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评上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是多大年龄?

晚风58058


职称是每位中小学教师都关心的事情,因为晋职称不仅关系到工资的多少,还关系到学校是否对教师认可的问题,教师更在意学校对自己的认可度。

我们单位的职称评定有量化,量化由政绩和业绩构成,再加上学历、教龄等基础分数,最后还要有民主评议,包括领导评议和群众评议。

看上去是不是挺合理?

事实上,政绩分数是由领导决定的,谁是否是模范,是哪个级别的模范,都是由领导说了算。政绩分数是不封顶的,而业绩分数是封顶的。这样,教师再拼搏,也无能为力,你只能再业绩这个封顶的范围内折腾。

再说说民主评议吧。群众评议每人0.2分,而领导每人是1分,也就是一个领导相当于五个群众。所以说到底,看上去打分挺客观,事实上都是领导说了算。

下面说说教师为了晋职的百态吧。在这些规则的指引下,老师们为了晋职,就溜须领导,给领导送礼,然后领导给这些人各种政绩,就轻松晋职称了。

所以,在我们学校,没有年龄的限制,懂领导的心思的人30多岁就晋职高教了,那些傻干的人有的50多都进不上。这个和年龄无关,和人有关。

在我们单位,如果教师家里有背景,晋职也快。如果不舍得花钱,还没有权力,那就没有希望。

很多人在晋职称时,弄虚作假,关键这个弄虚作假大家还都理解,如果有人提出莱,就会有人说:现在不都这样吗,你也弄假的啊!简直就是把不正常当成正常,把正常当成不正常。

每年晋职的述职大会上,老师们各有各的招数,有的是痛哭流涕,有的是不断诉苦。拉票更是千姿百态,有的打电话,有的微信,有的发红包,有的请客吃饭。

我在晋职称时,看不惯那些弄虚作假的人,于是连续上访两次,期间领导封杀我,全校的老师几乎都不搭理我,我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我也不退缩,一直告赢为止。在晋职维权中,我深深体会到权利是自己争取来的。

要说晋职称的事情,我太能理解各位的心情了。教师太难的,做一名正直的教师更难。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写在下面吧!


中考政治刘老师


年到这个答案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和经历。

我85年,属牛,2009年毕业于一所普通二本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到高中母校任教,2010年12月份直接认定为中教二级教师(后来过渡为中小学二级教师),然后2018年12月份在进行第四次中级职评的时候终于通过,也就是说我现在算是一个准一级教师,因为还没有换证书。今年我已经34岁。

这个年纪在我们学校里评上中级职称属于正常偏早,不是我自己多优秀,主要有相当部分的运气成分,今年职评指标大量增加。但即便这样,按照规定,六年后我可以参评高级职称,如果到时候第一年就顺利评上高级,但到时候我应该就也已经四十了!

当然,在我周围确实有更加顺利的,比如我一个同事跟我一起工作,比我还小两岁,今年32岁,但他评上中级已经三年,他要是顺利的话大概35岁就可以评上高级。

但也有一些老教师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初级职称。所以,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我是李说九道,关注教育,关注成长,欢迎关注我给我留言讨论!


李说九道


我是在40岁评上高级教师的,这主要得益于那时候我们学校还有很多高级教师名额!当年我还一起评到了学科带头人。那时候还比较好说,只要达到了那严苛的条件就可以了!(评高级教师的条件,请大家参阅我前面的文章。里面列举的非常详细)

正是因为高级教师职称评选条件非常高,所以我要求徒弟们平时就要对照条件,努力积攒,免得到了评职称的时候拿不出东西来!结果我的徒弟在35岁就评上了高级教师职称。顺带着还评上了区学科带头人!(二者的评比条件差不多)

等到了今年,学校的高级教师职称名额即将用尽,变成每年只有一个名额了!于是竞争异常激烈!即使你够高级教师职称评比资格了,也要与其他更优秀教师PK,然后胜出者才能申报!

