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到了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才开始总动员?

ABYSS8470378


首先,自上台开始,纳粹政府就一直时刻警惕重蹈一战覆辙,尽量避免把明显的战争负担转嫁给国内民众,想方设法的拉拢讨好人民,处处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为劳动者“谋福利”的政党。

实际上,一战中,德国投降并不是因为军事上的彻底失败,甚至在打到1918年时,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东线没了压力,兵力可以全部调往西线作战,又出现了些许优势。但无奈德国国内民生问题严重,厌战情绪日益高涨,结果国内发生革命,德皇下台流亡,新政府才宣布战败投降。

所以,二战中,纳粹高层一直在用各种手段减小战争对普通德国民众的影响,拿社会福利笼络民心,尤其是中下层民众。甚至在44-45年盟军的轰炸中,德国工人还保持着8小时工作制和休假制度。当然了,其余的都落在了压榨外国劳工和集中营的囚犯上,对他们来说,别提休假,连吃饱饭,甚至活命都成了奢望。

举个例子,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德国在东线攻势不再,四面临敌,从挪威到北非,广大的东欧、苏联占领地,从地中海到波罗的海,到处都需要兵力和物资。然而,此时德国政府仍拒绝对普通公民增税,只是提高起征点至6000帝国马克,也就是说,只对占社会少数人口的富裕阶层征税;同时还不断加大对现役军人家庭的补贴;

国家继续对日用品进行免税,政府保障生产供应,不让国民明显感觉到战争对个人带来的压力。甚至直到1944年下半年前,在盟军的轰炸中,德国工厂还没有全部转为战争服务,居民日用品的生产还占了一大部分。当然,纳粹政府可不是白莲花,这么沉重的财政负担,多半被占领区国家和犹太人给分担了。

第二、德国走的是职业化精兵路线,主打是高质量的兵员和装备,追求的是品质,而不是“量大”,犯不着把全国的男人都抓了“壮丁”,没这个必要。

一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队全方位进行了严苛限制。因此,上世纪20-30年代德国军队的发展思路是:既然在数量上限制德军规模,那么就用职业化、精英化的方式精简德军。这么一整,更适应了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更符合机械化战争的作战理念,再加上普鲁士时代传承下的那一套专业军人和军队的培养模式,重重限制之下,精简化的德军战斗力不降反升。

这种精锐的机械化部队,配合闪电战这种新的作战模式,在开战之初,吊打了欧洲各国;在苏德战争的头一年,装甲部队大纵深穿插,打得苏联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始料不及地俘虏了300多万苏军。除了莫斯科城下吃了败仗以外,还没遭受到什么“重创”,直到在斯大林格勒的巷战中,整个德军才发现,真是越来越迈不开腿了.....

第三、德国高层政策失误,认为在“闪电战”的威力下,战争不会持续很久。并没意识到,苏联领土广袤,可以最大程度吸收德军“闪电战”的动能;同样,苏联多雨而泥泞的秋季、严酷的寒冬+境内落后的基础设施,极大的拖延了德军机械化部队的前进效率;加上苏联居民超强的抵抗意志,硬生生的把闪电战,拖成了“持久战”。

闪电战不太取决于人数的多寡,而持久战就是在比拼各国战争资潜力,比如,人口、资源、国土面积等等。

第四、在纳粹宣传术的鼓吹下,一些信仰“国家社会主义”的欧洲各国青年纷纷主动加入武装党卫队(德国国防军只招收德国和奥地利人),组成外籍军团,为德国效力。比如著名的北欧师团——维京师,战斗力出了名的强悍,对纳粹理念也是死忠;

在苏芬战争中吃了大亏的芬兰,为了收复失地,也协同德国出兵,打苏联还是很卖力气的。不少芬兰青年也争相加入武装党卫军,被编入北欧师。还有西班牙志愿军“蓝色军团”,表现也是异常勇猛。


此时,在漫东线和崎岖的南部战线,大约有50个师的仆从国军队与德军并肩作战,主要包括自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匈牙利、芬兰、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国。不过,这些国家都是墙头草,到了后期也纷纷主动倒戈开始追随苏军。

甚至还有武装党卫队印度志愿兵....开始的两年多(39年9月-42年),德国没有受到什么重创,兵源也不是很吃紧,一直寄希望于装备的优势和先进的战法,想用闪电战来“速战速决”;另一方面又要用福利来笼络国内人民,所以,没有在战争开始阶段就进行国防总动员。

