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博克和伦德施泰特不是名将?

谈文论史


如果博克和龙德施泰特这两位德国陆军元帅都算不上名将的话,那么还有谁能有资格算得上呢?这两位元帅只是不像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等这样的将领出名而已,他们在军事上的造诣是得到公认的,即便如曼施坦因这样自负的战略天才也敬佩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元帅,尤其是他的老上司龙德施泰特元帅,曼施坦因更是赞誉有加。



博克和龙德施泰特都是二战期间德国国防军中最有资历的将领,参与了前期几乎所有的战役,并且担负集团军群司令这一要职,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胜利。不同于中、后期,前期希特勒对于前线的指挥作战干预还是比较小的,博克和龙德施泰特元帅基本都是在依照自己的战略主张来指挥作战的,所以德军前期所取得的这些胜利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这些精通军事的高级将领们。在法国战役结束后,博克和龙德施泰特便荣升陆军元帅之列,这便是对他们能力的最好证明。

事实上只要熟悉二战历史的人都会直到博克和龙德施泰特这两位将领,他们在德军大批名将中是位数前列的,只不过一般人更熟悉的是古德里安、隆美尔这样的年轻又具有传奇色彩的将领。就大战术或者战略层面上来看,古德里安等一批年轻的将领是比不上龙德施泰特这样的老将的,也就曼施坦因能和他们相提并论。



们在战略上对战局有着深刻的认识,如在1941年底德军刚刚在罗斯托夫遭遇挫败时,龙德施泰特元帅便提出了德军全线撤退的请求,他认为经过几个月的作战虽然歼灭了大量的苏军,但是苏军并没有被消灭,甚至其规模比战前还要庞大,德军和苏军之间还要进行一次或者数次大的决战,所以德军必须要收缩防线,缩短补给线的长度以便使德军在之后的决战中占据有利态势。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德军确实没有能力在补给线大大拉长的态势战胜苏军,1941年的冬季作战和1942的战役的失败证明了龙德施泰特元帅看法的正确。同样对于博克元帅也是这样,1942年他极力反对南方集团军群分兵两路进攻,认为在没有打败苏军主力之前不可以分散德军兵力,最终因此而被希特勒解职,事实证明,正是希特勒的这次分兵导致了德军1942年的溃败。

所以说这两位德国陆军元帅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名将,能力绝不弱于所谓的德军“三大名将”,甚至更甚之。


战略论


原来他们竟然不算是名将?


结了冰的蓝


所有的名将都有公认的战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