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文史砖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美女在任何时代都会成为众心捧月的标杆。说到美男,潘安完全可以胜任“外貌协会”的颜值担当,他就是帅哥的代名词。

洛阳街上的美少年,惊动整座城,倾倒万千佳丽

看一个人帅不帅、美不美,需要观察他在街上的回头率,颜值高的自然让人流连忘返,《世说新语》记载: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也就是说,潘安长得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每次出门,都能吸引无数女生。她们为潘安痴狂,甚至不顾女生该有的矜持,忘情地追逐他(类似现在女生看见超级帅哥求合影)。

潘安的美不仅让女生动容,也能让男生嫉妒。

同时代有个名叫左思的才子,就是写了《三都赋》而洛阳纸贵的那位文学家。左思长得很一般,也想有潘安那种关注度,于是跑到闹市游玩。妇女们看了都向他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溜了。这完全可以看做是男版的“东施效颦”!

《语林》记载:

“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想和潘安搭话的不仅有少女,连老太太都因他的美而点了关注。潘安坐车出门,街头老太太都满怀爱慕地送水果给他,每次都能装一满车回家。成语“掷果盈车”因此而被创造出来。此处虽有夸张成分,却也能反应出潘安的颜值确实很养眼,在当时吸引一大批女粉丝。

潘安十九岁的时候,与同为美男的夏侯湛在洛阳游玩,两位帅哥并行,出尽风头,由此产生一个“连壁接茵”的成语。

自西晋以后,历代文人对潘安容貌的赞誉越来越多,如“美如宋玉、貌若潘安”、“花惭潘岳貌”、“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才过宋玉,貌赛潘安”,“貌若潘安”已经成了千百年来对美男的不二好评。

貌若潘安的主角不是包装出来的,名副其实的能让少女惊呼“帅呆了”。

以潘安的条件完全可以三妻四妾,然而他没有任何小妾,也没有沾花惹草。

潘安长得帅、有才华,对待爱情还能矢志不渝。潘安十二岁就与妻子订婚,婚后两人关系融洽,家庭和睦。杨氏去世后,潘安也没有续弦,还留下许多情真意切的悼亡诗。潘安和杨氏这段佳话,又创造一个成语“潘杨之好”。

貌比天高,命比纸薄

上天给了潘安颜值,却没有赋予他为官的智慧,他的仕途比较坎坷。

入仕之后,潘安马上以大无畏的精神写了一篇《藉田赋》,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写法把司马炎热爱劳动的精神歌颂了一番。

潘安因此名声大噪,锋芒毕露也带来许多副作用。出众的相貌与过人的才华放在西晋官场上,成了潘安的绊脚石。他被人嫉妒,因而被排挤出洛阳,到地方当县令,十年得不到升迁。

经过多年的冷藏,潘安也学会了趋炎附势。回洛阳后,潘安先是攀附太傅杨骏,结果杨骏被贾南风扳倒。潘安作为门人差点小命不保,幸好被朋友公孙弘所救,被贬为长安令。

再次回京后,潘安投靠贾南风集团,充当御用文人。他与巨富石崇、陆机、左思等纠集为“贾谧二十四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每次贾谧外出,潘安等人为了表忠心,看见尘土就开始跪拜,这就是“望尘而拜”的由来。可见此时的潘安,已经成了“官迷”,丝毫没有文人的风骨。贾谧很看重潘安的才华,许多奏折都由潘安代笔。

贾氏不得人心,潘安的母亲多次告诫潘安,让他不要攀附豪门。潘安表面上答应,实际上置若罔闻。

贾南风集团想扳倒太子司马遹,潘安也参与其中。司马遹喝醉之后,潘安哄他抄写一篇文章。太子烂醉如泥,就随手一抄。完事后,潘安拿着司马遹的墨宝进行技术处理,很快就成了一篇大逆不道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潘安虽不是策划人,却也成了从犯。

司马遹被废后,赵王司马伦以给太子报仇的名义,联合其他宗亲一起发难,带兵入宫清理所有贾南风的势力。潘安是贾南风团队的重要成员,自然难以幸免。

潘安当初年少轻狂,多次羞辱过一个叫孙秀的人。如今孙秀成了赵王的亲信,还当了宰相,对当年被潘安欺负的事情记忆犹新。这能放过潘安吗?

