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康熙五妃之一的良妃,为何死后被康熙称为“辛者库贱妇”?


题目中的康熙五妃的意思应该是“良妃是康熙朝前中期生前获得妃位(不算贵妃)的五位嫔妃之一”。

我们常说的康熙四妃是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一同晋封妃位的惠妃纳喇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这四位嫔妃在康熙朝地位尊崇,都曾受康熙宠爱且子嗣丰厚。而良妃卫氏在康熙二十年生下皇子胤禩,直到康熙三十九年才封良嫔,之后封妃。无论是背景资历、生子时间、子嗣数量、荣宠程度,良妃都是无法与四大妃比肩的。

据《清史稿》记载,良妃在病危时曾对其子说“尔父皇以我出身微贱,常指我以责汝”。另有《清史稿·世宗本纪》及《雍正上谕八旗》中都提到雍正帝说“胤禩乃辛者库贱妇所出”。其实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称良妃为辛者库贱妇,意都不在羞辱良妃,而是打压胤禩,不过良妃出身辛者库是事实,下面纵横就掰扯掰扯辛者库在清朝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辛者库是满语的音译,“辛”:金斗,计量粮食的器皿;者库:粮食、粟的意思。辛者库的本意就是内务府管领下食口粮的人,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入关前,辛者库是收编管束汉族降民的部门,康乾时演变成了统治民族内部、收管犯罪官员家属的邢外执法机构。

辛者库是一种罪籍奴仆,主要来源可归纳为“犯罪旗人官员及其家属”与“非官员旗人犯罪及其家属”两类。其中被罚入辛者库的官员旗人主要都是经济犯罪。

清朝官员亏空钱粮、挪用公款是很普遍的现象,统治者追查时,这些官员就以加税、义捐之名搜刮民脂民膏,危害国家经济。

雍正整治贪腐时曾明确规定过“官员贪污三百两以上即处斩;贪污一百两以上即绞刑;四十两以上即拘留三个月,打一百鞭,发配黑龙江······贪污官员需变卖家产,以抵公款,家产尽绝不能偿付贪污公款者,犯官家眷就要发配辛者库为奴。”

除此之外,还有些官员因借欠国库银钱,无力补还,无可者追,被贬到了辛者库为奴。

而非官员旗人被贬入辛者库一般是因刑事犯罪。辛者库属于罪籍奴仆,地位比其他奴仆包衣低。清朝有许多本就属于奴仆身份的人被罚入辛者库为罪奴。胤禩获罪后其侍卫、家中的投充买卖人都被罚入辛者库。

在清朝,辛者库有服务于皇帝的“内务府辛者库“与服务于王公贵族的“下五旗王公辛者库”之别。

雍正十三年曾颁布旨意:“八旗子弟拖欠钱粮人等,因限满不能完纳,题参将本人或子孙治罪,其妻子在上三旗及下五旗公中佐领者入内务府辛者库,在下五旗入各王公辛者库,其上三旗人等亦有入下五旗王公辛者库者。”

就是说只有罪奴家属隶属于上三旗或者下五旗总佐领的,被编入内务府辛者库,服务于皇帝,隶属于下五旗的就被编入各王公辛者库,服务于王公贵族。

“入辛者库”制度打击的对象主要是官员旗人经济犯罪,是皇帝出于清查钱粮、整顿吏治的目的实施的邢外处罚机制。纵观辛者库历史,雍正一朝被罚入辛者库的人员最多,这与雍正时期大规模肃清吏治、整顿贪腐是分不开的。


史论纵横


康熙的妃子,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历史上确系辛者库出身,身份非常的卑微。

良妃卫氏(?-1711年),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女,是清朝首个出身内管领而得封妃位的后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皇八子胤禩。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册为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1711年)去世。

辛者库,含义是“包衣管领下食口粮人”,是八旗之下的包衣组织,而绝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更不会像电视剧那样只能从事皇宫中卑贱的苦差的,毕竟辛者库的的人再怎么卑贱,还是八旗的旗人,拥有者八旗的“户口”,在当时也是属于特殊的阶层。

