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覺得學校老師的專業水平普遍沒有社會輔導班老師的水平高?

橙子cgb


從總體上看,能在學校當老師,特別是有編制老師的人,其專業水平是遠勝於社會輔導班的。

然而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感覺,關鍵原因有三個:

1.辦學的自由度。公辦學校,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和小學不能選擇學生,甚至許多地方要求在學校內部也不能出現任何的普通班、重點班。而社會補習機構可以設置“基礎班”“提高班”“培優班”,實現分層教學。

許多公辦學校教學效果不好的班級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老師花大力氣維持課堂秩序,無可救藥的害群之馬還要想辦法救救,牽扯了老師大量的精力。而在補習機構,對於那些無可救藥的學生,正好還可以推薦更昂貴的一對一等課程,所以能夠起到更加顯著的效果。

2.老師的收入。社會輔導機構收費很高,這使得普通老師比公辦學校更高。一分價錢一分貨,重金之下才必有勇夫。其實,不只是輔導機構,現在許多民辦的中小學收費也很高,比如成都現在最好的初中——七中嘉祥,每年學費要幾萬,再加上可以悄悄進行選拔考試,中考成績坐火箭一般上升。

3.廣告宣傳帶來的效應。實際上,很多孩子去補習班能提高,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花了更多時間在學習上。但是隨著廣告宣傳的增多,再加上心理暗示,家長自然而然就覺得是補習班老師的作用。

綜上,不要盲目相信補習班的作用,費錢還只是小事,關鍵是耽誤了孩子時間就得不償失了。


城市與大學


從前有個人去趕集,到中午肚子餓了,於是買了五個燒餅,吃第一個,沒飽,第二個,也沒飽,直到吃了第五個,終於飽了。

第二次,他又去趕集,又餓了,於是想,我上次吃了第五個飽了,於是他這次就先吃第五個燒餅,但是沒飽。他很生氣,就和老闆吵了起來,說燒餅變小了。

吃過燒餅之後,罵也罵過了,沒飽,於是又買了包子,吃了兩個包子,大飽,心中大喜。連誇,還是包子好,賣燒餅的不是東西。

從前還有一個人,他姓王,有一年他種了西瓜到集上賣,大聲招攬生意:老王的瓜又大又甜,瓤紅汁多,解渴祛暑,延年益壽,健強筋骨,增長智慧。


飛花穿樹


這個問題提的好,我正想說這個事情。前幾天我班上轉來一個學生,因為某些原因,一直在某知名全國連鎖培訓機構一對一上課,但由於昂貴的費用和知識系統性的問題,不得不轉過來。這個機構各方面的教學程序還是比較完整的,也出題月考,進班之前校長給我介紹說數學剛考了110分,我想這基礎也不錯的,剛好當天晚上我們也週考,考試範圍也都一樣,可是考試結果我看傻了,全班三個不及格,他才60多分。這和我瞭解相差也太遠了吧?!

其實培訓機構的老師水平怎麼樣,內行都清楚。大體上包括三種人:一是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的。教學是一門技術工作,除了自己的悟性,也需要傳幫帶,在一個利益至上的機構,想教學成熟起來,比在公立學校晚五六年都還是保守說法。二是在職教師兼職。這些人的能力是可以信得過的,但是精力和責任感,還是和在學校有差距的,畢竟只是一份兼職。三是學校老師下海的。這中間大部分都是在學校待不下去的,因為年年考試倒數,沒有辦法帶下去啊,當然也有牛逼老師放棄體制去的,可畢竟有這種魄力的是極少數人啊!這樣的隊伍,機構拿什麼和學校內的老師比?!

機構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家長的錢收到自己的衣兜裡,所用方法無所不用其極。不管學生能力如何,為了留住學生,一方面是從心理上親和,這個確實優點,學校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是做不到的,另一方面就是降低難度,讓學生聽著舒服,可是和學校在校生考試一比較就露餡了。因此,機構有什麼資格可以和正規學校比呢?學校教學就是要面對升學考試,而不是迎合某一個學生,是不可能降低難度的。

那是不是說機構就是騙人的,沒有存在的價值呢?也不是,機構其實是對學校教與學的一種補充。畢竟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很難保障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和落實情況,總有學生落下一些知識漏洞。只要學生願意,家長經濟條件允許,到也是一種補弱的途徑。但我始終認為,補課就像補一件衣服一樣,有幾個小洞是應該補一補的,但如果全是洞,就無從補起了。機構為了賺錢,是不會考慮這麼多的。否則怎麼會在網上報道花了12萬,結果高考還是考了200多分。

我們有的家長的心態也是有問題的,開始不注意孩子的學習習慣和過程,臨近中考高考時著急了,以為花點錢交給機構就坐等考出好成績,這不是笑話嗎?補課,一是要看時機,要及時,不能等問題積累到不可逆轉就晚了;二是要客觀看待,不是花錢了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三是懂規律,一對一肯定比一對一群效果好,補了舊課還會友上課出新問題,這不是體力也不是一錘子買賣。