这还是一切都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情况下。

如果要像某些地区搞暗箱操作、搞小动作!老实的教师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希望职称制度能够改革一下不合理的地方,使其真正能够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


姑苏讲堂


能评上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一般都在35岁以上。大部分应该在45岁左右。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年限的限制。现在到中学任教的一般需要本科学历,本科毕业如果顺风顺水,考取特岗教师,要有一年的见习期,见习期满一年自动晋升为中小学二级。如果是专科学历到小学任教,满一年自动晋升为中小学三级。这时候一般也就二十三四岁,然后中二到中一需要5年,中一到副高又需要6年。这是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评到副高也就35岁左右了。职称评审年限的制约,决定了30岁以前是不可能评高级的。

可实际情况怎么样呢?我周围35岁左右能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寥寥无几?为何?指标的限制。

每年中一职称一个学校最多不过三个指标。学校有自己的标准,任职年限了、荣誉证书了、教没教毕业班了,担任班主任与否,都成了积分的标准。硬性条件必须达到,还要通过面试,就是讲课。两者都达到要求了,就过关了。所以,中二到中一就比较难了。顺利的可能到年限就评上了,不顺利的可能40多也评不上。

高级职称更难,指标少之又少,以我们学校为例,一年能有一个指标就算不错了。在编的副高职称人员基本饱和,没有退休的,那单位就不可能有指标,等有副高级职称的老师退休了,会给单位分一个,你想想有多少人望眼欲穿,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所以40多岁能评上副高已经很不错了。

目前,中小学正高职称评定刚刚启动。2018年全国各省中小学正高职称指标人数总共3604人。

对于那些业务能力强,有特殊的贡献的老师,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激励。积极准备,努力争取吧!说不定下一个正高级就是你呢!


静等花开2579


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在我们学校最年轻的老师是34岁,就是今年刚刚评上高级。她是生物教师,其实她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今年我们学校刚好有指标,她去试一试,结果成功了。从各方面条件考虑,这位美女教师应该条件刚刚好,可能是运气好就过了。

一般情况,一个老师要想评上高级职称,条件很多,包括教龄、年龄、班主任年限、取得一级职称要有5年以上、有教改立项、每年有举行公开课、有支教经历以及取得县级以上的优秀证书等等。所以真的要评上高级职称是要靠老师花多年时间去积累证书、材料,才能成正果。

在我们这里,大部分老师评上高级都在40岁左右。晚的可能可能在退休前几年评上。能够在45岁之前评上高级职称都不错了。2014年职称改革以后就越来越难评了,最关键的就是每个学校有指标限制,特别在县城的学校有的学校无论初级、中级、高级指标都没有。在农村学校稍微好点。重点高中和初中指标多一点,但是竞争太激烈了。

一般都是中层干部优先、资格老的优先,按资排辈。所以有些老师达到条件但没有指标,也是没办法的。一句话,现在职称评审制度还要继续进行改革、调整。希望让广大普通教师能享受到职称的红利。



湘语飘落


自小徐老师从教二十多年以来,我所在的县及县以下中小。无论是十年前没有名额限制,还是近十年有名额限制,能评上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从来都是极少数的。

也就是说,高级职称不好被评上,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跟老师的年龄虽然有关系,但却不是起决定意义上的条件关系。

对一个普通一线教师而言,如果仅评教龄加分评职称的话,那么一般熬到50岁左右,再加上一篇必要条件优质课,应该就能评上一级职称了,但是高级职称即使是熬到即将退休的年龄,即或是一级职称早在二十年前就被评上了,如果没有特殊的高于普通教师的一系列证书,还是不可能被评上高级教师的,以前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

我校2008年退休的老刘老师,勤勤恳恳教数学一辈子,而且多年当班主任,带毕业班,但是因为早些年不知道去哪里发表论文,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论文,投了多年的稿都没有被出版,因此他的评高级职称被卡在了缺少必要条件一篇论文上。

我校2013年退休的老王老师,教语文四十余年,带毕业班,当班主任,直到最后几年肺心病严重才转战教历史去了,她的高级职级申报了四次,每次都交近半个月工资的审核费,但是每次都没过,于是老王老师一气之下,再也没有再申报,用她的话说,咱,还是不要浪费审核费了。

