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是怎么形成的?

大实话演说家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告解体,这个令西方世界心惊胆战的红色帝国灰飞烟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因此受到巨大挫折。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苏联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局势,那么这个令世界战栗的红色帝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静夜史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阶段来看。

苏联的前身是沙俄帝国,这个帝国至15世纪崛起开始,经过5个多世纪的疯狂扩张,领土达到空前的2000多万平方公里。

但噬土成性的沙俄并没有因领土扩张而富裕起来,相反沙俄在帝国主义国家里,经济发展非常滞后,这使沙俄比其他帝国主义更容易崩溃,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在沙俄成功的重要前提。

一战作为帝国主义之间的火并,也是关乎帝国主义各国国运的豪赌,沙俄也参与其中。但战争的巨大消耗并没有为沙俄带来实际的效益,相反却将沙俄推到崩溃的边缘。

终于在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沙皇统治结束。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未退出一战,俄国仍然在一战的巨大消耗中摇摇欲坠。于是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俄国带入共产主义时代。

“十月革命”的成功,推翻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要同时在几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理论,完善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内涵。

而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领袖,对苏联的诞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力排众议,以极其屈辱的条件与德国媾和,成功退出一战。

随后红军集中兵力,陆续消灭国内的沙皇旧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对苏俄的武装入侵。

列宁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必将在全世界范围内陆续发生,所以包括俄国在内的所有世界上的民族都将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这就是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原则。

在这一原则的影响下,沙俄土地上先后成立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苏维埃共和国,芬兰作为沙俄的一部分也根据民族自决权原则走向独立,和德国媾和后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也相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

根据列宁的民族自决权原则,具有民族自决和民族分离权力的各苏维埃政权在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后,以平等身份组成苏维埃共产主义联盟,最终实现全球共产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

在列宁的指导下,1922年12月,俄罗斯、白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联盟首先合并,组成联邦制国家,苏联正式成立。

但随着1924年1月列宁的去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实际领导者。

相比于列宁的民族自决权原则,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斯大林最终选择了背弃,他推崇的“大俄罗斯主义”,最终成为苏联的组成形式。

作为列宁深恶痛绝的路线,大俄罗斯主义”片面强调俄罗斯民族的优越性,将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及其它加盟国视为俄罗斯的私有财产和附庸,他们在苏维埃内部的地位严重不对等。

这种俄罗斯利益至上的思想,在斯大林手里发扬光大,并最终贯穿苏联始终。

在斯大林的带领下,苏联的组成带有了鲜明的沙文主义特征:

1924年乌兹别克、土库曼两个苏维埃共和国加入苏联;

1929年塔吉克苏维埃共和国加入苏联;

1936年,外高加索联邦解散,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个苏维埃共和国加入苏联;

1936年12月,哈萨克和吉尔吉斯两个自治共和国升格为苏维埃共和国并加入苏联;

1939年9月17日,在德国闪击波兰后,苏联出兵波兰东部,夺回西乌克兰和西白罗斯地区,将国界推进到一战前的寇松线;

1939年11月,苏联发动苏芬战争,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夺取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地区,并在此建立卡累利阿地峡—芬兰苏维埃共和国,1956年7月撤销并入俄罗斯联邦;

1940年3月,苏联红军强行开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8月,三国成为苏联成员国;

1940年6月,苏联红军强行夺取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共和国,8月并入苏联。

至此,苏联的15个加盟国全部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阿布哈兹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不过很快在苏联解体后并入格鲁吉亚;

另外,唐努乌梁海于1944年被俄罗斯联邦接纳,改名图瓦共和国,东方巨龙在不知不觉中失去17万平方公里土地;

蒙古作为苏联没有名分的加盟国,被俄罗斯控制直到1992年。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苏联和苏俄其实是一个包容关系,苏俄是指1917年11月7日,经过十月革命后在原来的沙皇俄国基础上所建立的国家,全名叫做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先看到苏联的国家体制。
苏联当时所施行的是加盟联邦制,也就是说,从名义上来说,苏联实际上是由许多国家组成的一个联合政体,其中包括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苏俄,除此之外还有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国家,当然,这些国家的名字后面都有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上世纪初的时候,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推翻了当时的临时政府,建立了新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我们说的苏俄,也就是如今的俄罗斯,而原来的许多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则趁此机会闹了独立。当时的苏俄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列宁只好韬光养晦,弄出了一个用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将外患解决,专心对付国内的反抗势力,也就是我们常在书中看到的白军。
1921年,随着红军打败了白军,处决了高尔察克,流放了一批反抗势力代表任务之后,将俄罗斯原来的盟友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等和自己打下的原先的白军势力范围合并起来,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苏联正式成立。所以说,苏联和苏俄的关系,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包容的关系。