網絡這個東東,便捷了我們,但也容易混淆是非,還是要理性看待比較好。


一葉輕舟150225721


我是專業的輔導老師,從事專業家教16年,主要教初中的數理化和語文。從我這些年所帶學生的感覺來談,總體來說學校的老師還是可以的。只有極少數確實不行。學生成績有差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也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是一個老師的責任。比如寫字,書寫不好是小學三年級以前的問題。初中的老師就無能為力,再比如計算,總體基礎是小學打下的,初中成績不好,也不能怪初中的老師!一個班級只要有幾個學生學習好,就說明老師的教學是對路的,至於有些孩子一塌糊塗,就是各有各的問題。學校裡相對來說教務繁雜,老師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所以不要一味的責怪老師,要從自身找原因,來配合老師。


東門家教307


這也要看是什麼檔次的輔導機構,一般檔次的水平肯定不去學校老師。以我老婆為例,以前剛畢業在培訓機構做老師,不是很大的那種,一共8個老師,大家都在私下學習往公立學校考。趕上那一年我們市大量招收教師,八個老師考上6個,培訓機構元氣大傷,沒過一年倒閉了。看到了把,培訓機構大部分都是考不上公立學校的老師,水平怎麼樣也能看出來了吧!之所以有這種錯覺,培訓機構小班教學,能照顧到每頓孩子,公立學校人多,照顧不過來。但要論水平,絕對是公立學校教師高。比如說前幾年公立學校的老師偷偷的在輔導機構上課,課時費比培訓機構自己的老師高很多,而且供不應求。


代軍偉3


這是事實,很明顯,選培訓機構一定要擦亮眼。我家孩子上小學時圖離家近,上的是巨人的,大部分老師跟學校老師差不多,講課枯燥無味,也不負責任,孩子愛學學,不學隨便,不做作業老師連吭都不帶吭一聲的。孩子學習就很渣,後來初一,覺得不行,就不辭辛苦的去離家很遠的新東方學習,老師全是985,211學校畢業的,新東方又是個盛行說段子的校風,底蘊超好的老師有聲有色的授課,課下各種跟蹤溝通威逼利誘,孩子特別喜歡老師,捎帶了喜歡課程,成績從學渣一躍穩居班級前5,現在因為某些原因搬離了城市,新居方圓20裡內沒有新東方,又報了學而思的網課,寒假讓孩子試聽了一下,老師和助教也是各種牛逼,孩子很喜歡,強烈要求把所有課程都報了,因為學校老師年齡又大,授課又不講方式方法,課程講的特別沒意思,放學後儘量屏蔽工作,孩子不愛聽,但一些課程又實在喜歡,就都報了,期待能有個好的結果。

學校老師因為是編制內,鐵飯碗,再加上校內各種考評內鬥,工資也不高,工作時間還長,對孩子花費的精力勢必不會特別多,封閉在學校這個象牙塔裡,對社會的敏感度也比較低,除了某些名校名師之外,一般不求新穎,不求符合學生求知心理,不求適應學生特點,自然感覺沒有那些好培訓學校的老師高大上。但是校外的一些小型培訓機構素質可就參差不齊,

要非常小心的選擇了。


井貝


人與人的教學方法不同,起到的效率也是不同的。我是校外一對一輔導教師,有一次輔導學生做題目時,我輔導的學生說這一題我在學校問老師三四回了,老師支支吾吾半天沒說話,竟然不會,說拿回去好好考慮一下,結果幾天過去了,當她再去問老師這個題目時老師直接找藉口離開躲著她😂😂😂…我三下兩下就給她講明白了。所以,社會上教育機構的老師不一定差,學校的老師也不一定好,總會有好有差的,不能一概而論。學校老師教學總歸要照顧大部分學生,對學習好的而言是浪費時間,對學習差的進度又嫌快,一對一輔導才能真正補救自己的弱項提高成績。


流光水色


首先是班容量不一樣。現在小學就我家附近的幾所小學一個班裡面都將近60人,即使人稍微少一點也是在50多吧。那這種情況下老師講課只能是什麼呢?只能是抓大放小,就是抓大部分人的節奏,那小部分人是超越節奏還是說是落後,老師不能完全在課堂上顧及過來。

而培訓班就是校外的補課班,我見過的一個是一間教室坐大概10~12個孩子。我問了一下,他告訴我說這個已經是比較多的,主要是用於什麼呢?用於平時孩子下課放學之後的一個做作業就是能多和孩子一起,這已經是最多的。其他小一點的教室一般都是坐3-5個孩子,然後完成作業或者進行單科輔導,甚至於有一些就是一個老師對的是,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孩子。

那很明顯呀,輔導班的話一個老師最多教10個孩子,肯定是能講的明明白白,一個一個的過一遍。而且1對1的輔導,那都是給一個孩子專門開闢一節課的時間,就盯一個孩子,那效率肯定不一樣的。

