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把老九胤禟,送到年羹尧的西北大营,为何能够一箭三雕?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首先,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雍正皇帝上台的初期,自己的皇位并不稳固。在西北地区,准噶尔部一直是清朝的心腹大患,青海的蒙古贵族又发动了叛乱,并且又与准噶尔部联合的迹象。在帝国的内部,老八胤祀集团正在蠢蠢欲动,雍正皇帝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皇帝派遣老九胤禟前往年羹尧的西北野战大营效力。那么,雍正皇帝为何要这么做呢?那么多的兄弟,为何偏偏选中了老九胤禟呢?我们需要了解老八集团的主要成员,在老八集团中,老八胤祀是核心,成员有老九胤禟、老十胤䄉、老十四胤禵等等。其中,老十四胤禵骁勇善战,绝对不能派往西北前线,这等于养虎为患。



老十四原本就是西北大军的统帅,在西北大军中有很多的旧部,雍正皇帝不会放老十四前往西北。至于傻乎乎的老十胤䄉,雍正皇帝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如果把老十派往西北前线,对于老八集团没有任何损失,很有可能还会给年羹尧造成一些麻烦,毕竟是皇子。老八胤祀担任了总理王大臣,位高权重,雍正皇帝不可能把老八派往西北。而且老八和年羹尧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对于这一点,雍正皇帝不是不知道。因此,出于削弱老八集团的原因,雍正皇帝只能选择老九胤禟。



俗话说“毒蛇老九,草包老十,”老九胤禟是老八集团的半个智囊,把老九派往西北大营,可以直接削弱老八集团的能力,从而保障京师的稳定。 第二,就是牵制年羹尧的需要。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之后,逐渐初见了狂傲的情况,对各地的总督、巡抚们呼来喝去。年羹尧虽然在贫瘠的西北地区,但生活非常的奢侈,每天需要消耗3万多两银子。鉴于这样的情况,雍正皇帝把老九胤禟派往西北前线,也是对年羹尧的一种制约。



既然皇子抵达了西北大营,年羹尧奢华的生活,应该适当收敛一点。但雍正皇帝的计划落空了,老九抵达了西北大营以后,很快与年羹尧达成了默契,老九对军事行动没有丝毫的干涉,年羹尧对老九胤禟也是客客气气。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雍正皇帝很有可能让年羹尧制造一场意外。在西北辽阔的战场上,战争的发展瞬息万变。在战争的末期,如果一小股叛军趁机偷袭了西北大营,并且在混乱中掳走了九王爷胤禟等人,不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雍正皇帝当然会处罚年羹尧,但年羹尧战功赫赫,一次失败无法掩盖自己的战功。在雍正皇帝还没有上台之前,老九胤禟就想了很多的毒计。雍正皇帝上台之后,老九胤禟屡屡怂恿官员们闹事。从雍正皇帝后来对老九的处理来看,雍正皇帝对老九恨之入骨。如果老九胤禟在西北仍不安稳的情况下,雍正皇帝很有可能暗示年羹尧采取一定的行动。



但是,雍正皇帝的计划并没有成功。老九胤禟抵达西北大营之后,年羹尧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您来西北的目的,咱们心知肚明。等时机合适,我会让九爷体体面面的回京。”由此可见,年羹尧的潜台词是:只要老九胤禟不干涉自己的行动,自己不会去碰老九,毕竟老九的背后是老八集团。老九胤禟后来返回了京师,关于老九胤禟何时返回京师,在电视剧中并没有讲述。在年羹尧凯旋归来的时候,老九胤禟已经在京城了,雍正皇帝对此无可奈何。直到雍正皇帝的地位稳固之后,才开始对老八集团下手。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帝王的驭人之术

在之前的问答中,小编倔奇分享了自己以平民视角如何看待帝王的心术。

此篇,倔奇借这个题目,与诸位共同探讨帝王的驭人之术。

作为帝王,君临天下,万民之主,雍正帝如果没有驭人的本事,如何掌控得了大清帝国,如何让大清朝正常运转,蒸蒸日上?