不久之后,潘安被夷三族。

潘安是绝顶的美男,始终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他是一流的文人,悼亡诗的开山鼻祖。本该当个网红作家的他,却成了别人的棋子。

参考文献《世说新语》、《语林》、《晋书》


秋媚读史


潘安是中国古代的美男子,一直流传说他是最帅的帅哥,现在更是把他当成帅哥的标杆,就是这样一个万千少女少妇杀手的奇男子,竟然被夷三族,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国历史上除了美女很出名,就连一些帅哥也很出名,这些美男中当属潘安名气最大,在一些朝代中若有人想要称赞一位男子生得十分英俊,往往会用潘安来进行比喻,虽然我们都知道潘安很帅,但到底潘安有多出众呢?

这么来说吧,潘安眉清目秀、相貌柔和,有文人才子的书香气息。

在潘安年少的时候,只要他拿着弹弓出门,就会有许多少女少妇将其围在当中,可见这潘安受欢迎的程度,而且不仅少女少妇,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妇都对其有好感。

不仅如此,潘安年轻时驾车在街上走着,许多少女老妇都为他着迷,用水果往车里丢,出一趟门回来,车子里的水果都装满了,这就是成语“掷果盈车”的来历,潘安在当下如同明星般的人物,小鲜肉,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回头率极高。


还有一个事例也能衬托潘安的美貌。

据说在当时有一个长得奇丑无比的人,叫左太冲,这个人拿到现在来说就是长得丑还跑出来吓人,他经常模仿潘安的动作,学他走路的姿态,学他说话的语气,而就是因此左太冲每次上街,都会被一群老妇人围殴,还向他吐口水,这就是“东施效颦”的翻版,可见潘安在女性心中的地位,她们是不允许别人玷污她们偶像的形象。


虽然潘安有如此美貌的容颜,但他绝对不是靠颜值生活,其本人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和学习天赋,十分有才,是当时西晋文坛三大家之一,而且他还极其孝敬自己的老母亲,北宋编纂的《二十四孝》中就有专门收录的潘安辞职回家赡养老母亲的典故,不难看出潘安无论从容貌、性格、品质和文化都值得钦佩,即使放在今天,也可以称为才貌双全,简直是国民男神一样的存在。
像潘安这样一位美男子,他的妻子想必也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吧,其实在历史上,美女不一定配美男,美男的妻子也不一定是美女,潘安的妻子叫杨蓉姬,是文人之后,其父亲是当时的大书法家,门第非常高,但这潘安才貌双全,因此杨蓉姬对潘安那是没话说,潘安对妻子也算是相当专一,在杨蓉姬去世之后,潘安由于思念亡妻还作了几首情诗,长得帅还专一,这要放在现在,那可是稀缺之人。

只可惜,人生如此赢家,却误入一场宫廷斗争。潘安一直担任县令,直到元康元年(296年)才回到洛阳做了京官,这才有资格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也就是打那时起,他平淡的人生开始走上了一条风雨之路,却未曾想在竟是一条不归路。

那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皇后自己没有孩子,她想废掉太子,潘安也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忌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报仇为名,联合另外七位司马家的皇族一起发动了兵变入宫除掉了皇后贾南风及侄子贾谧等党羽,潘安从前就得罪过司马伦,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后,他立刻抓捕了潘安,并灭了他三族,就这样一个迷倒万千少女少妇老妇的美男子潘安人生就此定格。

