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配什么喝好?

郑凯52


黄芪是一味非常常用的药食两用的药物,也是很多人进行养生保健最优先的选择。

黄芪最先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

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拖毒生肌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溃久难敛等病证。

历代以来黄芪的配伍有很多,但是经典的药对配伍常常有以下几种:

1、补益气血类的配伍

黄芪配当归 黄芪补气以固肌表,以使浮散于外之阳气有固,又可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益血和营,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二药配伍,增强补气生血之力。比如,常用的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以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方中配伍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

黄芪配人参 黄芪甘温入脾,可补气健脾;人参甘温补气,归经心脾,既为补益脾胃之要药,又能补心益智,助精养神,二药相伍,增强益气补脾之力,使脾胃气充,气血生化有源,而收补气摄血止血,阳生阴长之效。比如在《归脾汤》中人参和中益元气,黄芪大补元气,气旺则血生,且气为血之帅,气壮则能摄血,使血自归经,二药相伍,独用气补药,而达到气血双补的功效,且可收到摄血止血的功效。

黄芪配熟地 黄芪入脾肺经,功可益气固表止汗,补气生津;而熟地黄甘温质润,入肝肾经,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又可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二者合用,益气固表与补肾阴、养肝血同行,临床上常用于治肝肾阴虚火旺盗汗证。

其他类

黄芪的其他配伍如配金银花以益气清热排脓、配升麻柴胡以升阳举陷、配防风以固表止汗、配防己以利水消肿、配丹参以益气活血等等。黄芪在不同的配伍条件下其作用方向会发生相应变化,治疗范围随之不同。所以,中药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配伍和剂量了。


小叨健康汇


黄芪不仅可以制成药物,而且可以添加到饮食中。黄芪泡水喝也是不错的选择。它能很好地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对疾病的治疗很有帮助。黄芪浸泡水的作用是什么?

黄芪泡水效果

黄芪可用于气虚、血虚、气郁等症。通常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到疲劳,常表现为“气虚”。贫血的特点是气血不足。对于有上述症状的人,吃一些黄芪是有益的。当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对于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体质的不同量服用。吃黄芪有很多方法。这里有几种:

1。每天使用黄芪30克左右。煎煮后服用。作为茶水喝。用黄芪30g,加枸杞15g,煎煮后服用,对气虚血虚者效果更佳。

2。取50克黄芪。煎煮后,用汤煮米饭或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和烧鸭时加入黄芪来增加营养效果,而且效果很好。

4。黄芪红枣茶:黄芪红枣在清水中浸泡20-30分钟。煮沸后,转慢火煮20分钟。

黄芪食用禁忌

1。生理上,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之人。这样的人往往是肥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2。就身体状况而言,不要在感冒和月经期间吃黄芪。


3。从季节来说,普通人不应该在春天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样,春天也是生长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是不合适的。当你感冒或发烧时不要服用。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健康科普


黄芪是素有“小人参”之称,是常用的补气药。单用即可成方,成药有黄芪颗粒,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

黄芪配什么喝好?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经典的方剂。

1.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是金元时代李东垣所创的方剂,出自《内外伤辨惑论》,黄芪30g,当归6g。益气补血,可用于治疗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也可用于妇女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现代研究证实,当归补血汤可用于治疗各种贫血,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对全身组织器官的供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医家危亦林所著的《世医得效方》一书,也有说出自金元四大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益气,固表,止汗,可用于表虚自汗以及虚人易感风邪者。

3.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橘皮、升麻、柴胡、当归组成,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用于治疗:(1)脾虚气陷证,症见饮食减少、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稀、脉大而虚软,或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便血崩漏等;(2)气虚发热证,症见身热、自汗、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4.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气血、通阳行痹、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血痹亦可治疗风痹。临床上,多用此方加减治疗肩周炎、颈椎病、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等,以及产后气血虚弱导致麻木疼痛。


药事健康


黄芪加上它,让你健康么么哒

①黄芪+三七:

三七化瘀消斑块,疏通血管,黄芪补气,推动血液循环,二者搭配使气血畅通,才能使脏器功能旺盛。特别适用于三高或血管堵塞人群。

②黄芪+西洋参:

黄芪性温,补气升阳,益气固本;西洋参性凉,能补气生津,滋阴降火。二药联用,补气功效增强。且一温一凉,黄芪得西洋参凉性不会补气上火,西洋参得黄芪温性不会寒凉伤胃。二者联用相得益彰,互补短长。特别适用于气血亏虚、易感冒、乏力、虚胖人群。

③黄芪+天麻:

黄芪补气生血,天麻行气活血,二者联用使气血充盛且运行畅通。而且天麻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治疗大脑里的疾病。这两个药非常适用于中风、肢体麻木、脑梗脑出血后遗症患者。

④黄芪+红花:

红花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防止血栓,还有扩张冠状动脉,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黄芪也有保护心肌的作用,二者联用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加强,能够更好的保护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特别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得过心梗、支架搭桥后的患者。

七、禁忌:

1、感冒、发烧有急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人,表现为面红、口干、舌红苔黄,暂时停用,病好以后再用。

2、孕妇要在产科医生指导下用。

3、阴虚火旺的人,如患结核、口干、手脚心热、舌红无苔等不要单用黄芪,要搭配滋阴药用,如生地、玉竹、麦冬、玄参等。

4、不可与龟甲、白鲜皮、五灵脂、藜芦同用。

八、总结:

1、黄芪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和经常感冒身体虚弱的患者。三高是慢性病,“久病必虚”,所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补。黄芪是一味没有副作用,药食同源的一种中药,适合长期服用。

2、黄芪是一味补益的中药,能够补人体之“虚”,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基础物质都在消耗,都处于一种“虚衰”的状态,所以35岁以上的人大多数人都需要“补”。要想长寿少得病,就需要补!补是人健康长寿永恒的主题。

3、补益的中药有很多,比如说人参、西洋参,但是价格昂贵,大多数人难以承受,黄芪价格低廉,很多人都能够承受。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赶快来泡杯黄芪茶吧!


三高随便问


黄芪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常用的中药材,可有效强机体免疫功能,也有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压和广普抗菌等功效,但此药补虚旺阳主生发,所以内火旺湿气重热毒高的体质的人不宜食用。

黄芪与多种其它药材搭配可以起到不同的功效。

1、用黄芪配白术、防风可治表虚自汗;

2、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服可治阴虚盗汗;

3、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可治由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

4、与党参、白术、茯苓同服可治疗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

5、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服可治疗疮疡痈疽,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6、与伍紫菀、款冬等同服,可治肺气虚证,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功效;

8、与党参、白术等同服,可补气健脾;

9、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可壮阳益举。

不过以上都是中药汤水的做法,这里给亲一个食疗的方子吧,冬季是感冒多发期,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黄芪和乌鸡,加上可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的党参,这道汤品对冬季调理体质,预防疾病有很好的功效。



党参黄芪乌鸡汤

原料:2斤左右乌鸡1只、党参10克、黄芪10克、红枣15克、生姜10克、盐2勺、白胡椒粉少许、水适量

1. 乌鸡宰杀清洗干净;

2. 剁成半寸长左右的小块;

3. 将鸡块过沸水抄至刚断生捞出;

4. 党参10克;

5. 黄芪10克;

6. 红枣洗净备用;

7. 生姜切片;

8. 将鸡块倒入汤煲中,加入生姜、红枣、党参、黄芪;

9. 然后加入适量清水约9成满;

10. 盖上盖子,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小时,关火前20分钟加盐,关火后加白胡椒粉调味即可。

操作要点:

1. 因为是直火煲汤,不是隔水炖,所以这里炖汤时间不宜过长,1小时左右即可,第一因为乌鸡本身肉质较嫩,易熟,不宜久煮,以防鸡肉变老,第二也防止水份收干,再兑水就丧失了原汤的鲜美;

2. 盐不可早下,以防鸡肉变老。


坨坨mama


黄芪,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味中药材,在补气方面的功效不俗,为人们所熟悉。

一、黄芪的作用

黄芪,甘,归脾、肺经,可用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在《本草汇言》中,对于黄芪是这么描述的,“补肺健脾,实卫敛汗,祛风运毒之药也。”

既然是这样,黄芪的作用,通常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①补气升阳:常是用于脾气虚的人群。

适用症状:经常腹泻、大便不成形或大便夹有食物残渣、倦怠乏力、食少、或饭后易腹胀、久泻导致的脱肛、子宫下垂等。

②益卫固表:常是用于肺气虚的人群。

适用症状:经常感冒、容易出汗、说话低声无力、气短等。

二、黄芪的药用搭配

黄芪这味中药,在补气养血以及滋补身体方面,都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往往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在药材的搭配方面会有所疑惑。

到底要怎搭配,才能完全发挥黄芪的效果呢?下面,就让小康为你介绍一下吧!