直到1943年初,随着苏德战争进入持久战阶段,美国高调参战,德国越来越担心盟军会在西线发起登陆战,才开始了国防动员。但是败局依然难以挽回,毕竟,德国的战争潜力在美苏两大国跟前都不占优势。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其实德国应该是在1943年2月8日后正式开启的全国总动员,至于德国为何这么晚才总动员,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首先纳粹能主导德国与德国的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们达成的妥协密不可分。而纳粹德国本身也缺乏一个正常国家所具备的一些条件。如果二战一开始就进行总动员势必要动了这些人的Cheese,并会进一步的影响到纳粹在德国的主导地位。还有在战争费用上,纳粹德国长期不敢向民众说明,哪怕是逐步性的公开方式。民众沉浸在纳粹粉饰下的经济表象。德国民众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使纳粹们主导德国的根基之一。让人由穷到富肯定容易接受,让人由富到穷难。而且过早总动员也违背当初纳粹们上台时所宣传中的那份理想。这些纳粹上层们也深知,故而在战争期间能不总动员他们就不总动员。而43年2月才进行,实在是形势所迫。其实说的直白点,就是纳粹的System的问题。

当然对于纳粹德国为何那么迟才总动员也有一个较为普遍的说法,那就是轻敌。可这个却有很大漏洞的。要知道在二战爆发之时,当时英法两国对德国的宣战,让德国一时有些没有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而在1940年法国战役时,德军上层包括希特勒在内的许多大佬对于战争的前景心中还存在顾虑。如果当时的德国有能力进行总动员,那就该在法国战役时进行总动员。最迟也应该是在42年巴巴罗萨行动破产后,毕竟当时东线的德军已经开始伤筋动骨了。从巴巴罗萨行动前能在东线发起全线进攻的力量下降为只能集中一个方向进行重点进攻的力量。

去除纳粹德国强大的外表,它甚至比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还混乱。1942年10月,就有一位德国高级人员对当时纳粹德国的无能表现表示愤慨。

另外关于德国在43年2月开始的总动员,或者说那究竟算不算总动员,也引发不少历史爱好者们的质疑,他们认为1943年德国军事工业上的增产并不是总动员的结果。

比如他们举例二战开始时德国工人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47.8小时,苏德战争开始时则是49.5小时,到43年9月下降为49.1小时,44年又进一步降低到48.3小时。而战争开支在总预算中则长期徘徊在70%至80%。至于德国军备产量在战争中后期的增长,则是施佩尔在42年接人军备生产工作的总指挥后利用各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结果(施佩尔接手后德国顶着英美飞机的轰炸两年内飞机产量提升2倍,坦克产量也是2倍,火炮产量达到3倍)。但是德国的卡车生产数量在战争中并未有显著提高。

不过关于德国的总动员,早在一战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比如和法国对比,一战时期德国的工业规模超过法国的两倍,其综合实力也强于法国不少,但是在战争总动员中机枪、坦克、飞机、各种运输车辆的产量却不及法国。(而且这还是德国占据法国诸多工业与矿产地的情况下)


黎塞留的野望


确实如此,德国直到1943年1月才开始实施战争总动员,这一阶段也正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最为激烈的时候,被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在2月份彻底全军覆没,原来用于围歼第6集团军的数十万苏军部队也得以腾出继续向德军残破的南翼防线发起强大的进攻。当时德军在南翼只有顿河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手里的残兵在进行抵抗,较为完整的A集团军群则正急忙从高加索地区撤退以避免陷入苏军的合围。最危机的时刻苏军先头部队已经距离罗斯托夫不到30公里了,一旦罗斯托夫丢失,德军A集团军群几十万官兵将会重蹈第6集团军的覆辙。更长远来看,苏军右翼强大的坦克部队向哈尔科夫以及第聂伯河一线的挺进更为致命,这意味着德军南翼的三个集团军群都面临着被合围的危险,这关乎着德军整个东线的命运。



