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为什么那么轻易就夺得了宇文家的天下?核心原因是什么?

钱塘安东阳


杨坚凭借外戚的身份侥幸执掌朝政,不过八个月的时间就代周称帝,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局,得国之易,在历史上都是极其少见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北周朝局的风云突变,杨坚又是如何成功完成改朝历代,以隋代周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杨坚的履历:

据《隋书》记载,杨坚生于大统7年(541),14岁被京兆尹薛善征辟为功曹,15岁以太祖勋受官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公;16岁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17岁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21岁迁左小宫伯;25-28岁之间出任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28岁时,他父亲杨忠去世,袭爵隋国公。

这种相当夸张的升迁做官速度,当是来自父亲的庇荫。翻阅《周书》,在西魏、北周时,功臣子弟位至刺史、大将军者比比皆是,杨坚其实在此期间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一切就是按部就班,靠家世而迁官。

另外我们再来看一看杨坚的婚姻。众所周知,杨坚的老丈人独孤信为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而实际上,独孤信在杨坚娶了他女儿的两三个月后,就因为反对权臣宇文护专权被逼自尽,而其大女儿虽然第二年被北周明帝册立为皇后,可三个月后就死了,死因不明,独孤信诸子或被废或被流放蜀地,可见从婚姻关系来看,独孤家在这一时期已经失势,对杨坚的崛起并没有多大帮助。

实际上在宇文护专权的15年里,杨坚因为没有依附宇文护,一直都混的不太好,职位长达8年都只担任宿卫官,只是由右小宫伯迁任左小宫伯,几乎没有改变。

而杨坚人生真正的转折,是在周武帝建德元年,武帝干掉宇文护之后,为独孤平凡后,杨坚因为没有跟宇文护同党,属于亲帝派而受到重用。建德二年,武帝聘杨坚长女为太子妃,到周宣帝578年即位,杨坚以“后父”身份拜上柱国、大司马,次年宣帝设置四位辅官,杨坚成为四辅之一的大后丞,没多久就转任大前疑,位居四辅官之首,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然而周宣帝这个人随意滥杀大臣,猜疑心很重,搞得人心惶惶,朝局波谲云诡,杨坚也是如履薄冰,有点朝不保夕的感觉。于是杨坚打算求个外放的职务,托郑译向宣帝建议派杨坚镇守寿阳,宣帝听从了郑译的建议,在大象二年五月下诏以杨坚为扬州总管。

本来这个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杨坚外放,即将远离权力中枢,似乎也看不出有什么野心,但历史真的是无处不充满了意外,杨坚准备出发时,突然脚疼,没有立即出发,而没有过几天,周宣帝暴亡,刘昉等矫诏引杨坚辅政。这便是北周历史发展的一个大变局。随后周静帝即位,八个月后杨坚即代周称帝,建立了隋朝。

可为何杨坚能如此简单就成功了呢?

这主要是因为北周政局的演变十分诡异,武川镇集团起家的宇文泰与关陇土著建立了西魏,但是在宇文泰死后,宇文护扶持宇文泰嫡长子宇文觉称帝建立北周,将原先宇文泰的嫡系武川镇势力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在宇文护长达15年的专权中,宇文氏之间的斗争相当激烈,宇文氏的势力严重削弱,宇文泰的亲信兵团也逐渐凋零殆尽,朝政腐败,人心涣散,北周王朝微信日渐式微。

而到了宇文邕也就是周武帝干掉宇文护后,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他重新启用了被废被贬的武川镇老臣,广封宗室,出居要职,但实际上原先的关陇和西魏势力依然被排除在权力之外,这无疑为王朝的稳定埋下了隐患。

宇文邕在位六年就病亡,其后即位的宣帝有荒淫无度,暴虐成性,大肆诛杀宇文宗室和元老大臣,将诸叔父分别派往边国,对贵族公卿任意鞭挞,弄得“内外恐惧,人心不安”。

这位暴君在位期间将宇文势力搞得七零八落之后没两年就病死,于是居心叵测的刘昉之辈打算迎“后父”身份的杨坚入朝掌权,但实际上刘昉等人意图架空杨坚,可惜最后没有斗过杨坚,反而被其代周称帝。