辛者库人员在关外时期,主要是通过战争俘获而来的汉族手艺人,被编入辛者库籍;而在康雍时期,主要用于接受犯了罪的旗人,特别是满洲八旗的旗人的机构,而其中,经济罪犯又占了绝大部分。良妃卫氏一家就是在康熙年间获罪被降入辛者库的罪籍当中的。

良妃卫氏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为康熙生下了皇八子胤禩,之后还被册封为为,成为被康熙册封的仅有的五位妃子之一,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良妃卫氏低贱的身份和八阿哥胤禩卑微的出身。

首先,良妃卫氏的虽然为妃,但是同康熙的“四妃”相比,不在同一档次。

康熙的“四妃”是指惠妃那拉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和荣妃马佳氏。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与惠妃那拉氏,宜妃郭络罗氏和德妃乌雅氏与荣妃马佳氏同时晋封为妃,按照顺序是“惠宜德荣”。而此时的卫氏,连嫔都不是,直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二月才被册封为良嫔,后晋封良妃,册封的时间大大的晚于“四妃”。并且,卫氏仅仅为康熙生下了一个皇子,也就是八阿哥胤禩。

所以不管是册封的时间上,还是生育子女的数量上,远不及“惠宜德荣”四妃,这就说明康熙宠爱良妃卫氏或许就是一种偶然,仅仅是因为良妃卫氏的美貌吸引了康熙,并不是像其他四妃一样在一段时间内收到康熙的宠爱而为康熙生育了多个皇嗣。而卫氏在地位、出身、背景上也与“四妃”差距甚远,所以良妃卫氏一般都是单独拿来说,并没有“五妃”的说法。

其次,就是良妃卫氏册封嫔的时间,是在生育八阿哥胤禩二十年之后。

以德妃乌雅氏作为参考,德妃在生育皇子前,也是没有名分的,但是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下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就被晋封为德嫔,有了名分。而良妃卫氏册封良嫔的时间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此时的八阿哥胤禩已经是快20岁了,也就是说,自己虽然生育了皇子,但是直到二十年之后才有了名分,足可见康熙对于良妃的忽视以及良妃的不受重视。

再次,就是良妃的这个“良”字。

良妃卫氏,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嫔以上等级的妃子当中,用“良”字的,成功的避开了皇帝用来赞美女子常用的“贵德淑贤”等常用词。而“良”在清朝前期的一些朝代,曾用来形容品阶和地位非常卑微的后宫之人,给良妃的这个“良”也可见良妃卫氏的身份和地位,还是非常不受到重视的。


实际上,康熙说“辛者库贱妇”,并不是再说良妃卫氏,而说是的良妃卫氏的儿子,八阿哥胤禩,而这也仅仅是一句气话而已。

作为“九子夺嫡”的大热门,八阿哥在朝中大臣和兄弟们之中拥有庞大的支持人群,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受到了康熙的极大反感。

康熙一废皇太子后,八阿哥胤禩被众人推了出来,希望他继位太子,这立马引起了康熙非常的不满,直接训斥了胤禩,并且当众宣布不会将大位传给八阿哥。可是事与愿违,康熙在一次非正式会议上与纳兰揆叙、王鸿绪、阿灵阿等人商讨太子人选时,众人又再一次推举八阿哥胤禩,让康熙对于八阿哥胤禩更加的厌恶。

康熙五十三年(1713年),康熙前往热河,八阿哥胤禩以为母守孝为由留守北京,期间派人给康熙请安,并派人送去两只海东青,谁知到了康熙那里的时候,这两只海东青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要知道,这是在诅咒康熙的大逆不道的行为,因而引起了康熙的震怒,立马将胤禩召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大骂胤禩为“辛者库贱妇所生”,这样说一来是因为对于胤禩送死鹰的事情表示极为的愤怒,二来也是对八阿哥长久以来一直处心积虑夺取皇位的不满,而在非常讲究母方出身的清朝初年,对胤禩的母亲如此的描述,也就基本宣告了胤禩从皇位争夺战中的彻底出局。

所以,康熙说良妃是“辛者库贱妇”,并不是康熙对良妃有什么不满,而仅仅是因为良妃卫氏的儿子八阿哥胤禩惹怒了康熙,而坑了娘罢了。


雍亲王府


良妃,姓卫,是满洲正黄旗,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之女,良妃是在康熙前中期获得了五妃之一的称号,也是康熙妃子之中生儿子最晚、资历最浅的的,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死去,年仅50岁。