(1)黄芪+人参

人参的作用: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可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常用于急救、益气固脱等。

黄芪与人参搭配使用:人参补气兼能养阴,其性守而不走;黄芪补气兼能扶阳,走而不守。两者联合服用,一动一静,阴阳互补,补气之力大大增加。

(2)黄芪+防风

防风的作用: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风寒湿痹、骨节酸痛等。

黄芪与防风搭配使用:黄芪甘温补气固表扶正,防风辛散祛风解表驱邪,两者合用,散中寓补,补中兼疏,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主治表虚自汗,四肢酸楚等症;虚人易患的感冒诸症。

(3)黄芪+当归

当归的作用:性味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可以起到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方面的作用,适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跌扑损伤等情况。

黄芪与当归搭配使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热自退。

注意,中药使用讲究辩证,大家应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切勿擅自长期用或大量用。

三、黄芪配伍的注意事项

1、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应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

2、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

3、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 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上面的内容,就是小康今天关于黄芪的一些常用搭配知识的药用小介绍。希望大家都能正确使用黄芪,发挥出它最大的药用价值哦!


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关注」我们!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的趣味知识,识破健康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网上药店


1、小米黄芪粥

【功效】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退肿 适用于气虚体弱、倦怠乏力小便不利、气短心悸、肝炎等凡感冒发热期宜停服阴虚火旺者也不宜服用

【材料】黄芪15g、小米50g、红枣10-15颗

【做法】

1. 黄芪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

2. 粳米淘洗干净,再加水300毫升煮至米开花汤稠食时加红糖少许

2、黄芪老母鸡汤

【功效】益元气、壮脾胃活血生血、滋补气血、健脾利尿适用于治疗面色萎黄少气乏力、纳差食少健忘失眠、小便不利

【材料】母鸡1只、黄芪30克,党参30克葱、姜适量、料酒等调味料少许

【做法】

1.宰杀好的母鸡清洗干净,去头去脚去内脏

2.黄芪、大枣、枸杞清洗干净

3.把黄芪和大枣填入鸡腹内

4.入高压锅,添加没过的水大火煮开,撇净浮沫

5.添加葱段和姜片,加盖大火煮至上汽后转小火慢炖一个小时6.起锅前添加枸杞和适量盐继续滚煮5分钟即可

3、黄芪炖排骨

【功效】降血脂、开胃、抗衰老润肺活血、养肾

【材料】猪大排500克、黄芪15克陈皮一小把、山楂6片

【做法】

1.排骨焯水去血水后洗去浮沫备用

2.黄芪用清水先洗一洗,再加入清水煎煮最后大概剩下半碗水就行

3.炒锅里倒入少许油,先放入排骨煽炒颜色变白后烹入黄酒加入葱姜、冰糖、酱油、生抽煽炒至上色

4.加入开水,放入陈皮和山楂盖上盖子,转小火炖至排骨软烂

5.倒入煎好的黄芪水,转大火收下汤汁即可

4、当归黄芪乌鸡汤

【功效】抗衰老、补气养血健脑、通便【材料】乌骨鸡一只、黄芪15片、当归15克姜3片、食盐少许

【做法】

1.乌鸡斩大块,飞水,洗净

2.焯水后的乌鸡放入砂锅中加满水,放入当归黄芪和姜片

3.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炖3个小时

4.中途不要加任何调味料出锅后在小碗里加一点点盐调味

5、砂仁黄芪猪肚

【功效】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材料】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

【做法】

1.将砂仁去杂洗净,黄芪润透切段猪肚反复洗去污杂及沾液放沸水锅焯一会,捞出用清水洗净

2.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放入锅内加水炖熟,去掉药物,猪肚切条放入碗内加盐、胡椒粉调味,盛入碗中即成