从2008年至今,我地所有中学,无论是一级职称还是高级职称,一个名额也没有,据说,是前些年一级职称和高级职称过的太多了,按比例属于超额状态,只有等高级职称和一级职称的教师退退休后,空出名额来,下面的人才有机会晋升。

由此看来,别说高级职称,就连一级职称,很多教师都40多岁了还是没有评上。因此高级职称看来这辈子也崩想了。

我地2008年之前,那时职称还没有被限额,那之前被评上高级职称多属于学校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比如我校教职工60人,仅有校长、校长夫人和教导主任评上了高级职称,据说他们都是能从上面带来评高级职称需要的特殊证书的人。当年被评上时也过了45岁的年纪,现在他们三人正享受自己高级职称延迟退休的福利待遇。

除了我校的这几位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有两位是教委的领导早在2008年以前就评上了高级职称,现在也在享受自己延迟退休的高级待遇。

因此,如果后位有能评上高级职称的就应该首先等这几位延迟退休的高级职称教师退休后,我们才有机会,但机会一定也一定是在少数能从上面弄来特殊证书的人。


指尖教育帝国


这么看:

一是按照晋升高级教师的条件来看:参加工作开始,实习一年,晋升初级,初级三至五年晋升中级,中级五年……晋升高级……理论上最快的话,大概35至40岁,这个是顺风顺水,万事俱备,且特别优秀,机会还好。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一般情况,会超过这个年纪很多……当然,有个别老师会是火箭式晋升高级职务,我一个朋友,30岁完成晋升副高级职务!现在是正高职称,特级教师,放着省级教研员不做,在北京某大学附中做领导兼教师……这个没有可比性!

二是晋升高级职称的关键因素:1.晋升高级赋分标准:教龄、学历、综合奖励、教学奖励、教科研奖励、论文著作……是一个完整的教师成长成熟的体系!2.学校要有名额,这就是机会,分数再高,没名额也是白搭!3.达到分数的教师一路纵队排下来,要竞争,前面的晋升,后边的再等待!明年的名次可能还要发生变化!前面的可能落后边,所以,奋斗不停歇啊!一不小心就要掉队!分分,也是教师晋升的命根!4.这个体系看出来老师工作的全面性,成绩,甚至情商:有很多学校,要给老师打分,人情打分,很容易走偏……应当将这种人为的打分逐步淘汰……科学规则定分数!

三是 即使晋不上高级职称,每一个职称还有档次,中级三挡,10.9.8,高级三档,7.6.5,,所以工资拉不开多大差距,高级7档,甚至还不如中级8档老教师工资高!

四是目前看,晋升高级职称,已经遇到了瓶颈。由于名额所限,达到资格的中老年优秀教师越来越多,产生了不小的积压,给老师造成了一定影响,对职称吐槽声不绝于耳,当然,老师们说归说,做归做,一旦上了课堂,就把没评上职称这回事忘了,继续激情澎湃讲课……很多省市已经对职称进行了改善:1.增加高级职称名额。2.农村30年教龄教师,只要达到高级赋分标准,直接晋升高级。3.增加工龄工资,缩小职称工资之间差距。4.减少赋分标准中与教学关联不大的项目的赋分值……还有不少完善措施,值得老师们期盼!

总之,老师们还是晋职称要趁早,及早努力,尽早晋升,即使晚一点,也不要放弃,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最终会心想事成,晋升高级职称!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难困惑,随时交流,祝您好运。


追求有趣


以我校教师为例,时间点定在2019年元月份。

目前已经评上高级职称(初中教师极限是副高5级)的14名教师中,最年轻的是51岁。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从最基层的三尺讲台做起,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一个人每周带三个年级五个班27节英语课,后来做政教主任、副校长、校长。也成为这个乡镇第一个获批副高5级待遇的老师。但是同时,他们也都50多岁了,接近退休的年龄。


