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草動物不會反抗食肉動物的原因是什麼?基因、性格還是什麼?人類是否也有類似的極限?

南極大白


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之間的對抗,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

不要慫剛正面僅僅是無數種可能的對抗方式中的一種,注意我說的是對抗,不是反抗。對抗是為了贏得生機,贏得種族繁衍傳承的未來,而反抗這詞兒總帶有破釜沉舟,玉石俱焚的味道,不在乎輸贏。所以,除非剛正面能夠贏得生機,否則剛正面僅僅是送死罷了。


我們必須首先明白一件事。大自然既然能演化出食肉動物,那就意味著食肉動物一定在面對食草動物時具有某種優勢,至少在面對它們的食物時是這樣,這些優勢常常表現為:尖牙利爪、更快的速度、更敏捷的神經反應、更強的力量包括體能和咬合力以及更高的智商,比如群體性捕食動物,包括獅群、狼群、鬣狗群等,而只有很少的食草動物會群體性防禦。

而擁有這些優勢的食肉動物,遇到願意和它剛正面的食草動物,那簡直再好不過,常言道初生牛犢不怕虎,結果是什麼?是老虎被牛犢懟死絕種,還是牛犢成了自己跳到碗裡去的肉呢?我想答案一清二楚。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食肉動物能以食肉為生,那就意味著食草動物在面對它們的時候,得知道怎樣做才有最大的活命機會,大多數時候,想辦法逃命才是上上之策,正面剛是下下之策。


在這種情況下,因此衍生出食肉動物進攻,食草動物奔逃或防禦的行為模式,就相當自然了。因為剛正面的都被吃絕種了,如今還能倖存的食草動物自然都是那些擅長逃命的物種。而且,食肉動物通常會選擇攻擊那些在群體中較為弱小的食草動物,以便用最節省能量和最安全方式捕獲獵物。而這種攻擊方式,也讓食肉動物間接地成為維持食草動物群體健康的監督者。

圖示:拯救了黃石公園鹿群的狼


黃石公園中的狼曾經一度被人為滅絕,但結果導致黃石公園中的鹿群健康度逐年下降,後果極其嚴重,這可能導致鹿群自我滅絕。而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沒有了狼來淘汰那些老弱病殘的鹿,讓這些鹿也有生存和繁衍的機會,反而妨礙了那些健康的鹿的生存和繁衍。後來黃石公園管理方又重新引進了一些狼群,此後黃石公園的鹿群健康度開始回升。在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中,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之間,經歷漫長的相互適應之後,常常已經形成錯綜複雜的關係,難以簡單歸類好壞了。



大自然中生存的物種,在經歷著殘酷的生存競爭考驗,對它們來說生活不是演熱血電影,沒法隨時爆發小宇宙。只有那些能夠正確對抗食肉動物攻擊的食草動物才會繁榮起來,否則它們將會被食肉動物滅絕。正面硬懟這種人類認可的反抗,僅僅是對抗的一種形式,這種行為模式只存在於少數食草動物中,因為它們擁有正面硬懟大型食肉動物的實力,如大象和野牛等。


讓我再強調一次,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兩者的行為模式,都是為了最大化生存演化出來的,不是為了給人類表演熱血劇演化出來的,不同的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之間具有不同的互動形式。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更符合人類審美需求的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之間的對抗吧。

  • 非洲野牛 vs. 獅子

圖示:被野牛群圍攻不得不爬樹逃命的雄獅


非洲野牛和獅子之間是老冤家,對獅群來說,能獵捕到一頭野牛,那真是一頓大餐,但獵捕野牛絕非一項簡單任務,對獅子來說,獵捕野牛是要冒風險的,有時候甚至是生命風險。野牛要麼單挑要麼群體圍攻獅子的事情經常發生,雙方各有勝負。

圖示:被野牛的角挑傷肚子的母獅,就算不當場死亡,恐怕也難逃後期的感染


而且非洲野牛還聰明到知道提前扼殺危險,如果被野牛遇到小獅子,那麼野牛群會想辦法踩死小獅子。落單的母獅遇上野牛,是很難保全自己孩子的性命。

圖示:追殺幼獅的野牛


怎麼樣過癮不?


