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一定要伐吴以至于兵败夷陵?

user1135277067510


刘备伐吴,打着的是为关羽复仇的名义,可各位看官注意,并不是关羽被杀,刘备马上就起兵报仇的,看演义和连环画了解三国的朋友,别认为刘备这个大哥那么讲义气,但求同年同月死哦!

关羽是公元219年被杀,接下来这几年,相继都有大事发生。首先是曹操死了,曹丕接了魏王之位。公元220年,曹丕受汉献帝禅位,当了皇帝,大魏国建立。刘备一看,汉被灭了,马上以正宗汉室之名,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意为延续汉家政权,史称蜀汉。所以当皇帝比替兄弟报仇重要。

要恢复汉室,刘备当攻曹魏而不应该进攻东吴呀!可刘备心知肚明,要攻曹魏,则必须从汉中出秦岭,进攻魏国的雍凉、关中一带。可此时栈道未修,道路阻隔。并且曹操的北方己鼓励农桑,少经战事多年,经济复兴,兵多将广。曹操虽死,可曹丕随父征战多年,并非无德无能之辈,政权交接顺利,并没生发内乱,以蜀汉实力,尚不能匹配一战。

而孙权此时,正与曹魏打得火热,孙权尚未称帝,但欣然接受了曹丕的策封,为吴王。这等于承认了魏代汉的合法性,属于附逆,为汉朝之叛臣。这时很难用联盟的方式拉拢江东孙权了。东吴属地,延长江中下游一字排开,重心还是在江淮一带,荆州为这一字长蛇的尾部。为防曹魏,不可能全国军力集中来应战,来援兵力也会有限。

蜀汉刚立国,总要做点大事来立国立威。此时蜀国实力虽为三国中最弱,但所处之地无后顾之忧,秦岭道路不通,魏军不可能顺势而下。这样就可以尽起全国之兵,又是顺流而下,有天时、地利之优势,找东吴这个稍微软点的柿子来捏,于是打着为关羽复仇的名义兵发荆州。而荆州原是刘备地盘,他自诩尚有“人和”之利。天时、地利、人和俱全,自然要去攻了。可惜天不遂人愿,整个夷陵之战,历时一年,却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收场,蜀汉元气大伤,刘备也一病不起,只得白帝托孤,抱憾撒手人寰。刘、关、张都因荆州之地,命丧黄泉。





净月暖阳


我是小林,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刘备为何一定要讨伐孙吴?原因很简单——刘备觉得荆州不能丢,无论如何都要夺回来!


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隆中对》让刘备的事业有了很大的起色)


一、刘备和荆州、《隆中对》

201年,刘备脱离北方的袁绍势力,投靠荆州的刘表。刘备并不是孤身一人前来,和他一起的,还有关羽、张飞、赵云等。此时的刘备如同丧家之犬,年过40岁还东奔西跑,连个固定的地盘也没有,只得屈身于刘表账下。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战略规划《隆中对》。当然,诸葛亮此时也“隐居”(或者叫“蛰伏”)在荆州。

《隆中对》的策略,简单归纳起来,就是——
1、刘备应该先占据荆州。
2、立足荆州之后,向西夺取益州。
3、打下益州后,不急于用兵,稳固两块根据地,积蓄实力。同时联合孙权等一切可以联合的反曹势力(包括少数民族武装)。
4、时机成熟,从益州和荆州两路出兵北伐,一举消灭反贼曹操等人。


诸葛亮的一番规划让刘备茅塞顿开。刘备不久之后的崛起,就是在荆州。荆州是刘备的重要根据地,没有荆州就没有刘备的成功。

(诸葛亮相,诸葛亮让刘备的事业带来重要转机)


二、刘备占据荆州和失去荆州:

刘备如何获得荆州并占领益州的?

1、208年,孙刘两家联合,赤壁大战击退曹操。

战后,战略要地襄阳被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江陵(南郡的一部分)被孙权占据,刘备夺取了荆州南部四郡。刘备取得了的地盘虽大但是战略价值有限。


2、210年,刘备亲自去面见孙权(刘备此举有风险,周瑜强烈主张把刘备“软禁起来”)。一番讨价还价,孙权同意把江陵(南郡的一部分)“借”给刘备。刘备满载而归。但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想把战略要地江陵牢牢掌握住,不想归还了。


3、211年,刘备入蜀(以江陵为前进基地),经过艰苦战斗,在214年,刘备占据益州。此时刘备的实力大大加强。


4、215年,孙权派人向刘备讨还荆州(江陵地区)。刘备怎么愿意还这块“风水宝地”?刘备托说“我打下凉州就还”,孙权可不依,于是派遣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双方的矛盾瞬间激化,刘备领军从成都赶来准备大战孙权。


就在刘备和孙权准备大战一场的时候,曹操平定汉中,汉中的张鲁投降,刘备刚到手的益州北部门户洞开。刘备此时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不得已,刘备只得和孙权展开谈判。谈判的结果:长沙、江夏、桂阳归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此时,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围绕着“江陵归属问题”,矛盾越来越大,以致最终翻脸。

(荆州势力图,荆州对于刘备、孙权、曹操都重要)

刘备如何失去荆州地盘的?