如今时代在变化,政策在向基层倾斜。陆续也有辽宁等省份出台良心政策,在乡村工作获得中级职称基础上再工作10年的,现在仍在编在岗的一线教师,可以获得高级职称。不受指标限制。这样算下来,这个年龄大概可以在40-45岁之间就可以完成。不过我不是辽宁省的教师。要不然的话,我就可以在38岁那年,获得高级职称。

结合,目前我所在省份的政策,我自身的求学和工作经历的话,我给大家推演一遍--

1987年出生,

2013年硕士毕业,

2015年岗位设置为10级,

2016年,补发中小学一级职称证。

2019年元月,岗位设置10进9失败,因为我年限太低。

按照3年一评,中间无差错的话,并且指标充足的情况下,

2022年,岗位设置9级,

2025年,岗位设置8级,

2028年,副高职称的最低档7级。那年我41岁!

这还是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如果不顺利,估计这一辈子中教8级就到头了。

其实,说白了,高级职称仿佛就是每位老师的“天花板”,它勾勒出老师美好的未来,却又很难很难去穿越那层障碍。政策、指标、自身的素质、城乡差距、省份差距、时代的际遇等等,都会成为限制自己成长的条件。而这次我亲身参加的岗位设置评选,也让我对职称的评定有了新的看法---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降维打击”——博士毕业去交中小学,见习期一年结束后,直接定岗“副高7级”!这样算下来,从高考到博士毕业,一年都不耽误的话,30岁,就妥妥滴!


做清醒的教育人


我身边有一个活生生的评职称的例子。学校职称评定方案又有修改,"担任班主任工作加2分"。正在为副高职称忧心的杨老师看到新方案后心里更是一惊,"这2分不能跑了!"于是决定向学校申请本学期担任班主任工作。老杨老师50过了,还没评上副高心里着急:年龄大了,离退休不远,不评上高称觉得教一生书不圆满,毕竟高称也是一种荣誉,再加上工资兑现又要多出大几百元。

这些年,受职评指标等因素的限制,没担任任何职务的老杨在竞争中没什么优势,眼看着年纪还小些的领导干部或挂有一定职务的老师慢慢评上了,感觉排队快排到了自己,所以无论如何要抓住机会努力达到条件。

根据学校职评方案,除了一些硬条件外比如,学历、计算机、普通话、水平能力测试等以外,还有评优、论文、工作量、满意度、教育教学效果等项目参与打分,分高者才有资格,而担任班主任工作可加2分。

学校领导虽然觉得老杨已多年未当班主任有些顾虑,但看老杨为评职称态度坚决只有答应了,希望老杨顺利拿到这2分,增加竞争力。其他老师知道后,虽然知道老杨评职称的路不会太顺利,因为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因素,这老杨也是知晓的,但还是在心里祝愿老杨能早日评上,达成退休前的心愿。

老杨,加油!


校园微观察


这不关年龄的事,是指标的事。但能评上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是多大年龄呢?我40多岁时才评上的,与我同时评上的还有一位乐老师,他事实上刚退休,但因评的岗位是前一年(他59岁时)的指标,所以他也有资格参评,其它老师也基本没意见——大家都打分竞争。他这边一评上,接着就可以空出岗位(退休了)。

如果没有空岗,学校不能有老师参加评聘。空岗一般是已评上了的高级老师调走或退休(2008-2011三年我县有单列,相当于提前空出位置)。

纵观我校这十年来的高级职称评聘情况,2008年前评聘分开,可以先交材料到市评高级教师资格证,然后有资格证的老师要等到学校有空岗才参加校有聘。

2002年前县局根据校人数定指标,刚开始是分教研组定,即如:化学有岗位,只能化学老师去竞聘。而从2008年后,只要学校有空岗,有高级资格证的老师都可以打分参评——但多数老师估摸着自己分数太低,一般都会弃权——目前还有两名这样的老师,高级资格证是2008年前拿到的,但一直没评上。

我特别查了一下,我校最早的是35岁时评上的,最晚的59,也有一辈子也评不上的,如我校2019年3月将退休的一女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