雍正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有为帝王。

康熙晚年,精力不足,逐渐懈怠于朝政。战战兢兢三十多年的太子胤礽,被推上前台。不知什么原因,康熙为胤礽选的师傅是王掞。这是一位有名无实的“师傅”,至少从剧情看来是这样。结果是,庸师误人子弟,胤礽学来学去,反而成了一个糊涂蛋,是非不明、忠奸不辨,八爷党、四爷都蠢蠢欲动,觊觎皇上大位。

九子夺嫡,弄得康熙身心俱疲;严重的内耗,让吏治愈加腐败、国库空虚。康熙知道现状,但已是风烛残年、有心无力,只能寄托于自己的接班人了。四爷,渐渐获得了康熙的认可;雍正,最后脱颖而出,做了清朝第五位皇帝。

雍正在西北用兵,给予年羹尧极大的信任,不是基于年羹尧的人品,而是基于年羹尧的能力。年羹尧这个人,杀伐果断,带兵打仗非常有一套,只是宫廷政治上是根墙头草。他本是雍正潜邸的奴才,仗了雍正的势,才一步步成为封疆大吏,后来更做了威名赫赫的抚远大将军。但是,年羹尧不安分,几次与八爷党眉来眼去、勾勾搭搭,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清不楚。

年羹尧拥兵西北,作威作福,奢侈狂傲,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为了西北大计,雍正都忍了,还屡次责备那些指责年羹尧的人,认为他们办事不力,就是为了稳定西北的大局。

此时的年羹尧举足轻重,不仅关系到雍正的帝位稳固,更关系到大清朝的国本。可以说,对于雍正而言,西北用兵,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年羹尧还不得不控制,让其有所收敛,雍正思来想后,九爷胤禟成为最佳人选。原因如下:

一、监督年羹尧的人,必须地位很高且背景特殊。

一般的人根本无法震慑住年羹尧,孙嘉诚被年杀掉,就是例证。而胤禟,身为八爷党的核心成员及智囊,又是先帝皇子的身份,任年羹尧再狂妄,也不得不做事注意分寸。

二、监督年羹尧的人,不能与年羹尧串通一气。

胤禟,在八爷党内,是八爷胤禩的死忠,他贪财,却没有八爷那样的野心。这就决定了胤禟刚刚好能遏制一下年羹尧,又不至于收买年羹尧,失去控制。

雍正在此,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明知道八爷党贼心不死,是自己帝位的极大威胁。可是西北危急,他只能选择和八爷党妥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用胤禟做监军,监督年羹尧,体现了雍正的驭人之术――那就是互相牵制、相互制衡。

至于效果嘛,后来西北大捷,应该说这步棋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离不开药店的中药师



第192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

何止是一箭3雕简直就是一箭4雕啊!

其一在于派老九跟着十名大内侍卫,是既监视了年羹尧又监视了老九,还避免了年羹尧在西北一家独大,要知道以穆香阿为首的十名大内侍卫都有密折陈奏之权;其二在于趁机暂时分化了八爷党,使八爷党的智囊老九被调离北京,缓和了雍正的压力;其三在于雍正起用了年羹尧这个汉人为大将军,此举是为了缓和满汉矛盾,以示自己依旧重用满人,没有忘本。

其四应该是很多人想不到的,那就是试探年羹尧跟老八一党还有没有勾结,以防万一,免得他们继续勾结在一起,那样就真的麻烦了。

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雍正这个四个小算盘,其实是明面上一个打算,背地里三个打算的。

明面上的打算在于雍正起用了年羹尧这个汉人为大将军,此举是为了缓和满汉矛盾,以示自己依旧重用满人,没有忘本。

要知道当时年羹尧接替的是老十四的大将军位置,大将军之位,自清朝开国以来,在军队中差不多属于是最为尊贵的职位,它并非固定官职,而是遇有重大战事,朝廷派遣宗室王公前往平乱所设的官职。


一般来说不是皇帝的弟弟就是皇帝的儿子担任大将军,如果是皇子一类的,就自动称之为大将军王,由此可见大将军位置的重要性。

虽然年羹尧身为汉军旗之人,但也是汉人。被刚刚继位的雍正委以如此重任,其他人自然是眼红的不得了,所以雍正为了堵住悠悠之口,采取了派十名上三旗的大内侍卫,还有老九胤禟前往西北。

接下来宋安之再来说说其余三个暗的小算盘。

这十名大内侍卫在前往西北途中风吹日晒时,有个侍卫发牢骚说要是伺候不好了,一天一个密折上去。说明他们有密奏之权,可以通过特殊渠道一步到位的向皇帝告状,这个特权可是很厉害的。

当时年羹尧为了坐稳大将军位置,与雍正沟通以后,坐看富宁安的八万大军被叛军埋伏,然后过去收尾时,杀掉了富宁安,来树立威严,正是大权在握之时。

朝廷二十三万大军在年羹尧一个人手里,雍正就是再放心他,以帝王心术来说,会真的任其发展吗?

肯定不会,更何况年羹尧之前还有着不良记录。


因此穆香阿为首的十名大内侍卫都有密折陈奏之权,派这十名大内侍卫去,是既监视了年羹尧还监视了老九,使年羹尧投鼠忌器,避免了年羹尧在西北一家独大。

第二重隐晦打算在于是想趁机暂时分化了八爷党,使八爷党的智囊老九被调离北京,缓和了雍正的压力。

贤王老八的八爷党势力有多大呢?

