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什麼不用火器武裝軍隊,還是堅持弓馬騎射的所謂滿洲傳統?

江東汪郎


乾隆不用火器武裝軍隊?一味堅持弓馬騎射?

我想可能是我們中小學歷史書和電視紀錄片裡簡單的一句:“晚清軍隊以簡陋的大刀長矛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所導致的誤解吧。

(《火燒圓明園》裡的經典鏡頭,“來呀,給他件兒褡褳,別說咱們爺們兒欺負他”。)

不過一懶之下,再看本題就發現了不少很棒的回答。那我就在大家的回答之外,補充一點點資料吧。希望給關心這個問題的朋友一些補充說明。


第一,滿清入關以後,火器在軍隊中是普遍配備的常設兵器,也有專用火器的兵種。

清朝由於是少數民族政權,因此八旗兵就是清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呃,起碼是前期吧。所以它的配備在軍隊中是比較好的,清前期中期也並未糜爛不堪。不是像劉羅鍋向乾隆爺所說的那麼不堪——“臣走在大街之上,見八旗兵丁,衣不遮體、食不果腹……”

要真那樣,乾隆爺也就真該發配江南了。

早在康熙十三年,就“定八旗步兵二萬一千餘名,鳥槍步兵凡千七百三十七名。”不含炮兵的情況下,火槍兵佔八旗兵總人數的8.27%。當然炮兵似乎是要求比較高的兵種,應該是類似現在的火箭軍的。所以其實綠營以及防軍中的炮兵比例更高一些。

康熙三十年的時候,始設火器營。後來又設為內火器營和外火器營。

內火器營的編制是3920人,其中鳥槍護軍2512人,炮甲兵528人,養育兵880人;外火器營的編制是3700人,其中鳥槍護軍2530人,槍甲兵352人,養育兵818人。而掌管火器營的掌印總統大臣是從上至王、公下至副都統職務的官員充任。由此也可以看出,火器營雖然僅7000多人的編制,但是受重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外火器營就在今西北四環內,空軍指揮學院南,世紀金源購物中心北。不過火器營、藍靛廠,旁邊的河不是清水河~~哎~是京密引水渠,所以也就別在河邊兒去找宋老三去了啊)

此外,自康熙朝開始,分駐全國各地的滿、蒙、漢八旗和綠營,陸續調整兵力配置,基本都配置了使用火器的軍隊,只是比例不一。


此前答題的朋友有提到平定新疆時火器配備的高比例情況。

那麼在常備軍之中,西藏駐軍應該算是火器配備比例最高的了。

簡單說一下背景,以往,清朝中央政府並未在西藏常備駐軍,只是在有事時,才會派駐軍隊,但由於西藏的地理氣候條件,給養運送困難,由藏地解決內地派來駐軍給養,又給西藏地方政府帶來很大的負擔。在這樣的情況下,包括年羹堯在內的諸多大臣,也都曾請示在無戰事情況下,撤出西藏駐軍。不過在乾隆五十七年,福康安率大軍平定廓爾喀之後,為了保持西藏地方的安定、維護中央政府的管轄,中央政府制定了《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這其中就規定了西藏的兵制。

(藏軍甲冑與全副武裝)

(同時在這裡埋一個伏筆,其實,在平定廓爾喀的事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是:對於勾結廓爾喀侵略軍的噶瑪噶舉派紅帽系活佛沙瑪爾巴懲罰,中央政府從此禁止紅帽系活佛轉世。這意味著啥,恐怕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了吧。)

《清史稿》中記載:

前後藏各設番兵千。定日、江孜各設五百。前藏領兵者曰戴琫,其下如琫,又下甲琫、定琫。……至是新設額兵三千,每千人五成鳥槍,三成弓矢,二成刀矛。

也就是在3000名西藏駐軍中,50%為鳥槍,30%是弓箭,只有20%是大刀長矛。(稍微再說一下的話,就是戴琫、如琫、甲琫、定琫在清末以及民國和解放初期的又譯為代本、如本、甲本和定本。)