纵观杨坚的崛起,其实是建立在个人才智的基础上顺应了形式发展所致,北周的政局到了周宣帝时已经相当不稳定了,忠于宇文氏的势力被暴君严重削弱,而被排除在外的关陇势力又蠢蠢欲动,以及一系列意外的变化,都给杨坚创造了机会。


朝代说


杨坚可以说是最被忽视的大一统王朝皇帝,而英国《剑桥中国古代历史》把杨坚评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三个最伟大君主(另外两个是秦始皇与李世民)。而杨坚之所以被忽视原因在于隋朝立国时间太短。丧失话语权,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印记。第二就是杨坚得天下太速太易。用《大唐双龙传》里,黄易借宋缺之口所说:自古得天下最易者莫过于杨坚,寇仲则大拍岳父马屁,大概是时运到了。杨坚,即隋文帝。鲜卑姓氏普六茹。是汉化鲜卑人。出身关陇集团。是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应该是瞎认祖宗)大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3年。最大的功绩就在于结束了长达265年的南北朝分裂。确立三省六部制,但杨坚是如此发家篡位的呢?

北周实际开国皇帝是宇文泰。杨坚的父亲杨忠关陇集团。而当时5岁的杨坚就被加封为县公,16岁晋封为骠骑大将军,一代权臣宇文泰对于同殿称臣的杨虎的儿子也是十分感慨,此子日后绝非池中物。

公元578年,周武帝驾崩,周武帝在位19年,死时39岁。可以说,如果周武帝宇文邕不死,一定是统一天下的皇帝,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杨坚,这是杨坚运气。周武帝驾崩以后,宇文赟登基做皇帝,时年20岁的宇文赟当皇帝以后,让自己的死党郑译为大将军,也就是此人日后投靠杨坚,矫诏辅政。帮助杨坚篡位,成为新朝功臣。当了皇帝的宇文赟天天是胡做非为,国家法令朝令夕改,弄的朝臣无所适从。由于宇文赟作的太厉害。公元579年22岁的太上皇宇文赟驾崩。8岁的皇帝宇文衍与太后孤儿寡母惶惶不可终日,就在此时,宇文赟的第一宠臣郑义假传圣旨,让宇文赟的岳父杨坚辅政。为宰相。这一决定得到了皇后的支持,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实际上杨皇后和杨坚是名义上的父女,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北周隋唐一脉相承,三朝皇室皆出自于关陇贵族。都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层。而皇帝本身很弱。只要杨坚控制了关陇集团基本上当皇帝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可以说,杨坚当上丞相以后,就立即展开就开始了篡位计划,当时的周静帝拜杨坚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以郑译为长史,刘昉为司马,设置丞相府官僚。可以开衙建府。杨坚当大丞相后,减轻律法,为政宽和,崇尚节俭(杨坚真是节俭了一辈子),一个八岁的孩子又如何掌管江山,宇文赟在位 的时候,为了防止宗室造反,基本上不授予宗室实权,而几个有能力的宗室也被杨坚给杀了,(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都死于杨坚之手)。南北朝时期篡位比比皆是,北周自己也是篡位登基,别人也是有样学样,而朝中各个势力,和天下之人心无不归附于杨坚了。在581年,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 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登基为帝。时年40岁。杨坚生性残忍,在登基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把北周宇文氏皇室宗亲诛杀的干干净净。节闵帝后裔子孙6家,周武帝后裔子孙12家,北周末帝自己的外孙宇文衍被杀时候才9岁。北周已经统一了整个北方,而且留下统一雄厚的经济和政治基础,杨坚篡位控制了北周的庞大疆域,随后完成了统一。杨坚本身功绩不大。

自公元581年。杨坚篡位登基。代周建隋。公元582年杨坚伐陈成功。天下重归一统。大隋经三帝,历时38年,也是一个短命王朝。但杨坚的功绩无疑是巨大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杨坚本是外戚,是皇后杨丽华的父亲。杨丽华的丈夫、北周皇帝宇文赟早就看杨坚不顺眼,多次起念杀杨坚。杨坚心头也十分惧怕,便请求到外地去做官,远离皇帝。可动身之前,宇文赟突然死了,宇文赟死的时候22岁,史书记载宇文赟沉溺女色,荒淫过度。杨坚矫诏,做了总知中外兵马事,也就是全国兵马总司令啦,辅佐宇文赟长子宇文阐做皇帝,宇文阐只有八岁。