良妃所生之子是八阿哥,历史上八阿哥和四阿哥有名的夺嫡之争,当时是八阿哥比较得人心,但是因为康熙帝不太喜欢这个儿子,所以直接判他出局了,还说了一句“乃是辛者库贱妇”所生,这等于否定了八阿哥的出身。


如果康熙真的那么不喜欢良妃,那为什么还要封她为妃子呢?先来了解一下辛者库吧。

辛者库,乃是包义管领下的食口粮人也,八旗之下的一个组织——管领,这是一个包衣组织,而绝非是一个专门监管贱奴的机构。良妃虽然出身来自于辛者库,但是也是在满洲旗下,父亲也是正五品官员,所以良妃本身也是饱读诗书,知书达理之人,也应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自身就有让康熙喜欢的地方。

历史上的皇帝一般只会出席太后,皇太妃以及皇后的葬礼,妃子的葬礼是不会参加的。但是良妃的葬礼皇帝却出席了,并且还得到了康熙的两篇祭文。在良妃之前,还没有哪位妃子有此殊荣。可见良妃在康熙心里是有一定地位的。

“辛者库贱妇”这句话主要来源于雍正时期所编纂的《清圣祖实录》,至于康熙帝本人是否有说过,目前无所查,在康熙的文献中没有记载。


生活中的胖子


这句话前后半句都有问题。第一,“康熙五妃”这个说法完全没道理;第二,康熙说“辛者库贱妇”是记载在《清圣祖实录》和《雍正汉文上谕》中的毙鹰事件后康熙训斥八阿哥胤禩的话,具体场景下的气话,何况当时究竟有没有说过其实也是存疑的。

(良妃卫氏剧照)

先说说“康熙五妃”,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突然冒出这么个说法。一直以来的说法都是“康熙四妃”,也就是惠妃纳喇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因为此四人都是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同一批晋封妃位,是康熙后宫除了三任皇后(孝诚仁、孝昭仁、孝懿仁)、两位贵妃(生前为贵妃的悫惠皇贵妃、温僖贵妃)外最早获封妃位的。其他妃子都在她们之后。良妃卫氏虽然是此四妃后第一个晋封妃位的,但实际上相差甚远。她是康熙三十九年晋封良嫔,此后单独升妃位(时间不详,比较大的可能是康熙五十年卫氏病重临终前康熙特别加恩)。但是如果仅此就把她跟前四妃并列成“康熙五妃”的话,也同样可以说“康熙八妃”,因为康熙五十七年又晋封了和妃瓜尔佳氏(死后追谥敦怡皇贵妃)、宣妃博尔济吉特氏、成妃戴佳氏。都是康熙亲封的妃位,为什么这三位不算?

(良妃卫氏剧照)

然后就来说说这“辛者库贱妇”一说。这个出自雍正即位后编写的《清圣祖实录》,说的是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康熙巡幸热河,原本应该随侍在侧的八阿哥胤禩因为要祭奠母亲良妃卫氏二周年而缺席,于是送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给康熙,谁知鹰送到康熙行宫已经奄奄一息。康熙因为大怒,召诸皇子齐聚,训斥胤禩,其中就说到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然后列举了胤禩在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过程中如何结党营私,联合大阿哥胤禔谋害废太子胤礽,听信术士张明德之言,欲夺储位。最后说到“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从此胤禩一蹶不振。

(毙鹰事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句“辛者库贱妇”不是直接针对良妃的,而是骂胤禩的。他认为两只死鹰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所以说出这样的话。这句话要分两点看:

首先说明,良妃卫氏确实是出身辛者库比较低贱,康熙愤怒下说出气话也情有可原。良妃卫氏确实是辛者库出身,她是清朝唯一一个出身辛者库而进位妃位的。但要说明的是,良妃卫氏的出身辛者库,并不是曾在辛者库为奴,而是其父为辛者库宫内管领,也就是管理辛者库的官员,属于包衣奴才一类,比起满洲贵族确实低一点,但不是说很卑贱。

再来,这件事其实是存疑的。有如下疑点:

第一,年份不合理。清宫所有资料都显示,良妃卫氏死于康熙五十年十一月,所以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巡幸热河时,胤禩应该是祭祀母亲三周年,但这件事却说胤禩是祭祀母亲二周年,本身就很奇怪。

第二,地点不统一。记载这件事的两份材料对毙鹰事件的地点都说的不一样。《清圣祖实录》记载的事康熙前往塞外途中;《雍正汉文上谕》却说是康熙返回京城途中。

第三,人物对不上。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巡幸热河,随驾的皇子是皇十子胤䄉、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允禄、皇十七子允礼。而且是康熙“面谕”就是说没有旨意。但到了《雍正汉文上谕》里雍正在后来下旨训斥胤禩时却说康熙有发过朱批谕旨,并且在皇三子胤祉那里收着。而后来,皇三子胤祉、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又纷纷作证说康熙当年确实训斥过胤禩,于是将训斥内容抄录下来。这就奇怪了,既然有谕旨,又何需让他们三人再抄一份?而且三、五、七三个皇子明明不在当时随驾的皇子中,为什么是他们三个跑出来作证?

(八阿哥胤禩)

以上三点相当可疑。因此我们说,毙鹰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已经很难考证。即使确有此事,康熙也未必说过“辛者库贱妇”这样的话。因为历史上康熙对良妃卫氏是很看重的,由她能够单独晋升妃位就说明了问题。她死后康熙更是亲自前往祭奠,还写下祭文,这不是一般妃子能享有的。所以,很有可能这段所谓康熙训斥胤禩的话是雍正为了打击政敌而伪造的,目的是说明胤禩已经被父亲抛弃,自己处置胤禩不过是遵循父亲的想法罢了。而真相究竟如何,早已不可知了。


伊耆角木


良妃(?-1711)卫氏,满洲正黄旗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女,清康熙帝妃,康熙二十年(1681)v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题外话,所以老八是属鸡的,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此时实际已经是1701年)册为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二年(1713)二月奉安于康熙皇帝帝陵景陵妃园寝。

良妃本身固然是出身于辛者库,但是这是因为良妃母家是清初天聪年间举族投靠满洲之后,因为家族人丁较少被编入辛者库,是一个正常的途径,和因为犯罪被编入辛者库完全不同。因此,辛者库出身和其他包衣佐领出身一样,本身也是皇帝纳妃的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途径,“辛者库贱妇”根本无从说起。

<strong>

<strong>

“辛者库贱妇”的出处是《清圣祖实录》,而《实录》编纂于雍正年间,这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雍正帝刻意贬低政敌和硕廉亲王胤禩的母亲的身份,从而起到贬低胤禩的目的。

这句话出于康熙帝亲口所说的真实性大概率是存在问题的。

<strong>


谈古论金


最近,我们看到的清宫剧已经不少了,但这段时间的清宫剧,都是以乾隆时代作为背景的,而我们今天要聊的是康熙年代所发生的事情。康熙也有过很多的妃子,有这么一位妃子是特别的,起码对于康熙来说。因为在这位妃子离去的时候,康熙还参加了她的祭祀典礼,因此有人就觉得这名女子,肯定在康熙的心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吧。

她就是历史上面的良妃,良妃是出身辛者库的人,也是清朝第一个辛者库出身的妃子。那个时候,在辛者库为奴的基本上都是包衣出身,但并不是罪人,良妃就是如此。当时,良妃出身辛者库,可后来她参加了选秀,皇帝看到她长相特别出众,就把她纳入了后宫。如果你看过清朝记载的话,就会发现,良妃卫氏好像是和香妃有所相似。

据说,她也是身上带有奇怪的香味,并且特别的美丽,康熙对她宠幸无比,但是这名女子并没有所说的那么夸张,但她的颜值确实是能够得到肯定的。她在康熙二十年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儿子。那就是九子夺嫡当中输了的八阿哥,我们知道八阿哥名字叫做胤禩。一开始,康熙特别喜欢这个儿子,因为他特别的贤德,很多人都把他称作是八贤王。

其实,他的贤德只是在拉拢众臣罢了,可是他太过于干预朝政,这才让康熙对他再也没有了好感。原本,康熙是想要立胤禩为皇太子,这样良妃就很可能会成为皇太后,所以在胤禩失去了争夺皇太子权利之后,卫氏也没有办法再成为皇太后了。不过,她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在她的儿子被疑是否要立为皇太子的时候,她已经是良嫔了。