乾隆鳥槍的圖片已經有朋友放出來了,那我就不放了。

所以,說乾隆不用火器,或者說清朝政府不用火器,是不正確的說法。而且不光是清軍,在乾隆的十全武功中,西域的叛軍軍隊、廓爾喀軍隊、包括大小金川和很早就接觸到荷蘭火器的臺灣義軍也都是普遍使用火器的。並非雙方都是冷兵器互砍。當然字數已經不少了,就不展開再說了。


第二,即使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也不能就說西方槍支佔有絕對優勢。

雖然,在1841年,德國就開始列裝後膛槍,但是西方國家基本上都是在1864年以後也就是南北戰爭快完了之後才開始普遍換裝後膛槍的。這時候,第二次鴉片戰爭都結束了。所以,所謂的堅船利炮是沒錯兒,但槍的話,其實英法軍隊優勢並沒有大到神乎其神的狀態。而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不僅僅是武器裝備,同時小到軍事方面的戰術、戰略、後勤,大到國家經濟財政水平、整體科技水平以及政治軍事人員的決心都有關係的。

上圖為英軍當時裝備的Brown Bess與藏軍裝備的鳥槍比,確實好,不用火繩擊發而是使用燧石。但是由於同為前膛槍,基本上都是每分鐘射擊1-2次。且故障率也不低。兩相對比,我認為並未到不能一戰的地步。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如果清軍能集中使用全軍火器,也許尚能一戰,但是分散使用的話,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就類似二戰期間,德軍與法軍對坦克的不同使用方式一樣。


第三,科技的進步總會出現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從而區分先進與落後

為什麼一直會有探討說中國的科技或者說中國的社會從明朝開始落後。是因為雖然這時候我們也有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我們也世界第一的無敵艦隊,我們還有《天工開物》,但我們並未因此產生近代科學、近代工業。

雖然在乾隆時期,到達了頂峰,但一個國家的國運就是如此:“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進入到19世紀,就加速滑向了歷史的最深淵。

所以現在反過來看,堅持的不是弓馬騎射的滿族傳統,而是僵化落後的思想。這也體現在了甲午戰爭中,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鐵甲艦隊,和與日本幾乎裝備相同的清朝新軍,在近代化軍事思想和體制改革後的日本軍隊面前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當然了這是後話。本題的回答就到這裡吧。希望能夠幫助豐富一下前面各位的內容。謝謝!


恬然說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到了鴉片戰爭時期,滿清的綠營兵的火器裝備率還是可以的。

尤其是廣東的綠營,火繩槍的裝備率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但是,清軍在1840年裝備的火繩槍,同明末大明軍隊的鳥銃沒有什麼區別,是非常落後的。

滿清火繩槍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陰雨和大風天氣無法作戰;射速非常慢,幾分鐘一發;裝填困難;擊發成功率低;射程近,大約100米等等缺點。

相反,當時英軍裝備的為伯克式燧發槍,射程近200米,射速每分鐘2~3發,火槍擊發成功率很高,可以在大風情況下使用。

大體來說,英軍的燧發槍,比滿清火繩槍先進一個時代。

雙方如果對戰,火繩槍只有被壓制的結果,哪怕其中數倍兵力的清軍也難以佔上風。

更誇張的是,滿清軍人還沒有鬥志。

火繩槍不能裝備刺刀,而燧發槍可以裝備刺刀。

實戰中,英軍往往果斷持刺刀衝鋒。

滿清火繩槍手沒有刺刀,不能抵抗,紛紛逃走,這也許尚且有情可原。

但滿清火繩槍手只有百分之五十,另外百分之五十是弓箭手或者持刀槍的士兵,完全可以肉搏。

但英軍一衝鋒,這些傢伙往往也逃得無影無蹤,誰敢肉搏。

最終就是滿清慘敗。

是滿清沒有能力造出先進燧發槍嗎?