杨坚要坐稳摄政的位置可不容易,因为宇文皇族树大根深,哪会容他踏实安宁。北周开国者宇文泰有13个儿子,老四武帝宇文邕就是宇文赟的父亲,此时在世的儿子尚有五位,都是分封在各地的亲王,是宇文皇族的梁柱子,如果这些亲王得知杨坚摄政,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于是杨坚隐瞒宇文赟的死讯,召五位亲王入京朝见。说是千金公主要外嫁到突厥了,你们呢都到京城来庆贺这件大事吧,也顺便给千金公主送行什么的。千金公主是老七宇文招的女儿,那老七自然是要来了,其他亲戚嘛,老九,老十,老11,老13也就都来了。五位皇族的大佬来了,来了自然就再也走不了啦。在京城,杨坚给宇文家的人官做,还让宇文阐的叔父宇文赞当右丞相,宇文贽当上柱国,只不过都是些有名无实的虚职罢了,旨在把他们稳住。

困住了五位大佬,他们留在封地的儿子们也就翻不起什么浪来。只有宇文泰外甥、相州总管尉迟迥闹了一闹,折腾了两个月兵败自杀,尉迟迥闹腾的时候,尊奉宇文招的小儿子为皇帝,并以这个小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到了这一步,宇文皇族基本上没什么后劲了,杨坚呢自然就开始动手杀人啦。半年之内,五位亲王以及他们所有的儿子以谋逆等罪名诛杀。

拔除了锋利的钉子,杨坚自导自演一出禅让大戏,做了大隋的开国皇帝。将宇文阐降封为介公。

可这并没有完。宇文泰有13个儿子,在世的五位以及他们的儿子都被杨坚杀了,可早先已经去世的八个儿子还育有许多儿子,这些儿子是隋国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万一某个野心家拥立一个出来作对也是未可知的,于是杨坚就用这许多的宇文家儿子们的人头来祭祀大隋开国,尽管这些儿子们许多尚且年幼,最后将宇文阐也毒杀了。

这是宿命,是君主专制时代每逢改朝换代帝王家的宿命。

杨坚共屠灭宇文皇族男丁六十多口。38年后,这宿命也落到了杨坚的头上,他的子孙合计三十多口也被后来的帝王屠灭。不过这是后话。



画点水墨人物画


“最是无情帝王家”。杨坚虽然被后世称为仁君,但他的帝位是从外孙手中抢过来的,为了不留后患,还杀害了自己的外孙。

杨坚最初可以进入朝堂,得益于自己的父亲随国公杨忠,杨忠死后,杨坚就承袭了他的爵位,正式进入权力中心。当时的周武帝很是器重杨坚,为了拉拢他,将他的长女杨丽华聘为太子妃,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



当时有人看出杨坚相貌有帝王之像,劝周武帝尽快铲除他。周武帝回了一句,“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这件事传到杨坚耳朵里,那是让他心惊胆战啊,开始了一段夹着尾巴做人的时期。

周武帝死后,杨坚的女婿周宣帝宇文赟即位,他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国丈,那皇帝的老丈人不能亏待了啊,先后升任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大后丞等职位。职位上来了,脾气可能也就上来了,有时候都不给女婿面子了。时间一长,女婿也不满了,你这是功高震主啊,对自己的老丈人也越来越不放心。关键你心里想杀杨坚也就算了,你还告诉别人,告诉别人也就算了,你还告诉杨坚的女儿,那你这不等于告诉杨坚了吗?杨坚大概从这儿开始有了造反之意吧。

话说这个周宣帝也是坨烂泥,本就是是个无能的家伙,各种坏毛病层出不穷,当初周武帝为了拯救他,各种方法都用了,但还是没用。他继位之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懒得过问朝政。为了自己可以寻欢作乐,把皇位传给自己6岁的儿子,自己窝到后宫,而此时他仅仅才当了一年皇帝。



都知道酒色对人体的损害有多大,这位“太上皇”年纪轻轻身体就不行了。某次外出之后,就一命呜呼了,后事什么的都来不及交代。

皇帝年幼,杨坚作为皇帝的姥爷,理所当然的承担起辅政的职责。控制朝堂以后,杨坚就开始动手了,多年布局开始按部就班的执行。先是将宇文家族的五位外地藩王骗到京城,借口杀掉。又开始部署收复地方武将的兵权。当时还是有人看出了杨坚的心思,率兵对抗杨坚,杨坚那是不惯着你,直接给你灭了。