生猛历史


苏联(1922.12.30-1991.12.25),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形成经过了三个阶段,即1917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及革命后的国内战争。

20世纪初,俄国已是帝国主义国家,但仍存在封建农奴制残余,经济发展落后。俄国对西方国家依赖很大,造成了俄国社会矛盾丛生。俄国的无产阶级遭受各种压迫,是革命的领导阶层。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的理论,鼓舞了俄国无产阶级向资本主义展开进攻。

1917年3月,俄国爆发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了包括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内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4月16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次日,他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报告的提纲公布在《真理报》上,这就是《四月提纲》。

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目的是将资产阶级代表和地主阶层逐出政权机关,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形势,增加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的影响,剥夺孟什维克和革命党窃取的权力。在《四月提纲》的基础上,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大量的群众,为新的革命做准备。

5月1日,临时政府外长米留科夫向协约国发出照会,声称临时政府“将遵守对我协约各国所承担的义务,把战争进行到底”。5月3日,照会公布,激起了俄国民愤。彼得格勒爆发了10万人的工人、士兵示威游行,反对战争,要求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在压力下,撤销了米留科夫等人的职务。

7月1日,彼得格勒又爆发了70万人的示威游行。孟什维克和革命党企图让示威在临时政府的口号下进行,但打出的标语却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对同盟国发动的战争遭到惨败,7月16日,彼得格勒第一机枪团装备武装起义,布尔什维克党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决定采取和平示威。

7月17日,首都50万群众再次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屠杀命令。随后强行解除工人武装并下令通缉列宁。七月事件意为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运动进入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阶段。随后,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6万多名赤卫队和士兵,粉碎了科尔尼洛夫的叛乱,提高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

10月23日,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发动武装起义的决议,会上成立了由列宁、托洛茨基等人组成的委员会。10月29日,布尔什维克成立了由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等人组成的领导起义的军事总部。正当准备起义时,加米涅夫的在报纸上泄露了起义的机密。临时政府采取了破坏起义的措施。

但起义已不可阻挡了,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到次日凌晨,整个首都几乎被起义军控制,克伦斯基逃出彼得格勒。晚9点45分,“阿芙乐尔”巡洋舰发出的一声炮响,赤卫队发起了对冬宫的总攻。次日凌晨,占领冬宫。

11月7日,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的会议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会上成立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列宁当选人民委员会主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俄)。到1918年3月,从城市到农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苏俄成立后,遭到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地主阶层的武装叛乱,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布尔什维克党粉碎敌人的武装干涉企图,保卫了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之后,原俄罗斯帝国的各民族纷纷建立了自治共和国。在抗击共同敌人时,俄、乌、白等国建立了同盟关系。

1922年12月30日,俄、南高加索、乌、白联合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宣告形成。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停止存在,随即解体。


野史也是史


苏联作为曾经叱咤风云,比肩美国的超级大国,存在了接近七十年,它的诞生,发展壮大,衰落及至覆灭,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值得研究。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是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之后,又有其他国家加入苏联,苏联成为拥有15个加盟共和国的大帝国。

15个加盟共和国在宪法意义上是平等独立的,但俄罗斯显然是其中最强大的主体,加上高度集中的集权制度,大国沙文主义盛行,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越来越严重,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导火索。

苏联之所以建立,究其根源,在于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建立。苏俄建立以后,被西方世界围堵封锁,在巩固自身政权以后,出于安全考虑,苏俄同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组成联盟,建立更加强大的国家,这也是苏联建立的背景。


生说


苏联的形成是一场革命造成的,俄国十月革命上台的革命领袖列宁在1922年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让一些国家被迫加入苏维埃联盟的前提下强行建立了苏联,这也为后来苏联的土崩瓦解埋下了伏笔。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被迫下台,二月革命是由资产阶级的政府和工人农民代表的苏维埃联合发动的革命,不过资产阶级和工人农民代表的无产阶级不可能共享政权,在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中提到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的任务就是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不过当时还没有机会实施。