當然不是。

今天我們去看故宮滿清皇帝的武器庫,驚訝的發現有大量燧發火槍。

道光皇帝在當皇子的時候,面對衝入紫禁城的天理教徒,他果斷用燧發火槍射擊,當場擊斃2人。

而早在康熙時期,他就有早期的鋼輪打火燧發槍,都是工匠自己製造。

除了自研以外,滿清也通過各種渠道得到先進火槍。

比如康熙時代,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沙俄就使用了大量燧發槍,給清軍造成很大麻煩。826名俄軍擁有火繩槍100支,先進的燧發槍850支。

乾隆時期,蒙古和碩特部就進攻過一支先進燧發槍,註明為“霍碩特貝勒德勒克悟巴什恭進鳥槍一杆”。這杆火槍發火裝置與當時西方燧發槍一樣,推測是從沙俄商人手中搞來的。

以中國當時的水平,仿製這些火槍還是完全可能的,但事實上是沒有。

你說滿清是完全不重視火槍?

如果不重視就不會在綠營大量裝備了。

說白了,滿清沒有危機意識,認為火繩槍已經夠用,沒有必要大量裝備燧發槍。

同時,歐洲的火槍技術很多是大量在民間實用,最終推動社會。

但滿清民間禁槍,怕民眾用火槍造反。

《大清律令》:“各省深山邃谷及附近山居驅逐猛獸,並甘肅、蘭州等府屬與番回錯處毗連各居民,及濱海地方應需鳥槍守禦者,務需報明該地方官,詳查明確,實在必需,準其仍照營兵鳥槍尺寸製造,上刻姓名、編號,立冊按季查點。”

從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清朝對於槍支的管理還是比較嚴格的。只有山民和邊境居民,才允許配槍。槍械不僅要登記,而且還會按季度進行審查,以防槍支濫用。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滿清很明白歐洲的先例。

當時滿清壟斷了弓箭和火器,這就形成了對民眾起義軍的絕對優勢。

因為弓箭手無法速成,最起碼需要幾年時間的訓練,所以民間不可能出現大量弓箭手。

但火槍則可以速成,一個農民用火槍打1個月的鳥,槍法自然就練出來了。

一旦滿清民間火器氾濫,滿清軍隊就不享有遠程武器的優勢。

而遠程武器的優勢,正是滿清鎮壓人民的撒手鐧。

所以最終就是,滿清官方不重視火槍,民間不給用火槍,那麼火槍發展自然不堪入目了。

需要說明的是,漢人比滿人聰明得多。太平軍自起兵開始,不惜代價大量裝備新式火槍和火炮,使用大量白銀向洋人購買武器。

就是因為武器比較先進,太平軍這群兵力弱小的烏合之眾,才能盤踞中國12年之久,一度殺得清軍落花流水。


薩沙


首先小油瓶想說題主的提問本身就是錯的!

因為乾隆不僅自己喜歡火槍,有自己御用的火槍,而且乾隆還特別重視火器的作用,在乾隆時期清軍就已經大規模使用火炮火槍作戰!

圖1 乾隆皇帝御用鳥槍

圖2 乾隆年間平定準格爾部叛亂時期清軍的火器作戰圖

小油瓶首先要說明的就是,清代的火器並非如網上大量所謠傳的從明末“世界領先水平”倒退,雖然明末火器裝備數量大且種類繁多,但是火槍工藝的確是比不上西方的,清代的火器水平雖然沒有大的進步,但也算繼承了明末的水平,只是沒有進步而已,並非退化為弓馬騎射,而且清朝有一點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就是,清朝全部淘汰了明朝原始落後的火統系列,全部以火繩槍成為軍中的制式裝備。

圖3 清軍使用的火繩槍

清軍入關以後,征討南明受挫後,清朝開始重視火器

清軍入關前,清軍的裝備主要以弓箭、長槍、藤牌為主,鳥槍數量比較少,大規模裝備軍隊也受到數量的限制,因此清軍少量的鳥槍兵就附屬在弓箭步兵裡面。

圖4 入關前清軍弓箭兵和鳥槍兵

入關後,清軍還要南下與南明軍隊作戰,此時的南明仍可以從澳門買到大量西方的火器,清軍攻打桂林的時候,南明軍隊甚至直接招募了數百名葡萄牙人僱傭兵參戰,這些歐洲人展現了清軍從來沒有見過的戰法,葡萄牙人採用線式隊列,前排放完槍,後排放,在明軍和葡萄牙僱傭軍的死命抵抗下,清軍苦戰了多年才擊敗了剩餘南明軍隊,但是這也促使清軍越來越重視火槍的作用。

