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沒錢不走親,富貴不回鄉”是什麼意思?有錢了回鄉不好嗎?

棒奔霸


農村俗語“沒錢不走親,富貴不回鄉”是什麼意思?有錢了回鄉不好嗎?

社會生活中,人們互相交際往來本來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因為有了貧富之分,就轉變了人們的思想,俗語“沒錢不走親,富貴不回鄉”就是生活交往中人們根據社會現實總結出的俗語。同時也揭露了一些社會事實。這句話的原話應該是窮不走親,富不還鄉,估計在流傳下來的時候,人們用自己的想法把它口語化了。

沒錢不走親:沒錢就意味著窮,沒錢走親戚,從親戚的角度看,容易讓親戚認為你登門來討要幫助過來佔便宜的,並且古代自來就有一句話,人窮志短,既然沒錢到了親戚家就會被人瞧不起,這樣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所以為了避免讓人誤會,人窮的話還是儘量和親戚少走動,避免自受欺辱。這個道理和窮在深山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是一個道理。

富貴不回鄉:關於富貴之後到底要不要回鄉有兩種說法,古人曾說過,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個意思就是說,富貴了要回到家鄉彰顯自己的富貴,如果不回去,就好像穿了非常華麗的衣服而在夜裡行走一樣,比喻有光鮮的事情,別人也看不到。但是現在同樣講究富貴不回鄉,就是說人成功了以後,你的行為、思想、眼界已經和鄉親們產生很大的差距。並且富裕後回鄉,就會有很多鄉親尋求你的幫助,如果你幫助了還好,要是不能給別人提供幫助的話,就會和鄉親產生分歧和誤解,最後把鄉親都得罪了。

所以,從古至今,窮不走親的說法,一直適用於社會,社會嫌貧愛富是正常的現象,誰也不能改變,所以這句話是應該準守的。富貴不回鄉,看自己的想法了,如果自己能力很強,可以利用自身的能力去改變家鄉幫助別人,那也是值得稱讚的,所以對於俗語的理解不能單純片面的看問題。

沒錢不走親,富貴不回鄉,大家認為這兩句俗語說的有道理麼?你們認為現在社會還是這樣麼?歡迎大家留言,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農村俗語“沒錢不走親,富貴不回鄉”是什麼意思?有錢了回鄉不好嗎?

對於這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相信不少人也是聽說過的,尤其是社會閱歷豐富的人對其理解也是更加深刻的。其字面的意思是說人在沒錢的時候,就最好不要去走親戚了。當我們在富貴了,有錢了,也不要隨便回老家了。有的人不理解了,為什麼沒錢就不能走親戚呢?富貴還鄉不是古人一直所向往的嗎?老祖宗這樣說,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不信我們且往下看。

首先我們來看“沒錢不走親”這句,雖然親戚之間是有血緣關係的一群人,但是當我們處在同樣水平線的時候,那樣的親情才是牢靠的,就像古人所說的“能同甘共苦,卻不能共享富貴”是一樣的道理。當我們沒什麼差距的時候,大家就會真心對待彼此。一旦差距拉開了,那心的距離也就遠了。當我們有錢的時候,有些親戚還可能會對你非常的尊重,平時也會常走動。

可是,在你落魄了,沒錢了,那你再去找他們,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了。有些人難免會對你冷嘲熱諷一番,甚至還會想著你是來找他們借錢的,對你是避而不見。就算親戚對不會因為你沒錢而刻意疏遠你,但是此刻的你,看到一些事,見到的一些人,都會讓你不由自主的想到過去的種種,這樣自然就會觸及到你內心不想要去面對一面。何況還有一點,那就是走親戚是要帶禮物的,而現在帶禮物也是有講究的,一般的禮物人都看不上,而太貴重的禮物自己買不起,所以在沒錢的時候走親戚,其實並不是明智之舉,只會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和經濟壓力。

再來說一下為什麼富貴後不還鄉,這個並不是說不能還鄉,而是說不能太頻繁的還鄉,並且不能太高調。因為農村就是一個熟人的圈子,你如果在外面掙錢了,有出息了,那村裡的人、親朋好友都會知道,其中就有一部分人有仇富心理,認為你是有錢人了就該幫襯著他們,於是向你借錢、讓你幫忙找工作,或者是帶領著他們掙錢。如果你不幫忙,他們就會編排你,語言攻擊你,用道德來綁架你。

老祖宗說的這個“富後不還鄉”,就是提醒我們在有錢了以後,不能太過於頻繁的還家鄉,而且回家也要低調一點,不然就是給我們自己增添麻煩。相信不少人都知道農民歌手朱之文,在他成名了之後,免費出錢給村裡修路,居然沒有得到村民的感激,還有不少人說他的壞話。而且有些人向他借錢,卻也不願意歸還,理由就是他有錢。所以,老祖宗的這句話還是值得一聽,並且應該熟記心中的!