1、刘备借了江陵,迟迟不归还。到了215年,孙权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双方差点打起来,为日后的双方冲突埋下伏笔。


2、刘备攻打益州,调走了不少荆州的干部和军队(如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最后只留下了关羽独自防守江陵等地。刘备在荆州的力量已经开始空虚起来!但是这一切似乎没有引起刘备的特别重视,在几年间,刘备没有加强荆州的防守力量,仍然让关羽独自镇守。


3、关羽本身已经算是“势孤力单”的情况下,仍然发起了襄樊之战——北上攻打曹操。有人说这不算军事冒险。笔者不敢苟同!关羽几乎没有援军,后方也不稳——关羽和下属守将关系紧张,孙权在一边虎视眈眈,这是妥妥的军事冒险主义。另外,此时的曹操势力仍然强大呢!


4、孙权和刘备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关羽(甚至刘备)对孙权集团的态度都傲慢不恭。孙权和曹操联合,偷袭关羽的后方,直接搞得关羽走投无路,最后身死。

(关羽丢失荆州,也是因为刘备对孙权的估计不足,结果铸成大错)


三、刘备丧失理智,一定要夺回荆州

从上文可知,荆州(尤其是江陵一带)对刘备无比重要,是刘备三分天下的根本,也是刘备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的梦想的重要根据地。刘备从情感上和现实上怎么也放不下这块地盘。


因此,虽然手下的大臣很多持反对意见,但是刘备也不听,一定要讨伐东吴,夺回荆州。

(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几年的连续用兵,已经让蜀汉的国力无法承受了,但是刘备一意孤行,硬是要打孙吴)


至于刘备兵败夷陵,原因是荆州丢失,蜀汉集团损兵折将,沉重打击了蜀汉的力量。刘备东征孙权,已经没有几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运筹帷幄的谋臣了。孙吴以逸待劳,刘备劳师远征;孙权此时手下还有陆逊等将领,而刘备此时手下没几个名将了。战争怎么打?


也许,刘备应该好好规划一下,江陵是否该还给孙权?关羽是否该北攻襄樊?丢失了荆州地盘,是不是该重新换个思路,例如攻打凉州或者是关中地区?刘备选择了一定要夺回荆州,这样就葬送了蜀国的前程——从此蜀国由盛转衰,再也没机会“复兴汉室”了。


小林品历史


东吴愿意归还荆州?还一起打曹魏?题主莫不是在逗我?还是《三国演义》看多了?如果东吴愿意归还荆州,这场仗根本打不起来!

关羽打襄樊以前,孙权是个什么态度呢?“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他主动写信给曹操,表示自己要在背后干关羽一把,而且也确实是这么干了。

关羽的人头被送到许昌以后,曹操是怎么报答他的呢?“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硃光等归。”

曹操把荆州牧的帽子给了孙权,孙权又派人去中央上贡买马,两边一片其乐融融,怎么会想着打曹魏?

曹丕称帝后,派人去封孙权为吴王。这时东吴的群臣都觉得曹丕这小子是在侮辱自己,而孙权是怎么说的呢?“昔沛公亦受项羽拜为汉王,此盖时宜耳,复何损邪?”刘邦都曾经被项羽封为汉王,这不过就是权宜之计而已,对我有什么损失啊?很高兴地就接受了。他会想着打曹魏?不可能的嘛!

还荆州给刘备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我想这就是孙权当时的内心独白。毕竟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事,我废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打下来的地方,然后拱手还给你,我是吃饱了撑的吗?