在1914年的九月彼得格勒的工人阶级上街游行,反对资产阶级政府不退出大战的行为,遭到资产阶级的血腥镇压,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无产阶级便把暴力夺权,提上了议事日程,最后在1917年十一月七日由苏维埃的领导者列宁发动了十月革命,打败资产阶级联合政府建立了苏俄,列宁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称,不过这时还不叫苏联。

苏俄变成苏联的时机,在1922年十二月三十日的苏维埃大会上会议决定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也就是苏联,苏联指的并不是原来的沙俄,而是只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都受到了苏俄的控制,所以在政治上把他们这一系列国家看做一个整体,苏联的组织形式类似于现在欧盟。



在1922年最初决定加入苏联的有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等一些其他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起建立了苏联政府,即由列宁领导的苏联人民委员会,至此苏联成立。


无花台


苏联的建立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共产主义的不断兴起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阶级也随着不断的壮大起来,与此同时每隔一段时间的经济危机促进了工人阶级的不断团结,在工人阶级不断的进步中就开始诞生了信仰共产主义的政党。

全世界最庞大的工人阶级都集中在欧洲,因此欧洲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也最为活跃,不少国家也爆发了由信仰共产主义政党所发动的革命,不过绝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唯一取得胜利的就是由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

在苏俄成立以后列宁出于方便开展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而成立了共产国际,这也就形成了世界共产主义是一家的国际格局。也正因为有了共产国际这一全世界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组织,在历史上深受俄罗斯影响且现在又有了共同信仰的国家,譬如当时的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就开始着手组建一个共同的苏维埃联盟,于是就有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之后,陆续有十多个国家加入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有十五个加盟共和国而组成。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国家,在国家的运行体制方面肯定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比如领导干部的终生制就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来源这个国家的历史,苏联的前政权就是一个农奴制的国家,沙俄的政治体制明显就是以沙皇为核心的独裁制度。

沙俄国旗

因此苏联在国家体制的建立以及实际运作当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沙俄独裁制度的影响,这也就使得苏联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国家治理上难以出现有效的创新,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强大,逐渐演进为我们熟知的大国沙文主义。这就是沙俄旧制对苏联最大的影响,这一大国主义的政策最终造成了苏联争霸世界的国策。

除此之外长时间的领导层利益固话也为苏联最终的解体埋下了伏笔,苏联的官僚体系中有着很强烈的依附性,下级对上级几乎是唯命是从,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底层的问题无法有效的传递到最高决策层,最终只能使整个国家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直到积重难返走向最后的崩溃。


异域边缘


苏联的形成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并不是十月革命后一蹴而就而形成的一个国家。苏联后来所拥有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也是不断加入苏联的,甚至地中海三国是被苏联吞并的。

1917年10月革命后建立的新国家,准确来讲,并不能称之为苏联,而应该称之为苏俄,因为当时的主体只有俄罗斯一个国家。1921年,以协约国为主的一战参战国的军队对新生的苏俄政权进行了武装干涉,这其中包括美国、日本等国家。

1922年12月29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四国共同签署联盟条约,依据条约,四国将共同组成一个新的联盟国家。次日,苏联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在大会上通过了苏维埃联盟条约和成立宣言,苏联正式宣告成立。

1924-1925年,随着中亚地区民族国家疆界的调整,逐渐形成了乌兹别克、塔吉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五个斯坦共和国,这五国在随后几年也分别以加盟共和国的形式加入苏联。1936年,南高加索联邦解体,形成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国,同年,这三国也直接加入苏联。

1940年,纳粹德国对东中欧诸国发起了闪电战,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也在德国的攻击范围之内,而根据苏德秘约,苏联随后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三国,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苏联遭到了波罗的海三国民众的反抗,苏联的入侵也为这三国后来首先宣布脱离苏联有很大关系。

同一年(即1940年),乌克兰境内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也改为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这就是后来的摩尔多瓦的前身。几乎于同时,俄罗斯的卡累列阿自治共和国也加入苏联,不过在20世纪50年代,卡累列阿因为人口过少等原因被取消加盟共和国的地位。

除了加盟共和国以外,苏联附近还形成了一批意识形态与苏联保持一致的社会主义卫星国,这些国家包括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


