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二戰中毛瑟C96手槍成了利器?

浩漢防務論壇


在中國是利器,其他國家都是雞肋。

毛瑟C96手槍是德國毛瑟公司出品的手槍,這把槍在一戰時期就大量使用了,但是呢,各國對這把槍都不感興趣,主要就是這把槍不知道該做什麼用。


這把槍當手槍,太大了,手槍其實就是自衛使用,當步槍呢,射程不夠用,近戰的時候,到了二戰,衝鋒槍一大把,根本就沒這把槍的發揮使用的空間了。一時間,這把槍幾乎成了德國人的笑柄了。


毛瑟C96最初來到中國,主要是因為武器禁運,手槍不在這之中。軍閥們看毛瑟C96射程遠威力大,就直接下了大筆訂單,德國人都好奇,為什麼要買一個打不準的槍。

這把槍其實是作為進攻之用的,並不是像其他手槍作為一個自衛武器。對於當時的歐洲,並不需要這把槍。反而是火力低的中國需要這把槍,毛瑟C96也確確實實成為了中國人手中的利器。


一線部隊的軍官們佩戴的都是毛瑟C96,而不是各類擼子,主要原因就是好用。戰爭年代,很多軍隊都有手槍隊,利用毛瑟C96的射速和射程在近戰中發揮巨大的火力優勢。

毛瑟C96可以加裝槍托,以提高精度,再配上20發的彈匣,火力非常充足。在當時,栓動步槍的射速過慢,近戰中毛瑟C96優勢非常大。在國內戰爭年代,毛瑟C96其實是作為類似M1卡賓槍那樣的武器存在的,M1卡賓槍最初就是為了替代制式手槍而設計的,射程比手槍遠,長度比手槍長。



毛瑟C96在當時抗戰中,為中國立下過汗馬功勞,確確實實成為了一個殺敵利器。


軍武文齋


只是在我們這邊成了利器而已...毛瑟c96從機錘形狀上說——1,馬刺形擊錘。

圖1毛瑟手槍的試製型號


這是毛瑟手槍試製階段的擊錘樣式,形同騎兵馬靴上的馬刺,與當時流行的左輪手槍的擊錘相仿。手槍的後瞄具只有缺口,沒有表尺分劃。該型手槍並未批量生產。


2,圓錐形擊錘,也叫“海螺擊錘”。

圖2毛瑟C96型的最初型號,擊錘呈“海螺”形

這是毛瑟手槍自1896年誕生後至1899年(大約)時的擊錘樣式。因其形狀是由向中心漸凸的很多同心圓構成,很像一支海螺,故也被稱作“海螺擊錘”。

3,大環形擊錘。

圖3和4毛瑟手槍正式量產後的第二種擊錘,大環形機錘

大環擊錘,顧名思義,就是因機錘是一個較大的圓環而得名。大約1899年開始生產,至1905年逐漸被新式的小環擊錘所取代。該型手槍的機匣形狀又有幾種不同。其中的一款,機匣兩側全無任何銘文,也無絲毫的凹凸,整個看去光滑如鏡,在中國,便有了“大鏡面匣子”一稱。“大鏡面”在當年的中國很受歡迎,許多帶槍的人都以佩有這樣的“大鏡面”而倍兒有面子。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身陷絕境後與敵對射,手中使用的就是這種“大鏡面”匣子。

圖5著名的“大鏡面”

4,小環擊錘,也叫“麻雀頭擊錘”。

圖14 毛瑟手槍在1905年後普遍採用的小環形機錘

這是毛瑟手槍1905年開始的擊錘樣式。其形如鳥頭,故在中國有“麻雀頭擊錘”一稱。後來一直到該槍停產,差不多一直是這種樣式。值得注意的是,小環機錘又有幾種,並不完全一樣,只是差別太小,不細說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說毛瑟C96,相相除了軍迷,很少有人會知道,這是一把什麼槍械,但倘若說這就是德國快慢機,或20響,或大肚匣子,或駁殼槍,那麼許多人就都明白了,這槍雖然在德國生產,卻在遙遠的東方大放異彩,戰爭年代,國內最風光的一把大威力自動手槍。

作為毛瑟在1896年推出的全自動手槍,因其槍套是一個木製的盒子,所以在國內北稱為盒子炮,成了許多軍官的配槍。

槍重1.130公斤,長 0.288 米, 口徑7.63 毫米,槍口初速 425 米/秒,有效射程 100 米,供彈方式有10發彈夾,或20彈匣,V型照門上刻度最大可調至1000米,射程比衝鋒槍還要遠。

使用可拆式20發大容量彈匣及可加裝槍托,全自動射擊時在50米到100米距離內,可形成及其猛烈的火力,稱為衝鋒手槍,國內於抗日戰爭時期曾大量採購此槍。

毛瑟C96手槍的特點是子彈初速高、穿透力強,特別是國人還發明瞭橫握射擊的方法,有效避免了毛瑟C96槍口上跳的毛病,反而增加了殺傷面積。


既可以選擇單發射擊,也可以選擇連發射擊,選擇機關就在扳機的後面,用大拇指就可以完成操作,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大規模裝備和使用C96手槍。

