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半夜查房,发现朱子明没了踪影,为何下令让队伍准备战斗?

郑恩君


这是战争时期一个职业军人,尤其是团队指挥官最正常的反应,夜间查哨,意外发现营房里少了一个军官,那李云龙接下来必然要做好战斗准备。

为什么朱子明的失踪让李云龙如此敏感?

此时是1944年,抗日战争虽然处于相持阶段,但作为战场结合部的晋西北仍然处于不太平的状态,大型战争已经没有但中小级别的战斗持续不断,李云龙的防区又因为独立团的不断扩充,同样迎来了大大小小的战斗,所以作为团部的赵家峪,也是需要特殊防守的重点区域,作为团长的李云龙也养成了夜间查哨的习惯。



所谓查哨,就是以流动资态在夜间巡视几个哨位,并查看各个营房的情况,这早已是李云龙养成的习惯,即便大婚当晚也不例外,但在营房查哨的时候发现了意外,独立团的军官——保卫科干事朱子明,没有在房间里睡觉,被窝里已经冰凉,而朱子明放在屋子里的武器也消失不见,可以说朱子明连人带枪神秘失踪,为什么一个人的消失能立刻让李云龙意识到战斗危险?或者退一步讲,朱子明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1、夜里出去方便?这显然是不可能,先不说被窝的冰凉已经证明朱子明离开屋子已经很长时间,农村的厕所通常在院子门口,甚至个别时候图方便,小便直接在院子里解决,李云龙刚和魏和尚从院子里走到房间里,如果茅厕和院子里有人不可能没看到,可以肯定朱子明是离开了这个农村大院。



2、自己闲着没事儿,夜里在农村的大道上压马路?这更不可能,别说那个年代夜里一片漆黑的村庄,即便现在很多有路灯的村庄,也不会有哪个村民在半夜干这么无聊的事儿,在仅有的几条农村大街上游走。

3、作为保卫科干事,当晚也出去查哨?这是更不可能的事,作为独立团的主要领导,李云龙很清楚每个晚上各个哨位的值班情况,很显然,当晚朱子明并不在值班人员之列,那会不会是朱子明为安全起见也去查看哨位情况?这更不可能,因为刚刚完成查哨的李云龙根本没有看到朱子明经过。



那朱子明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携枪叛逃;第二夜里外出时遭人袭击,可能已经死亡或者被俘虏走,这是仅有的两种可能。

所以李云龙在发现朱子明长时间携带武器不归的情况下,马上意识到了危险,要么朱子明已经出逃;要么朱子明已经遇害,敌人已经在村子里潜伏。不管到底情况是如何,李云龙必须在第一时间拉响战斗警报!



几乎就在几分钟过后,赵家峪村口的山本特工队将村口的哨兵杀害,尽管旁边的暗哨在第一时间开枪报警,但一支单发的步枪无力阻挡手持自动武器的日军特工队,仅瞬间暗哨火力点就遭到压制,正当日本特工队以最快速度冲进村内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村内的八路军早已设置好了第一条防线来对日军的进攻进行阻击,可以说山本一木的计划绝对周密,山本特工队的行动也相当迅速,真可惜,他们面对的是头脑更加灵活,反应更加灵敏的李云龙!李云龙的个性,也注定了日军不会在他的头上抢得最终的先机!


辽宁资深球迷


说独立团这天都在欢欢喜喜给团长和嫂子秀芹贺喜,团长大婚这是独立团八百年都碰不上一回的大喜事,全团上下喜气洋洋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到了晚上秀芹给李云龙洗完脚,本以为李云龙会直接跟媳妇上炕,毕竟四十大几的汉子从没碰过女人,这倒也可以理解!但是李云龙那根筋还没有转过来,他觉得全团清一色光棍就自己娶媳妇有些不地道,再说也不能让全团战士看自己笑话,所以李云龙穿上鞋还是坚持去查岗了。

来到战士休息的房间,李云龙发现有一个铺位是空着的,一问才知道是朱子明,机警的李云龙立马组织战士紧急集合,这是为什么呢?万一朱子明是去上厕所了呢?小编总结了几个原因,不对的请指正。