在长远的看的话,德军南翼战线的崩溃,将意味着罗马尼亚的油田也将处于苏军的进攻矛头之下,随着战争的继续,德国的主要石油来源完全依靠罗马尼亚的油田,如果失去这里,德国的战争能力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丧失,工厂将被迫停工,坦克、飞机也将没有燃料,这对于德国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到1943年东线战局的危机已经影响到了德国的生存问题,德军必须制止在南翼的崩溃,而斯大林格勒战役让德军损失了一个强大的集团军和四个联军集团军,整个东线的损失超过150万人,最为依赖的装甲部队的实力也降到了最低点,几乎没有完整了装甲单位了。所以无论如何德国都必须要开始战争总动员了,只有在短时间内征召大量的德国人来补充德军,并增加武器装备的产量使德军重新齐装满员,才能有可能让德国度过难关。事实上在1941年莫斯科战役结束后,德国的军事工业就已经难以为继了,直到第二年的夏季攻势开始时,德军仍有一半的装甲师无法得到补充,所以经历了1942年的苦战后,德军装甲兵力已经难当大任了。


而且从1943年开始,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能越来越大,包括希特勒本人以及许多高级将领在内的人都认为盟军将会在1943年在西线或者意大利南部发起登陆,而这些地方的防御都基本形同虚设,所以德国不得不向这些敌方投入相当的物资来建立防线并组建新的部队用于防守这些防线。所以在各条战线都急需兵力和物资补充的情况下,德军的战争总动员也不得不展开了。


战略论


这和希特勒自己本身的经历以及整个对于德国军队的运营和建设的理念有关。

总体来讲,一场战争并不是说前线单一作战,就是一场战争的总体面貌。后方为战争所做出的牺牲,也是整个战争必要的一环。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那个时候,前线男人在浴血拼杀,而后方女人则是要承担男人承担的工作比如说生产枪支弹药,生产武器,还有一系列的重活农活。

所以说当时希特勒在组建第三帝国的时候,对于这一方面是十分小心谨慎的,纳粹党本身就有带着一些为德国工人谋取利益的一种性质,或者说也是戈培尔而故意做出来的一种宣传,除此以外,希特勒也是来自于德国军队的,所以他要为军人谋利,因此在怎么得罪,不能得罪俩号人,一个军人,一个工人。

德国军队虽然说一夜武装到牙齿,但很多地方实际上是由感鸭子上架之嫌,由于这个原因,德国的装备一直有些入不敷出,比如说一开始是萝莉的一号和二号坦克,到后来虎式豹式坦克,如此庞大的军工生产量都需要后方来完成生产工业产能那是要机器,但是机器毕竟需要人来操作,没有熟练的工人,如何去生产优秀的装备,让前线战士放心的浴血拼杀?

对于德国人来讲,这个时候保证自己的军队内部的装备供应室需要重点考虑事情。希特勒本身也十分迷恋新武器,新武器就需要优势的工人把它打造出来。

所以说总动员,好处固然有,但是坏处也有很多,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生产他的性浓号航空母舰的时候,就把当时船厂内部大量有经验的老工人全给调去前线了,上来一批新的工人,结果信浓号第一次出海航行,遇到机械故障,被美国潜艇追上,接着直接被人给报废。

当然,德国军队也讲究一种精兵简政策,前线那么多庞大的部队有什么用,我们需要的是一把尖刀,一把能够突入敌人内部,能够穿插敌后突袭敌方弱点的一把尖兵部队,而不是说冲上去被人一通炮火全给下回来了一帮娃娃兵。

说到这里,我就必须得提到德国人组建的娃娃兵。事实上,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组建了一只由娃娃组成的部队,大致是14到17岁的青年组成的,但是第一次出战这支部队就表现惨不忍睹。在这之后,德国人就放弃了由未成年人组建的军队这样一个想法。

这就证明了德国人对于自己应对的要求是很高的,不达到一定的要求,德国人是不会说无脑的往军队里面塞人的,再加上希特勒这个人佣兵的习惯,不像斯大林一样保持那么多空架子空的建制,每一次军队损失以后,西车队的优先考虑是将两只残缺的部队凑成一支完整的部队,还不是无脑的往里面充人。

但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德国在南线战场上面出现了巨大的兵源空缺,(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这个时候就需要无脑的往里面塞人了,你不能再靠近并指正工作了,双拳难敌四手啊,起码得有人冲过去加油助威喊buff 啊!况且这个时候希特勒,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了,原先对于前苏联的闪电战,此刻已经变成消耗战比平的是哪两个国家,谁的底蕴更多,谁的资源更多,所以希特勒偏向于疯狂的时候,那就放弃了之前的想法,全心全意跟斯大林死磕到底。