在儿子被否认之后,她也没有被康熙冷淡对待,而是把她立为了良妃。只可惜就算她身为妃位,也没有活太长的时间,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她就离去,虽然她很遗憾自己的儿子没能够成为皇太子,可她这一生都受尽了康熙的宠爱,也算是比较圆满了。在她死了之后,康熙还参加了她的祭祀典礼,风风光光的把自己心爱的妃子送走了。

由此能够看出,良妃绝对是在康熙年间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只不过她没能够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太子,乃至皇帝罢了。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关于良妃卫氏的故事呢,有很多的影视剧当中都有提到过,比如说郑爽还演过这个角色呢。


徐小仙说历史


康熙的这句话传播范围较为广泛,但是实质上却少有人能拿出确凿的证据,更像是民间或者半官方的一种戏说,或许是雍正为了刻意打压八王爷而造的谣。

下面我就来详细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良妃为何人?

据史料记载,良妃是康熙五位正式册封的妃子之一,也是康熙较为喜欢的后宫妃子之一,良妃去世后,康熙皇帝还为其写了文章祭奠,这种少有的行为也能显示康熙对这位妃子的喜爱。


辛者库是什么?

辛者库这个词大家听起来比较陌生,因为这个词出自于满人语言,翻译过来就和包衣一样,即包衣奴才。因此,辛者库就是特指为皇家服务的奴才,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可以看做是皇族的佣人。


康熙为什么怒骂良妃为“辛者库贱妃”?

这句话是良妃死后说的,也就是说良妃在世的时候,康熙没有讲过这句话。


说到原因,就必须提一下良妃的儿子,良妃的儿子就是九龙夺嫡的关键人物——八皇子!也就是八爷党的灵魂人物。

这句话是八皇子参与夺嫡而惹怒康熙帝时,康熙暴跳如雷的情况下说出的话,因此就算这句话是真的,也是康熙在非理性状态下说的话,不足为奇!


青年史学家


并没有“康熙五妃”这样的历史说法,只是康熙朝前中期一共有五位生前晋封妃位的妃嫔。而对于康熙帝玄烨所说“辛者库贱妇”也只是出于后来雍正帝时代编纂的《清圣祖实录》中所记载,康熙帝玄烨对于八阿哥胤祀的斥责,真假与否不能确定。

辛者库,在很多清宫剧中都会出现的一个词汇。从表面上来看,辛者库出身似乎非常低贱,其实不然。

清朝的辛者库中人并非都是罪籍,只不过是包衣的一种。虽然作为奴仆,但是相对于旗外贱民与旗下家奴而言,辛者库人拥有独立籍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与良人婚配,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奴婢。

康熙皇帝的良妃卫氏,虽然是辛者库女出身,但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其父亲是个管领,良妃卫氏的出身比较低只是相对于其他妃嫔而言。即便是同样宫女出身的德妃乌雅氏,德妃是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出身,身份地位还是高于良妃卫氏的。

良妃卫氏,是清朝第一个出身内管领而被封妃的后妃,虽然一定程度上认为良妃是清朝出身最低的后妃,但是辛者库与内务府包衣、选秀等一样,都是皇帝纳妃的正常途径。

康熙皇帝作为清朝拥有妃嫔子嗣最多的皇帝之一,虽然多子多福,但是在皇家,也意味着更多的争斗与流血。被说成是“辛者库贱妇”的良妃,主要还是因为她的儿子胤祀,在九子夺嫡中惨败被康熙帝厌恶,所以可能是当时说的气话。用这么一句话,就表示从根本上否定了胤祀的出身,否决了他继承大位的前提。

其实,清朝出身辛者库的妃嫔非常多,除了最著名的良妃卫氏之外,雍正帝胤禛的裕妃耿佳氏(弘昼之母)、谦妃刘氏(弘曕之母)都是辛者库出身。而著名的内务府包衣宫女出身的孝仪纯皇后(令妃)、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其祖上也是辛者库出身。

良妃卫氏被斥责说成“辛者库贱妇”,主要还是因为其子在夺嫡之战中落败所导致。


澹奕


寂寞梧桐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