毛瑟C96不僅大量裝備國民黨正規軍和地方武裝,中共敵後抗日武裝和特工部隊也都非常青睞,實際上,該手槍在國內一定程度上是被當成衝鋒槍在使用。

具據稱從問世到停產,毛瑟公司共生產了100餘萬支毛瑟C96,其中70%銷往中國,而中國的仿製量更是幾倍於此,毛瑟C96在國內獲得巨大成功。


總之,毛瑟C96裝上木製的盒子,可以抵肩射擊,20發的火力輸出,比衝鋒槍還要遠的射程,使其火力兇猛,成了一支衝鋒手槍,抗戰時期在國內使用及其普遍,成了對抗日軍的主要輕兵器。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4月7日於杭州,每天都有精彩的內容推送,歡迎關注本文作者。


國平軍史


毛瑟C96是一種半自動手槍,最初由德國武器公司製造商從1896年至1937年生產。 20世紀上半葉在西班牙和我國也仿造了一些類似的手槍。C96的獨特之處在於槍機前方的整體式彈匣,長槍管,以及可以安裝的木製槍托,使它具有短管步槍的穩定性,短託併兼作皮套或槍匣子,以及獨特的握把形狀。在我國該槍被稱作盒子炮,因為其具有強大的火力以及方方正正的槍身。憑藉其長槍管和大容量的彈匣,毛瑟 C96比其它大多數手槍擁有更高的射程和更好的穿透力;直到1935年0.357 子彈出現之前,毛瑟C96才是市場上最暢銷的手槍。毛瑟製造了大約一百萬支C96手槍(這並不包含仿造的大量的槍支,只是為毛瑟原廠),而西班牙和中國製造的手槍數量卻很大,但由於保管不當或者損失過多,存世量稀少。

在1896年推出的一年內,C96被出售給政府機關和商業上的平民和個別軍官。毛瑟C96手槍在當時非常受英國軍官歡迎,許多人私下購買。毛瑟提供C96給英國的武器公司轉售。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C96在英國軍隊中的受歡迎程度並沒有減弱,許多軍官仍然攜帶該槍上前線作戰。溫斯頓丘吉爾喜歡毛瑟C96,並在1898年恩圖曼的戰役中和第二次布爾戰爭中使用過; 阿拉伯的勞倫斯在中東時期持有毛瑟C96一段時間。我國的朱德將軍在他的南昌起義和後來的衝突中持有毛瑟C96,他的槍(印有他的名字)可以在北京軍事博物館看到。我國在被禁止軍售的時候大量購買此槍,並且在抗戰時期廣泛使用,由於其較高的停止力以及射速,甚至可以搭載20發的長彈匣,深受將士們的喜愛,甚至組織了手槍隊來痛擊日軍。


浩漢防務論壇


歡迎關注“東北講武堂”。毛瑟C96是一款自動手槍,在二戰中的中國可以說是網紅一級的武器了,在中國他有很多名字“駁殼槍”“盒子炮”“快慢機”“二十響”,在當代影視劇中也是頻頻出鏡,這是一款典型的“西方不亮,東方亮”的武器,之所以稱為中國軍隊利器跟當時的國情是密不可分的。(說白了當時窮,火力弱)

首先毛瑟C96在1896年生產出來之後定位十分尷尬,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願意採購他稱為制式裝備。毛瑟C96比手槍大(手槍主要配發給軍官),又比用衝鋒槍槍小,威力又不如步槍,在不缺乏重武器火力的歐洲軍隊中,完全找不到立足之地。其次,開槍時候槍口上跳問題嚴重,十分影響精度。導致毛瑟C96在歐洲是無人問津的局面。

不過在中國,毛瑟槍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期,《辛丑條約》除了戰爭賠款外,還額外增加了由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的國際約定。不過作為防衛武器的手槍不在禁運之列,使得毛瑟C96具備進入中國的外部條件。

當時的中國處於軍閥混戰時期,國家實力也非常弱,工業基礎很差,士兵素質同樣差,不具備大規模成產重武器的條件,毛瑟C96的火力優勢被顯示出來。20發的彈夾容量在近戰中火力十分強大,當時中國軍隊的主力機槍捷克式彈匣也不過20發。

至於槍口上跳的問題也被中國人解決了,在射擊時手腕轉動90°將槍口橫過來,這樣射擊產生的槍口上跳變成了扇面橫掃,增加了命中率。

由於中國軍隊缺少衝鋒槍,敢死隊往往用駁殼槍來代替。著名的影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和楚雲飛大鬧鬼子憲兵隊長宴會的情節中使用的就是毛瑟C96.還有“雙槍”李向陽等英雄人物都是使用毛瑟C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