潘安在辞职回家照顾母亲的同时,就和好友一起附会贾谧,不久就升迁做到了黄门侍郎一职,潘安也经常替贾谧出主意,他的作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潘安的母亲经常劝他不要趋炎附势,潘安也没有听进去,最后连自己的老母亲也搭进去了。


后世对于潘安的评价褒贬不一,潘安担任过几处县令,每到一处都是勤政廉明,造福当地百姓,对于他与贾氏陷害太子,后人也多有诟病,不过潘安的美貌却都是有口皆碑的,于是人们更多的只记住他的美貌,其他的就忽略了。




遗产君


中国第一美男,潘岳,字安仁,俗称潘安,西晋文学家,河南巩义人,多少年来,提起古代美男子潘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今,潘安已经成为美男子的符号。可以说潘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的人物。据记载,他17岁时驾车出游洛阳城,全城的女子群起围观,并投掷水果表示爱慕之情。他19岁那年,与同为美男子的夏侯淳同游洛阳,更是风头一时无两。潘安除了美貌外,他还是太康文学的首领人物,是中原文士的先锋。不过潘安虽然美貌,但他用情专一,与自己的妻子相爱终身,他的妻子去世后,他再也没有续娶。后来西晋,因八王之乱,潘安被杀害。

八王之乱,潘安因参与过贾南风的废太子风波,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以太子报仇为名,联合另外七位司马家的王族一起发动了兵变,入宫除尽贾氏党羽。而潘安从前就得罪过赵王,赵王司马伦得权后,潘安的罪自然难免,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飞天ZY漫雪


潘安(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又名潘岳,是西晋著名文学家。

1.到底有多美,我侧面印证:

潘安走进历史缘起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潘安和卫玠都是玉树临风的美男子, 潘安曾当过河阳县令,潘安曾在全县种花来映衬自己的美,杜甫的意思是说,看花的人如此多, 恐怕是来到了风姿摄人心魄的潘安的县吧;以此来说明潘安容貌出众。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美男”,有记载,他风华正茂的17岁时,驾车出游洛阳城,引起全城轰动;几乎城中所有的女子都蜂拥而至、群起围观,并投掷水果、招手呐喊表示爱慕之情,风头一时无两。



潘安从小博览群书,思维敏捷,文彩出众;但他个性轻狂急躁,追求功名利禄,人品低下;曾经与石崇等人,拍贾谧的马屁,遇到贾谧出行,就望尘而拜,后与石崇、陆机等并为“贾谧二十四友”。

潘安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史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一说,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意思就是请在座诸位尽情展示、挥洒像潘安、陆机一样如江似海的文采吧!



2.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潘安貌美如花,但不得善终,因赵王篡位,囚禁了晋惠帝而自立,这时小人孙秀破天荒地当上了宰相,而 孙秀本是潘安之父潘芘的下人,潘安平时也不喜欢这个见风使舵的人,经常对他冷嘲热讽。


孙秀是睚眦必报的人,上位掌权后,便公报私仇,构陷潘安、石崇二十四人的集会是“密谋造反”,这就是他被夷灭三族的根本原因。


希望星晨58298869


潘安长得美,这是一定的,因为到现在,人们还在用“貌若潘安”来形容长得好看的男子。


潘安到底有多美?


有诗为证: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这是李白在《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中鼓励族弟去提亲时,所写的当年潘安颜值巅峰时期的情景:你去她家的路上,一定有许多美女象当初给帅哥潘安掷水果一样,一定会用水果掷满你的车。


掷果盈车,就是当年大帅哥潘安出行时的盛景:年轻时潘帅哥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他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


历史资料中虽然没有潘安容貌的具体描写,但从李白诗中“掷果盈车”的描写来看,连老妇人都为之疯狂追捧的潘安,其容貌一定是老少通杀,绝世无双的。



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大帅哥,最后咋落得个三族被灭?


难道是他的美貌人神共愤,引起了当政者的嫉恨?