青年史学家


苏联是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解体的沙皇俄国废墟上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沙皇俄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数民族受统治者压迫,内部矛盾十分尖锐。1917年11月15日十月革命后的当天,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随即发表了《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宣布各族人民拥有平等、自主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同时废除任何民族和宗教的一切特权和限制。次年1月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明确肯定了联邦制的原则,指出苏维埃俄国建立于各自由民族联盟的基础上,成为各民族苏维埃共和国联邦。

在民族自决思想的鼓舞下,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和自治共和国。原属于沙皇俄国领土范围内的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高加索先后宣布建立并得到苏俄的承认。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战败,势力退出东欧,苏俄军队收复在战争中失去的国土,不少独立的国家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例如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从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中分裂出来的土耳其斯坦、花剌子模、布哈拉都相继成立苏维埃共和国。

苏俄内战爆发后,俄共(布)中央为了集中力量进行战争,提出了加强各苏维埃共和国间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1919年6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指令,规定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统一的军事指挥部,在战争中又陆续合并各共和国其他的一些行政机构。

内战结束后,为了顺利恢复经济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各苏维埃共和国认为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经济整体,以便充分利用各国的经济财政资源。 1922年10月召开的俄共布中央会议上,根据列宁的建议,规定各苏维埃共和国在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联盟,同时规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国通过外高加索联盟加入苏俄联邦。 12月30日,在斯大林主持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会上,斯大林作了关于组建苏联的报告,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四个共和国成为最初的加盟国。大会还选出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加里宁、彼得罗夫斯基、切尔为雅科夫、纳立马诺夫分别代表四个共和国出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24年1月,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了苏联宪法,从法律上把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形式固定下来。 在之后的中亚细亚民族区域划界工作中,原来的土耳其斯坦、布哈拉和花剌子模共和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土库曼和乌兹别克两个新的共和国,并于1925年加入苏联。另外,又组建了塔吉克、哈萨克、吉尔吉斯三个自治共和国并于1929年加入苏联。

在国际格局风云激荡的20世纪30年代,苏联从自身安全角度出发,先后以威逼利诱甚至军事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将西部国境线向西推出200——300公里,扩大领土47.6万平方公里,新建卡累利阿——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摩尔达维亚等5个加盟共和国。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直至50年代中期,苏联统共有16个加盟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129个边疆区和州。


大将军威武K


  苏联虽然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这个曾经的红色帝国依然留给人们无数谈资。在说过苏联的许多奇闻逸事后,不知大家是否知道苏联如何形成?苏联的全名又是什么呢?

  

  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俄国的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当时,布尔什维克控制的版图只有莫斯科、彼得格勒周围的数百平方公里,而由于一战和二月革命的原因,曾经的沙俄帝国也早就分裂了,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等国都脱离了沙俄帝国。因此,这时列宁所建立的国家与后来的苏联在性质、版图、名称等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其全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图)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

  此时,原沙俄土地上的国家,虽然都处于失控状态,但由于布尔什维克政党、以及其他革命政党的存在,其内部都充斥着国家政权争夺的战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白之战”。列宁领导的苏俄政权也不例外。他们不但要面对国内复辟势力“白卫军”的进攻,还要应对帝国主义势力的围剿。在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后,布尔什维克终于完全控制了俄罗斯。而在俄罗斯布尔什维克以及红军的帮助下,乌克兰等国的布尔什维克也成功取得了政权。

  

  (图)苏俄内战

  到1922年初,各民族共和国的战争基本结束,六个红色国家依次完成独立,他们是: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鉴于帝国主义对这些无产阶级政权施加的强大外部压力,以及由于连年战争导致的国内经济衰退,这些国家迫切需要联合起来;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布尔什维克原本都受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党控制,都服从唯一的领袖列宁,于是也有了联合的纽带。于是,经过一番讨论,决定根据列宁的指示组成以民族为区分的国家联盟。这个新生的国家便命名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苏联”

  

  (图)列宁领导下建立了苏联

  此后,苏联红军以追剿白卫军为名义,又陆续进入中亚,在中亚建立了一些苏维埃政权。苏联政府将中亚各国按照民族区分,形成了5个加盟国,即我们熟知的中亚五国。二战前夕,苏联占领了摩尔多瓦地区,并以此地区为核心建立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又凭借《苏德停战协定》的秘密协议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并在其上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如此,加上最初建立时的六个共和国,一共15个加盟共和国,便形成了我们熟知的苏联。

  欢迎关注“孙博士侃历史”,官方公众号“fisher101990”,一同领略真实的历史吧!


