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制约了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

新大风歌


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肚子,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笼统的讲中国农村人口9亿多,而随着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在城市发展,真正成事农业生产的有7.9亿左右。然而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宠大的数字,按我国人口13.9亿计算,农业人中占比仍然大大超过50%。山少作为农业人口中的一员,说说自己的直观感受。

一、搞普通农业不赚钱,搞特种农业困难多。

山少所在的湖南农村,人均分得良田1.13亩,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以稻谷为主,稻谷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按每季丰产1000斤,每百斤稻谷市场回收价120元计算,每人每年可以农田中的产值是2712元,除去种子、肥料、农药等耕种直接成本,利润不超过1500元。辛辛苦苦一年也就只有在外打工半个月的收入。

而搞特种农业种植虽然经济效益高,但困难重重,一方面技术上欠缺,另一方面无销售渠道,风险高。

二、传统农业方式效益低,现代农业缺技术缺资金。

在农村生活的农户的生产方式大多都比较传统,种几亩地,养几头猪,喂几只鸡禽,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低。

每年农业大学培养的各类农业技术人才不少,真正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却不多,没有这些技术人才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得农业新技术应用程度低,这就使得农业发展受限。

另外要想规模化农业,资金也是受限因素,山少也曾去银行贷过款,要从银行拿到农业贷款困难也很大,虽然国家在政策上有不少扶持,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仍然不小。

三、人均耕种面积小,农产品价格波动大保障低风险高。

我国农业人口多占比高,人均耕地面积相比农业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凭着自家的这一些土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很困难,要想规模化种植发展就需要从其他农户手中流转土地,这不但使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也使得被土地流转后农户要将生活的出路转向其他行业。

除主要粮食作物外,很多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很大,就生猪为例,2018年一年的价格波动就相差一倍多,这就使得养殖风险提高不少,我们当地的一家养殖户戏称养猪赚不赚钱要靠命,使得有资源有资金的精英在不愿意投入资源在农业这种利润低、风险高的行业中来。

总的来说,我国要成为农业强国因诸多因素影响,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吴家山少


实话好说,就是有点不一定那么比较顺耳?

我想说一句大家都比较认可的一个例子:现在普遍的大街上的粮店门市部,一般都有50市斤一袋的小麦好精粉,一袋50市斤精面粉平均价格是一百元左右这个价钱(至少我们烟台是这个行情),我再举一个例子:现在农村百姓出去打工一般低点工钱也是一月三千元左右工资,大家一般会公认这个工资数。

那么问题来了,打工一月三千元的工资能买到三十袋(50市斤)的小麦精粉,也就是说一月的工资买上三十袋的面粉一个人能吃上五年左右,大家再回过头来去访问一下种地的农村农民,现在一百户人家农民平均就很少有几户人家农民能一年生产出三十袋(50市斤)的小麦精粉的,(何况除去化肥农药浇灌收割等管理成本,不知亏否)也就是说把自己家的地种植一年的收入,也可能不如出去打工干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多。(当然东北个别地区例外)

刚改革开放初期前后工人一般工资是三十元左右,至今工人的工资涨了一百多倍;刚改革初期前后农民的小麦价格是三角多钱一市斤,而现在也只是一元多一点钱一市斤,大约才涨了4倍左右,所以农民怎么能去思想平衡呢?

有时那年由于天气灾害原因导致农产品涨点价,就会有人怨恨农产品物价高,我也是领工资吃饭的工作的人,有时我就很不理解那些不同情农村农民的人,有时由于天气灾害原因导致某些地区粮食及菜类绝收,百姓还能设法把包括菜类的农产品能给供应到市场就很不错了,有的拿工资的人那来的那么多怨气还嫌农产品物价高?如果按照一月三千元工资算起,工人一天的工资甚至经常能买到二十之三十斤左右的鸡蛋,(今年春节前后有时鸡蛋一斤三元零八分钱),这里还不去多说那么多月收入五六千元或全国平均的工资水平。所以要为农村农业农民多理解一些吧,把思想(或好心眼)往农村农民那里多倾斜一点吧,大家必须心中永远要牢记一句话:"国家有粮心里不慌"。

你拿着工资年年盼着每年多休几个节假曰的长假好去参加人山人海的旅游观光,(吃遍本地还去吃外地甚至去国外吃,特别还想带薪休假),本国游完了就去世界各地游,结果在菜市场上的菜价稍为高点就牢骚满腹,老百姓有时多种植的蔬菜在供大于需没有人买时都烂在地里时,有谁去关心的?前些日子我们这里的菜市场贩子拉了一车干的大蒜头是十元七斤,可见贩子在农民手里收购蒜头就更便宜了,有谁去同情痛心蒜农的了?(现在就很少有同情心的人去说一句:你们农民也"蒜"太赔了)。