那这倒不是的,美归美,不至于人神共愤。


毕竟女人们也有不看颜值的,男人们的路并没有被潘安一个人堵死。


潘安的死,以及累及三族,主要是因为他卷入了西晋的“八王之乱”。


潘安本人不仅长得好,还很有才华。


但早年在仕途上却屡屡受挫,老是远离政治中枢,只能在些小地方当个县令,养养花过过闲日子。


元康六年(296年)前后,潘安有了机会,好友公孙弘替他说话(潘岳曾在他贫困潦倒时帮助过他),他被调往长安做县令,因为母亲生病辞官奉养,在此期间与好友石崇附会贾充外孙贾谧,之后升迁做了黄门侍郎。


贾谧开阁延宾,召集天下文士潘安、石崇、陆机、左思、刘琨等二十四人,因文采盖世被称为“鲁公二十四友”。


他们经常活跃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园里,因此也被称为“金谷二十四友”。


曾经恃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鬓发花白,饱尝宦海艰辛,学会了趋炎附势 。为贾后外戚集团进行文字煽惑。


贾后想废掉 太子,潘安也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 。



一次 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 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 。


潘安拿到 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 太子的生母被处死 。


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报仇为名,联合另外七位司马家的皇族一起发动了兵变,入宫除尽贾氏党羽,史称“八王之乱“ 。


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后,其亲信孙秀当上了宰相,潘安当初因为看不惯孙秀为人狡黠经常鞭挞他,如今孙秀得势马上罗织罪名说他和石崇要和某王爷一起造反,于是他和石崇等人被诛灭三族。


这正应了当日潘安与石崇一起作诗时所说的““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赋诗时只想到哥俩老,白头同到老,谁知一语成谶,两人居然是白首共赴刑场。


可叹,可悲。


叹其绝美之姿从此灭,悲其附势终受诛。


幸生


潘安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他貌美帅气,又才华横溢,而且与妻子杨氏一生深情。但是,他却参与谋害了西晋最有希望的太子司马遹,引发“八王之乱”,让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自己也被灭了三族。这是怎么回事呢?

(潘安剧照)

一、潘安究竟有多美?

潘安是西晋年间人,出生于荥阳中牟,原名潘岳,字安仁。

关于潘安的俊美,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抽象而笼统地用了“美姿仪”来形容。意思是说潘岳的相貌、气质、风度都非常出众。不过,史书还是对潘岳的美貌,用了两个生动的故事来演绎。

一是“掷果盈车”。

潘安太过美貌,所以圈粉无数,上至老妪,下至少女,都是潘岳的铁粉。

在《语林》中关于潘岳的美有这样的描述:“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意思是潘岳长得特别帅气,有一天,潘岳驾着马车,从市井中经过时,人们听说难得一见的美男子潘岳出现了,引发骚动,争相目睹其姿容,以致车不能行,人不能步,潘岳只好停下马车。

喜出望外的妙龄少女们纷纷前来送花,甚至老妇人也被他倾倒,把手中的水果等物丢在潘岳的车里,以至于将潘岳的马车都装满了。

潘岳的这种待遇自然叫人羡慕,有一个名叫张载的文学家,自认长得还行,效仿了一把潘岳,结果闹出了大笑话。“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返”。张载结果装了一车砖头瓦砾回来,被人奚落了一把。

还有比张载更惨的,“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以一篇《三都赋》导致“洛阳纸贵”的文学家左思不信邪,也想体验一把。结果他连瓦石都没得到,迎接他的只有漫天飞扬的唾沫星子,被搞得灰头土脸。

当然了,也许张载和左思并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不过是别人调侃他俩,并以此突显潘岳的绝世无双和倾国倾城罢了。

(掷果盈车)

二是“连手共萦”。

《晋书》中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潘岳还是少年之时,就已经美得惊天动地、无与伦比了。有一次,顽皮的潘岳外出玩弹弓,妇人们看见他,情不自禁把手拉成圆环,将潘岳围在中间,不忍他离去。

潘岳不但美,而且用情专一,一生只爱其老婆杨氏。可惜天意弄人,杨氏没能陪伴潘岳走完人生,在50岁时就去世了。潘岳难掩悲愤之情,写下了三首《悼亡诗》,而且终生未娶。

二、潘岳文学才华如何?

