”。这个做法比吼叫更能让孩子控制住自己的行为;

  • 如果孩子知道他最爱的人是他的同盟者,而不是一个裁判和监工。他就会全力以赴地对付他自己个性上的挑战,更有自主权和自控力,也会更有自信心。


3前庭觉训练小游戏


01/钻山洞

将准备好的桌子或长凳摆在宽阔的地板中间。让孩子从桌子或长凳下方钻爬过去。先用手爬,然后再训练把手收在胸前,肘关节着地往前爬,以身体尽量不碰到桌子为直,反复多次练习。


02/翻筋斗

将软垫放在周围无障碍物的地板上。让孩子模仿家长做前滚翻,学会以后,先做1—2次,然后再连续做5次,反复练习。


03/趴地推球

把坐垫放在距墙约2—3米远的位置。让孩子趴在坐垫上,只有肚子着地,头、上肢、小腿及脚都抬起来,手心向前,两手五指相对,然后把球推向墙壁,待弹回后,再连续推50—100次,速度由慢到快。距离由近及远,并随熟练程度来调整。


04/转转乐

将椅子放在没有障碍物的空地上。让孩子坐在转椅上,双手把住扶手,家长开始推动转椅,旋转起来,速度由慢转快,左转与右转交替进行,反复多次。


05/跳圈

将呼啦圈固定在两个板凳之间。先让孩子一只脚向前迈入呼啦圈,另一只脚随着迈人;然后,一只脚再迈出呼啦圈,另一只脚随着迈出;左右脚交替着迈入和迈出呼啦圈,反复练习。


多特儿童专注力


孩子在幼儿园里总是坐不住,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其实幼儿园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都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那么他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这种情况下,他的注意力的时间就会特别短,如果一件事情已经引不起他的注意力了,那么他就会出现坐不住的情况。



特别是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的孩子,就感觉没有什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经常出现坐不住的情况,所以通常活泼好动的孩子,老师就会经常给家长告状,说孩子在教室里面坐不住,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就会特别纳闷,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坐不住的情况?应该怎么来改正孩子的这种情况呢?

首先家长根据老师对孩子的观察,然后看一下孩子坐不住的情况到底严不严重?如果孩子真的是一分钟也坐不住,并且伴随其他一些活泼好动的表现的话,家长就要带孩子到幼儿园里面去检查一下孩子到底有没有多动症的情况?如果孩子有的话,那么就要接受医生的治疗,如果没有的话,家长就要考虑一下造成孩子多动的原因,然后及时解决这个问题,慢慢的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坐不住的情况就会慢慢改变很多。

其次,其实很多情况下造成孩子坐不住的情况就是因为家长造成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本身孩子在非常专注的玩一个玩具,那么这种情况下,家长一会让孩子来喝水,一会让孩子吃东西,一会又让孩子去上厕所小便,所以家长三番两次的打扰孩子导致孩子没有兴趣去玩一个玩具,那么他玩着玩着就会没有心情了,所以就不愿意去玩这个玩具了。

很多家长就会说孩子玩什么都没有毅力,都是三分钟热度,那么家长为什么不想一想造成孩子三分钟热度的原因是什么呢?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下造成孩子坐不住,专注力不集中的情况,那么家长平时一定要改正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当孩子在专注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出现打断孩子的情况。

即使家长发现孩子做的事情是错误的,那么也一定要等孩子做完这件事情之后,然后家长在引导孩子认识到他的错误,孩子只有真正的认识到他的错误之后,等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况,他才能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不会犯同一种错误。



第三,孩子刚开始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所以说孩子性格的养成其实也是家长造成的,很多孩子就是活泼好动,一刻也闲不下来,他的精神力就是特别旺盛,所以这样的孩子就跟孩子的家庭影响有关系,如果这个孩子生活在一个非常闹腾的家庭,那么这个孩子他绝对不会有安静的时刻,因为他就是在这个环境下成长的,所以说他就会觉得他坐不住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为了孩子在以后上小学的时候能坐在教室里面认真听老师讲课,所以家长一定要适当的改正孩子这个活泼好动坐不住的情况。比如说在家里的时候该活泼的时候活泼,该安静的时候就要让孩子保持安静。并且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能说要求孩子坐在那里老老实实的看书,家长却在那里嗨起来没完,这样的情况孩子根本不会听的,也教育不了孩子。

第四,孩子在教室里面出现坐不住的情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老师讲的知识内容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所以他不愿意去听老师讲课,才会出现坐不住的情况,那么我们都知道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他的注意力一般在10~15分钟,中班的孩子一般在15~20分钟,那么大班的孩子在20~25分钟,所以说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那么老师要做的就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教案,并且在设计教案的时候也一定要丰富有趣,让孩子听起来会非常的感兴趣。这样他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坐不住的情况了。只要老师讲的课很有意思,他听起来很喜欢,那么他肯定就不会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了。

所以说老师在背教案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自己设计教案的方法,一定要设计的比较有趣,让孩子听起来感兴趣,并且在讲课的时候尽量不要出现拖堂的情况,孩子本身注意力的时间就很短,如果老师再出现拖堂的情况,那么孩子肯定就坐不住了。

所以说老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一定不能让教案太简单或者是太难了,太简单太难,对于孩子来说他都没有吸引力了。所以说造成孩子坐不住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归根结底比较简单的孩子坐不住原因就是因为所有的东西对于他来说没有吸引力,所以他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的情况。只要家长解决孩子的这个问题,那么孩子慢慢的也就会改正自己坐不住的情况了。



平时家长可以锻炼孩子的集中注意力,比如说在安静的环境下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的心静下来,那么他静下来之后,他就会坐得住了。再比如说,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玩走迷宫的游戏,走迷宫相对来说是比较锻炼孩子注意力的,因为他稍一走神,他肯定就走不出这个迷宫了。所以说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爱,然后找到相应的办法。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注意力慢慢的也会提升,他在凳子上坐不住的情况也会改善很多。


最美幼儿教师


题主就描述一点孩子的表现:“在幼儿班总是坐不住”。所以不好判断孩子的问题。虽然说孩子天性好玩,但是会“总是”坐不住,那就不能单说好玩了,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无法自控了,应该是存在问题了,因为我获得的信息不多,我暂时提供两种可能。

一、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这个词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还有点陌生。家长可以百度搜索。

感觉统合失调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药力是无效的,必须通过训练才能纠正。很多的孩子存在感觉统合失调,只是区别在不同方面感觉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有:本体感觉失调、前庭感觉失调、视觉系统失调、听觉系统失调、及触觉系统失调。孩子做不住好动是属于前庭失调的症状。


感统失调的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一旦超过12岁就定型了,将无法改变。如果确定是感统失调,家长一定要及时让孩子训练。可以送机构训练,也可以家庭训练。



二、注意力缺陷症也就是多动症。

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常伴有学习困难,但智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多动症重点的是在,心理行为上的治疗,还应该注意持久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症状重,可以药物治疗的。


据我对两种症状孩子“多动”的观察,症状不一样。

多动证的孩子是一节课各种小动作,每种动作不停换着做,几乎不重复的,每个小动作就做一会儿持续不久。

感统失调的孩子,他们的动是常常不停的玩一样东西停不下来,比如拿个橡皮擦在桌面上擦,一擦就半节课。

感统失调的孩子如果能坚持训练,到了青春期会好转。多动证的控制不好到青春期症状更明显,不知道是不是都这样了,这个是以前观察班上孩子得出的结论。

题主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测试一下,不是最好,如果是其中的一种就及早干预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