第二呢,時間長短不一樣。上課在學校的話,它是40分鐘或者是45分鐘一節課中小學是這樣。老師要把在45分鐘的時間裡面,要帶領上大家一起先去鞏固複習一遍,開始講新的內容,然後再講講下節課的需要預習的東西,還要針對作業的情況說一下,針對考試的情況說一下,針對班裡學生提問等的情況說一下,想想看這是多大的精力和時間。

而校外的補課班都簡單了,1對1直接把今天輔導的東西完成。頂多針對上節課或者是針對學校老師的內容歸納總結一下,他要做的內容少,而且他面對的只是一個學生他不存在的要同時處理多個信息。

這樣自然顯得校外輔導的效率好提分快,然後好像講得好似的。


小黑豆


我女票是社會某輔導班老師,每個月月薪都五位數以上,在她公司算了中低收入水平!她工作以來,可以說顛覆了我原來對課外輔導不認可的認知~~所以嘗試回答下!!!

第一,教學老師水平差別很大,學校老師很多是師範畢業的,我高中班(普通直轄市重點中學實驗班)很多成績中下等才去念師範,且大多數師範生是沒有很多985學校成績高的,女票他們補習班老師不乏清華北大港大等學校畢業本科及研究生,大比例是985靠前學校畢業的!女票西南邊陲985學校畢業,在公司,她經常在學歷上自卑(真自卑,不是自嘲)。先天聰明才智上,非絕大部分學校老師可比。

第二,社會活動主體機制更加靈活,課外輔導更有針對性的製作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難點,能夠更擊中個體的痛點,學校教學必須根據教學大綱跑完,照顧不同水平的學生,授課體驗會有差別。

第三,教學態度和服務水平更優,學校教師教學更像是煮大鍋菜,有幾個老師會定期給家長打電話彙報學生情況的,女票他們是要有定期給家長反饋小孩的上課情況,不關心學生,自己都不知道咋回答家長,這是一種倒逼式教學重視,而且反饋成果直接關係到學生的續報和是否退費,直接關係到經濟收入!優勝劣汰!!我們什麼時候聽說過學校老師被辭退的案例呢,教的再不好,態度再差也可以混下去。

第四,每生資金投入差別極大,外部輔導班付費和學校學費繳費簡直天差地別,是吧,在學校上一個學期才一兩千,課外輔導一科一個學期對應的週五週六就要這麼多,,,對應老師的收入也會差別很大,反饋到教學效果上也是有差距的!

第五,滿足日益增長的高水平的教學水平需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家庭經濟水平更高,對小孩教育越來越重視,他們對小孩教育的需求也更高~很多時候,普惠教育水平的學校不能滿足高水平的教學需求~~~~


GHo建築攻城獅


原因很簡單,要麼就是你遇到了“假老師”,要麼你就是“假學生”!我這裡並沒有詆譭輔導班老師的意思,輔導班也有優秀的老師,但是說學校的老師專業水平普遍比不過輔導班老師,這是誤解。

我認識一位代課老師,因為是代課老師,後來學校不再聘任,去一個大型輔導機構包裝成了名師,當然也不是專職的,因為只幹一個暑假,被學生認為是“名師”,很受歡迎,收入非常可觀,據說一個暑假能賺10萬元,這只是代課費,不是他辦的輔導班。

而這位老師,在學校代課的時候,成績並不突出,最大的特點就是幽默,會忽悠,在學校嚴格的考查制度下,成績誰好誰差一目瞭然,而在輔導班,只要學生喜歡就行。

為什麼學生會認為輔導班老師業務水平更高?我分析有以下原因:

1、從老師方面來說:輔導班上課,追求成績不是主要目標,反正輔導班也不考試,即便有考試,還能讓學生考差嗎?迎合學生的興趣才是關鍵,比如經常講個段子,當然實力還是要有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需要管理,沒有和學生的衝突和對立,你愛聽就聽,不愛聽,睡睡覺、玩玩手機都和老師沒有多大關係。

老師也會拿出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去精講,不用面面俱到,不用檢查落實。

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自然會喜歡老師,同樣的水平,老師在輔導班會更受歡迎,讓學生覺著水平更高。

2、從學生方面來說:因為輔導班的學生來自於不同的學校,接觸到的老師也不同,在公辦學校,你就是這個學校,這幾個班級的老師,但是輔導班,你是這群學生的老師,學生會進行比較,一些水平較高的老師,就會突出出來,讓學生認為輔導班老師水平普遍較高。

但是,雖然學生覺著老師水平很高,至於學生能不能真正提高,就不得而知了。

3、從輔導機構來說:真正能培養出優秀教師的輔導機構不多,很多機構都是“借用”了公辦學校的老師,一些實力比較強的老師會受到輔導班的重視,學生不歡迎的老師,輔導班也會將其淘汰。一些大型的輔導機構,如果能從各地找一些老師,總體水平肯定更高。但是,隨著國家大力整治輔導機構和有償家教,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

從這個角度來說,真正優秀的老師,還是來自學校。

總體來說,學校上課就像吃飯,吃五穀雜糧,上輔導班就如同吃補品。對於選擇輔導班,還是要不看廣告看療效!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