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01

1931年6月19日,上海灘最大的私家花園愛儷園園主哈同,於當日下午五點零五分去世。

自1873年來到上海後,哈同這個白手起家的英國籍猶太人創造了上海灘的神話與傳奇:他從沙遜洋行的門房做起,直到做成上海灘的一號首富,告別人世這天,他留給這個世界是的財產是:460畝土地,1300幢房子,以及一億七千兩百萬銀元。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哈同之所以能創造這樣的神話,同一個女人有關,這個女人就是哈同夫人羅迦陵。

1851年,哈同出生於巴格達。他幼年生活很苦,靠拾破爛、揀煤塊為生。

1872年,哈同隻身從印度東來香港,第二年轉到冒險家樂園上海來闖世界。

到上海的時候,哈同身上只有6塊銀元。他先在上海灘混了幾年,覺得不是長久之計,就在沙遜洋行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門衛兼清潔工。

沙遜洋行由英籍猶太人大衛·沙遜1832年創辦於印度孟買。大衛·沙遜的長子阿拉伯特·沙遜繼承父親的實業,產業多置於印度;次子伊利亞斯·沙遜自立門戶,1872 年在孟買開設了新沙遜洋行。1877 年,又轉到上海開設新沙遜洋行。

1886年哈同迎娶羅迦陵。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02

羅迦陵,原名儷蕤,號迦陵。羅迦陵自稱是中法混血兒,她父親是法國僑民路易·羅詩。母親沈氏,原籍福州閩縣。1864年羅迦陵出生在上海縣城內九畝地。不久父親回法國,六七歲時母親也去世,從此流落社會。

羅迦陵為生活所迫,她曾經做過外僑女傭,一些資料上說她還在虹口做過專門接待外國水手的“鹹水妹”。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做女傭期間羅迦陵竟然學會了英語與法語,當羅迦陵在虹口四卡子與哈同相遇時,哈同

相信她有“旺夫運”,正是幫助他事業發達的理想配偶。

1886年9月24日,哈同和羅迦陵在閘北青雲裡用猶太教儀式舉行了婚禮。自從與羅迦陵結婚後,哈同的事業就開始蒸蒸日上。

結婚的第二年,哈同就擔任了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的董事,1898年又改任更重要的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董事。1901年,哈同脫離新沙遜洋行,自己獨立創辦哈同洋行,專營房地產業。

真正給哈同的事業帶來巨大轉機的是中法戰爭。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軍隊在老將馮子材的率領下,接連挫敗法國侵略軍的攻勢。這些勝利讓中國人民歡欣鼓舞,上海的洋人卻坐不住了,他們認為,中國打敗法國後自然就會清理他們,於是紛紛逃離上海,上海的房價因此暴跌。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哈同也想去香港躲避一下,而他的新婚妻子羅迦陵卻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並把自己的首飾賣掉,勸說丈夫傾其所有用於購買房屋土地。

這是一場可能傾家蕩產的賭博,哈同賭贏了。清政府在軍事上節節勝利的情況下“不敗而敗”,洋人們又紛紛回到上海,“十里洋行”恢復了繁榮。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上海租界內的商業中心還位於南部靠近舊城的廣東路和福州路,南京路當時還很冷清。1899年公共租界向西、北、東三面大規模拓展,南京路這一帶成為全上海新的商業中心。

1908年,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走向也正是沿著南京路,那裡成為上海交通最方便的地方,很快店鋪雲集,成為上海商業最繁華的黃金地段,在數年間地價上漲千倍以上。

哈同購買的房產,恰恰是南京路一帶。哈同成為猶太“炒房團”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並被人稱為“遠東首富”,聲望超過了老東家沙遜。

南京路和福建路口有一座廟,羅迦陵經常到那裡燒香,聽信該廟住持的勸說,出資60萬兩,用名貴的鐵藜木鋪設南京路的路面,使這條馬路成為上海最為平整的道路。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正鋪鐵藜木)

哈同鋪路的時候,先把鐵藜木截成二寸見方的塊子,浸了瀝青,然後細細碼成馬路,再噴上一層柏油。這段路用了幾百萬塊鐵藜木,一塊估價六七角,可買白米三四鬥,在當時可以吃上一頓像樣的大餐。

哈同宣傳說鐵藜木結實,還有彈性,踩上去舒服,下了雨水一下子就吸乾了。消息傳到外地,人們添油加醋,鐵藜木變成了紅木,從此南京路上房產的價格飛也似的往上漲。

一首民謠這樣稱讚他:“哈同哈同,與眾不同。看守門戶,省吃儉用;攢錢鋪路,造福大眾。築路,築路,財源亨通。”

