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的中国果汁巨头:曾拒绝可乐179亿收购,现欠债百亿裁员万人

随着现代人的消费升级,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营养健康成为了当今的生活主题,特别是近年来风靡全国的NFC(非浓缩还原汁)果汁,果汁含量100%,完整保留水果原有营养成分和新鲜味道,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众多果汁品牌中,汇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曾经占领60.8%的市场份额,强势成为中国第一果汁品牌。

没落的中国果汁巨头:曾拒绝可乐179亿收购,现欠债百亿裁员万人

登顶容易守住难,这句话用在汇源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到2017年末,汇源欠债总额已经过了百亿,达到了115.18亿元,而且连续6年亏损,市值大幅度跳水,只剩下50多亿港元了。为了缩减成本支出,汇源还“大刀阔斧”进行裁员,从1.77万人缩减至3968人,裁员数量超过万人。

没落的中国果汁巨头:曾拒绝可乐179亿收购,现欠债百亿裁员万人

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果汁巨头,为何现在没落到如此的地步呢?这要从汇源最初的创立开始讲起。1992年,朱新礼辞去公务员的职位,接盘了负债1000多万的罐头厂,同年6月,他创办了汇源这一品牌。

朱新礼最初创立汇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果农的水果销售问题。面对大量囤积的水果,一时难以全部售出,朱新礼于是提出把水果榨成果汁来卖的办法。在当时负债的情况下,朱新礼克服重重困难,以“补偿贸易”的方式成功贷款,购进了生产果汁的机械设备。

没落的中国果汁巨头:曾拒绝可乐179亿收购,现欠债百亿裁员万人

虽然一年后汇源浓缩苹果汁成功量产,但是在国内却销量平平,朱立新于是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后来顺利拿到了一笔500万元的大订单。获得初步成功后,汇源向海外市场大肆扩展,果汁产品出口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没落的中国果汁巨头:曾拒绝可乐179亿收购,现欠债百亿裁员万人

在国外市场取得成功后,朱新礼在1994年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汇源果汁以北京为起点,发展稳定之后,将销售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在最巅峰的时期,汇源占领了60.8%的市场份额。2007年,汇源成功在香港上市,最高市值超过了百亿港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果汁巨头。

没落的中国果汁巨头:曾拒绝可乐179亿收购,现欠债百亿裁员万人

2008年的时候,汇源已经成为了享誉国内外的果汁巨头,此时可口可乐找到了朱新礼,出手阔绰地提出以179亿港元全资收购汇源果汁。这个收购价格比当时汇源的市值高出了不少,可谓是一笔稳赚的买卖。但是收购消息一出,绝大部分网友都对此表示反对。一年之后,商务部禁止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汇源不得不拒绝可乐179亿收购,此事画上了句号。

没落的中国果汁巨头:曾拒绝可乐179亿收购,现欠债百亿裁员万人

2009年,一直盈利的汇源果汁开始出现了亏损,亏损总额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超过了百亿。2016年之后,汇源果汁的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裁员、变卖资产、抛售子公司,汇源几乎用了一切的办法自救,但是效果微乎其微,企业仍然陷入亏损的困境中,一代果汁巨头从此走向了没落。

对于汇源果汁的没落,你怎么看呢?有什么想说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