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中有没有昏君?

猎神降临orz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大都白手起家,辛苦打下江山,都知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道理,因此绝大多数的开国皇帝都算是明君亦或守成之君。当然除了以下这一位,王莽,他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头号开国昏君,王莽建立的新朝,历一世而亡,其统治历史都短到后人几乎都忽略了他和新朝的存在。




王莽,新朝开国皇帝,王莽此人素有名望,虽然出身自显赫的王氏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列侯,五人封大司马,是西汉最显贵的外戚家族。但王莽又和一般的纨绔子弟不一样,他不喜欢声色犬马、觥筹交错、莺歌燕舞的贵族生活。反而习惯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学习《论语》。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王莽就是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很快便声名远播。




通过一系列的自我包装,王莽逐渐得到朝野上下的认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瑕疵的谦谦君子怎么能被埋没呢?从汉成帝阳朔三年起(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开始进入中枢参与机要。通过认真踏实办事、举止言谈恭歉有礼,王莽的个人形象变的越来越高光起来,这个看起来几乎“完美无缺”的年青后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举荐。永始元年(前16年)30岁的王莽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去世,无子嗣。45岁的王莽以大司马录尚书事扶立9岁的汉平帝登基。自此他独揽大权、权倾朝野,走向了人臣的最巅峰。




早已经达到权利最顶端的王莽还收拢了很多崇拜他的人,为自己篡汉扫清了一切道路。元始元年(1年),王莽受封安汉公,但据受朝廷封给他的二万八千户食邑俸禄(关键时候还是要装装清高),此外王莽与其三大亲信升任“四辅”之位:王莽为太傅,领四辅之事;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居三公上。“四辅”大权独揽,除封爵之事外,其余政事皆由“安汉公、四辅平决”。此时汉朝大权已经完全掌决于王莽之手。




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元始五年(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立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王莽以太子年幼代为领政,称假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在一番沸沸扬扬的操作之下,王莽接受孺子婴的禅让,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农历七年腊月),王莽时年54岁。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篡位禅让当上皇帝的人。


王莽建立新朝,颇思有所作为,但他随饱读诗书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复古守旧派。他所推行的“王莽改制”到处充斥着返璞归真的原始落后的思想,新朝历一世而亡,其实就是亡于他的复古改制。




王莽改制花样繁多,如将天下之田改名“王田”,用“王田”之名恢复“井田制”(商周国有土地制度),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均不得买卖。此举初期甚得人心,但后来遭到大批勋臣权贵的抵制。王莽还大搞币制改革,对官制与官名也随意乱改,出现了不少早就废用很久的春秋战国的官名官制,且朝令夕改令行不一,朝政因此混乱不堪。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百姓失去赖以谋生的生产经济,加重了流民的产生。这些改革以复古改制为目标,但执行过程却困难重重,由于上至公卿下至平民都反对激烈,新朝又采取高压政策滥捕滥杀,这都大大加重了社会的动荡,新朝的统治根基也变得摇摇欲坠。


复古改制早已经不得人心,臭名在外,而以正统自居的王莽,对周边小国、边疆少数民族不仅不加以笼络反而横加指责随意降爵。他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又收回并损毁“匈奴单于玺”,改授予“新匈奴单于玺”;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下句丽”;这些带有挑衅侮辱性的行为直接的后果就是这些国家无一臣服于新朝。王莽原本是个比较注重与民休息的人,但他建立新朝后却常常挑起事端发动战争,不仅导致边境冲突不断,还使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边境战乱不绝,同时也让新朝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加重了社会阶级的矛盾。




新朝统治末期,天下大乱民变四起,王莽的倒行逆施早已经是不得人心,绿林赤眉两大农民起义军乘乱而起。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王莽自公元8年篡汉称帝,到23年亡国,共计在位15年,新朝历一世而亡,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此足可见王莽是一个何等昏聩无能的开国皇帝。


大国布衣


开国皇帝和昏君,本来是有点自相矛盾的两个角色。因为开国皇帝之所以能够开国,那必然是有两把刷子的,不然为什么能在乱世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帝王呢?