首先在军队中查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这个在和平时期就很重要,更何况是战时了,李云龙发现战士朱子明不在,一摸炕都凉了,断定他离开的时间不短了。

再者,李云龙其实多多少少对朱子明都有所怀疑的,这个从他跟秀芹的谈话就能知道,他说这个朱子明以前不是这个性格,见谁一句话不合就开干,自从负伤归队以后,见谁都客客气气的,好像欠了大家伙一样的……机警如李云龙,作为一个老兵阅人无数,对于这样一个反常的朱子明怎么会不起疑心呢?

还有一次秀芹正缠着李云龙谈情说爱呢,朱子明给山本一木送完情报刚回来正好碰见李云龙他们,李云龙当是就盘问他了,他谎称是政委让他去村口查哨,一个保卫干事独自查哨,这太值得怀疑了。

但是朱子明一句“秀芹姑娘也在啊”就把注意力成功转移了,让从没谈过对象的李云龙顿时觉得十分难堪,朱子明也趁机离开,所以小编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李云龙和秀芹的这档亲事,也是就没有山本的偷袭了,也就不会发生后来赵家裕三百村民集体惨死的祸事了。

最后就是李云龙过硬的军事素质,他知道斗争形势严峻,必须随时提高警惕,不怕弄错,就怕存在侥幸心理,不是吗?

那么亲爱的读者,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原因让李云龙发现朱子明不在铺上,立马就组织战斗呢?


好心情丫丫娱乐


关于朱子明叛变的事情,纵横以前讲过很多回,今天不讲朱子明叛变的经过,就讲讲我军的纪律和相关制度。

李云龙半夜查房,发现朱子明没了踪影就下令让部队准备战斗是怎么一回事?

李云龙的这支部队从红军时期就有就近查铺的习惯,干部晚上要查哨和查铺,还要到士兵的营房去看一下。

别说是李云龙了,就是毛主席当年带部队的时候都亲自查铺,1931年红十二军到达宁都的洛口镇,主席晚上要去查看部队,十二军的领导怕主席受累就说“你们一路这么辛苦,晚上查铺就让我们代劳吧!”毛主席听后说 “要说辛苦,战士比我们辛苦一百倍,人家的脑袋壳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搬家哟。首长查查铺可以更好地掌握和了解部队,你们也要坚持这一条规定。”

可见,查铺查哨是我军历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而李云龙在红军时期就是团长,属于老革命干部了,因此,在新婚的洞房之前也去查铺查哨。

查铺是为了干什么呢?在现在的部队《内务条令》中规定,查铺是查看战士在位、就寝及战备物品的摆放情况,现在查铺主要是为了部队纪律,而战争年代查铺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正如主席说的那样,查铺可以更好的掌握和了解部队。

部队是一个纪律特别严的地方,没有特殊情况晚上绝对不能擅自离开营房,正常来说就像我们初高中的寄读生活一样,熄灯之后人必须在寝室,往往会有管理员或者学生干部进来点名,看人是不是都在(有学生半夜爬出宿舍到网吧去玩)。

除了查铺之外,另一项重要制度就是查哨,长官与站岗士兵对口令,然后还要回口令,看看战士回答的是否正确,李云龙不仅布置了明哨,还有暗哨,关于暗哨的布置更是极为复杂,是保护部队的最后一道防线,李云龙部队在赵家峪村之所以没有全军覆没就是暗哨起了作用。

在《亮剑》原著小说中,李云龙与和尚发现朱子明的铺位是空的,两个人不约而同的就拔出手枪,甚至是蹭开枪头,随时准备开枪。

李云龙对部队的管理也很严格,铺位上少了人,立马就知道是谁!

关于李云龙当时的判断是,朱子明绝不像是去蹲茅房,茅房就在院子里,朱子明是保卫科干事,没有查哨的责任,这就是有情况的表现,对于李云龙这样经验丰富的干部来说“反常即为妖”!

