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儿子,谢安的侄女,晋朝两大家族的联姻,却成为一场悲剧

王羲之的儿子,谢安的侄女,晋朝两大家族的联姻,却成为一场悲剧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一诗中写下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所说的"王谢"就是晋朝历史上有名的两大贵族王家和谢家,两家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王羲之、谢安。不夸张地说,如果晋代只能留下两个名字,那么就是谢安与王羲之。王谢二家几乎统领晋朝的文坛与仕途,却仍不满足,更想强强联手以缔造时代的辉煌,因此有了这一次著名的联姻。

王羲之的大儿子是王献之,次子叫王凝之。在父兄的光辉照耀下,王凝之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星路十分坦荡,虽然他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但在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却是无比尊贵的,因此他的婚姻充满了高贵的基因。

王羲之的儿子,谢安的侄女,晋朝两大家族的联姻,却成为一场悲剧

谢安的侄女名为谢道韫,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之一,因一句比喻雪的精妙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被人称道不已,后世因此用"咏絮之才"来形容有才学的女子。诸如谢道韫这样德才兼备的女子,在古代是不容易找对象的,因此谢安早就找准了方向——王羲之的儿子。

一个是"书圣"之后,一个是宰相侄女,门当户对的天作之合,理应成为惹人羡慕的鸳鸯之对,可惜这场结合却沦为了一场悲剧。其原因就是王凝之与谢道韫的智慧不匹配。谢道韫才高八斗,喜欢侍弄诗词歌赋,如果生为男儿身,那必定也是魏晋风流的中流砥柱;而王凝之虽有光芒万丈的父兄,自己却是个平庸之辈,活得稀里糊涂,而且思想无比迂腐。

王羲之的儿子,谢安的侄女,晋朝两大家族的联姻,却成为一场悲剧

面对没有共同语言的丈夫,纵然自己的灵魂再有趣也无济于事,谢道韫对期盼已久的婚后生活非常不满,整日郁郁寡欢。一日谢安询问她说:"凝之是逸少的儿子,总不会很差,你为什么闷闷不乐?"

谢道韫回答说:"王氏一门人才辈出,且不说长辈,就是平辈之中哪一个不比他强?鄙陋无知,语言无味,这样的日子很难受,我不明白天底下为什么会有王凝之这样的人!"谢道韫积郁已久的怨愤无法爆发,只能对叔叔谢安倾吐苦水。

然而二者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我们通过一个故事来了解。王凝之任会稽太守时,不学无术,痴迷上了"五斗米道",每天练习踏星步斗,幻想日后可以得道成仙。与他一起习道的有一个叫孙恩的家伙,他带头引发叛乱,叛军兵临会稽城下准备强攻。

王羲之的儿子,谢安的侄女,晋朝两大家族的联姻,却成为一场悲剧

可是王凝之怎么也不相信仙友会谋乱,甚至当孙恩带军攻入了府衙后,王凝之也坚信孙恩不会杀他,不仅不组织军队抵御,反而拜起了神灵,请求鬼兵拒敌。结果王凝之被昔日好友斩于刀下。谢道韫听闻丈夫死讯,没有坐以待毙,她拿起武器,镇定自若与孙恩展开对峙。面对凛然的忠贞烈女,孙恩也不由得为之折服,遂下令放走了她与小外孙。

最终这场著名的婚姻留给历史的印记,是书法家王羲之那不怎么成器的儿子,和文豪谢安那坚贞不屈的侄女。看到这里我不禁陡生疑问:是门当户对的面子重要呢,还是两情相悦的幸福更重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