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2000/月,繳存比例12%,是不是就代表個人每年的全部收入為20W?

視角工程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為工資的5-12%,所以,好一點的單位都是按照12%進行繳存,單位再按1:1的比例進行補貼,上交金額全部納入個人公積金賬戶。

如果您的公積金每月繳納2000元,按照反推的方法。2000÷12%=16667元左右,全年應發工資應在16667*12=20萬左右。這個推理是沒錯的。

用住房公積金倒推工資有一個特殊情況需要注意:就是住房公積金繳納標準最高不得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3倍。也就是說,如果您的工資超過了當地平均工資的3倍,那麼,您的公積金就封頂了,就不再適用應發工資的12%這條規則,倒推的結果就是錯誤的。

比如我公司的高管年收入已經超過了當地平均工資的3倍,當地平均工資是4600元/月,那麼,他的住房公積金只能按照4600*3*12%=1656元繳納。

用上面的方法,2000÷12%/3=5555元,如果您當地的平均工資是5555元,那麼您的實際工資可能要高於20萬;如果當地平均工資高於這個數,說明您的實際工資就是20萬。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說的工資都是指應發工資,也就是扣除三險一金和個人所得稅之前的工資。

共享理財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互金直通車!


互金直通車


首先說下題主的算法:每個月工資為,2000÷0.12=16667元,年收入為16667×12=20萬元。這樣的算法看似正確,實際上是不對的。四點理由如下:

第一,你這樣的算法算出來的是檔案工資,並不是實際到手工資。

第二,檔案工資除扣除公積金外,還會扣除養老保險、職業年金等。

第三,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部分還需要交稅。

第四,除了你個人繳存的公積金外,單位繳存部分也屬於你自己的收入。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計算呢,以公務員工資為例,需要扣除公積金12%、職業年金4%、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也就是說,你每月實際到手工資為檔案工資乘以74%,再扣除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如下,每月應交稅956.6元:

月工資=2000÷0.12×74%-956.6=11376.7元。

年收入(不計公積金)=11376.7×12=136520元。

由於公積金單位最高繳存比例為12%,所以個人和單位每月繳存公積金為檔案工資的24%。月公積金=16667×24%=4000元。年公積金=4000×12=48000元。

即年收入=136520元+48000元=184520元。

這才是你的最終所得。

當然了,需要計算工資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免費幫大家算哦!


中省直遴選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只要倒推一下就知道題主的工作是多少了,這個其實很簡單。

題主現在每月繳納的公積金是2000元,而公積金的繳納比例為12%,則工資總額=公積金2000元稅收12%=16600元。那麼一年的收入=16600乘以12個月=199200元,就是說約等於20萬元。這說是題主認為自己的全部認為為20萬元,也是基本是對的。

但20萬元只是稅前收入,還需要扣繳五險及個稅,實際收可能還要低,就沒有這麼高了。

依據現在的需要扣除10%左右的五險,大約需要1600元,再扣除2000元的公積金,剩下13000元左右,而題主13000元需扣除5000元不用交稅, 而納稅額為8000元。按照目前的稅率題主須繳納給600元的個稅。那麼扣除這些因素之後,題主每月到手的實際收入大約為12400元,一年到手的實際收入為12400元乘以12個月=148800元。


開偉觀察


繳存金額不一定就對應12%的繳存比例。

要從企業的性質出發,大概分為三種:

1、國企、央企:繳存金額是大於國家國家規定的繳存比例的,一般繳存比例在15%-20%左右,所以,按照這種企業計算,實際全年收入是小於20w的;

2、常規企業,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操作的企業,這樣基本上就是20w左右的年薪了;

3、一些小企業或者律所、知識產權代理所:這些企業有的就是按照最低標準進行繳存的,薪資已提成或其他形式進行發放,實際工資額遠高於繳存比例。


主要還是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


傾致生活


不一定。公積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釋:

一、比例。按住建部規定,自2016年5月1號起,公積金繳存比例不高於12%,不低於5%,所以正常情況下不大可能超過這個範圍;

二、基數。基本上以繳存地(所在市)最低工資標準為下限,以所在市上年度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為上限(以前可以按5倍交)。以廣州為例,2018年7月1日起的最低、最高繳存基數分別為2100、24654元。但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有的是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繳交個人所得稅的所有收入,有些可能沒計進來,看個人報稅)為基數,也有的是以上年7月1日到本年6月30日的月平均收入為基數,前者居多。

三、個人繳存比例。在5%-12%的範圍內,單位可以選一個繳存比例(統一的),個人繳存比例不低於單位繳存比例,不高於12%,且為1%的整數倍。

綜合這樣算的話,如果個人交2000,折算下來就是說上年度綜合收入為2000/12%*12個月=200000。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員單位可能會按頂格比例和實際月收入(甚至有的更高)繳交,但在大部分私有企業,有沒有繳交是一回事,繳交比例和基數極少有按實際基數和頂格比例繳交的。


叫聲哥哥又如何


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2000/月,繳存比例12%,是不是就代表個人每年的全部收入為20W?

