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样的家庭和都随父姓的家庭有区别吗?

想胖的小人


你好,区别不会很大的,现在的家庭这种思想观念都已经没有了,除非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家庭。因为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只有这一个孙子。现在二胎开放了,如果有两个孩子,是可以一个随父,一个随母的,只是一个姓氏而已,本质上都是自己的孩子啊。

你反过来想,过了这么多年,如果孩子跟谁姓就受到大人的偏爱,那么中国几千年都是子随父姓的,这样的话,他们的妈妈,外公外婆就不喜欢这个孩子了吗?

孩子随着谁姓,还有看家里的情况,如果家里男方的家境能够好一些,也有可以继承的遗传或者是资本,女方家比较薄弱一些,那么可能女方家都会放弃孩子的姓名权,都跟男方姓;但是如果男方家境贫寒一些,那么第二个孩子有的家庭会选择跟女方姓,女方也相对比较有话语权一些,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不能因为这些外在的因素就决定孩子的姓氏,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成长负责。

不管孩子跟谁姓,都是属于自己家的人吗,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大多数大人都比较开明,虽然家庭矛盾也时不时会出现,但是对于隔代亲的爱是无可比拟的。

同时,也都是相互的,如果你描述的婆婆只想把遗传继承给和自己家姓的孩子,那么那个得不到继承权的孩子会怎样想,都是你的孙子,何必如此呢?不到那会孩子带来心理的不平衡,还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对你的孝敬!


育儿伐木累


两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样的家庭和都随父姓的家庭有区别吗?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同父同母的孩子,就一个姓而已,不影响他们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但是,对于奶奶和外婆两方来讲,可能会因为各自的“小心思”而对孩子有一点区别对待。

举个例子。


我一个小姐妹,先生了一个儿子,是随爸爸姓的,之后想追个女儿,结果第二胎又是一个儿子,夫妻俩就决定让二宝跟妈妈姓了。本来挺温馨的一个决定,结果她家婆婆有点不高兴了(估计也就那点老思想,觉得我儿子又不是入赘的,干嘛姓女方姓),但是抗议无效啊,小姐妹老公还是很“硬气”一人,不是妈宝男那种,所以两个孩子,大宝随爸爸姓,二宝姓妈妈姓。


大宝从小是奶奶带的,二宝出生后,奶奶就说了“两个我是管不好的,太累了”,大家想想也是的,正在商量怎么办时,外婆跳出来说,我辞职吧提前退休回来带二宝,总不能让奶奶太辛苦了。本来问题解决了,白天俩老人分别带孩子,晚上夫妻俩把孩子接回小家,晚饭是在轮着两老人家吃的,一家四口吃完回小家就睡个觉也是其乐融融的。

但,随着俩孩子慢慢长大,还是出状况了,因为奶奶和外婆都留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让孩子更亲自己一点,特别宠爱着),而导致了两个娃在两家的状态是真的完全不同的。大宝在奶奶家自在随意,二宝在外婆家悠然自得,一旦两人在同一家出现,在争抢玩具或者仅仅就是吵架时,老人的心往往不由自主的偏向自己带大的那一个。孩子是多么敏感的小人精那,当然就更愿意亲近宠自己的那个老人咯。


现在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一个大班,幼儿园离奶奶家近,奶奶每天下午负责接回,一个小班,幼儿园离外婆近,外婆每天下午负责接回。爸爸妈妈下班早就凑齐到一家吃晚饭,下班晚了,俩孩子就各自吃好,等爸爸妈妈晚上接回小家。在小家里,俩兄弟吵架时,爸爸妈妈都会尽可能的当好“调解员”一职,让兄弟俩明事理辨是非,不是非要大让小,也不是小的就一定不懂事。


所以说,题主这个疑问在现实社会上还是存在的,姓一边,可能这个孩子在那边某些老人心里会“重”一点,但是偏心这个事情啊,有时还真跟姓不姓的没多大关系,多关注的当然多一点爱了!也不能全怪老人。


你看啊,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啊,我们作为爸爸妈妈有时也会存在偏爱的情况,比如某个孩子乖啦不闹事情啦,某个孩子成绩要好点啦,某个孩子长得更像我一点。。。。。。只是,我们在拼命告诉自己“要公平要公平要公平!孩子们都是亲生的!要公平对待!”