致此军政大权尽在他手。北周的小皇帝那是战战兢兢。杨坚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为了体现皇权的合法性,当时的朝堂上演了一出“禅让”的闹剧,有点儿像我们现在过年收红包,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小皇帝乖乖让位,心里还对这位姥爷心存幻想,企图平安的过一生。可惜啊,不久之后就被害死了,不知道他死前在想什么呢。



假如当时周武帝听从建议,杀掉杨坚,不知道历史会改写成什么样子。话说周武帝泉下有知,会不会直接给气活了呢→→

我是历史伶俜者,用最平凡的语言讲述历史文化故事,欢迎各位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讨论,如果喜欢请点上一赞


历史伶俜者


謝邀。

∥中国历史上有2个极为相似的短命朝代,但却最具开拓创新活力,建章立制,对中国和世界影响久远的朝代,那就是秦朝和隋朝。

∥秦统一六国,结束了中国春秋至战国时代500多年间诸侯纷争,战乱不已的局面,统一文字货币,统一度量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1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创立了郡县制,中国2000多年均延袭了秦制。人类历史上邦国制、分封制其实是一种带有原始部落痕迹的、不完善的、过渡性的国家制度。郡县制才是完善的国家组织形式,它是现代国家的先驱。这一认识亦为世界上国家组织结构学者们所认同。

秦连接修建了万里长城,为其后时代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民族的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不朽的宏伟的工程,至今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1。

秦依据法家的理论制定了《秦律》,对后世汉代的法律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隋朝是秦以后另一个具有创造性建树的朝代。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晋代以来,外族入侵,“五胡乱华”,南北朝长达360多年的战乱、分裂,实现了中国的又1次大统一局面。

隋朝在中国历史首创了“开科取士”的“科举制”。这在世界历史上对选拔政府官员具有划时代意义。隋代以后,“科举制”成为后世历朝历代中国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为近代世界各国的“公务员”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公平考试录取人才,是其核心内涵。

隋朝疏通开凿了中国国土上南北向长达1794公里的大运河。作为后世贯通南北货运的交通水路大动脉,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直到中国有近代铁路,它的作用才被替代。大运河这条迄今为止依然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与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的杰作,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之1。

隋文帝颁布的《开皇律》,为著名的《唐律》奠定了基础。他创制的“3省6部制”,为后世朝代所沿用。

∥秦丶隋这2个朝代尽管很短暂,却给中国树立了若干个第1。它们也给后面的朝代提供了众多的创造性成果和许多教训。在这2朝之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繁荣昌盛的汉丶唐2个世界顶级大帝国决不是偶然的。这2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分别为秦始皇与隋文帝。秦始皇人们很熟悉。下面着重讲讲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541一604年)为隋朝开国皇帝。史载为汉太尉杨震14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立有战功,北周武帝宇文泰赐鲜卑贵族姓氏普六茹,封为隋国公。杨坚执掌大权后,恢复汉姓。杨坚于581年接受北周静帝禅让即皇帝位,改朝换代,建立隋朝。

∥隋文帝所以能通过“宫廷政变”方式取得国家最高权力:①身为贵族外戚,重权在握。承袭了父亲杨忠的隋国公爵位。长女杨丽华为北周皇后。拥有显赫的权势和地位。②立有战功,树立威望。575年杨坚率军3万大破北齐军队。576年隨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官升柱国大将军、大司马。③韬光养晦,精于权谋。杨坚身居高位,位高震主。多次处于险境,他均保持谨慎低调,主动请求外派,免于被杀害。④善于把握时机,精于筹划。不轻举妄动,时机成熟方果断出手,终成大业。⑤培育亲信,广结党羽。北周宣帝宇文赟病亡,有杨坚亲信假传圣旨,召杨坚回朝庭就任左丞相职,辅佐幼主。在这些近臣支持下,杨坚设计诛杀了宇文皇族中5位最有势力的藩王,为其顺利登基扫清了障碍。(上述5条要条条具备。历史上位高权重、皇亲国戚者甚多,能成大事登大位者罕有)。