我相信在部队当过兵的人对查铺查哨这个制度肯定一点不陌生。

在战争时期,有很多事情都是极为注意的,比如在《兄弟连》中,美军士兵在行军的时候还会要求进行“灯火管制”,在规定的时间,不允许士兵使用灯、火这类照明的东西,主要是为了防空,因为灯火无异于给敌人一个定位。


史论纵横


其实这个细节在电视剧里面表现的不够充分,在书里面描写的十分详细,完整地体现了李团长的推理过程。不得不说李团长真心是林彪笔下那种合格的指挥员,心思缜密警惕性高。

按照《亮剑》书里面的描写,李团长晚上带着魏和尚查哨,在检查到保卫干事朱子明的床铺时发现了问题:一,被子被掀开,人不见了;二,被窝是凉的,表明人走了一会儿了;三,个人衣物与装具尤其是枪械也不在指定位置;四,房屋周边并未发现朱子明的踪迹;五,当晚并未安排朱子明值班查哨。被窝是凉的说明了一定的问题——这人不见了,房屋周边并未发现这个人的踪迹——他没有去上厕所,枪械被带走了说明了极大的问题——要么是拖枪逃跑,要么是叛变投敌。

在当时那种敌我斗争极为残酷、你死我活的状态下,宁可相信他是叛变投敌,也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这人就是带枪跑了。因此李团长迅速下令做好战斗准备,而且是悄悄进入阵地开始布防。事实证明这一命令极为准确妥当,保证了来偷袭的日本特工队在摸进村庄的一开始就遭遇到了迎头痛击,战斗局面为之一变。

笔者之前看过林彪在井冈山时期写给红军团级以上政工干部阅读以提高其军事指挥素质的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里面就提到了行军与扎营的要点——指挥员每到一个宿营地,不能上来就占据好房间,住下就打洗脚水泡脚,而是应该亲自安排各部队布防,要一个营一个营、一个连一个连的跑过去,每一个连在什么位置,占据哪些有利地形,如何安排警戒值班,如何确保通讯联络,当地社情民情如何,当面敌情我情如何,都必须做到了然于胸,倒背如流,这样才能保证宿营时不出问题,一旦遭遇敌军偷袭更便于立刻组织反击——在《亮剑》里李团长与日本特工队的战斗中,李团长确实做到了这些要求,更不愧是从黄麻暴动一路从长征走来的红军老将。


军武次位面


老李,还愣着干嘛,上炕吧!

新媳妇儿秀琴姑娘笑吟吟地盘在炕头上边解开红袄的扣襻,边招呼新郎官儿——八路军独立团团长、四十大龄脑袋的老光棍儿李云龙,咱老李经历过枪林弹雨,但对这个场景只敢在梦里出现过,脑袋忍不住“嗡”了一下,血涌上来了。

不出意外的话,下一步就该秀琴姑娘抢田雨的台词儿了,“轻一点儿,老李”。

然而这一幕并没发生,李云龙告诉秀琴:

我可不上这个当!

我要是因为洞房连查哨都免了,不得让这帮小子笑话我好几年!

老李要用事实证明,团长结婚,照样还记得枪!

查哨查铺制度,是红军从建立时期就开始执行的老制度,铁律,各级军事主官必须无条件执行,这关系到队伍的生死存亡。

查岗是为了查看岗哨有没有尽职尽责的在位值守,战争年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必须防止敌人搞夜袭突袭,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查铺,说的直白点,那就是防止逃跑叛敌,在大革命时期,红军不乏这种惨痛的教训。每到一个新的地点安营住宿,第一个任务就是布置岗哨,划定值守范围。

老李带着魏和尚,到了团直属人员住宿的房间查铺,很快就发现,保卫科干事朱子明人没在铺位上。朱子明当晚没有被安排站岗或查岗任务,那原本也不是他的工作。

李云龙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把手探进被窝,坏了,被窝里是凉的!这排除了朱子明失去上厕所的可能性,朱子明的服装、装具、枪械统统不在位置,有情况!