但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历史的长河中,还真就能挑出来既开国,又亡国的皇帝,他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勗。

话说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最强的诸侯主要有两家,河东李克用,和中原朱温。开始是朱温占据了上风,最终取代唐朝称帝。李克用临死之前,给继承自己位子的儿子李存勗留下了三支箭,第一支箭是朱温,第二支箭是自己所扶持后来又背叛自己的幽州刘守光,第三支箭则是契丹人。

李存勗号称“半截太宗”,在和后梁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就像李世民一样英明神武,关键时刻轻骑绕过敌人大军,直捣空虚的梁国首都汴梁,梁末帝朱友贞绝望自杀,李存勗也就成了后唐的开国帝王,也就是后唐的庄宗。

李存勗有个爱好,就是唱戏。得到天下之后,他身边的这些戏子都个个显贵了起来,有的时候甚至直接封戏子为刺史,而他身边身经百战的大将还有很多没有得到相应的赏赐,由此渐渐的失去了军心和民心。

就在他得天下的第三年,魏博军发生叛乱,李存勗派兵镇压却接连失利,不得已启用了自己冷落许久的李嗣源,而李嗣源到了魏州之后,却半夜被叛军劫持,不得已做了叛军的领袖,反过来进攻洛阳。

李存勗手忙脚乱,决定御驾亲征,宣布开府库赏赐士卒,但是士卒已经心寒,很多人都直接四散而走。李存勗不得已,决定退往汜水关,和自己的儿子李继岌合兵一处讨伐叛军。

但是就在此时,他曾经崇信的伶人郭从谦发动了叛乱,乱军之战李存勗被射中脸颊,不久死去。手下有几个忠心的人,把周围的乐器和衣服之类草草的覆盖在李存勗身上点火,算是完成了火化,可叹李存勗百战得天下,三年便覆亡。而后来称帝的李嗣源和李存勗之间并无任何血缘关系,可以说天下自李存勗得,也自李存勗亡,可谓是取天下难,守天下更难的佐证了。


经史通义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94位皇帝

开国昏君并不在少数,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下明朝朱元璋从起义到立国的部分事迹,如果想真实的了解历史,请认真的去理解...

朱元璋和陈友谅都是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韩林儿的部下。 朱元璋和陈友谅忙着打内战,和蒙古人作战的任务都落在韩林儿头上。

韩林儿先后收复了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后来还攻克了元朝的上都(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然后进兵朝鲜,把平壤也拿了下来。

清代重臣张廷玉评价韩林儿:“元之末季,群雄蜂起。……林儿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元庭雄兵,荡之八九。太祖得以从容缔造大明,藉其力甚焉。

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又谋杀了韩林儿,攫取了龙凤宋朝的胜利果实,朱元璋对韩林儿的所作所为,比赵匡胤黄袍加身更加令人不齿。

擅杀旧主,这是朱元璋的不忠。

朱元璋17岁时,他61岁父亲朱世珍去世,朱元璋出生时父亲已经44岁了,由此可以推算出朱元璋的父亲生于1286年。

崖山之战是1279年,朱元璋的父亲出生时,距离南宋灭亡只有七年,朱元璋的爷爷不可能七岁就娶妻生子,所以他的爷爷一定是大宋遗民。

以此类推,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高祖朱百六,太祖朱仲八都是宋朝人,大宋可没有拿数字给人取名的习惯。这个结果是朱元璋手下文臣考察出来的,欺负老朱是半文盲,十有八九是凭空杜撰出来蒙人的。

朱元璋明知这些电话号码般的名字是手下人杜撰出来蒙自己的,却还装模作样的替他们修建皇陵,这种敷衍祖宗的态度是为不孝。

朱元璋死后,把46个嫔妃都为他殉葬,此为不仁。

疯狂屠戮曾经并肩作战的功臣,是为不义。

对,朱元璋是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处事不明,任人唯亲不能任人唯贤,藩王分封制,汉朝时的七王之乱,东晋的八王之乱犹在眼前,老朱视若不见,把自己的儿子分封为藩王,结果他刚死没几天,就天下大乱,闹出叔叔夺侄子皇位的闹剧。

废除相权,增设特务机构,闭塞视听,靠恐怖手段来管理国家,这是封建文明的倒退。

朱元璋违背历史制定的制度,让以后的大明王朝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后宫乱政等历史上所有的教训层又重新历练一番。

一、过河拆桥,诛杀开国功臣

说到朱元璋杀的开国功臣,那真是太多了,或许这些人都有罪,或许他是为了为子孙扫除登基障碍而痛下杀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究竟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左丞相胡惟庸、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靖宁侯叶升、永嘉侯朱亮祖、江夏侯周德兴、凉国公蓝玉、蓝玉党”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主要有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等人。宋国公冯胜、德庆侯廖永忠、颖国公傅友德、临川侯胡美、定远侯王弼等

可以说开国功臣中十有九空。

二、杀人如麻

据说朱元璋在位期间杀人如麻,仅蓝玉案就有一万多人被杀,据记载,朱元璋可能杀了四十五万人左右。

三、大兴文字狱

由于朱元璋以前当和尚,对于“僧”、“贼”、“光”、“秃”等挖苦他过去历史疮疤的字眼,变得相当敏感,因此明初的文字狱绝不比清康乾年间逊色:这场始于洪武十七年,终于洪武二十九年的长达13年的黑暗岁月,受害者不下数十万,明朝初期优秀的知识分子,因“文字狱”一案,几乎为之一空。朱元璋大兴文字狱到后来,越来越变本加厉,只要是上述字的同音字,都认为是通假字,居心叵测罪不容诛。