∥隋文帝杨坚即皇帝位,改元开皇元年,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①在中央建立3省6部制,地方精简机构层次,从州丶郡丶县改为州丶县2级。②修订《开皇律》,完善法规。③推出科举制,选拔人才。④多次减税,推行5铢钱,统一币制,促进了经济发展。⑤开皇9年,下令晋王扬广、韩擒虎等兵分3路南下灭陈,实现大统一。⑥击败北方突厥入侵,被周边少数民族称为“圣人可汗”。604年文帝驾崩。2儿子晋王扬广即皇位,史称隋炀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的有大建树的帝王。历史地位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毫不逊色。在国外中国史学者中对他的评价更高。英国学者将秦始皇丶隋文帝丶唐太宗并到。美国选出100名对世界历史有重大贡献的人物,隋文帝排名第82位。

∥隋朝近乎重复了秦朝的历史:①秦始皇与隋文帝都是通过“宫廷政变”方式夺取了最高权力。秦始皇成年后清算了吕不韦。隋文帝取代了傀儡小皇帝。②2个朝代都企图长治久安,却均是二世而亡,因横征暴敛,激发民怨,在大起义中被推翻。③都是小儿子杀了长兄夺取了皇位。胡亥逼死长兄扶苏。杨广杀害了长兄太子杨勇。④秦丶隋灭亡后,其后崛起了中国历史上2个最强大的丶繁荣昌盛的王朝汉朝和唐朝。

∥历史不可能重复,但“历史真的可以惊人的相似”。





赵凡丁201


隋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人。隋朝开国皇帝,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长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杨坚接受宇文家禅让:

一、与其说是夺取,不如说是宇文家赠予的。

1、昏君未有如宇文赟者。

宇文赟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且滥施刑罚,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将蒸蒸日上的北周国力生生打住。后禅位于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权同时变本加厉愈加荒淫无道。因为纵欲过度宇文赟二十二岁便英年早逝。真的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比之隋炀帝也不遑多让。朝中许多正直的大臣都对这个皇帝失望透顶。


2、限制宗室权力,重用外戚大臣。

北周的强盛离不开宗室的支持。但是,了解北周历史的都知道,北周的宗室也给国家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就是连杀三位皇帝的宇文护。所以宇文赟不信任亲王宗室。以其杀害皇叔齐王宇文宪为标志,北周宗室逐渐远离了核心权力。这在当时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客观上使得重用身为外戚的杨坚成为了必然选择。当真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3、历史难题,主少国疑。

宇文赟二十二岁便去世了。因为其的荒唐,他的继任者早已确定为长子长子宇文阐,根本不给宗亲们另立长君的机会。但是他去世的时,宇文阐不到七岁。而亲王宗室早已经远离权力核心,反倒是作为外戚的杨坚大权在握,逐渐控制了朝政。

二、杨坚本人能力拔尖。

1、杨坚姿容甚伟,让人见之倾心。

对手的评价才是最客观的。史书中有记载,齐王宇文宪曾对北周武帝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怕他不会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内史王轨曾向北周武帝:"皇太子赟将来并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可惜遇到的雄才大略的周武帝(是狼是虎,在武帝面前都只能卧着)。宇文赟继位后更加不会理睬宗室的意见。从反面证明杨坚的姿容甚伟。

<strong>

2、杨坚本人性格稳重,善于施恩于人。

杨坚小时候因为谶语被常年寄养在寺庙之中。这也便造成了杨坚从小沉默寡言,成熟内敛让人觉得成熟稳重。所以,在官场上甚至受人器重。本人又懂得韬光养晦。再加上宇文赟当政时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宰相。让杨坚可以假借宇文赟的名义大肆收买人心,手下聚集了一批能臣猛将如高颎、贺若弼都以他马首是瞻

3、杨坚本人鲜卑化的汉人的有利地位。

南北朝到了末期,北朝之中汉人的总体势力已经超越鲜卑人。相比较一心恢复鲜卑化的宇文皇室,深受鲜卑文化影响的汉人杨坚似乎更适合作为这个新的朝廷的领路人。所以,在杨坚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部分人无论种族如何都是乐见其成的。事实证明,杨坚当政后与民休息,降低赋税,宽于刑法,使得兆民归心,大大降低了改朝换代的阵痛

综述

杨坚的成功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只能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杨坚就是这个顺天应人有准备的家伙。