孙博士侃历史


苏联其实是列宁的民族学说一种体现,列宁从革命者的角度做过一个定论“沙皇俄国是各民族的大监狱”。他认为将来各民族的无产阶级起来革命之后,会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自由的联合。


一次大战末期布尔什维克革命在俄罗斯的主要城市掌握了政权,列宁根据俄罗斯人民最迫切的要求宣布退出战争复员军队,并且以前沙皇俄国四处侵占和搞民族压迫的地方都可以独立了。


但是大量的沙俄军队将领及其所属部下在协约国等势力的支持下拒绝承认苏维埃政府也拒不复员,反而开始向彼得格勒(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进军试图夺取政权,他们就是所谓的“白卫军”。大家听见比较多的是高尔察克占据了鄂木斯克一带,邓尼金则控制了部分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还有尤登尼奇占据了波罗的海沿岸一带。


应当说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影响了相当多的部队,所以尽管有若干部队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保卫苏维埃政权,例如拉脱维亚步兵就是最早的契卡部队,但是大量的俄军还是解散了,甚至是干脆集体开小差一哄而散。苏维埃政权只能重新组织红军去对抗这些白军。


就是在这一片战乱中,原有的俄罗斯帝国彻底散架了。布尔什维克在各地的分支纷纷建立其苏维埃政权,然后就不得不跟当地的资产阶级进行激烈的战斗。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波兰和芬兰两个地方。


波兰是原本就曾经作为独立国家存在过,而且一直有独立运动并且即便是被瓜分后在奥匈内部还是存在一定的自治势力,奥匈军队中也有波兰团队。等着俄罗斯帝国散架,奥匈也紧随其后,那么这些波兰团队和自治地方迅速联合起来在原本也混过社会民主工党的毕苏斯基带领下让波兰复国了。而波兰的社会民主工党里布尔什维克其实反而是少数了,所以新成立的波兰毫无疑问采取了民族主义立场,坚决不跟苏维埃俄罗斯玩,反而不久就动手开打了。


芬兰的情况也是差不多,芬兰原本是沙俄之内一个高度自治的大公国,可以说除了沙皇兼任芬兰大公,芬兰给沙皇出人当兵,俄军也在芬兰驻防,这么几条之外。基本上就好像外国一样。革命一来了当地的布尔什维克就开始建立苏维埃,不过一直牢牢把握芬兰地方政权的沙俄军队中的芬兰将领和当地的主要政治势力们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很积极的接受了苏俄的独立政策,但是坚决不肯买苏维埃的账。开始工人苏维埃一方有亲布尔什维克的俄军支持算是僵持。但是很快根据列宁宣布的政策,芬兰一独立,俄军就撤走了,那么资产阶级的白卫军立即占据了上风。芬共领导人库西宁只有逃往彼得格勒。(倒是也不远……)


这边在俄罗斯大地上红军逐渐的顶住了白卫军的进攻然后转入反攻,前期各地的布尔什维克游击队就纷纷再次跟着进城建立苏维埃政权。比如乌克兰经历了短暂的“人民共和国”盖特曼政权时期后,很快被苏维埃力量推翻了,在中亚和外高加索也是基本如此。


因为历史原因波兰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民族分布其实一直都是犬牙交错的,尤其是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更是如此,当年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就是因为哥萨克的头领想借着俄罗斯帝国力量对抗波兰国王。独立后的波兰一点都没有犹豫的打算趁着俄罗斯的混乱赶紧多抢地盘。于是红军跟波兰军又开打……


原本在列宁的计划里红军是带着革命的声音去向西唤醒无产阶级一口气革命到最少也是巴黎,这样才符合马克思说的世界总革命。别忘了当时慕尼黑和匈牙利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呢。可惜图哈切夫斯基在华沙城下吃了一个巨大败仗,只能暂时打住了。波兰的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他们其实是少数了,但是根据路线划分吧)代表人物捷尔任斯基也只好留在俄罗斯做了第一任契卡主席……