那么刘备为什么一定要收回荆州呢?因为荆州不仅仅是蜀汉政权的一半地盘,更是他们图谋天下、逐鹿中原的根基。

在刘备集团的立国基本战略——《隆中对》里,对未来是这样规划的: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要打中原的主意,就必须横跨荆益。这是因为荆、益州是当时最大的两个州,经济富足,环境安宁。益州的地理位置,比较适合作为发展的基本盘,蜀汉之前和之后,都有割据蜀中不少时间的经历。但是益州实在太过闭塞,要想图谋中原,就必须要有荆州。

荆州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九省通衢”的名号不是盖的。在这里,向北可以直接威胁到中原核心地带洛阳,向东可以顺江而下直逼东吴重镇柴桑。如果把荆州握在自己手里面,刘备集团就有了随时向东和向北出击的能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才必须要夺回荆州,因为不打下荆州他的蜀汉就只能占着益州那一亩三分地等死,后来的事实也确实验证了这个说法。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孙权脑子进水了才会把荆州还给刘备,谁会把自己刚从敌人身上割下来的肉再给他缝回去?所以刘备必须会去夺回荆州,东吴也不可能还给他,这场夷陵之战,势在必行。

朱言论史问答团队·陈牧宇撰稿


朱言文史


还是写一下夷陵之战的全过程吧。当然,配图是必须的!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之地,三国鼎立之势始见胚芽。214年,经过三年的惨烈征战,刘备又取得益州。217年,刘备趁曹操北返之际,趁机袭取汉中。三年后,汉中落入刘备手中。从此,三国鼎立之势已成。在刘备攻打汉中之时,防守荆州的关羽也对魏国展开了襄樊之战。219年10月,东吴大将吕蒙偷袭荆州,12月擒斩关羽,从此吴蜀维持11年的和盟关系彻底破裂。然后,就是妇孺皆知的刘备兴兵复仇!当然,《三国演义》曾表达了部分读者的些许看法:刘备之所以发动夷陵之战,完全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其实,刘备考虑的不止于此,他的出发点还是因为荆州重要的地理位置。简而言之,是为了实现诸葛亮为其规划的《隆中对》。

隆中对

荆州,东汉时原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截止到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已经吞并了南阳郡和半个南郡。江夏郡,本是刘表大将黄祖驻守,其防守对象为江东的孙氏集团。此外,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和长沙郡分别被刘度、赵范、金旋、韩玄镇守。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表面推荐刘表之子刘琦为荆州刺史,暗地里却派遣军队攻取了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和长沙郡。反观孙权,仅仅占有一个半郡:江夏郡和半个南郡。同时,孙权认为自己出力最大却获利最小,刘备实属“空手套白狼”。此外,刘备还在刘琦病故后,竟公然叫部下推举他为“荆州牧”。为此,孙权几次派人前往刘备一方交涉荆州之事。于是,《三国演义》中耳熟能详的“借荆州”便产生了。

借荆州

坦白说,荆州并不属于孙权,亦不属于刘备。按照法理来说,它的主人是汉献帝。除了汉献帝,没有第二个人有权将荆州赏给任何人。但故事里的孙权却认为荆州是属于他的,而且他还认为已经取得益州的刘备言而无信,根本没有归还荆州的打算。所以,孙权只能动用武力解决。215年,孙权趁刘备主力出征益州,发兵攻取长沙、桂阳、零陵。刘备听闻荆州有失,忙率5万精锐前往荆州助阵。正在刘备锐意争夺荆州时,曹操已经攻破汉中张鲁。刘备情急之下,顾不得争夺荆州,便和孙权约定平分了荆州:以湘水为界,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东吴,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属刘备。

荆州七郡

219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驻防南郡的关羽亦发兵围攻襄樊且有破城的苗头。此时,孙权唯一想到就是刘备处理完曹操之后,他该何去何从?同时,孙权亦觉得不甘心,自213年到217年,孙权先后与曹操主力先后进行了六次大战:213年两战濡须口、214年5月皖城之战、214年秋再抗曹操、215年逍遥津之战、215年—217年居巢战役。恰恰也是这几年,刘备兼并了益州,并巩固了地盘。孙权或许还在想,刘备能取得汉中,完全应该归功于东吴牵制了曹军主力。而如今,刘备即将坐大,不但荆州问题难以解决,东吴也有潜在的灭国危险。此时,唯一可以消弭祸患的计策就是夺取荆州,封堵夔门至秭归的水路,阻止刘备东出。要知道,孙权占据的江汉平原和刘备控制的巴蜀之地最顺畅的联络通道便是长江。孙权做不到夺取入川的门户夔门,但守住蜀军进入江汉平原的大门夷陵还是绰绰有余的。为了集中战争资源,孙权自公安来到鄂地,并修筑了武昌城作为临时大本营。关羽败死3年后,已经完成战争准备的刘备发兵东征孙权。