当六十年代初人口还少时,在中国工业农业正困难时,又是苏联逼债时,当时饿坏了那么多中国人,我们今天应该很好的反思,问题是现在中国每年如果不大量进口大豆及其他农产品及牲畜饲料根本就不行,我国人口众多,土地却稀少,再加上农村有些地又不能去很好耕种,这肯定会给将来大众的吃饭问题造成大麻烦,没有电视看行、没有轿车开也行、不去旅游更行,但就是没粮食吃可完完不行。

所以,必须要有全国大众齐心来关心农村农民农业发展,要防止有一天住着别墅、开着轿车、抽着进口香烟、手里拿着很多钱的银行卡,却买不到粮食吃了,如果谁还认为这里是在写文章,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上面已经说了,咱们已经多年以来就在天天的在各大港口码头必需的在忙禄着从外国进口大量的包括大豆大米在内的多种农作和牲畜饲料。谁看不到这些问题,谁就不会重视农村农民加农业发展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最终我们不只是要每年都盼着给退休的人涨工资,同时也希望大家都盼着有关农业部门给农民粮食调整一下价格或是调高一下粮油补贴,真正的用有效的适合的经济补偿来鼓励调动农民的耕地种粮的积极性,这样即增加了本国农民的收入,又增加了国产粮油的产量,同时还能减少了进口外国的粮食并会给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更能防止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进入我国餐槕)大家必须明白世界上唯一一个地少人多的特殊大国(即)中国是要警惕将来的粮食出现危机了,要有备才能无患。特别要防止世界上公认的那个大坏蛋的霸王国家可能会有一天给中国的粮食市场上找事……。所以在中国的粮食问题上,要尽以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确保自力更生,确保自足有余,才能国泰民安。


幸运52272460729


第一、分田单干极大的阻碍了农业的高水平深层次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的各方面的建设(村办企业、水利设施、道路建设、文化设施、教育资源、养老设施、村民娱乐设施等);第二、一切向钱看的风气,破坏了农村的基本健康,不管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也不管用什么手段和何种方法,挣到了大钱,就成了大家的英雄楷模,分不清青红皂白,笑贫不笑娼,所以那种淳朴的农村人们少了;第三、低廉的农产品价格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田地荒芜,野草漫山遍野,土地品质越来越差,以往的水利设施变成了残壁断缘,除了老弱病残和幼儿,农村基本没有必要的劳动人口,这样的局面如何发展农业和农业经济。

要想农业和农村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大的思想大的魄力大的手法,破除这些束缚农业发展的枷锁。第一恢复集体所有制(好的东西不怕回头路,碰到南墙了),建立村办企业;第二政策扶植,把每年大把的进口粮食的资金直接补贴给种植者;第三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和养老,解除农村人口读书难(读不起),看病难养老难的后顾之忧,吸引部分人们愿意留在农村,同时加大农业人口的基本保障和基本福利;第四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待遇,科技兴农。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长期稳定和谐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一旦发生战事,人家只要掐断粮食供应,那么就会不打自乱,不战而败,所以粮食安全绝对是天大的事,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是天大的事。


刘老大47392071


一,分田单干。个体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和集体比。现代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才是农业未来之路。中央推出的“土地流转"政策,也是要让农民零散的土地重回规模化。

二,谷贱伤农。农资农机具价格猛涨,种田成本越来越高,而粮食价格却原地踏步。

三,大量外国进口粮食,比如美国大豆等,冲击本国市场,伤害豆农的利益和积极性。

四,农业科技缺乏投入。优良种子,农机具和农资几十年一贯制,没有与时俱进。

五,缺少销售和运输体系。中间商攫取了大量利润,生产者没有定价权,处于被剥削和奴役的地位。


弈海飘流


进口粮食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大家都知道,谷贱伤农。谷为什么会贱呢?大量进口粮食压得本土粮价升不上去,导致农民种地赔钱。所以广大农村的青壮年纷纷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背井离乡,到城市里去打工赚钱。

凡是现在到过农村的人不难发现,农村呈现给人们的是一老一小,也就是老人和孩子。现在很时髦的话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

农村如何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如何保证?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农村死气沉沉,哪有活力。真不知道农村的振兴靠什么力量来支撑,农业基础地位如何来巩固。

用某位伟人的话说,天蹋不下来,天蹋还有大个子的人给顶着。

我等P民,咸吃萝卜淡操心,只是位卑未敢忘忧国。

(写于2019.03.28)


吉祥如意


什么制约了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众多,13亿人口中,有8亿人口是农民,现在我国农村发展出现畸形,制约农村的发展,我国要想追赶超越,首先是农村,城市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农村还基本停滞不前。