人類是最好的獵手也是最狡猾的獵手

古人類擅長狩獵,一路走來滅絕無數動物,但我們很少和獵物剛正面,而是利用陷阱、機關、毒箭和更有威力的遠程武器來偷襲獵物。這是因為我們並沒擁有自然界食肉動物的身體優勢,但我們擁有最聰明的大腦和最靈巧的雙手,擅長總結規律製造工具並利用工具。

圖示:知名美劇《權力的遊戲》

至於人和人之間的對抗,那更是許多膾炙人口故事的核心,除了剛正面的熱血漫,還有許多計策計謀,人類更喜歡用智商來互相搏殺,各種政治、經濟上的博弈,而不是簡單的肉搏。



三思逍遙


首先,食草動物對血腥味不感興趣,而且有恐懼感,而食肉動物對血腥味具有強烈的食慾感。而肉味鮮美,營養豐富。

長期的生存鬥爭中,食肉動物變得越來越靈活,血腥,兇猛。而得到肉食的豐富的營養,神經系統方面,和大腦敏感性方面優於食草動物。

它們從出生就對血腥味的誘惑具有強烈的食慾,它們學習它們的家族成群結隊的捕獵場面和捕獵經驗,知道怎樣圍捕獵物,怎麼咬住獵物的要害部位,怎麼撕咬獵物的肉,而使獵物不能支撐身體而倒下,然後大口大口的狼吞虎嚥把獵物吃掉。

食草動物會不會反抗食肉動物的追捕呢?食草動物體型都比食肉動物的大,但是不敢反抗食肉動物的獵殺。因為這些食草動物親眼看見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被食肉動物咬死吃掉的血腥場面。只要食肉動物開始追捕它們,它們就會成群結隊的逃跑,而總有被食肉動物捕殺的,他們只要自己能夠存活,它們就不會對食肉動物怎樣,而埋下頭來吃草。

由於每時每刻都會發生這樣的獵殺行動,食草動物沒有能力反抗食肉動物,它們只能盼望今天我不死,不被吃掉,也就心滿意足了。

食肉動物選擇了誰,它們也不會管,被食肉動物選中了,被撕咬發出悲慘的叫聲,也不可能喚起食草動物同類的絲毫幫助。

往往幾隻獅子能夠在幾百只野牛群裡面撕咬瓜分一隻食草動物,而不會得到任何的阻饒。

食肉動物每一次的捕獵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能夠十足的得到許多信息,比如咬住獵物撕下一塊肉來,這個獵物基本就跑不掉了。