潘岳一生写过很多有名的作品,如《闲居赋》《藉田赋》《秋兴赋》等等,人们常用“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来形容潘岳的文学成就。同时,潘岳还位居西晋“金谷园二十四友”之首,足见其才华卓绝。

(杨骏剧照)

三、潘岳为何被灭三族?

潘岳生活在晋武帝时期,当时,外戚专权,“三杨”把持朝政。杨骏更是倚仗自己国丈的身份,为所欲为,把朝政搅得乌烟瘴气。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晋惠帝司马衷登基,杨骏成了辅政大臣,更是排除异己,培植党羽,大力扶持亲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潘岳进入了杨府,做了太傅主簿。

后来,杨骏在贾南风发动政变时,被灭三族,恰逢潘岳不在杨府,逃过了一劫。如果此时的潘岳选择安分守己,吸取教训,也许他还能保全自己一生的“美名”。

但是,潘岳却最终依附权贵,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公元296年,潘岳投靠了贾谧,再次为官,担任了黄门侍郎一职,从此成为“二十四友”第一人,和贾南风一伙同流合污。

贾南风为了扳倒愍怀太子司马遹,设计强行将司马遹灌醉,然后让潘岳模仿司马遹的语气,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诸如“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等謀逆之语。

烂醉如泥的司马遹,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贾南风哄骗着誊抄了一遍。因为司马遹几乎醉得不省人事,很多字的笔画都没有写完整,潘岳还帮着补上了。

晋惠帝司马衷在看到这篇謀逆文章后,不辨真假,就废黜了太子。贾南风为绝后患,派人用药杵打死了司马遹。

其后,赵王司马伦以贾南风谋害太子为由,毒杀了贾南风。潘安因此受到牵连,不但自己难逃一死,还被灭了三族。


张生全精彩历史


提起中国古代美男子,一定少不了潘安,很多人吹牛,说自己长得帅,经常说到赛潘安。在水浒传中王婆说到偷情男子,也用了邓,潘,驴,小,闲这五个方面来确定偷情男子的成功率。可见,从古到今,潘安都是极为出名的美男子。

历史上的潘安,的确很美,他走在大街上,会有许多少女围观,很多少女都用想要送潘安新鲜的果子,那时候不兴送花的,走完一条街,他的车里,都是新鲜的果子。

美男子,给人的印象,总是和花心联系在一起,因为很多演义,传说中,一般专情的人,都不会太好看,也不会太难看,属于普通人,然后很老实本分,至于说那些长得漂亮的,比如张易之,薛怀义,西门庆一类的,难免给人树立起一种反面教材。

偏偏这个潘安,他长得漂亮,文采还好,当官还有很多政绩,更重要的是,这人非常专情,十分疼爱自己的结发妻子杨氏,在妻子死后,写过很多悼亡的诗词。这样的人,简直是赞美男人。

这样一个完美的几乎没有瑕疵的人,结局却并不好,他53岁的时候,被灭了三族,结局可谓凄惨无比。

翻开历史资料,不难发现,潘安其实没有犯太大的罪行,当然,他也未必很干净,但灭三族这样的惩罚,显然是太重了。故事要从潘安的发迹说起。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看脸的时代。只是不同朝代,审美会有所差距。晋朝(包括西晋和东晋)审美最奇特。这个朝代,以阴柔为美,到了东晋之时,甚至发展到,很多男人开始擦粉,带花。这倒是和现代明星那种男女不分的小鲜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西晋时,虽然这样的情况还处于萌芽中,但对男人的审美,已经达到一种高峰。潘安长得本身就特别好看,加上写的一手好诗歌,立刻圈了无数粉丝。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像许多文人一样,名声只是潘安实现治国理想的敲门砖,从他在地方的政绩看,他是一样可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的。

