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检】 张志臣:练内功、强监督,为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学习园地

【学习强检】 张志臣:练内功、强监督,为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练内功 强监督

为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金川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张志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经过近几年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进入冲刺阶段,其主战场之一的甘肃正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任务。身为甘肃的纪检监察工作者,要知难而进、尽职尽责,为全面打赢这场攻坚战保驾护航。

一、加强学习,切实把中央的精神融会贯通

心动在于行动,行动力源于思想的领会性和感悟力,只有从心底里认同方能真正付诸于行动。2019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从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五个方面作出重要指示。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情深意切,寄托着总书记对陇原儿女的殷切希望,饱含着对甘肃工作的深切关怀。现在全省上下都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要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做到融会贯通。要将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切实付诸于行动之中。

二、苦练内功,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细

“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物质和文化生活上得到更大的满足,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红利,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目标实施的效果是要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最终的评判者和鉴定者。作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工作者,要苦练内功,准确把握中央的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其精髓、实质,严格按照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在“做深”“做细”“做实”上下功夫。要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就必须“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在提高精准脱贫的成效上见真章。

金川区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虽然脱贫攻坚任务不很繁重,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靠政策兜底、因病因事致贫的现象依然存在,面对这些贫困者我们更要精准施策。尤其是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特别是贫困人口自身的积极性,让他们作为主体参与进来,彻除他们的“等、靠、要”思想,将“要我脱贫”真正转化为“我要脱贫”。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进一步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时刻保持一种坐不住的危机感和等不得的紧迫感,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做到政策一条一条落地、责任一级一级到人、任务一项一项完成,才能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三、强化监督,切实把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

近年来,中央、省、市、区委出台了一系列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措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效。但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诸如“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这些问题在我们金川区虽然没有发生,但落实惠农政策不公开、不公正,优亲厚友,暗箱操作,克扣涉农款项等问题还是存在。

入之愈深,其境愈难。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期,“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些难攻的堡垒、难啃的硬骨头,不但需要我们有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决心,更要有坚定必胜的信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同时,更要有坚强的组织保障。保障离不开监督,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监督检查扶贫领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着力发现和解决腐败问题、责任落实问题、作风问题,是一项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实践者,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纪委和国家监委及省、市、区纪委监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多渠道收集线索,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办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和惩治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落实到位。

转自:金昌市人民检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