食草動物在食肉動物沒有捕殺它之前,它不知道疼痛是什麼,死亡是什麼,它只知道嫩草的鮮美。

當食肉動物獵殺它時,它已經嚐到了疼痛的味道,但是為時已晚,它被吃掉了,而不能把怎麼躲避,怎麼反抗的生存經驗交給它的下一代了。

同時只要食肉動物捕殺食草動物,只要被咬傷,食肉動物是決不會放過受傷的食草動物的。

有人說食草動物也有武器,它們許多都有一對鋒利的犄角,其實這對犄角不是長來求生存自衛用的,而是內部爭奪交配權用的,也就是講這副犄角是用來對付自已人的。

在交配的季節,長著犄角的雄性在山谷中,稀樹草原中,互相撞擊聲此起彼伏,而雌性在它們中間選擇強者,而投懷送抱。

同時食肉動物也在選擇弱者,受傷者,只要看見這些食草動物在交配權爭奪戰中有失敗受傷者,就會一湧而上立即把它吃掉。


寶樹白石34222787


大自然造化,天性,食草動物有一個自命的弱點,明哲保身,若遇到獵食者,只顧自己逃命,不顧其它者,那怕是自己的孩子等,看動物世界,非洲大草原,成千上萬食草動物能被一隻食肉動物追趕的飛跑,包括那些強壯有力的如水牛等,就個體而言,一對一,水牛與獅子是有一拼的,如有兩頭水牛對付一隻獅子是絕對有勝算的,但是它們不懂得這樣做,只顧著自己逃命,有時看著同伴或自己的家人孩子被獵殺,自己駐足觀之而不顧,切不知下一個被獵殺者是否是自己?為什麼食草動物會被食肉動物任意獵殺,其主要原因是食草動物頭腦簡單,自顧自,不團結,怕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因此能讓食肉動物可任意獵殺,這就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鏈,天意,(小時候聽老人講,日本鬼子侵略我國,後大多數地方被鬼子侵佔了,有時鬼子開始掃蕩,全村人都被嚇跑了,那時候叫跑返,就是來回跑,鬼子來就跑,鬼子走在返回,所以叫跑返,聽說一個炮樓也就是幾個鬼子守著,只要他們一出動,成千上萬人都嚇跑了,假如你家有小孩,誰也不原讓孩子在人群中,怕孩子哭引來鬼子,不知為什麼)?


48885111


怎麼可能不反抗,死在野牛蹄子或者角下的獅子可也不少,食肉動物對對食草動物是有有戰力優勢,但食草動物雖然吃素,卻絕不是簡單的“吃素的”。

物種在長期生存競爭過程中是共同進化的,食草動物體型大就容易從食肉動物口中逃脫,體型小的不斷被吃體型大的留下來,逐漸地食草動物體型就逐漸變大,皮糙肉厚的,食肉動物為了吃肉,就得跑得快、力量足、牙尖咬合力強,歸根結底都是要把基因傳遞下去。食草動物儘管相比食肉動物有戰力的劣勢,但是在被捕食的時候也會躲避,不會坐以待斃,也不會因為獅子老虎的“血脈壓制”不敢動彈,甚至在有些時候,當獅子老虎攻擊某種大型食草動物的幼崽時,成年食草動物會主動攻擊獅子老虎,因此死亡的獅子老虎也屢有報道。

它們的這些行為不是經過像人類這麼複雜的思考,只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被刻印在基因中的信息的控制,要麼被吃光滅絕,要麼反抗保全性命,保證基因延續使種群長久地存在。而實際上老虎獅子的捕食成功率也都不足20%,也是由於包括食草動物反抗在內的多種因素導致的捕食失敗。人類在這方面由於高度複雜的意識的影響,有時候反而不像野生動物那麼拼命,比如斯德哥爾摩效應,是指本來應該反抗施害者的受害者,因為心理因素“喜歡上”施害者,甚至反過來幫助、處處維護施害者的一種情結。

生物尤其是具有高級神經中樞的大型動物,行動受基因控制,但又不是完全受基因控制,擁有很多選擇的餘地,人類自然也是如此。不過或許人類由於意識太複雜,有時候自己都控制不住,會採取一些出乎情理的行動,並且這種現象發生的具體腦內變化機制還沒有完全搞清楚。


來看世界呀


試著回答:初始人類與食草動物差異無幾,同是食肉動物的美味食品。後來的人類卻成為動物界的主宰,要滅絕任何動物,只要下決心,沒有做不成的事。除卻蒼蠅蚊子寄生蟲。原因在於人類會造武器。人類的大腦好使。人類會群起進攻敵人。人類會揚長避短善於策略。人類愛總結經驗教訓。這一切在食草動物界都為空白。食草動物的本能是善於奔跑,多生多育,免疫力和生命力強大。這是長期鍛鍊適應生存法則所致。食肉動物在千百萬年中練出一套貓抓耗子的本領,既要省時省力,又能一招致命。既要降服獵物,又不能傷著自己。這需要具備中國功夫。功夫從學與練中得來,並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食肉動物的基因決定了它們有好的先天性爪牙和強壯氣迫加上兇猛的野性。它們的大腦使它們善於揚長避短。僅對貓科而言如此而已。其它如猛禽,犬科,魚類等食肉動物則說不清楚了。