苏俄跟波兰的停战条约结果是把白俄罗斯西部和乌克兰西部一大片地区划给了波兰,为波兰二次灭国埋下了祸害根子。


波罗的海三国的资产阶级先是在尤登尼奇的支持下然后又在波兰的支持下把布尔什维克建立的苏维埃政权都剿灭了。苏俄按照列宁的政策也只有承认他们的独立。


摩尔多瓦本来就是罗马尼亚民族发祥地,雅西是他们第一个首都,但是后来被沙俄抢来了。这一片混乱中,摩尔多瓦先独立然后赶紧回归了罗马尼亚。


等着战争基本停息了,布尔什维克派建立的苏维埃在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大部和乌克兰的大部(别忘了剩下的被波兰抢跑了)还有外高加索稳定的建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列宁去世前不久的1922年,他们也实在是觉得必须有一个法定的联合形式来说明一下这种不明不白的政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了,列宁的教导还是要记得,世界革命和民族的自由联合,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等人对他的民族理论还有所发展。革命后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自愿组成联盟,这既能体现“自由的联合”又为了以后世界革命爆发,其他国家挨个加入留下了后门,还得说一句,为了体现“自由的联合”苏联条约规定了各国是可以退出的!!!!


于是这四个共和国就成立了苏联。只是苏联成立之后,外高加索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因为历史上就有民族矛盾,虽然都是布尔什维克了民间的情绪还是一直很大。最后斯大林发展的理论指导下,觉得一个三层的苏联确实很不方便(苏联——二层联邦——共和国),那么就改成都是以民族划区的共和国直接组成联盟吧。中亚的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土库曼就此从自治共和国成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苏共觉得效果还过得去,于是到了1936年,苏联公布宪法时候就做了如此规定:如果一个共和国里某个民族占据人口一半那么可以用这个民族命名这个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人口总数应在一百万以上;最后一条特别重要!为了确保这个民族共和国可以离开苏联不惹麻烦,它必须处在边疆区而且应同苏联的邻国有共同的边界;免得真的独立了成为国中之国麻烦事太多。符合这三个条件的那些民族自治的共和国都可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之下的哈萨克、吉尔吉斯两个自治共和国也就此成了加盟共和国,外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也成了加盟共和国,外高加索联邦就不见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为了让以前搞试点的那三个中亚共和国符合宪法,苏联对他们的边界进行了好一番的调整,结果就让他们今天的边界看起来很古怪而且民族分布也并非严格按照共和国边界来了。希望日后不要再为此惹事……


不过即便是如此,还是有许多的共和国四六不靠就只能用自治共和国的身份留在不同的加盟共和国之内了,比如俄罗斯联邦里还有那么十几个自治共和国(包括大名鼎鼎的车臣……),格鲁吉亚里面有俩(都在闹独立开打……)。


很快二次大战就要开幕了,斯大林不是对此没有感觉,他战前准备之一就是拼命的抢地盘扩大苏联的战略空间,于是借着西方抱头鼠窜,德国也暂时无力他顾的机会,他跟罗马尼亚要回来了比萨拉比亚(摩尔多瓦),然后觉得让罗马尼亚统治了这地方二十多年很亏,于是又把沙俄都从来没有抢到过的北布科维纳也要来了然后并入比萨拉比亚成立了新的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波罗的海三国?呵呵,没啥好说的,都赶紧大办苏维埃吧……


麻烦又出在了芬兰!苏联本来是觉得芬兰的维堡就在列宁格勒城下(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从那里开炮可以轻松轰平这个漂亮城市,不安全啊。要跟芬兰换地,拿出来的地盘是苏联要的两倍,只是都是更加靠近北极的不毛之地……芬兰断然不肯啊!那么就开打……


光说去占领人家抢地盘太资产阶级了,怎么办?苏联还有库西宁呢……让他去芬兰边界那些芬兰族聚居区成立一个芬兰民主共和国吧,然后苏联跟他签订条约就好。当然苏军还要武力“护送”他去赫尔辛基上任呢。


只是这个战争打得实在是不光彩,最后地盘算是抢来了,苏联也精疲力尽了。没法子芬兰不能苏维埃化了,但是可以在苏联之内再造一个苏维埃芬兰么,人口不够?好吧,有请卡累利阿族帮忙,于是库西宁就成了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的主席。经过二战一圈折腾,芬兰的头头曼纳海姆也确实油滑,沙皇的侍从武官果然没白当啊,斯大林觉得曼纳海姆战争中还是给自己留了面子,战后表现也很不错,于是就让芬兰继续那么着了。到了1956年,苏联为了表现自己真的很温和,其实也是对芬兰彻底死心了,就把这个共和国又撤了,降回去成了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共和国。


最后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就是这么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