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改變三國局勢的人,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麾下虎將

天下大勢自古以來就是分合不定,尤其以三國亂世更為出名。眾所周知三國時期英傑輩出,有不少人物都對天下大勢的走向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最出名的莫過於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諸葛亮定下三分天下之計,司馬懿則為三家歸晉埋下伏筆,都是能夠在亂世中攪動風雲的智謀之士。然而,真正對三國局勢造成最大影響的人,卻並非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二人,而是劉備麾下一員猛將,你知道是誰嗎?

真正改變三國局勢的人,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麾下虎將

這個人就是劉備麾下第一名將,也是其結義兄弟,就是素來以忠義聞名於世的關羽。提起來關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關羽天生勇猛武力超絕,而且熟讀春秋通曉兵法,無論是上陣殺敵還是守土一方,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軍事將領。同時,關羽還是一個非常忠義之人,終其一生都對劉備忠心耿耿毫無二心,正是因此,劉備對其也是非常信任。

真正改變三國局勢的人,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麾下虎將

關羽既有能力而且又很忠心,劉備對其確實非常賞識。然而關羽雖然是劉備集團的二把手,但也只是一個武將而已,雖然他的決策對於蜀漢集團確實有著不小的影響,但是相比較那些運籌帷幄經天緯地的奇才來說,對於天下大勢的影響似乎並不是很大。那麼為何說真正改變三國局勢之人,並非諸葛亮和司馬懿這些人,而是關羽呢?原因其實很複雜。

真正改變三國局勢的人,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麾下虎將

首先來看看關羽的出場就非同一般。時逢天下大亂黃巾猖獗,身為漢室之後的劉備雖然有心報效朝廷上陣殺敵,但是卻沒有足夠強的實力。機緣巧合下劉備結識了戰力強悍的關羽和張飛二人,正是關羽率先提出想要去從軍以此來建功立業,劉備在得以順利拉攏二人,從而成為其征戰天下的絕頂戰力。這個時候三人同樣不得志,關羽通過自己的身手被劉備看重,並且得到張飛敬重,因此才能走到一起逐漸成為實力強大的一方霸主。

真正改變三國局勢的人,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麾下虎將

其次就是諸侯會盟討伐董卓,關羽臨危受命陣斬華雄。按照三國演義中的描述,雖然十八路諸侯會盟共同討伐董卓,但是在汜水關處被董卓麾下名將華雄所攔,在被其接連斬殺數位名將之後,諸侯聯軍竟然無人再敢應戰。就在這尷尬的局面下,關羽站了出來主動請命出戰,不僅成功斬殺了華雄,也為三兄弟賺來一些名聲,這也為後來他們的崛起埋下伏筆。

真正改變三國局勢的人,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麾下虎將

接下來就是曹操率軍攻打劉備,劉備不敵倉皇逃跑,關羽以及兩位嫂嫂被曹操俘獲。若是這個時候關羽選擇寧死不降的話,自己活不成不說,張飛估計也會為了給其報仇被曹操所殺,至於劉備,失去了這樣兩位猛將也就沒有後來什麼事兒了。可以說,正是由於關羽的能屈能伸暫時歸順曹操,才給劉備後來的崛起保留了主要力量。同時,關羽歸順之時也是約定降漢不降曹,並且在得知劉備的下落之後果斷離開曹操,前去尋找兄長劉備,正是由於他的忠義感動了曹操,才能夠安然無恙離開曹營。

真正改變三國局勢的人,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麾下虎將

第四件事情就是華容道放曹操。前面提到過關羽受曹操重恩,即便是離開曹營之時斬殺數位曹軍將領,仍然被曹操所放走。眾所周知關羽是一個非常忠義之人,既然欠下曹操這樣一個大人情,自然要找機會還的,於是就有了華容道的事情發生。曹操兵敗赤壁無奈撤退,在面臨著東吳追兵以及劉備攔截的局面下倉皇逃竄,最終在華容道被關羽所阻,關羽出於報恩只能任由曹操離去。正是由於關羽這個舉動,曹操才得以安全脫困,如若不然的話就不會有三分天下的局勢了。

真正改變三國局勢的人,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麾下虎將

最後一件事情荊州一戰關羽兵敗被殺。關羽作為蜀漢二把手,不僅是蜀漢決定戰力,而且還是守衛荊州的最高統帥,正是因為他的決策失誤導致蜀漢失去荊州這樣的戰略要地。除此之外,還造成了張飛被殺,劉備領軍伐吳失利一系列連鎖反應發生,最終蜀漢元氣巨傷,其中關羽無疑是最直接的導火索。關羽之死確實使蜀漢走上了下坡路,從此勝利的天平就徹底倒向了曹魏。

真正改變三國局勢的人,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麾下虎將

你對於上述觀點有何不同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