漩涡鸣人yy


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为了能够让德军在1943年后再一次在东线战场上进行战略进攻,以此来挽回南线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败局、第二是因为希特勒以及其他军队高层在德法战争后的过分松懈,导致德国在对苏作战上做出了误判、第三是因为在德国国内一直有着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德国一直没能爆发出全部力量来进行战争总动员。

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德军兵分三路,分别从苏联北部的摩尔曼斯克,中央的格罗诺德和布列斯特要塞和南部的克里米亚向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但由于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以及苏军在冬季针对北路德军发起的反攻,导致了北部德军和中央德军被迫转入守势,并且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而此时,战胜苏联唯一的希望就落在了南部德军的身上,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溃败导致了德军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损失60万人,其中损失了30万德军、15万罗军、7万意军、5万匈军和5万苏联叛军),对苏军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反攻机会;而为了避免德军在南部也被迫转入守势,并进一步导致德国在整个苏德战场上处于战略劣势。因此德军统帅部决定在1943年上半年再次在南线组织一次战略攻势来突破苏军设置的防线,并借此机会北上包抄莫斯科,但德军在1941年莫斯科战役之后已难以再组织一次战略攻势。为了能够在短期内重新集结力量来发动战略攻势,德军才在1943年发布了总动员令。


从长远来看,德军在南线迫守转为守势也是极为致命的。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初,苏德两国在坦克年产量上的对比分别是6402辆和3083辆,在1942年,苏德两国在坦克年产量的对比分别是24643辆对3926辆,其中不难德国的坦克年产量一直是低于苏联的;即使是在1941年苏联最为困难的时候,德军的坦克产量也依旧低于苏联。虽然德国在战略资源的产量上基本高于苏联,但是在军事产能上却要远远低于苏联,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德国一直没有发动全国总动员而导致的。倘若德国在1943年在处于战略守势的情况下仍旧不发动全国总动员,那么苏德之间将会在武器产量方面形成更加大的差距,那么战争或许就会提前结束。


特勒对战争形势的误判,是使德国在1943年1月才发动战争总动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1939年的波德战争到1941年的苏德战争之前,德军的每一步作战都是非常谨慎的。但是在德法战挣胜利后,希特勒便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由于德军在此前的作战中一直都没有遭受到大的战略损失,以及1939年苏芬战役中苏联糟糕的表现,使希特勒对战胜苏联更是有着“蜜汁自信”,认为德军仅凭几个月时间就能通过闪电战将苏联击垮。因此希特勒并没有考虑到和苏联之间可能展开的拉锯战与持久战,这也就导致了全国总动员未能在战争早期进行。

虽然德国在开战之前就已经进入局部的战争动员状态,比如经济部分计划化、控制日常消费品以腾出部分资源投入到军事上,但是这点动员力度还是远远不够。德国在1938年的总工业生产中,仅有不到5%被拿去投入在军事方面、在1939年的投入勉强超过5%,在1940年和1941年的投入只有10%,在1942年达到了将近15%,直到1943年才达到了20%,在1944年才达到了总工业生产的1/4。不难看出,在德国进行全国总动员之前,其大部分的工业生产主要被投入在了生产消费品上,这其实是德国为了避免再次爆发类似于一战末期的无产阶级起义的应对措施。众所周知,德国在一战末期爆发无产阶级起义的原因,就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将主要资源全部投入在了军事上,直接导致了德国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极其恶劣。那么希特勒为了确保这些民众不会再次造反,那就只能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基层民众的生活水平,而提高生活水平则势必要消耗大量的工业生产,这也是导致德国迟迟未能进行全国总动员的原因之一。并且,全国总动员需要工人24小时轮班倒来进行工业生产,同时还会大大减弱福利制度和民众的生活水平,难道希特勒就那么确定德国民众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吗?他可不希望德国又一次爆发基尔水兵起义。



那为何德国又要进行全国总动员呢?这是因为1943年初的德军已经在战略上处于劣势,如果再不进行全国总动员,那么东线战场的局势真的就会彻底无法挽回(说的德军能挽回一样),柏林战役也就会大大提前。因此德国在1943年进行的全国总动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实属无奈之举。