清軍先是設立了火器營,順治五年第一次組建了鳥槍兵部隊,每個士兵都能領到一杆鳥槍,隨後鳥槍兵的規模和數量也是逐漸擴大。

康熙年間戰事繁多,火器發揮巨大作用,清軍越來越重視火器

到了康熙年間,由於戰事較多,特別是清軍和沙俄的雅克薩之戰,沙俄的部隊雖然人數較少,但依靠火槍和手榴彈上的優勢,給數量佔2到3倍優勢的清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清軍只能依靠火炮的轟擊和圍困來對付沙俄,但是清軍的傷亡仍然很大。

圖5 使用燧發槍和手榴彈的沙俄部隊

這一戰愈發堅定康熙發展火槍的決心,自此各地火槍裝備比例不斷提高,數十萬綠營兵也批量裝備鳥槍,擴建鳥槍兵。到了雍正時期,中國多數省份都已經成立了鳥槍兵部隊,已經累計裝備了5000餘支的鳥槍,此時火槍在清軍中的地位已經與火炮並列,甚至超過了弓箭的地位。

圖6 清軍曾經使用過的抬槍,圖為外國人繳獲後拿來玩耍

在火炮方面,清軍在西方傳教士的幫助下研製出了大批頗具威力的火炮,為平定三藩驅逐沙俄征服葛爾丹立下了赫赫戰功。

圖7 康熙年間的紅夷大炮

清軍還重視火器的訓練,火槍軍的戰術陣型

由於火器在戰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在軍隊的日常操練中,康熙也非常重視火器的訓練。

清軍訓練火槍的方法有馬上射擊法、前進射擊法、連環旋轉射擊法(太花哨了點吧)、跪式射擊法、仰臥射擊法等等,


圖8 清朝軍演隊列

康熙三十年還規定每年春天舉行軍事古代版的軍演,八旗軍隊每旗出大炮10門,火槍兵1500人 ,組成陣列,八旗部隊按左右分為兩隊,在檢閱臺的兩邊,每旗軍隊都是火槍護兵在前,然後是炮兵,再是鳥槍兵,最後是騎兵,開始演練時,以海螺號為令,每次演習要進行實彈射擊9-10次。

圖9 清軍的伏虎開山陣

乾隆年間火槍在戰爭中的應用

乾隆年間發生了一系列的戰爭,如平定大小金川、平定準噶爾部,反擊廓爾喀入侵等,在這些戰爭中清軍的對手不僅也裝備了火槍,而且裝備的火槍比清軍的還要先進,他們從俄國和英國買到了燧發槍。大小金川依靠火器之利和地形優勢,清軍在付出重大代價後平定了叛亂。

圖10 乾隆年間平定準格爾部叛亂時期清軍的火器作戰圖

圖11 清軍大戰準噶爾

乾隆要求弓馬騎射並沒有阻止發展火器

在乾隆時期,清軍經歷了十次大型戰爭,但是戰鬥中清軍的戰鬥力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雖然50-60%的士兵都是火器手,但是一遇戰鬥就是一頓槍炮齊射,只擊退敵人,不敢進攻更不敢白刃戰因此乾隆才提倡弓馬騎射,加強白刃戰訓練,多進行冷兵器訓練,一是提高精氣神,二是使士兵勇敢增強身體素質。

圖12 手持利刃衝鋒的清軍騎兵

乾隆並沒有阻止發展火器,反而在乾隆時期,清軍火器裝備比例一直在不斷地增長,題主不要誤會!