综上所述,希望爸爸妈妈们做好自己的心理工作,尽量公平的呵护好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吧!至于上一辈,该劝导时要劝导,实在无能为力时就放下吧。毕竟,要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不是上一辈的事,而是当爸爸妈妈的责任啊!


-----------------------

更多真实的育儿体验,欢迎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的头条号(育儿路上遇见你),漫漫育儿路,苦与乐的坚持,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儿路上遇见你


这是正常现象,小孩随父亲的姓或者随母亲的姓,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与正常的家庭没有什么两样。

原来我就一个同学,他哥哥随父亲的姓,他自己随母亲的姓,后来他哥哥改成随他母亲的姓了,而他又改成随他父亲的姓了。一家人幸幸福福,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就是说随父姓和随母姓,法律都是允许的。这也是当事人的自由和权利,只要办理了正常的户籍登户口登记,法律都是予以保护的。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子女都是随父亲的姓。但是也有些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小孩随母亲的姓。既然他们愿意让小孩随母亲的姓,那么就说明他们乐意这样做,并且小孩随母亲的姓或者随父亲的姓与家庭生活是没有关联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认为随父亲的姓是天经地义的,而随母亲的姓认为是不正常。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他们爱随谁的姓随谁的姓,你管那么多干什么?


法重情深


没什么区别,有区别的家庭一般是封建思想较重,老人拎不清自己地位的家庭。还有大多是农村的家庭,娶个媳妇彩礼什么的恨不得压死人,自然觉得不能跟妈妈姓。我是工作以后才知道,娘家的彩礼竟然可以从彩礼里面出。现在大多的独生子女,每家都是一个孩子,也没什么彩礼(不包含全部城市),娘家的陪嫁纯粹就是娘家父母出的,娶个媳妇跟嫁个女儿花费是差不多的,反正我身边的都是这样(不包含工作以后得同事,他们来自全省各个地方)。更何况现在也没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么一说,我也不信还有很多婆家跟旧社会一样,不让儿媳妇回娘家的,也没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说法了吧。再说城市独生子女的孩子大多都是姥姥和奶奶轮流一起看,两个老人都可以有休息的时间,还有的基本都是姥姥在看,因为跟自己的妈妈提要求比跟婆婆要方便,没那么多忌讳。还有谁说就只有奶奶家有财产啦,姥姥家就没有吗?不一定哪家财产多呢?两家都知道孩子,还能扔啦不成,还有就是财产跟孙子辈的人有多大关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应该看清楚,你们的儿女二三十才有孩子,你们还指望孙子孙女给你们养老吗,还不是自己儿女的事。姓氏这个问题,人家两口子怎么高兴怎么来,姓氏还能改变血缘不成,何必闹得水火不容。是中国一直随父姓,人家国外还都是随母姓呢,人家说妈妈生的为什么随爸爸姓,所以嘛,法律都说父母任一方的姓氏。要是你家非要姓父姓,谁不能说什么,中国的传统。


依然173078181


我觉得这样的家庭一般更加尊重女性,不过也有特例。

二胎政策放开后,一般关于孩子的姓氏,很多家庭会在结婚前就协商好,一个姓父亲姓,一个姓母亲姓这种情况,一般是结婚前就定好生两个孩子了。

拿我堂姐为例吧,她结婚时,她爸爸和亲家谈的是生男孩姓男方姓,女孩姓女方姓(我妈觉得我大伯这样分性别没有意义,不如直接第一个跟谁姓,第二个跟谁这样更好)。婚后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是男孩,姓男方姓,堂姐家离学校比较近,想把孩子户口落在我们这,她公公不同意,在她月子里就找媒人,说明明说好男孩都随男方家,怎么现在变了。我堂姐觉得很没面子,月子里差点得了产后抑郁症。她爸爸就是我大伯比较没用,所以堂姐那会就一直想再生个孩子姓女方姓,户口也落女方,算是对她爸爸的尊重吧。然后她老大出生没几个月的时候就怀了二胎,还好头胎是顺产,两孩子就差一岁多,二胎是个女儿,姓的女方姓,户口落女方。