1、在職職工的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職工上一年度的月均工資,換句話說,如果用人單位是依法依規繳費五險一金的,那麼,可以通過五險一金的繳存額計算出該人在上一年度的稅前收入的,而非本年度的收入。

對於新入職的在職職工,一般會以他每一個月的全月工資做為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如果他在本年度內以後的月份工資與第一個月工資都沒有任何變化的前提下,是能知道他本年度內在職期間的收入。

如果他是年內第一個月第一天就開始工作還容易計算,如果是年中的某個月新入職的,那麼,通過五險一金的繳存額是無法計算出來該人的全部年收入。

2、就本例中的數據來計算,月均繳納住房公積金2000元,繳存比為12%,可以計算出他的繳存基數為2000/12%=16666.67元,如果沒有其他任何額外收入,也是按12個月發放工資的,那麼,他的上一年度的稅前收入為16666.67*12=200000元。但要看清楚,這裡寫的是上一年的稅前收入,而非本年度的年收入。

以此來公積金繳存額來推算他今年的年收入,可能就是錯的。道理很簡單,如果這個人今年的月均工資為4萬元,但該地的社會平均工資為5555.56元,社平的三倍即為16666.67元,按規定,他最高只能以社平的300%為基數繳存公積金和社會保險,所以,據此推算他今年年收入就不對了。

3、正常職工的相鄰兩個年度的內收入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一般而言年度內的薪資調整不會超過30%,我們這裡就假定該人上下兩年的工資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來看一下他的年到手收入有多少吧。

實際上一年到手的有多少呢?實發收入=應發工資-代扣代繳-應納個稅。

月繳納住房公積金2000元,僅是一金。職工個人還需要負擔社保的個人部分,按16666.67來計算,每月約需1700元左右(不考慮企業的企業年金或機關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

16666.67-1700-2000=12966.67元。

這個12966.67元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哦。如果沒有任何專項扣除的情況下,免徵額為5000元,月均需繳納個稅587元,實際到手為12379.67元。那麼年到手工資為15萬元左右。


老王觀職場


不代表。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國家法律規定的重要的住房社會保障制度,具有強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單位和職工個人必須依法履行繳存義務。以前,各地各單位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比例不一致,有些地方甚至繳存的比例高達20%,這就增加了企業的經濟負擔。為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規範住房公積金的管理,住房城鄉建設部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一道,制定了《關於規範和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的通知》,要求各地區應當嚴格執行《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規定,凡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高於12%的,一律予以規範調整,不得超過12%。

題主每個月繳存的公積金為2000元,說明你每個月的工資在16700元左右,16700x12=200400元。

但是,你這個16700元的總工資必須要扣除住房公積金和五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另外還要徵收工資的個人所得稅。各種稅費加起來,至少要佔你工資總額的30%左右,也就是16700x30%=5010元,5010x12=60120元。這樣,你年收入200000一60120=139880元,你的年實際總收入為139880元,而拿不到200000元。


葉公來幫忙


如果是用人單位完全按照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交納各種保險和福利待遇的話,我們可以通過他交納的一項存儲額,推算出這個人的全部收入了。

雖然是可以推算,但是我們需要進行復雜的分析。

因為我們的職工工資需要扣繳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就是題目所說的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是5%到12%。

第二部分是社會保險中三項需要個人承擔一部分的保險,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

第三部分是補充養老保險機制年金了。雖然很多地區很多單位都沒有建立起來,不過隨著我們社會的發展,建立起年金制度的單位會越來越多,以此作為吸引人才的一種手段。

第四部分就是我們的個人所得稅了。我們公民按照法定納稅,這是應盡的義務,沒什麼可商量的。

如果一個人的住房公積金繳費是2000元,繳費比例是12%。

那麼我們可以推算出他的應發工資,原則上應當是,16667元。這應當是他去年的工資,今年如果漲了的話,就不應該是這個錢了。

養老保險要扣8%,醫療保險扣2%,失業保險扣0.5%,因此還需要扣掉1750元的社保部分。

如果企業為他建立起4%的企業年金,這樣也會扣掉667元。

這樣他實際的計稅金額應該是,12250元。

再扣除所得稅。應稅額是0到1500元的,按3%徵收,應稅額是1501到4500元的部分,按照10%徵收,用稅額是4501元到9000元的部分,按20%徵收。

通過計算是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1195元。

這樣他實際發到手的工資是11055元。

這麼說起來,他的實際到手工資一年是13.2萬元,當然,人家每年還有4.8萬元的住房公積金。


暖心人社


年收入只會等於或高於20w。

第一種情況:單位嚴格按照國家法規執行住房公積金繳納。

假設你在單位去年一整年都在為單位服務,那麼你的去年全部收入(工資總額計算口徑:按照統制字【1990】01號文件的規定:職工工資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和計件工資組成。)為2000/12%*12=200000,即你去年全部收入為20W。

為什麼這樣算?因為國務院令第350號《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中第十六條規定: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你今年的月繳存額是根據你去年月平均工資乘以繳存比例算來的,所以,你只能知道去年的全部年收入。

今年的全部年收入算不了,因為,你有可能升職加薪~

因此,每年的全部年收入就更算不了了。

第二種情況:單位不嚴格按照國家法規執行住房公積金繳納。

這種情況就不確定了,因為有些單位負擔重,不會嚴格按照國家法規執行住房公積金繳納,一般會按照城市的最低標準繳納。但是看到你每月繳存2000元,可以看出單位還是很規範,應該不會給你降低繳存基數(但是不排除降低的情況)。

如果是降低了你的繳存基數,你去年的年收入還是大於20W的。

綜上,年收入只會等於或高於20w。(當然了,這只是一年的全部收入,見前文工資總額計算口徑,可以理解為稅前年收入,包括每月社保公積金及個稅的繳納。)

最後歡迎關注我,查看我之前寫的關於住房公積金的文章~



Excel加薪


公積金繳存是按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假設公積金基數是上年度的平均工資(很多企業會按小於平均工資的基數去繳存),按照扣除各項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之前的應發收入計算。

假設個人月平均工資是X,

X×12%=2000

X=2000÷12%

X=16666.66666666……

那麼年收入就是

16666.66666……×12=200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