朱元璋靠独裁来统治国家。

朱元璋打下江山后已经规定了,所有皇族子孙天生享受富贵,不用做任何事,全部国家养着。国家的钱哪里来?当然是从百姓那里来,今天的说法叫纳税人,所以明朝百万皇族全靠纳税人养着。但是皇族们每天山珍海味,荣华富贵,纳税人哪里养得起?明代中期开始,全国各地的财政收入已经养不起当地的朱姓子孙了,比如那时的河南,全省全年财政收入84万石,但河南本地的王爷们一年要消耗192万石。山西省年财政收入152万石,而山西的皇族每年的俸禄是312万石。

明朝初年,河南周王府年俸只需1万石,到了嘉靖年间,要69万石。明朝初年,山西晋王府年俸1万石,到了嘉靖年间,要87万石。

朱家人或许在他们刚刚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有过那么一点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毕竟当时也是打着“打倒元朝腐败集团”的旗号发动的起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帮朱姓人经过若干年的坐江山,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道德最低下、人品最流氓、精神最可耻的一帮人。他们只为了自己的享乐,丝毫不关心人民的死活,他们虽然心里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知道百姓的不满,但他们宁愿设立东厂、西厂、锦衣卫来严格监视人民,也不愿意自身做出任何改变。

这样的一帮人,等待他们的结果是什么呢?是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愤怒的人民,是被屠杀殆尽。

朱家人一直都在做着美梦,他们想万世一系,永坐江山。为了确保江山稳固,他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最终却发现,历史是欺骗不了的。人们压抑了两百年的怒火燃烧起来,哪怕子孙百万,一样是灰飞烟灭。

实施过海禁的王朝有三个:元、明、清。元朝有过五次海禁,不过旋禁旋开,总共的海禁时间大约10年。清代的海禁时间是30年左右。大明呢?从洪武四年到隆庆开禁,禁海的时间大约是200年。

一个皇子死了上百个十五六岁的女孩陪葬,殉葬停止了千年后又启,八股文章盛行,起于宋末的女子裹脚在明朝大行其道!明永乐后拥有海军和船队的大明也是自己放弃了卓有成效的海上远征,转而选择了自我孤立,并切断了中国了解和融入世界的通路,而那正是大明帝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代的欧洲,全球大航海,世界大殖民,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展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1486 年欧洲荷兰远征12000公里占领了南非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1493年西班牙葡萄牙划分了分割全球殖民地的教皇子午线。151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去见了上帝,但《天体运行记》也终见天日。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1521西班牙攻击菲律宾,1565西班牙正式殖民统治菲律宾, 1609-1619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定律。1609年伽利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同年测试光速,虽然未成功。 1620年斯涅尔发现折射定律。 1628年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1632年伽利略提出相对应原理……。这些都是与明朝同时代,欧洲开始了对古老中华文明古老中国的全面超越!同时期的大明朝做出了什么世界级的成绩?这算明朝中国落后于西方么?明朝皇帝懒惰怠政,太监弄权,党争不断,封建礼教盛行。八股文取士,读书人思想僵化,教条刻板。女子缠足,男人一辈子不剃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腐朽逻辑甚嚣尘上。明王朝是集其腐朽的朝代。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可笑又不知,毫无价值!明王朝如果遭遇西方列强的侵略还不如清朝。看明朝的领土版图即可知明朝皇帝及其官僚的愚蠢无能!

看到这里,不知道面前的您是否已经了解了昏君朱元璋的黑暗和狠毒?





ID笑似花解语


历史上开国皇帝中最出名的昏君非赵构莫属,很多人会有疑问宋朝的开国皇帝不是赵匡胤吗?赵构算什么开国皇帝,但凡对历史有兴趣的人都知道赵构就是一天下了12道令牌最终杀害岳飞的刽子手,其实他也是一个开过皇帝,宋朝严格意义上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但是后来因为与金人和元人连年作战最终宋朝在历史上形成了南宋和北宋,赵构是南宋的首位皇帝所以他也算是一个开国君主了。以下是赵构作为开国皇帝昏庸无能的铁证。