李云龙让和尚把战士们叫起来,进入战斗准备,他第一个掏出枪,转身冲出了房间。

真该死!李云龙这样说自己,早就看出来这朱子明有问题。

当天喝喜酒之时,朱子明就不顾赵刚阻劝,要来给李云龙灌酒。

前几天有一次李云龙和秀琴在村口遇到,两人谈话时,朱子明也意外出现在他们身边,引起过李云龙的警惕,那天也不是朱子明当值。

朱子明最近一段时期性格大变,本来是比较暴躁一个人,忽然像个闷葫芦。

就在李云龙边分析边自责时,山本特工队已经包抄了上来,打断了李云龙的思考,所幸团部直属战士已经进入战斗岗位,总算是没有被敌人彻底端了饺子。

在秀琴被抓走的前提下,在“为什么没有早点识破朱子明”的悔恨中,李云龙喊出了“为赵家峪乡亲报仇”的口号,打响了平安格勒攻坚战。


历来现实


看过《亮剑》的朋友都很清楚,朱子明的职务是保卫干事。这在独立团可是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保卫干事的职责就是除内奸和反特务。在朱子明被俘虏,又回到独立团之后,李云龙和赵刚肯定也对他进行了内部审查。虽然让其继续担任保卫干事,但是对他并不可能完全放心。

在李云龙结婚的酒宴上,朱子明表现的急躁又不安。李团长新婚大喜,别的同志都非常的开心。整个独立团都沉寂于喜庆的氛围中,唯独朱子明表现的与众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独立团大喜的日子,就是他和山本约好袭击独立团的时间。当然,朱子明也没有神机妙算的本事,都是机缘巧合的安排。在赵政委明确不能继续喝酒了,朱子明这“叛徒”还想继续灌李云龙的酒。这一切其实都被老李暗暗的记在心里面了。

大婚的晚上,李团长依然坚持要去查哨,而不是去查房。当他来到朱干事睡觉的地方,发现其配枪不见了,而且人也已经离开了很久。当时已经是大半夜了,作为独立团的保卫干事,大半夜不好好的睡觉,难道去抓特务吗?肯定是不可能的,加上白天朱干事的种种异常表现,老李马上就明白了。朱干事这是叛变啊,而且独立团很可能已经被敌人包围了。这时候的李云龙只能把身边战士叫醒,集结队伍准备与鬼子作战。

当李云龙还未集结完毕队伍,鬼子的枪声已经四处响起了。当时的条件下,他只能选择突围,然而再回来包围这群鬼子。幸运的是,赵政委比较有原则,白天战士们都只喝了一点点酒。不然独立团就要被连锅端了。尽管这样,李云龙也只带着受了重伤的赵政委,与团部幸存的8位战士成功突围。再来看看“叛徒”,朱干事跟随山本特工队一起撤退,最后死在了将军岭。虽然朱干事死得应该,但是死得有点太简单了。


兵说


查房是为了什么,不就是看哪些人有异动,朱子明没了踪影当然算是异动了,同时之前朱子明本身就被日本人抓走过,所以在没有弄清楚情况时,当然是提高警备准备战斗,李云龙身经百战,这点经验他还是有的。


当时朱子明的被窝还是热乎的,所以李云龙断定朱子明刚刚离开不久,机智且冷静的他果断命令全员准备战斗,可以说此时的李云龙多半确定朱子明已经叛变了。

在这之前,李云龙就已经怀疑朱子明不太对,李云龙看似是个粗人,实际上他心思细腻,他对朱子明也是有防备之心的,之所以没有太过于追问朱子明是如何逃脱的,也是为了做给大家看,毕竟随随便便怀疑自己的手下不太好。

所以为了防止朱子明这颗“定时炸弹”,李云龙亲自查房,可以说李云龙是直接来到朱子明的房间查房的,在发现朱子明不了之后,李云龙没有什么惊奇的表情,而是果断下命令,因为这个时刻可能他等了许久了,他就是要把这个“定时炸弹”当众揪出来。


然而世事难料,虽然李云龙发现及时,但是他的老婆却被贼人掳走,随后便有了攻打平原县的那场大战,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异常惨烈,也懒得人热血沸腾,李云龙的手下多次攻城未果,看着倒下的兄弟和城楼上心爱的妻子,李云龙做了最后的抉择。