刘备东征

早在刘备东征开始前,孙权就做好了战争准备。总之,孙权迎敌的策略是就将刘备得战线拉长,并阻止刘备突入江汉平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控制夷陵—猇亭—夷道(宜都)—公安一线。很快,突破吴军数道防线的蜀军兵临秭归城下。随后,刘备又分出两支偏师。北路以黄权为主帅,沿夷陵北部山道到达临沮(宜昌远安县),一则北防曹军南下偷袭蜀军侧翼,二则监视当阳的吴军动态。南路以马良为使者,担金银财物前往武陵地区贿赂武溪蛮,鼓动他们攻击武陵城,扰乱东吴后方。虽然刘备顺利地攻破了秭归,却受阻于陆逊坚守的夷陵城下。随即,刘备又分出一部分军队绕过夷陵,南下攻打夷道(宜都)。夷道,地当长江和清江的交汇之处。刘备若顺清江汇入长江则必须经过夷道,故而此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蜀军到来后,东吴将军孙桓领兵迎战不利,随即坚守夷道城中不出。

刘备战败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逊算计刘备的计策开始奏效,刘备军队长时间局促在夷陵到夷道(宜都)的狭窄之地而进退不得。不得已,刘备下令军队连营百里。实际上,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试想如今三峡大坝建成,下游长江水被截断,此时夷陵至宜都的长江西岸仍然面积狭小,更不论一千多年前了。次年,看着经过寒暑洗礼且疲惫不堪的蜀军,陆逊突然调发精锐对其后路猇亭发动突然袭击。一时间,蜀军连营之地全部遭到攻击。刘备仓皇间逃往马鞍山(长阳县西南),陆逊紧随其下,猛攻一日一夜,杀伤蜀军万余。深夜,刘备率轻骑突围。行至石门(巴东县),吴军大将孙桓追击而来。恐惧之下,刘备顾不得其后离散的蜀军,连忙命令随从焚烧军需堵塞道路。孙桓欲生擒刘备,亲率百余死士翻山越岭再次赶超刘备,在夔道(奉节县东南长江南岸)截住刘备去路。狼狈之间,刘备弃马翻山而逃。正巧碰上赵云接应,孙桓遂退。兵败之余,刘备恼羞不已,自感无颜回成都,遂率兵进入川东门户——白帝城。到此,历时一年的夷陵之战结束。


大福读史


刘备之所以一定要伐吴是有三方面原因的:

1.刘备与关羽张飞,是生死兄弟。荆州之战中,东吴从背后捅了一刀,吕蒙白衣过江,巧夺荆州,结果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大将潘璋所擒杀。孙权虽把关羽之首送于曹操,嫁祸后者。但杀关羽的账,刘备是算在东吴头上的。

后来张飞为关羽报仇,不想又被部下所杀,献头于东吴。这笔账刘备自然也算在东吴头上。杀兄弟之仇,不共戴天。所以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劝阻,一定要讨伐东吴;



2.此时虽关羽张飞已死,但蜀国尚有很多良将,如黄忠,赵云,魏延等。而且刘备有诸葛亮为智囊。而且他这个时候已经占领了西川,东川,益州等地。雄居长江上游。水军可以顺江东下。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难易守难攻之地。所以刘备觉得自己是有实力打败东吴的。


3.刘备一直抢占着兴复汉室的道德制高点,是公认的刘皇叔。他一直认为,曹操是汉贼。而东吴的孙权,只是一个小诸侯罢了。他们都不是正统。所以他认为,讨伐孙权是名正言顺的。

至于说,刘备之所以最后被打败,白帝城托孤,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转发,评论,交流。当然我也期待大家的点赞与关注。此致敬礼!在此祝各位花开富贵,好运连连!


医心大侠


其实这些都是演戏所说,历史记载孙十万从没有归还荆州的想法,也只是在初期派诸葛瑾求和。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於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於反掌。”——《诸葛瑾传》

看到了吧,根本就没有归还荆州的想法,只讲了一些大道理,并没有实在的。



至于刘备,那是没有办法的,不得不打,原因如下

  1. 首先当然是二哥被杀,荆州被夺。二哥与刘备亲如兄弟,突然被盟友杀害,怎么能不报酬呢。
  2. 其次,当然是荆州的重要地位,诸葛亮在隆中对就说了,蜀国要得天下,前提就是跨荆州,益州。荆州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3. 刘备其实应该也是以进为退,通过武力迫使吴国重新回到谈判吧,争取更大的利益。刘备应该知道,以目前的实力不可能拿下吴国的,况且还有魏国虎视眈眈呢。只是不小心后来玩脱了,被陆逊打败了。