历史的拐点


杨坚轻易夺得宇文家的天下其实也并非易事,杨坚一开始或许并没有想过要篡位,野心几乎都是在风向有变自己又大局在握的时候起的。首先杨坚本身就是一个不一般的人物,父亲杨忠位列公侯,据说在杨坚孩子时有尼姑就说此童不可当做一般孩子养,再其读书时更是表现出了少年老成,少言寡语,在班里不怒自威。

杨坚父亲杨忠死后杨坚继承了爵位,袭封随国公,接着就把自己的长女杨丽华嫁给了当时皇帝周武帝宇文邕的太子宇文赟,在随国公之上又添加了一成皇亲国戚的身份。嫁女给皇太子这一举动可以说是为他后来掌控大权大局迈向皇权,打下了夯实基础的。

在被周武帝宇文邕有所猜疑,一些小人暗中诋毁在宇文邕面前多次提起杨坚不会久居人下后,杨坚便韬光养晦,从不出头,打仗也是表现出与以前能征善战截然相反一面,似乎有种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感觉。就这样不仅打消了宇文邕的猜疑还重新获得了宇文邕的信任。

在周武帝宇文邕死后,周宣帝宇文赟登基后不仅贪图享乐,残暴不仁,更是荒唐至极,在已有杨坚之女杨丽华皇后的情况下,连立了四位皇后,还在当了一年皇上后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杨丽华好意劝阻了一下,宇文赟竟然大怒要灭了杨家,同时真的把杨坚骗进了宫,欲杀之。

杨坚明白处境后面色平静,表现的逆来顺受,让宇文赟一时找不出杀他的借口,后为保全性命,以退为进,不惜自贬提出愿意去镇守藩地。

待到宇文赟把国家搞的天怒人怨,手握重兵杨坚就成为了大家拥护的对象,或许这时杨坚才有了造反之心,但是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一步步的回到朝堂,掌控了实权,排除了异己,拉空了朝臣,清除了通往皇位大道上的绊脚石大局在握万事俱备后,才真正的取代了宇文家坐上了皇位。其核心原因即在于杨坚的审时度势,也在于周宣帝宇文赟的残暴不仁,荒淫无道,沉迷酒色,不得人心。





滕王阁的孤鹜


隋文帝杨坚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历史上开国帝王中比较轻松就取得天下改朝换代的人,隋文帝杨坚以隋代周(北周),然后坐镇中央派出军队就统一了天下,而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宋代周(后周),也是派出大将平定了周边诸国,这两位开国帝王的改朝换代都是相对比较轻松的,不用白手起家南征北战就坐拥天下,但相对而言隋文帝杨坚更容易一些,而且他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轻松改朝换代的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帝王(北宋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也是外戚称帝中的成功者。



隋文帝杨坚史书记载为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弘农杨氏,但陈寅恪先生考证其本为山东寒族,杨家的发迹开始于杨坚的四世祖杨元寿,其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但陈寅恪先生认为这件事也是虚构的,所以比较靠谱的是杨坚的老爹杨忠,它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于关西起义,因功劳较大被宇文泰赐姓普六茹氏(鲜卑姓氏),所以杨坚也姓普六茹,而且有个鲜卑名字叫那罗延,所以如果有人问你普六茹那罗延是谁?你可能会一头雾水。

杨坚的老爹杨忠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死后被追赠太保,谥号桓,杨坚子承父业,继承了老爹的爵位,又比较能干,所以深得北周朝廷信任,而且他本又是汉人,又因之得到朝廷中汉族官员的支持和拥护,北周宣帝宇文赟继位后,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

但是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他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还喜欢对人滥施刑罚,导致北周国势日渐衰落,不过还在余文彬任太子的时候,就娶了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为太子妃,这才是杨坚最大的政治资本,可以说他也是父因女贵,而且他的女儿杨丽华给宇文赟生下长子宇文衍,也就是说杨坚既是北周皇帝的老丈人,也是太子的姥爷,是纯粹的北周外戚。



而且宇文赟懒得管理朝政,他于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禅位于长子宇文衍(北周静帝,时年8岁,后被杨坚改名为宇文阐),这个时候杨坚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帝的姥爷了。但是21岁已经做了太上皇的宇文斌仍自称天元皇帝,他也仍然掌控朝权,并于全国大选美女充实后宫,结果导致纵欲过度健康恶化,于次年病逝。