小油瓶侃歷史


題目就是錯的,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不要因為乾隆說了句“國語騎射”就覺得八旗兵排斥火器。可笑程度不亞於有人拿“刺刀見紅”的這句話推斷PLA用的是冷兵器。其實不論“國語騎射”還是“弓馬嫻熟”,都是在抓思想教育,讓八旗子弟不要忘本,保持尚武精神罷了。



乾隆本人使用過的火槍

實際上清朝從一開始就很重視火器。乾隆朝火槍,火炮的普及度比雍正年間還要進一步增加。甚至因為遠程火力用的太順手,帶鐵片的盔甲基本都開始淘汰了,只帶銅泡釘沒甲片的軍大衣就是從乾隆一朝開始大量出現的(所以拍清朝歷史劇道具偷工減料特容易)。後來隨著王朝的衰落,嘉慶道光年間火器開始偷工減料,疏於維護,甚至用明朝大炮充數,但這是總體上軍備廢弛,八旗綠營墮落腐化的結果,而不是不重視火器的體現。



《列陣》圖裡的鳥槍兵和炮兵

比如雍正五年(1727年)議定:“官兵所用軍需內鳥槍一項, 能衝銳折堅, 最為便利。內陸省份, 地勢平坦, 利用弓矢;沿邊沿海各省份, 山深林密, 利用鳥槍。將內陸省份, 每兵千名, 設鳥槍三百杆; 沿邊沿海省份, 每兵千名,設鳥槍四百杆。”而實際上,各省駐防八旗,綠營兵的鳥槍兵比例比議定的還要高,佔總體的40%-60%不等。到了乾隆年間,這個比例還在升高。

清軍裡屬新疆抗擊準噶爾前線的士兵火器比例最高,以西北邊境防禦準噶爾部的傅爾丹、祁裡德一路軍隊為例,共有士兵6098名,其中鳥槍4179杆,子母、威遠等炮76門,同樣以每炮5名兵來計算,該路軍隊使用火器的士兵佔比達75%;乾隆十九年(1754)對準噶爾最後戰役的籌備過程中,陝甘總督永常的奏報是,擬於每百名出征士兵中用鳥槍兵75名,炮手5名,火器兵佔比高達80%。這主要是因為準噶爾的軍隊,火器使用比例同樣高,而且火器先進程度比清朝還要好的緣故。


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清軍與回部叛軍對射場面

再比如,進第二次大小金川之役期間,各炮局總共製造重量自100斤-5000斤以上不等,冠以天成將軍、平逆神威大將軍、神勇大將軍、奇防將軍、威遠、劈山等名目的銅、鐵炮657門,鑄造生、熟鐵炮彈536546斤。可見清軍對火器的重視程度。

乾隆時期不僅步兵裝備火器,騎兵也同樣使用。比如漢軍驍騎營的輕騎兵就裝備鳥槍,屬於中國版本的龍騎兵。

平定烏什戰圖


紙上的宣仔


題主的問題本身就跑偏了!

清初火器的使用已經相當普遍了。具體的自己看書吧,大致說幾句:首先是大炮,入關的清軍得孔有德等降將之助,獲得了國內一流的炮兵和工匠(但沒有獲得科技理論人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炮隊水平已經超過絕大部分明軍。清初沒有出現以前歷史上南北朝對峙的局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在大炮的威力下,再沒有什麼堅城可以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不墮。

其次是火槍。威力小射程近的三眼銃清軍確實看不入眼。但接觸火繩槍/鳥槍以後清軍亦嘆為神器,批量裝備並在之後的戰鬥中屢次使用。總的來說,康雍乾三朝內外戰事頻繁,火器的運用也很頻繁,並在很多時候成為戰場上決勝的利器。

順治年間曾有規定,八旗前鋒護軍的士兵,十槍中一槍以上的人,賞五錢;十槍中八槍以上的,賞銀三兩。康熙十三年決議,在兩萬一千餘名八旗步兵中,配備鳥槍步兵一千七百三十七名。全國各地也開始陸續配備鳥槍兵。康熙三十年京軍設八千火器營,均用火槍。到雍正年間,全國火槍數量超過5萬。至於乾隆本人,就很喜歡用御用火槍打獵,宮內有養心殿造辦處專門製作御用火槍,也有外國進貢或進獻的火槍。在清前期,大致而言步兵的1/3左右甚至更多使用火槍,何談乾隆時期清軍不使用火器?只不過當時清軍的火繩槍在面對敵軍手裡部分裝備的燧發槍時已顯落後。