1:靖康之耻。说到赵构就不得不提北宋的灭亡了,更不得不提靖康之耻,靖康二年五月初一,金人四太子金兀术大军攻破东京(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一个是赵构的哥哥。一个是赵构的父亲),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嫔妃、文武大臣,其中还包括赵构的亲生母亲韦太妃和赵构的原配邢氏以及两个女儿,俘虏人数3000余人,东京城被洗劫一空。那时的赵构还是康王,金人还没攻破东京的时候,赵构在相州已经被宋钦宗命为兵马大元帅,指望他保护东京,没想到东京后来告急送来勤王书,赵构没有去守卫京城,而是哭的死去活来装孝子,装作悲伤过度派副帅前去支援,而自己却一路向东逃窜,金人带走俘虏北上的路上本来也是有机会营救的,可赵构就是不同意,也因此国不能一日无君他才坐上了皇帝的位置,靖康之耻宣告了北宋的灭亡,赵构在他的逃亡路上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



2:重用奸臣。南宋初建根基未稳,赵构迫于靖康之耻的压力立主战派李纲为相,不久后赶走李纲重用汪伯彦、黄潜善等奸逆主张放弃中原,忠臣兵马大元帅宗泽战死之后,赵构拜杜充为帅,其实杜充是金人在宋军高级将领里边的奸细,杜冲处处打压忠臣、延误战机,最后彻底的投靠了金人,赵构也一直在做他的逃跑皇帝,甚至一直逃到了海上,因为金人都是北方人以铁浮屠(金人最强的骑兵)为主不善水站,金人就一直守在岸上准备困死赵构,后来各路义军的兴起不断骚扰奔袭金人后方,再加上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有利作战金人才撤退。赵构又回到临安府(杭州),金兵暂停进兵以后,赵构抽调部队镇压各路义军重新不熟军事部署,其实是为了增加与金谈判的筹码。南宋在临安府站稳脚跟以后他仍然不思进取反而更加重用奸臣。



3:杀岳飞。在岳飞、韩世忠的带领下宋军节节大胜,可是在这个时候赵构担心将领功高盖主、财政不支于是下令各路人马班师休整。那个时候岳飞、韩世忠已经收复了大片失土,金人已经是节节败退阵脚大乱,赵构却听信了秦桧的建议不让进攻而是求和,秦桧曾经也是俘虏大军北上的一员后来投降了金人二太子,回到赵构身边做了金人的政治耳目,秦桧认为一旦岳飞、韩世忠等人打败金人那么就得迎回二圣,两位老皇帝回来了赵构的地位就尴尬了,赵构虽然仍然一副孝子的嘴脸,其实心里也早就这么想了,所以他派遣秦桧为使者议和,还罢免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甚至为了达到议和的目的不惜一切代价杀了南宋第一将军岳飞。



历史其实很可笑,想当年赵构没有做皇帝之时也是信誓旦旦一定要精忠报国、精心辅佐,可是做了皇帝以后就性情大变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成为史上少有的昏庸无能的开国皇帝,这样的皇帝注定遗臭万年!


老天请睁眼


开国皇帝和昏君,应该是相互矛盾的两个词,但人本来就是矛盾的,所以真有皇帝兼具二者,这些皇帝又分两类,一类是抛物线式的,多少做出了点成绩,干出一番事业,但后来就变味了,另一类是纯粹昏庸式的,属于机缘巧合开了国。

先说第一类,这一类的代表人物是王莽、司马炎、萧衍、高洋和李存勖(xù)。

1、王莽


这几位都是做出了成绩的,王莽成绩最差,虽然篡位前名声不错,办事也很牢靠,但是改朝换代之后一场改革,改的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四起,汉室遗族也趁乱起兵,大新王朝一世而亡。

2、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属于摘桃子的,桃树司马懿种好了,肥司马师施了,其他事司马昭也处理好了,司马炎直接摘就行。

司马炎多少做出了成绩,攻灭东吴结束三国乱世,并创立太康之治。但相比之下,他的错误更大。荒淫好色姑且不论,司马炎中后期挥霍无度,更加助长了西晋权贵的奢靡之风,贫富两极分化严重。

并且司马炎目光并不长远,看曹魏这么惨,他就重启了分封制,又立了一个傻儿子,还对胡人内迁不管不顾,结果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西晋土崩瓦解。

3、萧衍

萧衍是明显的抛物线,前期英明神武,真刀真枪打下了江山,坐了几十年以后糊涂了,迷信佛教,引狼入室。一场侯景之乱,繁华江南赤地千里,南朝梁名存实亡。

4、高洋

高洋也是摘桃子的,其父高欢和其兄高澄为他铺好了路,当然,这路到他脚下,可以说是幸运,也可以说是能力使然。准备称帝的高澄遇刺后,东魏举国哗然,反高氏势力蠢蠢欲动,但年仅24岁的高洋迅速稳定局势,称帝建国。