核弹头Shevchenko


刘备其实并不是,只想报仇,他早已惦记江东已久,借着报仇的名义而已。

首先,刘备以仁义为做人之本,两个兄弟死于东吴,如果忍气吞声,其义气形象不复存在,因此,伐吴有一点骑虎难下之感。

其次,刘备建国时的战略指导思想是诸葛亮的隆中对策,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重点就战略根据地问题提出了“跨有荆、益”的构想,想要夺取天下必须同时拥有荆州和益州。因此,夺回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实现统一天下战略构想的必要步骤。

再者,之前东吴借荆州给刘备,蜀军早已熟悉了地形和水路,所以,刘备自认为胜券在握。而且当时天下三分,曹魏相对于东吴强势太多,刘备集团在川蜀地区不断开割,不断强盛,已经不满足天下三分,刘备是汉室后裔,本自认为,天下应该归刘姓之手。连占西川和汉中,也击败了曹操,有实力有底气,甚至盲目自信。

最后,荆州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丢了荆州,三分天下不复存在,蜀军只能屯于巴蜀,最后只会导致和魏国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伐吴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事。

本人是业余三国迷,以上只是自己的见解,希望说错的地方大家指正。

初玩头条,希望互粉。


0上学这些事儿0


1、 首先吴国袭取了蜀国的荆州,让当时诸葛亮的隆中对破产,同时杀死了和刘备恩如兄弟的关羽,因此和蜀国结下深仇。

2、 当时刘备最为忌惮的曹操已经去世,继位的曹丕无论在威望上还是在能力上都不及曹操,而且刚刚篡夺的东汉朝廷,正在忙于制度建设无暇顾及吴国和蜀国的纠纷。

3、 孙权在袭取荆州之前便上表曹操向曹魏称臣,在刘备看来,他已经倾向于曹魏了,甚至可能和曹魏结成联盟,因此在刘备看来孙权其实和曹魏一个样,再加上孙权杀死关羽的仇恨,这使用得刘备义无反顾地前往伐吴。


潇萧历史文社


刘备选择伐吴是相当正确的选择。

彼时,刘备坐拥西川,新得汉中,拥兵百万,即使关张二人殡天,实力依旧数倍于孙权。而曹操刚被关羽打的屁滚尿流寻思迁都以避其锋芒,并且曹操老矣,等到刘备兵败,曹操已死,也就是刘备进攻东吴的时候,曹丕刚接替他老爸的遗位并加尊九五,此时正内外修整以巩固皇位,无暇顾及战事。而东吴无论是人马兵力谋士将军粮草军械均不如刘备集团,刘备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此一节,正是刘备消灭东吴进而一统天下的最好时机。

再者,彼时,刘备已年60。无论是机会还是时间,上天都不愿意再给他多一点。

刘备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借报仇之名,举全国之力,势必在自己有生之年让东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战事一起,生灵涂炭。初期,刘备势如破竹,从川地打到荆州,屡战屡胜,再又一口气将荆州打穿,兵锋正盛,直指建业,似乎取下孙权项上人头一统江南指日可待。

可偏偏在这个关头刘备膨胀了。不听忠言,一意孤行,最后孤注一掷兵败如山倒,陆逊一把火烧了一个匡扶汉室的伟大梦想,也烧了蜀国半壁江山,同时这一把火也烧毁了诸葛亮的后半生。

刘备伐吴一点错都没有,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他最正确最具战略眼光的决定,然而,性格决定了一切,深究人性,没有人能逃出人性的弱点——上天在让一个人灭亡的时候,必先令其膨胀。

恰巧,一切的一切,导致了刘备必然的膨胀,骄兵必败。历史的巧合,有时候惊人的相似。

三月二十七日晚十一点三十三于深圳

怀古伤今。


第一墓


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以后,曹操元气大伤。孙权和刘备虽有盟约,但此时天下已成三足鼎立之势,可以说盟约已经有名无实了。再有就是荆州之争,周瑜,鲁肃,吕蒙都致力于收回荆州,而荆州呢,刘备让关羽驻守,虽说刘备是借的可没有归还的意思,才有后来的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斩杀,随后曹丕,孙权,刘备相继称帝。由于关羽被吕蒙所杀,这是东吴和蜀国爆发战争的导火索,随后张飞被部下所杀后带着张飞首级投奔东吴,刘备怒不可遏决定发兵攻打东吴为关羽,张飞报仇,其实这也是刘备想要统一天下的幌子,先灭东吴,外打曹魏,可惜天不遂人愿,被陆逊大败于夷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