不過說回來,雖然八旗步兵確實裝備了不少火槍,但八旗騎兵並沒有大規模裝備,還是騎射為主。因為鳥槍並不適合在馬上使用(雖然滿清確實曾有馬上放槍的訓練),清朝也沒有發展出手槍或卡賓槍馬上回旋射擊戰術或龍騎兵戰術。這導致了在倚重騎兵的遠征行動中火槍手比例很低。在《平定伊犁回部戰圖.河洛霍澌之捷》中可以看出,清軍騎兵仍是騎射,叛軍騎兵則是火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八旗中擁有馬匹甲冑的旗丁相對徒步步兵地位階層更高,對不需要多年武藝支撐就能使用的平民化武器火槍是帶有幾分骨子裡的鄙視的。雖然滿清上層認識到火槍是不可或缺的利器,但更認為騎射是滿洲根本。皇太極說“我國家以騎射為業,若弓矢疏曠,武備何由而得習呼!”順治七年三月曾諭旨:“我朝原以武功開國,歷年征討不臣,所致克捷,皆資騎射……尚其益習弓馬,務造精民嗣後滿洲官民,不得沉緬嬉戲。”乾隆頒發諭旨:“騎射為我朝根本,一切技藝尤賴熟悉”。因為騎射是更能體現貴族精神,並且更能培養尚武精神的。可惜一旦國家安定,貴胄們就失去了對火器的興趣,醉心於祖宗“高貴”的騎射之中了。宮廷中不是沒有通過各種渠道得到西方先進的火槍,輪簧槍、燧發槍都有,但並未由工部仿製裝備八旗步兵,而是淪為御用的狩獵娛樂工具。



錫兵中士


首先要承認清朝軍隊也是裝備了火器的,但與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火器相差甚遠。為什麼清軍不會裝備更先進的火器呢?那就得挖挖根源了。

第一個根源就是盲目自大。大清的皇帝是以天朝上國、萬邦之主自視的,幾乎沒有世界觀念,更沒有想過有朝一日會遭到那些“夷人”之“蕞爾小國”的暴揍。乾隆皇帝曾經頒給英王喬治三世一道詔書,至今成為笑談。

第二個根源就是緊接著第一個根源來的。既然沒有夷人敢覬覦我天朝上國,也就是不可能有外患的,唯一的就是防止內亂了。中國自古以來也有這個傳統,對於亂臣賊子的防範那是絲毫沒有放鬆過的,到了清朝這個以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時代,那更得嚴加防範了。但僅僅是防範一些“賤民”的反抗,那有一些老式火器也就“足矣”。

第三個根源同樣是從第一個根源上來的。因為有了自大的意識,那就看不起那些“奇巧淫器”,別說主動去研究學習了。

所以大清一直到乾隆,仍然是在照搬老祖宗的辦法治國、治軍的,沒有絲毫的進步不說,還退後了。


亦喻之


清朝真的是用弓馬打天下的?乾隆的軍隊難道沒有配備火器?答案是否定的!清朝不但用火器,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已經把火器玩的很溜,清朝初期相比於同時期的西方,只差一點點!



清朝初期奪得天下,並不完全靠的是弓馬騎射,其更多的是以重炮攻堅,轟的對手無法抵抗,隨後騎兵步兵衝鋒取得勝利!

自寧遠城下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的重炮擊傷而死後,後金的繼承者皇太極就極為重視火炮了,隨著戰事升級,後金軍隊繳獲了不少火槍火炮,後來明將孔有德降清,將大明帝國花費重金打造的火炮部隊,而且還是僅有的一隻火炮部隊送給了後金皇太極!

火炮加工匠。

後金軍隊如虎添翼。

隨後局勢發生很大變化,後金軍隊開啟了戰無不勝模式。





李自成率數十萬大順軍在潼關阻擊清軍,面對兩路清軍夾攻,順軍仍能堅持,可等到清軍運來火炮,順軍徹底潰敗!

史可法堅守揚州城,本想憑堅城硬守,無奈清軍炮火太過猛烈,城牆被撕開裂口,清軍直接入城!