在位初期,高洋励精图治,编制齐律(影响了后来千余年的律法制定),大力整顿吏治,并屡次击败柔然、突厥、契丹。西魏(北周)、南朝梁,投杯而西人震恐,负甲而北胡惊慌,被称为"英雄天子"。

然而在位后期的高洋纵欲酗酒,行事乖张变态,给北齐禽兽王朝的大名再添一笔,最终饮酒过度暴毙。

5、李存勖

李存勖虽然继承了李克用的底子,但在称帝建国的路上,他自己的能力也至关重要。

李存勖骁勇善战,当了十五年晋王,在这十五年内,他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建立后唐、灭亡后梁、攻灭前蜀,威震天下。

但李存勖是个戏曲发烧友,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杀戮功臣、横征暴敛,最后死于政变。

再说第二类,这类人集中出现在大割据时代,比如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而且他们的政权不会太大太强,毕竟运气不能当饭吃,天上掉下一个大国强国是不可能的!

这一类的代表如五代十国时期的桀燕政权,刘守光一个大头兵,靠着几个叛立适时,就占了一块地盘,称帝建国,两年后被灭。并且因为统治期间残暴不仁,这个燕国才被称为桀燕。

最后说一下亡国皇帝有没有昏君。

总体来说,亡国皇帝还是昏君居多,毕竟好好一个国家在你手里没了,总有你一份责任,当然,也有些是国家早就败光了的,像晋愍帝司马邺,只剩下一个关中,还发旱灾,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粮没粮,怎么跟前赵打?妥妥地亡国。

还有崇祯皇帝,努力奋斗十七年,没搞成中兴反而亡了国,虽然他能力不算顶天,但也算不上多昏,亡国也有生不逢时的原因。


平沙趣说历史


要说开国皇帝中的昏君,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晋武帝司马炎!

来,先上照片。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三国演义》。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最后一集的剧照。看看这个演员选的,“望之不似人君”。受这部电视剧的影响,我对司马炎的第一印象就不好,感觉这哥们就是个昏君。

后来,我有学到一个成语,叫“羊车望幸”,也和这哥们有关系。

话说晋武帝司马炎兴兵灭吴之后,将吴主孙皓的后宫三千佳丽尽数纳为己用。加上他前期从晋国各地选拔的美女,他的“老婆团”就达到了近万人。



为了解决每天晚上到底要临幸哪个妃子,司马炎脑洞大开:他每天在特制的小车上,让羊拉着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果然荒淫无度。

倒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历史资料读的渐渐多了,发现司马炎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不堪。

晋国建立之初,司马炎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修养的政策,国力蒸蒸日上。太康年间,晋国一片繁荣,史称“太康之治”。然而,自从吴国被灭之后,司马炎觉得天下无事,四海咸宁,逐渐怠惰政事 ,变得奢侈腐化起来。

再说说亡国皇帝中的明君,第一印象首推崇祯。

一直以来,崇祯给我的印象都是一个时运不济的末代君王。他从天启手中接过大明这个烂摊子,励精图治,铲除阉党,无奈遇上天灾人祸:内有李自成、张献忠流寇作乱,外有满清努尔哈赤屡屡犯边。崇祯帝左支右绌,最终无力回天,大明还是亡了!崇祯帝也自缢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下,以身殉国!


然而,剥开历史的迷雾,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崇祯:他虽然扳倒了魏忠贤,却依然重用太监做监军;他在敌军围城的紧要关头,把己方统帅袁崇焕用吊篮吊入城中囚禁问斩,直接导致敢来助战的关宁军将士寒心远遁;在围剿流寇和抵抗入侵的双线作战中,文武大臣但凡出现小错,轻则下狱,重则处斩首……刚愎自用,不能充分放权,没有御下之术的崇祯,对大明的灭亡,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并非算是“诸臣误朕”!

这么多年来,我逐渐明白,这世间的事,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这世间的人,也不是非好即坏的。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不以好坏论善恶,不以成败论英雄。


寒蝉历史


纵观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开国皇帝就是昏君的屈指可数。按照正常模式来讲,一般都是开国皇帝打天下,后代子孙败家。

但是也有特例,一人身兼开国皇帝和亡国皇帝两种身份。

这个人就是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懿家族为了篡夺曹魏政权,可以说是三代经营,处心积虑。司马懿杀曹爽时已经70开外,两年不到就一命归西,根本来不及称帝。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在世时,对内几乎完全控制了曹魏的大权,对外灭掉了蜀国,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可惜他有高血压,突然中风死了,只好把称帝的工作留给儿子司马炎。