農夫也瘋狂


有書君家鄉流傳著一句老話:“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和題主的“沒錢不走親,富貴不回鄉”意思相近。說的都是窮人與富人的人際交往的問題。


那麼農村俗語“沒錢不走親,富貴不回鄉”是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一目瞭然:人沒錢的時候不要常和親戚來往,人富貴了有錢了不要回家鄉。


“沒錢不走親”有書君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窮志短。


窮人自然覺得自己卑微弱小,走親戚的時候,難免感到自卑,在這種心境下去親戚家,如果看到親戚以為你要伸手向他借錢或借東西,表現得不太熱情,窮人的心裡會感到別人小瞧了自己,心裡便會拔涼拔涼的。


與其走趟親戚,給自己心裡添堵,還不如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待在家裡不受那份窩囊氣。


其次,走親戚總不能空手而去。


窮人本身就窮,出門走親戚還給帶上一份禮物,從經濟上講,要一筆小小的開銷,況且因為經濟拮据,捎上的禮物可能親戚看不上眼,隨手一丟,不屑一顧,窮人看到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不受人待見,心裡得多難受多憋屈。


與其花錢賣難受,不如窩在家裡多幹點活兒。



再次,窮且志堅。


人窮志不窮的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即便是親戚叫他去聯絡感情,帶他去消費,他也不想佔別人的便宜,沾別人光。


這種骨子裡硬氣的人,是不肯常與親戚來往的,他們覺得自己日子苦點累點沒關係,儘量不去麻煩親朋好友,儘量避免拖累親朋,所以選擇不去親戚家走動。


基於以上三點原因,沒有錢的人都不願意去親戚家走動,免得花錢,免得受氣,免得給別人添麻煩。


外出打拼的人,終於攢得貧滿缽滿了,衣錦還鄉,應該是人生一大樂事。


《史記•項羽本紀傳》裡也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


那麼為什麼還說“富貴不回鄉”呢?有錢了回鄉不好嗎?


有書君是這樣理解的:


首先,從經濟考慮,人富裕了回到家鄉,那在大家眼中,你今時不同往日了,發跡不要忘了家鄉父老,捐點錢捐點物給家鄉,成了理所當然。


無論捐多捐少了,總有了說道,捐少了讓人說小家子氣,捐多了讓人說攢錢太容易,真是財大氣粗!


再者鄰里鄉親發現你發財了,向你伸手借錢,你借與不借都會得罪人。


借給了張三,就得借給李四,十里八鄉都借個遍,說不定財力還不夠。


倘若有一個沒得到滿足,便會扣上一頂為富不仁的帽子。


況且這些借出的錢,可能會打水漂,那經濟損失可慘重了,富人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無緣無故為別人埋單,那心裡也不是滋味。



何況富人還要經營自己的產業,資金鍊不能斷裂,所以借出的錢,如果要對方還回來,對方還會說富人太不近人情,這點小錢還要還,出了錢還被責備,這家鄉不回也罷。


如果富裕了,不借錢給鄉親,那更會被說成鐵公雞,一毛不拔,變富裕了連人情味也沒有了,連親朋好友都不認了。


另外富貴了還鄉,還有可能引來別人的嫉妒,說各種風涼話,甚至引來不懷好意的人動歪心思。


眾所周知的大衣哥朱之文,富了還鄉,給村裡修路建公園,居然有人說修路太短了。


借錢給窮苦鄉親,人家不還錢,還說風涼話,還與不還,對他沒有影響,甚至有人向他家院中扔磚頭,說他唱歌攢了那麼多錢,應該給村裡每戶人家買輛車,外加一萬元錢。


可見有些人有仇富心理,富貴還鄉有風險!


農村俗語是老百姓千百年來經驗的總結,短小精悍,蘊含一定道理,“沒錢不走親,富貴不回鄉”體現了世態炎涼,是人世間的人情冷暖的一個縮影。


有書君希望親朋好友之間多聯繫,多走動,讓親情友情細水長流,期望大家互相提攜,互幫互助,不論貧富,只談情義。


社會的發展,導致了貧富的分化,產生了窮人和富人,但是誰都不敢保證一輩子富有,誰也不敢輕下定論別人永遠貧窮,那麼讓我們做到窮莫失志,富不張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