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农村发展:

一,农村是行政的最底层,村委会领导班子的不作为,为了一己之力,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没有想如何建设农村,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贪污腐化,在我国广大农村基本普遍,都是家族式的竞选,当个村长村支书,又是送米面油,又是送钱,有些地方直接就是现场买票,一票三五百,把竞选当场了买卖,使中国农村发展不前的一大要害。

二,农村基础设施差,以前村里能通个柏油马路,都算很奢侈了,要想富先修路,村里的农副产品才能及时运出去,种地才能有保障。水利设施不合理,政府只为了面子工程,一些设施建好后就如摆设,我们村的灌溉渠就是典型的例子,修好用了三五年就一直闲置,现在就被一些人取土,彻底毁坏了。

三,土地政策,农村土地养活8亿农民,但也限制了农民,现在农村土地,比较分散,一家三五亩地就分两三片,分散不好耕种,集体耕种,有的农户愿意,有的不愿意,所以使农村土地产值太低,不利于耕种,应该统一集约化种植,让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盘活农村土地。


四,农民的知识,技术比较落后,没有职业农民的技术和科技指导,现在农村,急需一批有知识懂科技会农业的人才,带动农村人脱贫致富,让农村土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农村是我国很重要的一部分,要想农村发展壮大,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农村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不能为了一时之快,走向歧途,要根据农村现状,制定一些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政策,谢谢。


乡下阿六


是贪心制约着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中国农民上下五千年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种,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养育着这个国家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人人得有饭吃得有衣穿,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无论怎么耕种怎么发展亩产过不了两千斤。价值多少大家心知肚明,搞农业机械化是可行,也是好事,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力一两年时间完全可以实现。那么后面的问题很严重,十八亿亩耕地用农业机械化种植,有几千万人就能操做,五六亿农民失业了谁来抚养,两亿多六十岁以上老人靠每月一百元养老金如何生存?前苏联社会主义大国的集体农庄也不是一样倒辟了吗?我个人认为就是一些人总是对农民能过上好曰子过不去。他们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心里贪着农民的土地不放过。


用户87751048672李长


制约农村发展,除了思想,还是思想!症结在于地市级,县,镇,乡,村等等官燎思想上脱离群众的制约,不干人事尽哄鬼!一直纠缠于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诸多方面的虚假事情上!对群众的切身利益,实质利益上奉行(哄,骗,虚,假,压)的地方传统施政方式而乐此不疲!上级下来捡查工作,访民全都是地方上安排好的,哪位百姓发的言,说的什么话,也是预先背好台词的,应对上级的所谓走访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当然,这也是上级领导须要看到的效果!走马观花一趟嘛,工作也做了,民以亲了,下级脸上也放光了,一举多得!所以,制约农村发展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此!?我想农村朋友们感同身受!


独立寒秋观沧海78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很快,到2020年就实现小康社会。从大局来看,没有什么因素制约中国农村农业发展。

放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成就很了不起,一个农业国家,变成世界第一经济体。

放在历史角度,几千年贫穷落后的中国,站起来并正在向富起来转变。

中国的发展成就,应当知足,以后可能不会有这样的高速发展了。

所以,我不认为有什么制约因素。农村问题是优先发展,政策很对路。当然,现实中有许多问题,如种稂积极性问题、年轻人少的问题、环境问题、空心村问题等,这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制约不了农村发展的。

我们国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如果说制约农村发展,其实就是制约中国发展的因素,我看对内就是不平衡的问题,地区间发展差距很大。对外就是美国等外部敌对势力的制约,不让中国发展。

因此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其实也是一件事,要互动,要善于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促进国内发展特别是国内制度创新,团结搞好一带一路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还没有完成。在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总体上实现小康之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我们要更快补上社会建设这个短板。

可能外部的事物更重要,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才会减少制约。


林区见闻与对话


个人观点,从行业价值来考虑,可以还原真像。

1·这个行业有利润率吗?

2·这个行业有尊严感吗?

3·这个行业有发展力吗?

1·农业有利润率,只是进入的人才太少,农业还是一个价值洼地。

作为基础支柱性产业,稳定和安全是主旋律,在国家和行业定位中做文章。

我们5年来,做了艺术+农业,营养+农业,创客+农业,利润率是完全可以满足各个环节的。

2·农业越来越引起人的关注,中国农民丰收节,职业农民,媒体引导。

一个没有尊严感的行业和职业,很难产生行业和职业自豪感。

现在,乡村振兴,各种动作,都是再从塑农业和农民的行业及职业尊严感。

农业及农村,一定会更好!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底线。

3·农业的发展力,会越来越好,政策红利,技术红利,开始凸显,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进入。

人才才是一个行业的基石。

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