但潘安的仕途并不顺利,直到三十岁的时候,才当上一个县令,在当县令期间,潘安做出了一些政绩,也得到了上司的赏识,成了杨骏的手下。不幸的是,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爆发了,皇后党以贾南风,司马亮,司马玮为首,占据了上风,解决了外戚党,作为外戚党的首要人物,杨骏被杀,潘安受到牵连而除了名。这是潘安第一次躺枪,却不是最后一次躺枪。

潘安并不长的人生中,躺了两次枪,而且,都和八王之乱有关。

经过这次挫折,让潘安的心态发生变化,他开始寻求一种捷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攀上权贵的高枝,然后,飞黄腾达。

他攀上的高枝,叫做石崇,这个人可是西晋赫赫有名的权贵,而且很有钱。他手下有一大批厉害的文人,潘安就是其中之一。

潘安享受了很多的荣誉,并且进入中央,有了足够大的官职,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但从历史的发展看,这样的光明,只是一种假象。

其实,直到现在,潘安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该工作就工作,该写文章就写文章,虽然有些趋炎附势,但至少没有做过仗势欺人的事情,所以,潘安很无辜的陷入一场政治斡旋之中。

很悲催的是,这场斡旋,是八王之乱的第二个阶段,在司马亮,司马玮粉墨登场之后,第三个王爷也开始登场。这个人叫司马伦。

故事还要往前道几句,在第一阶段的夺权斗争中,贾南风,司马玮,司马亮赢了,但很快,皇后党发生了分歧,于是,贾南风开始了自己的手段。

她首先和司马玮结盟,解决了司马亮和卫瓘,接着,又和死党张华等人结盟,解决了司马玮。于是,在第一阶段,司马氏的后人一下子死了两个。这引起司马伦的警惕。

贾南风杀掉太子,让司马伦找到了机会,于是,司马伦开始起兵进攻贾南风,杀死贾南风,并且清理皇后势力的成员。

在第一阶段的政治斗争中无辜躺枪的潘安,在第二阶段的斗争中再次躺枪。他的高枝是石崇,而石崇是皇后一派的人物。

直到现在,潘安依然没有做什么错事,只是站错了队,而且,他只是一个文人,写写诗文而已,能有什么错。但事实上,有一件事,足以把潘安送上断头台。

这件事依然存在争议,那就是在贾南风想要废除太子时,曾经把太子灌醉,然后诱导太子写下了一篇大逆不道的文章,这些,都是一手策划的,但有一种说法是,潘安也参与了进来,甚至模仿太子字迹也是潘安做的。如果这件事坐实了。潘安必死无疑。

这种存在争议的问题,或许是有回旋余地的。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司马伦收下有一个叫孙秀的人,这个人曾经在潘安父亲的收下当差,和潘安有过矛盾,于是,不管潘安有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孙秀都要让他做过这个事情。于是,潘安再次躺枪,并且没有像上次那般幸运的捡回一条命。所以,潘安死了,而且被灭了三族。

看完潘安的故事,我觉得,潘安这人,虽然有些急功近利,有些趋炎附势,但死的真是很无辜。但这又能如何?八王之乱已经开始,就连司马家的人,都难逃一死,何况一个小小的潘安。潘安的无辜无奈以及各种躺枪,其实,只是权力的牺牲品而已。


小小嬴政


潘岳(247-300),字安仁,西晋人。潘安之名得自于杜甫的一句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所以后来就被人以潘安称之。

要说潘安到底有多美,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七则》也只是简单的介绍“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但无论如何,潘安的美貌是毋庸置疑的。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由于女粉丝太多,潘安每次出门,总是引起围观,别说是妙龄女子,就是老妇人也为之着迷,纷纷将手里的花儿朵儿瓜儿果儿往潘安的车里扔,期盼美人一顾,所以潘安每次出门都能满载而归,由此就可以想象潘安有多美了。