到哈同去世前,南京路地產的44%都屬於哈同所有,永安公司、新新公司、慈淑大樓的地皮都是哈同的產業,兩側凡是“慈”字頭的房產,如慈裕裡、慈慶裡、慈順裡、慈豐裡、慈永裡等,也都是哈同的產業。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鋪好的南京路)

03

僅僅十多年時間,哈同暴富成為上海灘的一個大亨。

羅迦陵對哈同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在湧泉浜羅家村這帶購上一塊土地,造一個花園。哈同毫不猶豫地便答應了下來,購地300畝。

整個花園,1903年開工,1910年收工,歷時八年。完工那日,上海灘是真正的大轟動。

市民口中將這個花園叫作哈同花園,而其實,哈同取名卻是“愛儷園”。“愛”字,乃取哈同全稱歐司·愛·哈同中的那個“愛”,而“儷”字,則取羅迦陵原名儷蕤中的那個“儷”。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愛儷園)

愛儷園開啟後,為維持園內生活,哈同、羅迦陵僱用了大批園丁,還招來成衣匠、理髮師、司機、廚師、傭人、丫頭、太監、和尚、尼姑等不下200多人。

在愛儷園中,哈同與羅迦陵相繼創辦了兩所大學,一所是華嚴大學,另一所是倉聖明智大學。

前者是羅迦陵聽從康有為的建議,於1913年在愛儷園中創辦。主講者為月霞法師,聽講者60人,需讀預科三年、正科三年後方可畢業。這本是中國近代佛教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然而做為華嚴大學的創辦人,羅迦陵目空一切地要全體學僧在每月的朔望之際對她頂禮問安。這個要求惹惱了月霞法師,也讓全體學僧無法接受。月霞法師率領全體師生離開愛儷園前往杭州海潮寺,弄了個不歡而散的結局。

倉聖明智大學是一所全日制學校,學制則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凡進入學校者,舉凡膳食、住宿、學雜費等全由園內提供,講授的課程則側重於中國古代文字、古代藝術、古代文化以及歷朝歷代的典章制度。倉聖明智大學聘請的授課老師為王國維等飽學之士。王國維在愛儷園專心於甲骨文研究,寫出了有關甲骨文的一系列文章,如《殷周制度論》、《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孫中山和哈同)

愛儷園也是當時上海社會名流和政界要人經常聚會的地方。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從海外返國曾在愛儷園小住,之後到南京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章太炎與湯國黎的婚禮,也在園中著名的天演界舉行;而護國運動的功臣蔡鍔將軍,在東渡日本就醫之前曾在園中養病。不少青年才俊、名媛淑女也受過園內資助。比如國畫大師徐悲鴻年輕時剛到上海,也曾經在這裡工作和生活過。

1931年,哈同在愛儷園裡離開了這個世界。十年之後,羅迦陵也在愛儷園仙逝。

到新中國誕生前夜,盛極一時的花園,早已是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模樣。1949年以後,新政府徵用了愛儷園,在舊址上建造了中蘇友好大廈(今上海展覽中心)。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04

1909年,羅迦陵應邀前往北京,被隆裕太后的母親認為義女,於是羅迦陵與隆裕太后成了乾姐妹。後來,宣統皇帝的弟媳又認哈同為義父。民國初年,哈同夫婦又去北京給乾孃拜壽,受到清宮款待,封羅迦陵為正一品夫人,又賜給60名太監回上海使喚。

哈同夫婦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他們收養了20名中外孤兒,全都住在愛儷園中。

哈同領養的11名外國孤兒為養子女,均從父姓;羅迦陵則領養了9名中國孤兒為內侄子女,均從母姓羅。

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有一個舉國皆知的世界乒乓球冠軍莊則棟,其父娶的第一任太太就是羅迦陵的養女。羅迦陵認定莊父這個當時還是鄉巴佬的男人是一個有福之人,其子將有狀元命。果不其然,莊則棟多次獲得世界冠軍。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當年的迦陵大廈)

1931年6月19日,哈同在愛儷園病故。英國駐華租界法庭鑑證了哈同生前所立的遺囑,決定全部遺產歸其妻羅迦陵繼承;又根據英國法律向遺產繼承人羅迦陵徵收了稅金達1800萬銀元的遺產稅。