司马炎三十岁继承父亲的王位,即位之后没过几天就把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曹奂赶下了台,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史书上记载司马炎的长相比较怪异,手长过膝,更让人叫绝的是留有一头拖到地上的长发(不知道每天打理头发需要多久),要在今天走到大街上肯定会被人看作文艺青年。

由于司马懿,司马昭都是事后被追封为皇帝,所以西晋事实上的开国皇帝应该算是司马炎。司马炎在继位之初的十多年里,算得上兢兢业业,坐的牛车缰绳都是用普通的麻绳,坚决不用丝绸,用人也是知人善用,驾驭有度。太医司马程据曾经献上一件用野鸡头上的毛织成的毛衣,司马炎下旨当众烧掉,并宣示全国以后不许再贡献用特殊技法制作的奇装异服。在他的治理下,西晋没过几年就灭掉了最后一个对手——吴国,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分裂混乱状态。

没想到从此以后,司马炎仿佛变了一个人,开国皇帝的锐气在他身上一扫而尽,不仅沉迷美色,而且昏招迭出。

他首先下达一个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诏令,命令将全国各个州郡的军队全部解散,仅仅在大城市保留一百人,小城市五十人,用来维持治安。虽然所有大臣都一致反对,认为国家武备不能放松,否则一旦有外敌入侵无法应对。

从东汉以来,游牧民族内迁越来越多,有个叫江统的官员发现西晋国内不知不觉有了上百万的游牧民族,赶紧上书司马炎建议对这些人严加提防,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徙戎论》。可惜司马炎每天精虫上脑,浑然不觉整个社会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反而认为江统的建议是一派胡言,根本置之不理。

事实证明,江统的眼光非常准确,司马炎死后仅仅十四年,中国进入最为黑暗的一段历史——五胡乱华。据统计,三国时总人口2000万左右,经过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之后,有将近二分之一人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死掉,到东晋初仅余800万汉人!

司马炎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立自己先天大脑有问题的痴呆儿子司马衷为太子。

为了傻儿子安心坐稳王位,司马炎逼死了自己的亲弟弟。因为司马攸为人贤明,很得大臣和百姓们的敬重。司马炎担心威胁自己的傻儿子,打发司马攸去青州当官。其实这个时候,司马攸已经得了重病,他反复上表请求免行,但司马炎看来这就是故意拖时间。最终逼的自己的亲弟弟油尽灯枯,吐血而亡。

司马炎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分封诸侯王。他平时闲着没事干,就胡思乱想,认为自己家族能够轻易推翻曹操家族,就是因为曹家没什么宗族势力,一旦朝廷发生变乱,没人能够帮忙。

于是他干了一件自认为无比正确的大事,这就是把自己的二十五个儿子和其他宗室都封为诸侯王,每个诸侯王都有很大的领土和独立的兵权。这二十五个诸侯王中,最厉害的有十个,分别是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囧、长沙王乂、梁王彤、淮南王允、成都王颖、东海王越、河间王颙。最后还嫌不够,又封自己的叔叔汝南王亮为太尉,管理国家大事。

可是司马炎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件事不是擦亮了阿拉丁的神灯,而是亲手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他的傻儿子和这群亲戚比起来,简直就是狼群中的一只小羊。

这些分封的诸侯王不仅没能保卫晋朝天下,反而在连年自相残杀中把西晋王朝推向了死亡!

司马炎驾崩前的西晋,外表看似平静,然而一股股力量犹如岩浆那样在地下奔腾汹涌。然而,司马炎对这一切浑然不觉,每天都在为自己治理下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而沾沾自喜。公元290年的一天,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终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随着司马炎的死去,潘多拉魔盒的盖子即将打开,火山也终于开始爆发,整个西晋政权都将在剧烈的震动中彻底崩塌。,整个中国大地也将迎来最为黑暗的一段历史时期——五胡乱华!

虽然晋朝最后并没有亡在司马炎本人手中,但正是他的一连串昏招种下了恶果,使得晋朝短短50多年即告灭亡。

这么短的时间,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所以,给司马炎这个开国皇帝贴上一个昏君的标签并不为过。


小奔说史


三马同槽食曹禄,吞蜀代魏后灭吴

一统江山三司马,隔代传位尊愚者

肉糜典故天下知,妖后乱政八王乱

五胡南下祸千古,三国英杰扼断肠

司马仲达地下知,后代何言姓司马

一首打油诗诗说尽西晋王朝前世今生,三代而立,二代而败,53年寿命,祸害中国300年。

你说你这么一败家爷们,对得起前面三国英杰吗?

你说你这么一败家爷们,对得起后面五胡乱华死去众多汉家儿郎吗?

给汉家差点带来亡国灭种之祸,司马懿啊司马懿,你的后人真太不争气啦,让你蒙羞!