其实我们那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做法,觉得两个孩子生的时间靠的太近,我堂姐觉得这样是出了口气,让他公公没话说。其实我要是他公公,二胎女儿姓谁的姓我也不介意,倒是她自己,这些年净是生孩子带孩子了。

我表妹家就是头胎跟女方姓,二胎跟男方姓,男女不限,家庭也挺和睦的。

我想起我高中那会有个老师的孩子,没有姓,叫亦然,意思是姓谁的姓都一样,我觉得姓真的没那么重要,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即使没有姓也无所谓。

最后,劝大家想开点,劝大家开放点。





乌拉拉小潘


我来说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事实上,本来孩子姓父姓或者姓母姓的话,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桩小事;就像吃饭喝水那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点影响都没有的。

但是这样的前提在于,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要不偏不倚;如果像题中描述的那样,那么我个人认为,大人是在人为地给两个孩子添堵。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对小夫妻婚后生了一对双胞胎,都是男孩;然后双方老人就商量开了,最后决定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

由于双方家庭经济情况都不错,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两个孩子不论到哪个祖辈家里,都能够得到很多的关怀,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所以即便两个孩子的姓不同,但是两个孩子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两个孩子之间的相处也是亲密无间的。

可是这样的情形没有维持多久,就慢慢地有了变化;双方两人第一次起争执,是在两个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时候。

一方的老人觉得公立幼儿园好,虽然可能设施有点陈旧人数有点多,可是师资强呀;一方的老人觉得私立幼儿园好,设施先进每个班人数少,还有外教会和孩子进行互动。

双方老人争执不下,差点弄得两个孩子分开上幼儿园;最后还是孩子父母硬是拍板敲定了一家幼儿园,可是双方老人彼此之间就没有以前那么热络了。两个孩子倒没有受影响,该怎样玩还是怎样玩。

又过了两年,双方老人又起了争执。这次是为了是否要送孩子去上兴趣班的事。

一方老人认为,任何项目都应该从小开始抓,孩子的兴趣培养也不例外;看看周围的孩子,谁谁谁都去上了哪哪哪的班,自己的孩子怎么可以不上?

一方老人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应该让他玩,不需要去学什么兴趣班;小小的孩子学这学那的,想想都可怜。

这一次,孩子父母出面也没用,双方老人都是拧着自己的性子不肯退一步;结果,就是一个去上了兴趣班另一个没上兴趣班。

如果事情只到这儿就结束,那其实对两个孩子的影响也不大;可是,经历了这些之后,双方的老人竟然都是意难平,开始在孩子面前嘀咕另一方的老人不好。到最后,竟然连带着看姓对方姓的孩子也不顺眼了。

接下来的情况大家可能都猜到了,到最后,连孩子父母也开始沉默了;大多数情况都是带着一个孩子各回各自的老人家,难得一家四口出去游玩一次,也开始有种淡淡的隔离感了。

当然,这样的事情也许只占一小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两个孩子各姓一方姓仍过得很好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这样的事例提醒我们,双方家长一定要一碗水端平的道理,却是不能忘记的。


诺善说育儿


看起来近时间没什么,等到二三代后产生了问题再归父姓已来不及了。为什么呢?因为乱伦了,生了许多不挑透的孙男孙女时,还要替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不管的话,他们生活不能自理,又如何延续下去啊?岂不是毁了自已?人都有共同的愿望,巴不得后代青出于蓝胜于蓝吧,不会想生出十不全的儿孙吧?你们说是不是呢?土话说:巴不得一代高过一代,代代高。这才叫兴旺发达。希望家家都有生龙活虎的后生,才是最大的安慰!因而这种问题不是凭一时兴起而为之,这要牵涉到诸多的问题,应该周密思考,慎之又慎,不要到了弯腰树还是不弯腰,这就弥补而无益也!