有一个叫左思左太冲自己长得难看,还没有自知之明,也想学潘安的样子出门,结果可想而之,直接就被臭鸡蛋烂拖鞋砸懵了。

如此美貌的潘安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可人家不仅貌美,偏偏还才华横溢,不仅才华横溢,偏偏还专情。

他与妻子杨氏的感情非常好,杨氏早亡后,潘安没有再娶他人为妻,还为妻子作了三首《悼亡诗》,其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说的是杨氏先他而去,夫妻两人就像比目鱼被分离。可见潘安对杨氏用情之深,李商隐曾有过"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的诗句,赞扬的就是他的这三首诗。

在汉魏晋那个时代,赋写得好是文人最高的成就,潘安除了开创了《悼亡诗》的先河,他的赋也写的好,他写的《秋兴赋》、《闲居赋》、《藉田赋》等不仅文字优美,还富有感情,是那个时代顶尖之作。

可是这样出色的潘安为何最后会被灭了三族呢?因为他涉及的是谋反大罪。

潘安虽然有美貌有才情,还是个官二代,但他在仕途上的经历却颇为坎坷。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22岁的潘安任太尉贾充的属吏,他曾经做过一篇《藉田赋》,得到了司马炎的赞赏,但他的才华却引来了别人的嫉妒,屡屡被人暗中使绊子,导致他十年没有得到升迁。

虽然得不到重用,明珠暗投,潘安还是勤政爱民的好官,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很好。在宦海中沉沉浮浮多年他一直不得志,直到元康六年(296年)前后,他被调回洛阳做京官。

石崇是个贪官,但这并不妨碍他热爱文学,在他的金谷园里经常举行酒会,招待当时一流的文人骚客,潘安便是石崇的座上客。他们还搞了一个24人的文学团体,称为“金谷二十四友”,潘安被推举为二十四友之首。可这二十四友并不是单纯的文艺团体,他们背后的支持者是贾谧,有了这个权臣在背后撑腰,潘安此后的仕途可说是一帆风顺。

曾经恃才傲物的美少年也学会了趋炎附势,这不能不令人叹惜。

潘安贪恋权势和贾谧走得很近,潘母劝他激流勇退他也不听。

后来贾谧和贾后想要搞倒太子,让潘安代笔以太子的口吻写了一篇祈祷文。以潘安之才居然甘心听命于贾谧,捏造了文字陷害太子,后来太子果然被废了,贾后一方取得了胜利。

但他们也没能高兴太久,很快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诛杀贾氏及其党羽。潘安自然会被牵连进去,运气尤其不好的是还碰到了他的死对头孙秀,被冠以谋反的罪名处决,诛连三族,连他的老母亲也不能幸免。

曾经的美少年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知潘安死前有没有后悔过,如果他安安心心做一个文人,这样的结局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


疯小鸟


世人皆知,西晋的潘安是一个人如玉,世无双的旷世美男子,有多美了,我们可以从《晋书》里面的一段文字中感受一下,原文如下: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逐满车而归。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了?说的是潘安有姿容,好神情,并且他不仅是一个翩翩美男子,还很会写文章了,文章辞藻绝丽,特别会写哀诔文。他年轻的时候常常拿着弹弓,乘车到洛阳城闲逛,每次出门都会引起轰动。

街道上的女子见了他后一个个芳心荡漾,都围堵他想和他挽手拥抱。靠不进的人怎么办了?就给他的车上纷纷扔水果,所以他每次出的时候都会满车而归。

不过这样的一个美男子最后不仅被杀了,还被灭三族,为什么下场会这么凄惨了?因为他卷入了贾南风后宫的勾心斗角,他是贾南风侄子贾谧的“二十四友”之一,贾南风倒台后,他自然也就被清算了。

一,潘安貌美,掷果盈车。

潘安是一千多年前的西晋人,原名潘岳字安仁,因为杜甫在《花底》诗中写到:“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世人就开始称呼他为潘安。