真实历史上,老八的势力再大,在登基以后的雍正面前也是不值一提。而电视剧中,为了突出老八这个反派,他的八爷党不说权倾朝野,但也是使雍正忌惮无比。

在科场舞弊案还有西北战乱的中间当口,老八、老九、老十在一起吃饭之时,说道任命田文镜为河南巡抚还有李卫为江苏巡抚,老十很是不满。但老九的一番话使老十豁然开朗。

老九说了什么呢?

老九一口气说了八爷党五位升迁官员,不是布政使就是按察使的高官,比之巡抚也就是低一级罢了。都是雍正默许了他们的升迁,总理王大臣老八才没有阻止田文镜和李卫的任命。老九说道以五比二,这笔生意不亏。

由此可见八爷党的势力有多么大。


再说说雍正登基以后,时不时冒出来的伯伦楼那群旗人大爷,他们对于新政是反对的很激烈,对雍正很是不满。在年羹尧被赐死以后,甚至斗个蛐蛐都要叫成大将军。

还有旗人调侃说道两个大将军,一个守城门一个守陵墓。其中的灵魂人物那大爷甚至用茶水写字说出康熙实际上是传位于老十四,不过被雍正改了的谣言。这个谣言自然传的是沸沸扬扬。

那大爷是什么人,是老九和老十府上的常客,老九没事还将福建巡抚送给他的茶叶,送一些给那大爷,这说明那大爷是八爷党在下面旗人中发展的代表,借此大搞舆论导向。

老九这个人一惯是损招不断,像追缴国库欠款之时,为了搞砸老四的差事,不替老十还欠款,又挑唆求救的魏东亭去找老十三帮忙。老十三为了魏东亭的事情自然去找老四求情,老四是直接拒绝见老十三。

结果是老十还不了欠款,带着官员去前门大街卖家当。魏东亭无奈之下,只能上吊自杀,老四落得一个逼迫功臣自杀的罪名。

那大爷如此散布谣言,肯定是老九这个毒蛇在背后授意的。雍正对于毒蛇老九,肯定是心里有数的,当时雍正刚刚登基,历经科场舞弊案和山西诺敏案,颇有一些灰头土脸,就等西北大捷来坐稳皇位,统治不是太稳定,自然不得不防老九这条毒蛇。


老九身为皇子,没有充足的理由,自然不能杀他。所以雍正就派老九前往前线,暂时分化了八爷党,缓解了自己的压力。

最后一个隐晦打算在于试探八爷党跟年羹尧还有没有勾结。

所谓年羹尧的不良记录,就是雍正登基前有两次想改换门庭,转投贤王老八。

一次是追缴国库欠款以后,老八举荐年羹尧为四川提督,年羹尧大为高兴。亲自跑八爷府想投怀送抱,老八应该是觉得时机不成熟,并没有接受年羹尧的举动。

一次是老四用举荐老十四为大将军王,换来老十四举荐年羹尧成为陕甘总督的交易。年羹尧马上就转投老十四起来,跟着老十四跑到老八府上表忠心,不是老四敲打他,恐怕年羹尧早就改换门庭了。

可见年羹尧与八爷党是一直勾勾搭搭的,此时八爷党是朝野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年羹尧是西北拥兵二十三万的大将军,这两大势力若是勾结在一起可不是什么好事。

雍正此举就有试探双方到底有没有勾结之意。


最后果然如此,年羹尧当然知道派这些人是监视自己的,所以爱理不理的。等到剩下老九和年羹尧两个人后,老九试探的说了一句“八爷托我向你问好。”年羹尧一愣,马上反应过来,立马行了一个跪拜之礼,这说明年羹尧与八爷党还是勾勾搭搭的,在朝廷中也需要有老八这个强大盟友。

之后老九和年羹尧,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年羹尧假意要杀十名侍卫,老九不惜下跪求情,换来十名侍卫对于年羹尧是恭恭敬敬,对老九是感恩戴德,穆香阿上的密折也是一个劲的夸奖年羹尧。

两个人合伙破了雍正的局以后,雍正并非是一无所知,通过另一个密探伊兴阿的密折,再对比穆香阿的密折。就知道了年羹尧跟老九在搞鬼,于是雍正在年羹尧回京之时,设好了局,让老八命令百官跪迎年羹尧,击破了他们的同盟关系,然后再各个击破。

关于年羹尧和老九合伙破局的分析,还有为什么说老八命令百官跪迎年羹尧,就意味着两个人的同盟关系破裂的分析,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信宋安之,必会送上文章分析链接!