一不平2018


有什么区别呢?都是自家的孩子,姓不一样而已,再说遗产继承又不是根据姓氏来判定的,这个婆婆真的有些迂腐了。

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一胎随父姓,二胎随母姓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父母是独生子女的,只要双方家庭商量好,并不是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

希妈有个朋友,她家只有姐妹两个,妹妹生了个女儿,她头胎生了个儿子,随老公姓,二胎还没出生,她跟老公就商量好要随自己姓,两家老人都没意见,后来二胎出生了,是个男孩,最终还是按她的姓落的户口。

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别人要问为什么兄弟俩不同姓,就说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家人对待两个孩子不要厚此薄彼,一样教育就成,外人没什么可说道的。

再说下希妈的家庭。希妈的爷爷是入赘的,因此爸爸跟叔叔还有姑姑们都是跟奶奶姓的,我跟妹妹都是跟爸爸姓(随奶奶姓),叔叔家的两个孩子却没跟他姓,跟回了爷爷的姓,但两个孩子正常成长,生活并没有受到姓名的影响。

由此可见,姓名只是一个身份的代号而已,随父还是随母,没什么好争的。

你觉得呢?

你好,我是一个爱分享的80后宝妈,家有6岁女宝一枚,多平台自媒体人,致力于孕期知识分享、育儿知识分享、绘本阅读知识分享,爱学习爱思考的希妈,育儿路上,与你同行!

希妈育儿


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是特殊时期留下来的特别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六七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他们的生育期正是计划生育最严厉的时代,有工作单位的都是生一个小孩了,农村双女户也是不准再生三胎了,所以当年的纯女户很多,而到了现在,又大都到了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的时候,如果事先商量好了,婚后生育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也就不必纠结好不好的事情了!


有人不愉快了,说随母姓的孩子没权继承男方家的家产,真不知道男方的自信从哪里来的,你能确定生儿子的家庭一定比生女儿的家庭财产多吗?就算按概率来说旗鼓相当,随母姓的孩子同样有一份财产继承啊!

何况有儿有女的家庭绝对不会要求外孙随母姓的。


社会在进步,思想也应该与时俱进了!


五音山人1


中国的传统,不管几个孩子都是随父亲的姓氏。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二胎放开后,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第二个小孩随母亲的姓氏。

1.传统的封建思想很难接受孩子随母亲的姓氏。

在农村封建思想还是比较根深蒂固,普遍还是认为孩子应该随父亲的姓氏,很难接受孩子随母亲的姓氏。虽然很多农村家庭,独生子女很少,但孩子的姓氏随父亲,都是大家共同默认的。很少存在为了孩子的姓氏问题而起矛盾。


2.独生子女的城市家庭,在生二胎时,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二胎随母亲的姓氏。

在是否随母亲的姓氏,也常常为此争论。但从开始的不接受,也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随母亲的姓氏。时代在发展,传统的观念也在转变。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宝贝女儿出嫁后,娘家就相当于没后了,娘家人就要求二胎中其中一个外孙随母亲的姓氏,以求精神和心理的慰籍。


3.随着时代发展,观念的转变女性地位的提高,孩子的姓氏问题慢慢看开了,不那么重要了。

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年轻人愿意生二胎的情况下,两个小孩一个随父亲的姓氏,一个随母亲的姓氏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观念的转变,才能化解孩子的姓氏争议。其实孩子的姓氏问题都是小事,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大人们更关注的重要的事情。喜欢昕瑞生态观点,请关注昕瑞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