晋武帝司马炎就是这样一个一人身兼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身份的千古奇葩。

想当年司马懿老爷子为了篡夺曹魏政权,可以说是隐忍数十年,装傻装愣,最后高平陵政变绝地反击。一举将曹魏政权掌控于手中,最后隐忍一辈子的司马懿阖然长逝,留下二个儿子司马昭,司马师掌权。

这二位也还不错,对内完全控制了曹魏大权,所有反对者杀无赦,对外派邓艾,钟会二路进军灭亡蜀汉,安乐公来洛阳安乐来啦。

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人明白晋代魏指日可待。

可惜这司马昭是个人才,也是个乐极生悲的典范,在蜀汉投降之后,于洛阳宫殿宴请安乐公后主刘阿斗,阿斗一句“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笑的是满脸开花,然后面瘫,最后嗝屁啦。(兴奋过度引发急性高血压,最后中风,脑梗死亡)乐极生悲有没有。

于是,一个乐极生悲典故后,司马昭一命呜呼,建国称帝野心只能留给败家儿子司马炎。

这司马炎是个能力不咋地的二世祖。

除长相比较奇特之外,没啥特别优点,据说他是一个另类,手长过膝,一头长发,很有70年代美国披头士的风范。爷爷老爸打的江山,他因为命好坐收渔利。一般坐收渔利的都不懂的创业艰难百战多。

不过这司马炎同学也不算完全的败家子,至少前期十来年还是做事的,总体评价是,知人善任,不尚奢靡,御下有方。

在他那十来年算是英明的治理下,再加上西晋原本就有的超然实力,公元280年,西晋灭掉三国最后一个对手吴国,结束自黄巾起义起一百多年的分裂混乱状态。

谁曾想灭亡东吴,统一天下的司马炎开始本性毕露,嘚瑟不过。于是,原本应该英明神武,锐气无双的开国君主,变成一个沉迷美色,崇尚奢靡,昏招跌出的庸碌君主。

他的昏招概括起来都是不作不死典范。

第一:施行极端政策,解散军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仅仅在郡城保留100人武装编制,县城和其他小城保留50人武装编制。百人队有没有。🙃🙃🙃这50-100人,连维持治安都不够,战斗力连城管都不如。也许是司马炎看天下混战太久,与民休息,可是这休息的也太彻底啦吧。

第二:汉末始,三国政权不断打击游牧民族,被打败游牧民族要么归降,要么内迁。都不放牧,向往大汉美好生活。

于是游牧民族人口越来越多,超上百万游牧民族遍布西晋。有识之士看见这情况不对,游牧民族内迁安分守己还好,要是出乱子,就是大动乱。于是像司马炎上书《徙戎论》主题思想就是,外来人口太多,暂住证制度不好施行,而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提防着点。

谁知司马炎已被女人,酒色弄的颓废迷失自己。全然不知国家危机重重,反认为《徙戎论》一派胡言。

第三:司马炎因为孙子的原因,居然立自己的痴呆儿子司马衷为太子。

为啦自己傻儿子能安心做皇帝还将著名的贤王,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攸逼死,这个时候司马攸其实已经身然重病,早就不会成为傻儿子威胁,可是司马炎还不放心,最终逼的自己的亲弟弟油尽灯枯,吐血而亡。

第四:复古封国,分封诸侯国。

着司马炎说傻不傻,说不傻又好傻,他吸取灭亡曹魏的教训。什么教训,就是曹魏灭亡最关键是宗室力量太小,地方势力过大,一旦皇帝丢失权柄,宗室都没人可以奋起反击,于是就认为必须要扩大宗室力量。于是就开始复古改制,把自己的几十个儿子还有宗室都封诸侯王,封王不算啥,可是封实权王就有问题啦。每个诸侯王都有独立领土和兵权,俨然就是国中之国,中国社会因他乱搞一举退回到东周列国时期。

最后结果就是,噩梦到开始,他到无数傻儿子和这群亲戚,在他死后就开始连年自相残杀最终把西晋王朝推向死亡!

最后我们看看司马炎所有不作不死事情到后果和结局。

司马炎驾崩前的西晋,因为他还在还没出乱子,就想地震前到平静一样,公元290年,司马炎一命呜呼,他到死去就像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因为极端到裁军政策,西晋王朝失去最有力到军事保证,指望如城管都不如到少量军队完全无法保卫政权。

因为不加管制到民族政策,无数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看到西晋王朝自废武功,于是都在蠢蠢欲动,最后不可避免到发生叛乱,五胡乱开始。

因为傻儿子执政,再加上一个操蛋到嫉妇贾南风到煽风点火,胡作非为。最后国家动乱开始,何不食肉糜到典故天下皆知。

因为分封建国到恶果,国家实力本就不咋地到西晋王朝,反而自我分裂,实力更进一步消弱,不仅如此,还叛乱连连。最后国家内乱内耗,完全一盘散沙。

这一系列因果连环之下整个西晋政权在他死后,都在剧烈的震动挣扎,最后彻底崩塌,整个中国大地也将迎来最为黑暗五胡乱华时期!