潘安的文笔很好,家世良好,祖父潘瑾官至河北安平太守,父亲潘芘官至山东琅邪内史,他自己更是才华横溢,12岁的时候就能行文作诗,二十岁便入仕,只是仕途却并不如意。

不过我们更多关注的却还是他的“美姿仪”,他上街的时候常常引发轰动,也就是典故“掷果盈车”的由来。

这里还有一个笑话,说是丑男左太冲东施效颦,也跟着闲逛洛阳城,可惜他相貌丑陋,洛阳城的女子纷纷给他吐口水,扔石头,他还差点被群殴了。好在左太冲清醒了,觉得自己不是美男子就搞文学创作吧,最后成了大文豪,写出了《三都赋》,也有了“洛阳纸贵”的典故。

二,潘安貌美却用情专一。

这样一个美男子,又生在古代,家世良好,喜欢他的女子又这么多,他一定是拥有三妻四妾吧,其实错了。潘安用情专一,他一生只钟情于一个女子,那就是他的妻子杨蓉姬。

杨蓉姬是晋代名儒杨肇的女儿,两人自幼就定下婚事,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成婚后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他的妻子去世后,他写了多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并且再也没有续弦。

三,潘安被杀,灭三族。

潘安有着流传千古的姿容,在感情上又是无比的深情,文学造诣也很高,可是他的结局却很惨。

他从河阳“弃官奉亲”回到洛阳城的时候,攀上了当朝的皇后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混打得火热 ,成为了他的“二十四友”之一。

贾南风为人歹毒,自己没有孩子,就密谋毒害太子,最后事情败露,被诛杀,贾皇后的党羽自然也得被清算,潘楠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300年,53岁的潘安被杀,并被“夷三族”,也就是题主说的被灭三族,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湘西小木鱼


形容女子美貌的的词语有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古代美女的代表。而潘安的美,用玉树临风、眉清目秀、仪表堂堂来描述都不能穷尽。身长八尺有余、形貌昳丽的邹忌,以及那个让邹忌都自愧不如的城北徐公,在潘安的美貌面前也只能是自惭形秽。

《晋书》中这样描述潘安: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逐满车而归。

潘安的美,让女性把自己的形象都抛弃了,节操掉了一地,变成了花痴。《晋书》中记载的就是潘安在洛阳城坐车闲逛的时候,街上的女子都把潘安堵住,要和他拉手拥抱,直接就成女流氓了!离得远的就往他车上扔水果,他每次出门都带着一车水果回来,也算是靠美貌发家致富了,每天都有吃不完的水果,不知道的还会说:“呦,这卖水果的小伙子长得真英俊!”

潘安不光貌美,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他出生于儒学世家,小时候就被人誉为神童,长大后更是文思隽永,才华横溢。他是西晋三大文学家之一,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自称能占天下一斗才华的王维,他写的《滕王阁序》中的:“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说的就是潘安和陆机。

人无完人,史书记载潘安最大的缺点是:“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他母亲经常劝他不要趋附不已,他虽然嘴上答应的很好,但却始终改不掉。

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潘安的美貌让上天都嫉妒了,潘安最后被灭了三族。

当年潘安的父亲是一个叫孙秀的人的上司,潘安经常看不惯孙秀狡黠的为人就经常贬斥他,这心胸狭隘的小子也肯定是记仇了。永康年间出现了“八王之乱”,赵王赵王司马伦囚禁晋惠帝自立为帝,他的亲信就是当年那个孙秀,鸟枪换炮当上了宰相。这回这小子可是得出当年的气了,他污蔑潘安谋反,告发后不久潘安就被灭族了,只有几个人幸存,死的时候才53岁。

多少写的有些吹嘘了,还请各位看官不要介意!

我是江暮云,天各一方,让我们遥望远去的历史薄云互寄共识!欢迎大家关注、评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