哈同病故後,羅迦陵終日臥床,不理家事,全部業務都交給大管家姬覺彌打理。1941年10月3日,羅迦陵去世,死後葬於愛儷園。

羅迦陵的死,給她診治過病的名醫陳存仁說:“有一次杭州尼姑送到一盒青泥糰子,哈同夫人因牙齒脫落,怕痛不肯裝鑲,連吞四個,當夜發高燒。有人請了一位奧國的江湖醫生,說她是嚴肺病,一針下去,次日即一命嗚呼。”

羅迦陵死後,因哈同夫婦二人留下的2份遺囑有很大出入,引發曠日持久的哈同遺產案,成為民國時期著名的大案之一。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05

哈同在留下鉅額遺產的同時,也留下了遺產糾紛。

哈同的遺囑規定遺產由羅迦陵繼承,羅迦陵死後養子女、內侄子女每人10萬元,剩餘部分喬治得70%,羅弼得30%。

哈同死後不久,有2名自稱哈同近親的伊拉克人要求分遺產,被法院駁回。

1937年9月30日,羅迦陵又簽了一份遺囑,為了與以前的哈同遺囑相區別,這份遺囑被稱為“第二遺囑”。遺囑內容擬定得極為詳盡,除向社會、宗教界及政府捐贈外,中外養子女、洋行職員和花園老職工、羅迦陵親信的僕人、隨從都分到了相應的款項,她的管家姬覺彌一人獨得了400萬元的龐大產業。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據說這是姬覺彌)

姬覺彌本名潘小孬,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府睢寧縣高作鎮潘家莊的貧苦農家。

潘小孬幼時在家鄉私塾讀過幾年書。後前往上海謀生,考取猶太地產商哈同洋行的收租員(有資料說他年輕時在家鄉當過和尚,後還俗)。

潘小孬勤奮、機敏、相貌英俊,得到哈同夫婦的賞識,成為愛儷園總管,併為他改名姬覺彌。

至於姬覺彌為何深得羅迦陵信任,得到大筆遺產。名醫陳存仁在《我的醫務生涯》一書中說,“哈同為一不能人道的男性,所以姬覺彌有隙可乘,得以登堂入室,哈同也眼開眼閉,視若無睹。”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哈同夫婦和養子女)

哈同能不能人道不得而知,姬覺彌是羅迦陵的“入幕之賓”,則是大多資料所公認的。姬覺彌與羅迦陵相識後被認為“羅門”弟子,平時則姊弟相稱。

姬覺彌雖是一個商人,但頗想附弄風雅,以文飾他的鄙陋,他供養著一大批遺老。還當了愛儷園中的倉聖明智大學校長。

羅迦陵晚年失明,總管姬覺彌掌握經濟。羅迦陵死後,那些養子養女們將姬覺彌驅逐出園,姬覺彌去了香港,晚年寄宿在廟裡,直到1964年才默默無聞的死去。解放後能夠記住他的,只有早年他曾經資助留學的徐悲鴻先生。

哈同遺囑與羅迦陵遺囑最大的區別是對待中外養子女的態度不同,羅氏遺囑中各位養子女分配的遺產數額基本一樣,而哈同遺囑中格外照料的外籍長子大衛·喬治·哈同由於劣跡斑斑受到羅迦陵的嚴厲懲戒,不僅被剝奪了養子的資格,就連分給他的14萬元遺產也必須在其惡行改善後才能撥付,否則不享有繼承權。6名中國養子中除去早逝的長子羅友良,剩下的羅友蘭、羅友山、羅友啟、羅友仁和羅友翔均擔任了新成立的羅氏慈善事業基金委員會理事,而外籍養子女則無人加入。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由於“第二遺囑”是羅迦陵死後由其中國養子羅友啟發現的,所以外籍子女認為是假冒的贗品,不予承認;中方養子女則認為遺囑有羅迦陵的親筆簽名,是真實有效的。

圍繞著“第二遺囑”的真偽,中外養子女之間又展開了訴訟,經過兩次庭審以後,法庭並未作出裁決。正在這時,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開進公共租界,並控制了法租界,哈同花園隨即被日軍接管,這場官司最終不了了之。

孤女勵志記:從鹹水妹到上海灘富婆的逆襲人生

抗戰勝利後,在上海名人杜月笙、國民黨要員吳國楨、潘公展的調解和斡旋下,哈同家族終於在1946年達成了協議,承認哈同遺囑合法有效,承認第二遺囑中捐贈政府的部分有效,大衛·喬治·哈同和羅弼·維多·哈同分給中國養子女們比上一次更多的財產作為補償。

上海地方法院根據這一和解契約審理結案,平息了長達16年的遺產糾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