司马炎死后仅仅十四年,八王之乱开始,又几年五胡乱始,内耗外乱,统治者不利,军队不利,这一步步走下去,最终结果就是,有近三分之二人口在西晋王朝灭亡前死去。

被吃掉,被屠杀。。。

五胡乱,史书都不忍复读,不忍直视,于是无数卫道士们都在遮羞。。。。

然后他们不断说融合,却从来不在书中说任何屠杀。

司马炎就是这样一个开国亡国统一都君主,吃祖辈遗产建国最后胡作乱搞灭国,这样奇葩也是没谁啦。


阿斗不傻


开国皇帝都是牛人,然而牛人也有不牛的时候——昏聩的时候,以至于身死国险灭。比如这俩哥。



孔子骂原壤:老而不死是为贼。长寿是好事,但很多人长寿了就会糊涂——昏聩,皇帝也不例外!想当年他文治武功,气势恢宏。为将他奇袭北魏,著文他乃竟陵八友之一。他联合南康王诛昏君,南康王为帝——齐和帝,他又取而代之。开国建梁,是为梁高祖萧衍(464-549.6.12)。他极为节省,一天一顿饭,又是只喝点粥,他这是辟谷吗?而且很能忍——40年不近女色,跟甘地有一比,甘地42年不近女色。这对配偶不公平!这是长寿之道?



年过花甲后,他又好佛。不当皇帝当和尚,吓得大臣去寺庙里为他赎身,够作吧。后来不作了,要开疆拓土,结果还不如作,因为这次不作,却饿死了,不是因为一顿饭。而是因为空前绝后的宇宙大将军侯景。侯景在北魏混不下去了,要献地归梁,结果梁武帝两手准备,一手迎侯景,一手跟侯景上家有密谋。不幸的是被侯景获悉,更不幸的是侯景打过来了,尤其不幸的是诸王们勤王都是装装样子。侯景知道梁武帝节省就把他的饭给省了,于是年满85而崩。



这位建立唐朝,他就是唐庄宗李存勖(xu885.12.2-926.5.15),史称后唐。他南征后梁被挡契丹,吞歧平蜀并凤翔、汉中。是五代中地盘最大的一国。同时也是最惨的,因为晚年昏聩,导致身死国险灭。



他是追星族,追到脑残粉的地步。演戏的都当大官了,整日跟自己的偶像谈国家大事。于是大臣们也跟他演戏了。他骄奢淫逸,导致老婆干政,太监闹腾,演员欺负文武大臣,他好色搜罗天下美女,连将士家眷都不放过。将士叛乱,关键连演员郭从谦将军都在他身边叛乱了。原因是看不惯他冤杀忠臣,对他最忠心的不是演员和太监而是小兄弟王全斌,可怜一代帝王中流箭而崩,享年四十二岁。


福垊


开国皇帝中纯粹的“昏君”基本没有,但很多开国皇帝都有大量的“昏君表现”。

一般我们说的开国皇帝,当然是指开创一个皇朝的第一任皇帝。通常来说,这样的皇帝都是文韬武略,功劳很大。而昏君则是头脑糊涂,举止荒谬,往往给国家带来损害。这两种属性看似截然相反,但实际上开国皇帝也是人,犯上昏招很正常。

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他不但开创了秦朝,也开创了中国二千年封建中央集权制。但他在最后吃仙丹,修骊山陵墓,把扶苏发配边疆,崇信赵高,最后造成秦朝二世而亡就是昏招。


比如曹魏开国皇帝曹丕,宠幸外戚,杀害忠臣勋旧,信任司马懿,猜忌王室,造成曹魏在三国中最早被篡权。

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喜幸美色,猜忌弟弟司马攸,让白痴儿子司马衷继位。

比如宋武帝刘裕,丢下长安军事,让黄口孺子镇守,最后导致关中沦丧。

所以,这些开国皇帝犯浑的例子是很多的。

如果再举一些割据政权的“开国君主”,那就更多了。

比如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纵欲酗酒,残暴滥杀,大兴土木,最终饮酒过度而暴毙,终年三十四岁,就可称是一个昏君。再如东晋十六国时期西燕势力第一个称帝的慕容冲,也可以算个昏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