李云龙的女人喊出了那句“别让我瞧不起你”,这句话听着让人揪心,随后李云龙一炮攻下了城楼,随后李云龙独自一人来到爱妻坟前哭诉,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也会潸然泪下,不禁让人感动。

总之,李云龙是个有智慧的人,他查房就是为了以防不测,在发现朱子明不见了之后,他基本断定朱子明叛变了,于是他果断下令准备战斗,这是非常合理的。


草根说电影


“查房”这个词很不专业,按照军事术语,应该叫做“查铺”。查铺,是部队基层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查铺经常与查哨合并起来,两项工作同时进行。其目的是,掌握人员在位情况,保持战备警戒状态。和平时期,规定连队主官每晚必须组织不少于两次的查铺查哨,而且其中一次要安排在午夜零时至凌晨五时之间进行。战争年代,对查铺查哨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因为这项工作关乎宿营地域整个部队的生死存亡。

《亮剑》剧中,正处在新婚之夜的李云龙对查铺查哨这项工作也丝毫不敢懈怠,依旧和往常一样,带着警卫员魏和尚去查铺查哨。当他发现保卫干事朱子明的铺位是空的,而且枪也不在,便立即命令魏和尚发出警报,通知全团紧急集合。

李云龙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斗争形势严峻,必须提高警惕。根据剧情,当时正值1942年5月,日军对华北地区实施了规模浩大的“五‧一”大扫荡。八路军及晋绥军面对鬼子的疯狂扫荡,被迫处于守势,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在这个人心思变的特殊时期,稍有不慎,抗战队伍中就会出现“内鬼”和奸细。前不久,楚云飞手下的一营长钱伯钧叛变投敌,李云龙协助楚清理了门户。刚刚经历完这件事,李云龙不得不吸取楚的教训,提高警惕,防范自己的队伍中出现奸细。

二是出现反常表现,必须重点关注。李云龙是一名带兵经验十分丰富的指挥员,对所属人员的性格特点及平时表现了如指掌,一旦发觉某人表现异常,他就会有针对性地揣摩其思想变化。他对朱子明的评价是:这个人平时性格暴躁,经常与周围同事发生争吵,最近却突然变得脾气好了,遇见谁都像欠人家多少钱似的。由此可以看出,李云龙已经开始对朱子明实施了重点关注,这次查铺,如果别人不在位,他或许不会下令紧急集合;只要发现朱子明不在位,而且枪也不在,李云龙就一定会采取断然措施。

三是之前行迹可疑,必须防敌偷袭。其实,朱子明的叛徒身份,曾经在李云龙之前的一次例行查铺过程中险些败露。当时,秀芹正与李云龙纠缠婚嫁之事,偏巧遇见给鬼子送情报后返回的朱子明,据称是政委让他去村口查哨,李云龙顿时心中生疑。因为按规定,查铺查哨这项工作,必须由部队主官亲自实施,一个保卫干事,在没有政委带队的情况下独自查哨,这不仅不符合规定,而且非常值得怀疑。朱子明非常狡猾,当场来了一句:“这秀芹姑娘也在啊!”顿时把李云龙弄得不清不楚、十分难堪。如果秀芹不在场,李云龙再多盘问几句,朱子明的叛徒身份立时败露,从此可以避免山本特遣队对独立团的偷袭。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解开您的疑惑。

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慕什塔戈



泡泡鱼杂谈


除此之外,朱子明还有三次重大的嫌疑:

1.李云龙有一天晚上和秀琴一起在外边散步碰上了朱子明,李云龙怀疑的说了一句“你也管查哨?”

2.秀琴也李云龙反映了一个情况:朱干事最近对每个同志都很客客气气的,平时不是这样的。

3.白天在李云龙和秀芹的婚礼上,朱志明一定要给他们两个敬酒,并且话里有话欲言又止,被赵政委给拦下了……

以上种种情况,让李云龙马上联想到朱子明有重大问题,危险即将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