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魏武卒”:根本沒什麼特別長處的“民兵”

過往吹噓“魏武卒”是中國最早的“重裝步兵集團”的文章,即基本自“

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一句話為基礎,進行發揮,洋洋萬言,其實胡說。

因為這是一種“兵員選拔”的標準,就像《宋史·兵志一》中所述的:

建隆元年……詔諸州長吏選所部兵送都下,以補禁旅之闕。又選強壯卒定為兵樣,分送諸道。其後代以木梃,為高下之等,散給諸州軍。委長吏、都監等召募教習,俟其精練,即送闕下。

北宋太祖時代的禁軍選拔標準,就是強壯+身高,先派“兵樣”,後送“木梃”,也就是一根木杆子,比量高低,合適的就送到首都汴梁。

而“魏武卒”的選拔標準,是“負重百里長跑”。

歷史上真實的“魏武卒”:根本沒什麼特別長處的“民兵”

先秦文獻記載300步為1裡,6尺為1步,1裡為1800尺,1932年出土的東周晚期古銅尺合今製為23.1釐米,則,1裡為415.80米,百里為42.58公里,正好和一個“全馬”的距離差不多。

“日中”則是當時流行的“十六時制”中的一個時刻:

夜半、雞鳴、晨時、平旦、日出、早食、食時、日未中、日中、日失、餔時、下餔、日入、昏時、夜食、人定

這是一種白晝分十一時,夜晚分五時的計時法,“日中”的時間點是確定的,即今天的正午12時,但是其他的“時”的長度是根據日夜長短而伸縮的,在夏至日,日夜長度比為11:5,也即均勻分配,每個時為1.5小時,每時又劃為10刻……

不過,荀子又給了我們一個很奇怪的信息,即“跑全程馬拉松”卻不知頭尾時間,只能進行推測。

而如果單純“跑”的話,《二年律令·行書律》有個參考:

郵人行書,一日一夜行二百里。

如果是今天的“日中”出發,明天的“日中”結束,只能算是“負重行軍”了,“一日一夜”正好是“郵人”(沒那麼馬)的一半,倒也說得過去,而且標準算相對固定,不過相對於其他古典軍隊的新兵訓練,這個數字並不“神奇”。

奧古斯都時代的羅馬軍團新兵,要接受為期4個訓練月(GRUELLING MONTHS,長度可能不同於現代意義的月)的每日訓練,其中重要的訓練科目就是要在負重20.5公斤的情況下,以普通行軍速度5小時行軍29公里(20羅馬裡,1.45:1),以強行軍速度5小時行軍34.8公里(24羅馬裡) 。

以軍隊標準進行要求,那麼,“魏武卒”的選拔,很可能是從當日的早上出發,而“十六時制”以“晨時”為日界,也就是在這之前的晚上算“昨天”,之後才算“今天”,

按夏至日的標準時長,就是早上3點鐘,黑燈瞎火的可能性實在不大。

歷史上真實的“魏武卒”:根本沒什麼特別長處的“民兵”

“日出”是6點鐘,到“日中”是6個小時,負重行軍42.58公里;“早食”則是7點半,春秋時齊頃公有“滅此朝食”之說,常理開戰應在“早食”之後,若以此為起點,即4小時30分,負重行軍42.58公里。

參考古羅馬軍團新兵,或許前者比較合適,但荀子根本沒有說清楚起止點,更展示了他的描述的“非專業性”。

問題是,無論如何,“負重行軍”是否可以作為“重裝步兵集團”或者“特種兵”的佐證?

恐怕不能,甚至連這些兵員是否被“集中使用”和“集中編制”都說明不了,因為《荀子》中根本沒有擴展相關信息,而其他先秦史料中,也並沒有點名“魏武卒”的具體編制情況,更不存在“魏武卒”集中使用的記載。

所有的聯繫,都是間接的,即號稱吳起建立“魏武卒”,而事實上呢?

最常被引用的《吳子·勵士》中關於吳起以“武卒”破秦的記載是:

(魏武侯問“秦攻西河”,吳)起對曰:“臣聞人有短長,氣有盛衰。君試無功者五萬人,臣請率以當之,脫其不勝,取笑於諸侯,失權於天下矣……今臣以五萬之眾而為一死賊,率以討之,固難敵矣。於是武侯從之。兼車五百乘,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眾。此勵士之功也。

所謂“武卒”七萬的來源是《尉繚子》:

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

這兩條中提到的都是“無功者五萬人”、“提七萬之眾”,和“武卒”有一毛錢關係嗎?

根本沒有,事實上,《漢書·刑法志》中寫的是:

歷史上真實的“魏武卒”:根本沒什麼特別長處的“民兵”

齊愍以技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銳士勝。

也就是說,魏國以“武卒”雄強諸侯,是在魏惠王時,而早在魏惠王繼位之前多年,吳起已經奔楚,而吳起當年所率的“五萬”、“七萬眾”,實際上是魏武侯“發兵”派給他的“無功者”,所以才要吳起“臣請率以當之”,而不是什麼在“西河地”編練的“重裝步兵集團”。

再來看看戰國縱橫家言:

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史記·蘇秦列傳》)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過三十萬。地四平,諸侯四通輻湊,無名山大川之限……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萬。(《史記·張儀列傳》)

在忽悠魏王合縱的蘇秦口中,魏國有兵70萬,但在逼迫魏王向秦低頭的張儀口中,魏國“卒”不過30萬,其中還得有防守邊境的10萬,這倆數,哪怕以常理來說,“誇強”人人愛聽,可以撒開了“吹”,而“逼弱”,你不能說得太離譜,人家70萬大軍讓你縮了2/3,就算六國君王都是弱智,也不帶這麼耍的。

也就是說“武士(武卒)二十萬”頂多就是個“美好願景”,當不得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