6、黄芪红枣茶

【功效】益气健脾,消食开胃软化血管、补钙补血防癌、降胆固醇、养肝降压
【材料】黄芪15克、枣干4粒、水三小碗

【做法】

1.红枣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去核(不去核会有些燥热如果体质比较寒的也可以不去核)

2.黄芪和红枣用清水浸泡20-30分钟(正常煎中药都需要把药材泡20-30分钟以便于药性的析出)

3.点火,煮滚了以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不要用电磁炉,要用 明火)


小车百草


黄芪、是补气王。黄芪配人参(参芪)是最拍挡(是补气血的绝配)。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种的功效。

(黄芪配人参(党参)。从归经到功效你地讲是不是最好喝、最有补益的配搭(绝配)呢)!

人参(党参):甘,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大林147181751


暑假带着儿子回娘家,南方的夏天温热潮湿。孩子天性爱跑爱闹。一天下来,整个头发湿漉漉,就跟水洗过似的。因为他在家里也常这样,所以我也没多大在意。直到有一天,太奶奶看到儿子满头大汗的样子,她说这肯定不是太热所流的汗,应该是虚汗。老爸用手指沾了儿子的汗子尝了尝,说一点咸味都没有。众所周知,真正的汗水是带有咸味的,假如汗水一点咸味没有,那就是虚汗了。

盗汗、虚汗多是由于体质虚弱所致,常见于生病刚好,身体较虚。往往由于身体无太大的不适而被许多家长忽视。儿童盗汗、虚汗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常出虚汗极易导致脱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微量元素丧失等等。轻的常觉头晕、身软、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睡眠不宁、身体消瘦;重者肌肉抽搐、心慌气短、记忆力下降、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可见,小孩出汗过多绝不可掉以轻心,应当及时治疗。

对于儿子的情况,父亲很是担忧。太奶奶给出了老家一直以来常用的一个方子。简单可靠的食疗方式。就是用黄芪炖排骨,每天给儿子喝八分碗。喝了一星期左右。孩子出汗的情况好了很多。再跑再闹时,头发算是清爽多了。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张景岳:“(黄芪),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

需要准备的食材:排骨250克,姜片3片,黄芪8克,红枣4颗,盐适量。

1.排骨剁小块,凉水浸泡半小时后。冷水下锅,加姜片,水开焯2分钟。捞出洗净浮沫。黄芪,红枣洗净备用。

2.把排骨和黄芪放入慢炖锅,注入热水。(水量不要太多,我用的慢炖锅隔水炖的,所以加多少水就会出多少汤,我一共炖了3碗汤。)。慢炖2个小时。如果是煤汽上炖的话,估计1个多小时应该够了。

3.最后放入红枣(其实红枣可放可不放,放进去汤头会比较甜)。继续炖一小会儿,红枣胀大就可以了。只需调入适量盐即可。因为汤很鲜美。无需加别的调料。

黄芪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肺热咳嗽的不适合。但对于病后,或者吃药过后体虚,流虚汗的人,效果特别明显。连喝十天,或是隔天喝一次。挺好。


西米Fiona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些人会选择将黄芪用来泡水后服用,其作为一类益气的中药,用来泡水服用后,能够给机体带去的好处还是比较多的。除此之外,很多人可能会好奇,黄芪与什么搭配使用,疗效会更好呢?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泡水喝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直接将黄芪泡水之外,也可以搭配其他的中药材或者是花草茶,例如红枣、五味子、甘草、桂枝、红花、枸杞、玫瑰花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泡水的时候,此时最好能够选择那些刚刚烧开的开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浸泡出黄芪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不过如果要想将利益最大化,则应当要将黄芪放入干净的锅中进行熬煮,这样往往才是最为良好的选择。


当然,人们也可以选择将黄芪放入锅中煎汤,然后再用药液进行熬粥,根据实践证实,采用这样方法最终制作成为的黄芪粥,不仅味道好,与此同时其具有的益气的作用。


人们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在炖肉的时候加入少量的黄芪,以增加其益气的功效。


上述就是一些对于与黄芪搭配后,能够更好发挥黄芪功效的食物的简单介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酌情进行选择,以确保最终能更好发挥黄芪功效。


擅长: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扩咯血等呼吸系统常见病、急、危重病。擅长治未病,调体质,纠正体质偏颇,调气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