二战吐槽君


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再遭重创;加上之前不久德国、意大利联军在北非阿拉曼战役中被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击败,法西斯轴心国颓态已现。此时苏联已经摆脱了战争初期的窘境,其兵力、战斗力及军工生产能力都得到大大恢复与加强。而英国得到美国的强力支持,可能在北非战役胜利后向南欧地区发动攻势。同时,德国的后方也开始不太稳定了,象南斯拉夫就有铁托领导的共产党游击队积极打击德国占领军,牵制了德国相当部分的兵力。



在这种形势下,原来跟随希特勒打苏联的某些仆从国开始有所动摇,它们的军队在战场上开始出工不出力了。加上此时德国事实上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困局(和一战时一样),德国领导人和德军统帅们开始意识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苏德战场是一个大消耗的战场,苏联有充足的人力储备,人员损失了马上可以补充;德国现在既既要对付苏军,还要对付铁托游击队,同时也要随时准备应对英美联军对南欧的进攻。偏偏关键时刻仆从国军队又靠不住,导致德军兵力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只有靠本国实行战争总动员,最大限度发掘本国战争潜力,才有可能支撑得下去了。



疾风猛士


德军本来预计的快速击败苏联的计划,至42年年中仍未出现,又在接下来的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战事中遭受巨大损失,此时德军的领导层才完全看清楚东线战局已无法以预想的方式结束了,不但必定陷入持久战,拼人力、物力的不利境地,而且美英对德国的攻击开始从空中,不久必定转向地面;从非洲转向欧洲,对德牵制、打击将逐渐致命,危急的阴影已全面笼罩着德国。此时德军战前的所有优越感和自信心受到彻底打击,不再做任何一厢情愿的计划和乐观假设了。

同时在之前的战事中,已十分清楚地告诉德军领导层,低估苏军、低估东线的艰难导致一系列不可挽回的错误发生,其中之一就是德国没有尽早走入总动员和战时经济。遭受重创的德军,由于人员和装备的补充严重不足,导致各军种战斗力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甚至在42年的决战地域南方集团军群,“兰色”方案开始时,所属步兵师补充率普遍不足50%,第17集团军的步兵师补充率更是低至20%左右。使后续战事更加复杂化。


探测卫星A


这个问题,朋友答过多次。再次简要回答如下:

第一、德国损失严重。

单是一个斯大林格勒战役,先后损失150万人,整整一个战略兵团全军覆没,大量的经验丰富的老兵被损失掉,相当于打断了希特勒的脊梁骨。德国不得不进行总动员。

第二、苏联己转入反攻,战线向靠近德国的一方转移。

希特勒明白,再不总动员,德国就要面临灾顶之灾了。因此,出于对灭亡的恐惧,不得不进行总动员,实际上是垂死挣扎的开始!

第三、对德国人民有个交待。

希特勒是靠德国人民选上去的,承诺要给予德国人民幸福生活。希特勒发动战争,也是打着为德国人民谋福祉的旗号。这次总动员,实际上是把德国人民绑上他的战车,让人民陪他把战争打到底,与他一同陪葬!


阳城导航


很大原因是损失过大,德国打西欧时,因为战法先进,损失极小,逐渐骄傲,形成德军不可战胜的形象,但是,对苏联作战闪电战不好使了,从战争开始到斯大林格勒溃败时,已损失近两百万优秀青年,德国战前阅兵的人员所剩不多,兵员开始紧张,扩大征兵范围,。至战争快结束时,德国兵员己近枯竭,招十五岁至四十岁的上战场,希特勒还亲自接见,。由此看,多么强大的国家也禁不住连年战争。


东龙45


1.初期的胜利骄傲自满,就是对苏联这样的大国,对美国宣战也没有想到总动员!

2.为了给本国民众信心,你看,不用总动员就能称霸欧洲,打垮社会主义苏联!短时间内打那么多战争,国民的生活也不受影响!百姓欢欣鼓舞,支持战争!

3.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损失太大,有限的生产已经满足不了战争的需要了才想到总动员!这场战役号称打断了东线德军的脊梁,还动用了法国部分部队,人员物资损失很大,美国参战也已经步入正轨按照正常水平生产已经不行了!

综上所述才开始了战争总动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