从这件事足以看出,雍正的帝王心术还真是不简单,看似平淡无奇的安排,背后的多重考虑,还真是使人望尘莫及。这招放在今天的职场上,不说打遍天下无敌手,也是个绝招。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192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宋安之


《雍正王朝》中,刚刚继位的雍正就安排九阿哥胤禟带着十名上三旗的侍卫前往西北大营 ,计划着能 “一箭三雕” ,而这第一雕,就是除掉就九阿哥 。

九阿哥是八爷党的骨干,是八阿哥胤禩的心腹,同时又是八爷党的财政爷。不同于十阿哥的插科打诨、闹事起哄,九阿哥可是有能力、有才智、更是有钱,因而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给雍正制造了不少麻烦,并且,在雍正继位后依然给雍正制造了许多的困扰,可以说雍正对于九阿哥的恨一点不比八阿哥少。

但是康熙临终前留下了那句遗言:“善待你的臣民,善待你的兄弟,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害她们。”也正是因为如此,雍正对于九阿哥也采取了忍让的态度,但这并不代表雍正不想除掉他们。

因而,雍正选择了自己的心腹年羹尧,所谓军法无情,同时也是因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借由年羹尧的手以军法为理由和接口除掉九阿哥,不仅让自己不会违背康熙的嘱托,同时避免让自己背上杀弟的骂名。


这二雕便是调走九阿哥,从而削弱八爷党在京城的势力,让自己能够安心的进行改革,推行新政。

雍正刚刚登基,朝中八爷党还拥有很大的势力,雍正已经通过册封八阿哥为总理王大臣暂时性的稳住了八阿哥,并且也在持续性的打压十四阿哥,有针对性的处理八爷党的势力。

而九阿哥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也是八阿哥胤禩非常倚重的心腹,此次安排九阿哥前往西北,目的就是为了暂时性的打掉八阿哥的重要羽翼,让京城中八爷党的力量进一步受到削弱,稳固自己的帝位,也让新政能够顺利推行。


第三雕,是为了监视年羹尧,洞悉西北军政的真实情况。

雍正派遣了十名侍卫,随同就九阿哥一同前往,并且享有密折专奏之权,而他们随行的目的,一方面就是为了监视九阿哥,如果九阿哥有任何忤逆的言论以及不端的行为,由他们向雍正禀报后,雍正即可以有理由处罚九阿哥,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在西北大营中实时的监督、监视着年羹尧。

其实对于年羹尧,雍正也是不放心的,特别是在李卫调离西北之后,虽然在年羹尧的身边已经安插了岳钟琪、伊兴阿等眼线,但是还是觉得不够,他需要随时了解西北的真实战况与年羹尧的动态,特别是年羹尧有没有自立的心思,年羹尧大军真实的开销用度,以及年羹尧是不是故意拖延战机等等。


雍正虽然计划着“一箭三雕”,但是事与愿违,雍正想要的结果一项都没有收获到。

雍正想要“一箭三雕”,最为核心的实际上就是这十名派去的侍卫,他们都是上三旗的子弟,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其中还有皇帝的亲戚,同时他们并不只是单纯的侍卫,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他们将直接入仕,被皇帝委以重用。就像《延禧攻略》剧中的富察傅恒和海兰察,起初都是乾隆皇帝身边的侍卫,富恒自不用说,后来不仅进入了军机处,还成为统兵的大员,海兰察也得到了乾隆的信任与重视,随同富恒南征北战。可以说雍正皇帝他们是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可是最终的问题却出在了这十个人身上。

在前往西宁的路上,九阿哥用几张银票就将雍正的十名侍卫收买,使得雍正没有办法通过这十名侍卫达到自己监视,甚至是除掉九阿哥的目的。而年羹尧也设计了一出“苦肉计”,恩威并施的将十名侍卫的心理底线彻底击垮,对于自己是感恩戴德,并且是百依百顺,无法通过这十名侍卫了解西北的真实情况。

而此时的年羹尧虽然明白雍正的想法和用意,但是他并不想与九阿哥以及八阿哥结怨,他更希望的是让自己处于雍正与八阿哥之间的中间地带而两头受益。但是对于雍正的用意和心思又不得不顾忌,所以在惩治十名侍卫的同时,让九阿哥给自己下跪,使其颜面尽失、威望扫地,从而对于雍正算是有个交代,但是雍正并没有看到他想要的结果。

当雍正看到伊兴阿的密折,知道自己精心设计、原本可以“一箭三雕”的计划,已经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必然是黯然神伤、百感交集。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