南榮姬


首先說一下,食草動物是會反抗食肉動物的。一般來說,食草動物沒有獠牙和利爪,在攻擊裝備上很落後,並且很多體型大一點的還不靈活,所以正常情況下,食草動物遇到捕食者會逃跑。但是在特殊情況下,比如幼崽被攻擊了,或者落單了,這時候就會拼死一搏,雖然小型動物拼完也就是死了。大型食草動物就不一樣了,據報道,非洲草原殺死獅子最多的就是野牛,野牛個頭大,身體壯,還堅角,脾氣還暴躁,主動攻擊也很常見。

物種壓制很正常。自古至今山羊代代相傳狼很可怕,遇到就跑,即使數量比狼多很多,他們依然遵守著傳統,跑。因為他們智商低,不會想起來群攻,甚至羊群可能自己都不知道為何見了狼就要跑。


賣萌的會長


現在的人類,認知能力確是有限,很多東西,大多隻是推測,有的科學家、學者或者是"想當然的自認為",對自然界的演化、對動物界的起源變化及人類自身的許多問題,都停留在"無知"當中。原來說人是進化來的,現在又要否認,連達爾文的進化論都不對了,一切又變得茫然起來。當然,現在我們也只是在"無根據的分析、推測、討論",這"根據"也可能永遠也找不到,因為沒有人親眼看見生物的產生和變化過程,只看見今天的這些東西,並且也沒有"變化"、"進化"。所以"一切"都處於無知當中。我認為,食草動物天性只對草感興趣,對肉不感興趣,所以就天生不喜歡獵殺,久而久之就失去反抗、搏鬥的夲領。而食肉動物天性就對肉感興趣,在天性的驅使下即便是會受傷甚至是失去生命也要這樣做,久而久之就成自然。另外,年代久了,食肉動物的眼睛也發生了變化,它看到的不是食草動物,而是血淋淋的肉、或者是內臟、帶血的骨架。我們對動物眼睛的認知也並不完全知曉,也許食肉動物的眼睛可以"透視",可以看到食草動物的內臟、可以看到血淋淋的鮮肉。當然,這只是無根據的推測。


賈俊398


動物個性也是受基因影響的。有的動物溫順比如說綿羊,有的動物兇狠,比如說狼。人類在馴化野生動物時就是人為的把兇狠的逃態掉,留下溫順的,一代一代的就把兇狠的基因剔除了,一般家養的就比野生的溫順的多。在自然界,野生動物的性格基因是通過自然選擇的。食肉的大型動物,一般比較兇狠,因為只有兇狠才能捕到獵物,才能從別的內食動物口中搶到食物,才能最後生存下來。食草的相對溫順,他們不用捕食,吃的相對來講比較多,不用為一口吃的打的你死我活。但它們也不是逆來順受,來自捕食者的威脅,同類的競爭,都需要他們保持一定的兇猛程度,來保護自己,否則容易被自然逃汰,有些大型食草動物異常兇狠,主要是他們的兇狠能夠保護自己,比如野牛,犀牛,大象,他們發起狂來比獅子都猛,肉食動物一般不敢惹他們。但大部分中小型食草動物就沒那麼狠了,主要是因為他發起狠來保護不了自己,相反還會送命,謹慎,機警的更能活命。通過一代代自然選擇,活下來的都是謹慎和機謹,那些兇狠的都變成食肉動物的美餐了。


旺德福849


甚麼基因?甚麼性格?在這裡是眾生平等,一旦平等、甚麼基因呀.性格呀……是……狗庇不……狗庇不值矣!


華繼善


有些食草動物沒進化出協同作戰的能力,人類雖是雜食動物但也偏食草。人類同食肉動物鬥爭進化出了協同作戰,製造和使用武器的能力,所以人會反抗,人類看到血腥場面也會本能的感覺到不適應,但是很多食草動物反而沒啥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