清軍與蒙古準格爾部的戰爭中,清軍騎兵並不佔優勢,相反連續幾次對陣,清軍被打的找不著北,最後反敗為勝,完全靠的火炮火槍的威力!

雅克薩戰爭中,清軍人數比俄軍多幾十倍,仍然無法撼動俄軍防線,只能圍城後用炮火不斷攻城,才迫使俄軍投降!

火器在戰爭中如此重要,為何到了乾隆皇帝執政後期,軍隊普遍不裝備火器了呢?

1,十全老人是個一位感性的帝王,他執政期間,多次爆發戰爭都被鎮壓下去,如大小金川戰役,準格爾的覆滅等,四海清平,如此盛世,自然不需要!

2,火器是個危險品,倘若讓居心叵測之人掌握,江山不穩,乾隆皇帝遂在制定的國策裡,以弓馬嫻熟者首先重用!

3,製作工藝的困難,導致失敗率太高,浪費錢財,有礙經濟發展!



當然清朝火器的發展停滯,主要還是科學落後,沒有物理化學等理論的支持,光靠四書五經,很難有大的發展!


舊史風


我的觀點認為,乾陵堅持弓馬騎射無非就是三個大方向。

行軍中的滿洲鐵騎

第一;滿洲鐵騎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吧,意思就是清朝的政權是用鐵騎踏出來的,他們本身就認為,自己的鐵騎戰勝了裝備了火器的明軍,使得他們過度的相信自己的鐵騎,巨大的軍事勝利使得當朝的統治者無比自大,對於先進的火器技術是不重視的,其實,我個人覺得明朝的滅亡,是由於多種因素造成的,如饑荒,瘟疫,農民起義,統治者愚蠢的決策,才使得滿洲有機可乘,並不是因為鐵騎的厲害。

清朝弓箭之術

第二;滿清統計者對漢人的防備

滿清的統治者然後明白自己的統治是通過鐵騎來完成的,但是在屢次的戰爭中也發現了火器的厲害之處,他們自己的老祖宗就是被火器送歸西的,自己的鐵騎在很多在火炮的攻擊下成為亡魂,所以也意識到火炮的厲害,但是由於鑄炮師,鑄炮技術大多都在漢人掌控中,他們擔心漢人的勢力過於強大,威脅到他們自己的統治,實行殘酷的民族壓迫政策,所以是不會給漢人出頭的。

威力巨大的火炮

第三:由於國家統一,統治者活在天朝上國的夢裡,嚴重腐化,意識不到外部危機,導致一直在發展低成本的冷兵器,不捨得投入資本發展新式武器。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


老黃講歷史


明朝的神機營瞭解一下。因為配著火銃的明朝輸了。所以清朝人還是相信他們的大刀。明朝袁崇煥能夠早城外沒有遮擋的情況下,七千人對滿族十幾萬大軍 就是用的火銃。

清朝不用火銃一方面是明朝輸了,另一方面並沒有獲得製造火銃的現金技術。小地方來的人乍富得了天下,沒有那個眼界去投資改善科技。從清朝開始中國兩千年封建帝制真正的下坡路。

只有明朝為什麼亡。大家自行觀看我回答大明亡於什麼的回答。


高大發的小絮叨


清朝都是滿族人的天下

滿人以為自己打敗明朝是因為自己的鐵騎弓馬

認為漢人的火器不如自己的武器厲害,盲目自大的心理想法

雖然大多數滿人以此為想法,但是和明朝打過仗的滿人將軍還是清楚明朝火器的厲害

可是他們並沒有那種想學習,想研究,想拿過來用的想法

認為漢人有此武器過於危險,對滿人統治有威脅,所以奪取天下後

滿人的軍隊就到處打壓漢人的火器研發製造,因此火器的發展處於停滯

說到底清朝的官員和皇帝不過是遊牧民族的後代,雖然通曉中華文化,但是不會創新研發

對於火器不夠重視,始終認為自己的弓馬騎射比漢人的火器要厲害得多

所以你可以看見清朝時期,滿人在軍事方面主要就是製造更厲害的冷兵器來武裝軍隊

鐵騎就是清朝的主力,是他們眼中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