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狂熱——侵華戰爭打亂了日軍更大的一盤棋

1937年7月底,日本內閣正召開會議,準備決定侵華戰爭的大政方針。主持會議的是一個身高一米八、被當時日本人稱為“美男子”的中年人。他就是12歲便繼承了公爵爵位,年僅四十五歲就當上了首相的近衛文麿。近衛文麿的父系血統可以追溯到日本第107代後陽成天皇,母系血統可以追溯到德川幕府第11代將軍德川家齊。但這個身份尊貴的首相,卻不是今天內閣會議的主角。

病態狂熱——侵華戰爭打亂了日軍更大的一盤棋

據近衛文麿回憶,距盧溝橋事變爆發已近一月,軍方卻一直沒有告訴自己,這次在中國,究竟要投入多少兵力,打到哪裡為止?在這場會議上,拓務大臣大谷尊由終於鼓起勇氣,提出“我軍準備進軍到達何處?”陸軍大臣杉山元聽後,一言不發,而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回答說“應該到保定、永定河一線。”這時杉山元突然怒吼:“這樣的事適合在這種地方說嗎?”

杉山元的怒吼讓會場一片寂靜。在走著軍國主義道路的日本,實際統治 國家的是實行法西斯專政的軍部,首相要受到軍部的指使和操縱。自226兵變以來一年多時間裡,日本先後換了三個首相,性格懦弱的近衛文麿被推上首相寶座,得到了軍部的支持。近衛文麿讓軍部關注的,除了他身上貴族的血脈,恐怕還有由其父親近衛篤麿創立、正在由近衛文麿領導的東亞同文會,這個多年來培養了日本絕大多數“中國通”的組織。

病態狂熱——侵華戰爭打亂了日軍更大的一盤棋

但讓此時的近衛文麿疑惑的是,在日本軍部上下正狂熱地投入侵華戰爭的同時,軍部裡的重要人物、侵略中國的急先鋒石原莞爾,卻在之前的7月18日,向自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從速利用在中國的關係,聯繫蔣介石,準備由首相親赴南京與蔣談判。”

同樣想不通的還有石原莞爾手下作戰課的課員們,日本陸軍在盧溝橋發起挑釁後,石原莞爾不但發佈了要求謹慎行事的命令,還表示:我們的海軍一定也會在上海挑事,我可不會為他們派兵,就算說要保護僑民,派一兩個師團,就夠了。

對於期盼已久的日軍而言,盧溝橋事變難道不是全面侵略中國的一次大好機會嗎?九一八事變的主謀在這時為何沉寂了?

病態狂熱——侵華戰爭打亂了日軍更大的一盤棋

8月,日本海軍在上海挑起事端,淞滬會戰爆發,在石原莞爾的堅持反對下,首批增援上海的日軍只有兩個師團。不僅如此,石原莞爾對在上海的進攻計劃並不熱心,還往往表現出一種宗教式的淡然和神秘。

武藤章,日軍作戰課課長,侵華的狂熱支持者,有一天,他正帶領著課員們制定在上海的作戰計劃,石原莞爾突然進來,略做沉思後,向桌上擺著的上海的五萬分之一地圖伸出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過了一會兒,石原的手指毫無徵兆地停了下來,若有所思地說:“進攻將於此處受阻”,然後不做任何解釋,又轉身出去。武藤章便向其他人說“看吧,他有病”。

這個被日本人稱為“昭和陸軍天才”的石原莞爾,此時的決策當然不是簡單的率性而為。對於他反對擴大戰爭規模的理由,他在日本軍部到處遊說表示:中國,已經不是我當年面對的軍閥混戰的中國,中國已經團結起來,由國民黨和共產黨結成了民族統一戰線。在這個時候進攻中國,日本一定會陷入持久戰的泥潭。就像自己崇拜的拿破崙,因為侵略西班牙而陷入持久戰、游擊戰,最終導致其失敗一樣,日本也終將因為侵略中國而無法自拔。

石原莞爾的這個說法,被軍部的其他人嗤之以鼻,軍部多數人認為,中國是弱國,只要給中國決定性地一擊,或者僅僅嚇一嚇中國,中國就會屈服,不會進入持久戰。陸軍大臣杉山元,更在昭和天皇面前表示:“拿下支那,兩個月足矣。”

而曾經在德國留學、深知一戰中德國兩線作戰之艱難的石原莞爾,提出的第二個理由是:日本沒有同時對華對蘇兩線作戰的能力。

蘇聯——這個北方的巨人,一直是日本陸軍最大的假想敵。根據日本陸軍的估算,要同蘇聯決戰,至少需要九十個師團、上百萬的兵力,但此時的關東軍,卻只有二十萬人。

一個聰明的武士,絕不會把自己的後背讓給敵手,何況這個敵手遠強於自己。斯大林會不會同中國聯手,來報三十多年前日俄戰爭、二十年前日軍出兵西伯利亞的一箭之仇?這個疑問縈繞在每個日本軍人的心頭。尤其是石原莞爾,如果蘇聯從背後向日軍發起進攻,將兵力投入中國戰場的日軍肯定無法招架,而將最早化為泡影的,正是石原莞爾一手扶植的偽滿洲國。

正在此時,中國卻主動向日本提供了這個疑問的答案。8月20日,淞滬會戰激戰正酣之際,中蘇兩國在南京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8月底,中國駐日大使許世英為此會見了日本外相廣田弘毅,許世英強調,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完全沒有改變中蘇關係現狀,決不針對日本,也決不包含軍事密約,中國非常願意和日本也簽訂同樣的條約。

許世英還表示,日本大使不在南京,沒有辦法收到通知,於是外交部要求自己一定要把這一點告知日本。

國民政府在全力尋求國際支持,讓日本注意到自己背後的威脅,對侵華有所顧忌的時候,卻向日本故意做出了這樣的表態。那麼,日本當局聽了許世英代表中國的這一番解釋說明,是否會真的對蘇聯放心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