在宇文赟病危之时,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时任随国公的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这其中被认为有阴谋。宇文赟死后第2年(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废外孙皇帝宇文衍而自立为帝,他改国号为隋,也就是说隋文帝杨坚实际上是抢了自己外孙的皇位。

当然,这其中杨坚也少了很多手段,比如周宣帝宇文赟看杨坚就不顺眼,甚至多次想杀掉他,杨坚为了自保就请求到外地去做官,周宣帝就让他做亳州主管,后来又改任扬州主管,但是在即将赴任之时,杨坚突发足疾无法行走,这个时候正逢北周宣帝宇文赟病重,很快就死掉了,杨坚因为矫诏取得先机,并且做了总知中外兵马事,相当于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这时候他就非常想自己当皇帝了。


但是此时北周宇文家皇室的力量还很厉害,他们肯定是容不下杨坚摄政的,于是杨坚就设计除掉他们,他隐瞒了周宣帝病死的消息,将各地的宇文氏藩王召回,然后以新帝(北周静帝)继位的名义给他们大官儿做,稳住他们之后,又以小皇帝的名义在半年之中将他们全杀掉,这样杨坚称帝之路上的绊脚石就没有了,于是他就让他的外孙北周静帝配合着唱了几出禅让的大戏,自己就当了皇帝,是为隋文帝。

但是杨坚对宇文氏皇族还是很不放心,称帝之后他的外孙北周静帝宇文阐降为介公,后来又将其杀掉,并将所有的宇文氏皇族后裔全部杀掉,他也称得上是第1个将前朝皇族赶尽杀绝的开国帝王。不过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后来隋朝亡国,他的后裔也被赶尽杀绝了,也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啊。

不过杨坚是一个极具治国才能的人,他称帝之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他恢复了汉姓杨姓,废除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恢复汉姓,而且他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在人才选拔上废举荐制实行科举制,他还解放奴婢,建立了完善的户籍制度,并使得全国人口大幅增加,农业生产迎来了大发展,20余年中就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因此他又被公认为历史上的好皇帝。


科普大世界


杨坚夺取北周政权的核心原因和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原因是一样的。

其一:出身好加上自身有政治能力是杨坚夺取北周政权的基本条件。

杨坚承袭了其父隋国公的爵位,其女儿杨丽华成为了太子妃。周武帝死后,太子周宣帝宇文赟即位,杨坚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丈,拥有了外戚的身份。再加上其隋国公的身份以及越升越高的官位。杨坚可谓是权倾朝野。

职位高,威严自然很重要,有时间面对周宣帝,都凭借长辈的身份丝毫不给面子,这引起了周宣帝的怀疑。周宣帝把自己的猜忌告诉了皇后杨丽华,杨丽华又转告其父,让其收敛一点。

政治家都有非常敏感的政治视觉,杨坚感觉到自己已经到了不死就得篡位的高度了。所以,就开始排除异己的权力斗争,等待时机。

其二:北周灭掉了北齐,这是天下大势,也是杨坚夺取北周政权核心原因。

自东汉末年起,随着钢制工具普及,中华文明迈入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以往铁制工具无法开发的北方长期冰封的冻土以及南方丘陵山地的硬土,这个时候都能得到开发。东北、草原、青藏、南方、西南等以往不能开发的土地都能得到开发,这些地区的部落有了独立建国的经济能力。

由此,中国的文明中心从关中地区以及河南地区的长安洛阳向燕蓟地区以及江南地区的北京南京转移。虽然这个转移过程是相当缓慢的,但是传统文明中心衰弱,新的文明中心崛起却是不争的事实。

文明中心是一个国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所在地,是国家统御天下力量所在,是各个地区生产生活的唯一标准。

传统的文明中心衰弱,钢制工具的普及过程导致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两个原因导致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割据。三国只是一个预演,西晋代替曹魏而建,随后统一天下。大势不可变的情况下,西晋只是形式上维持统一,因为西晋采取的是符合分裂大势的分封制度。周齐陈三国则是一个新三国。

无论是西晋代替曹魏而建,还是隋朝代替北周而建,都有一个前提条件,这就是打破三国的平衡。

文明中心衰弱,意味着依靠文明中心的力量很难统御全国,即便这个文明中心有着一定的微弱的优势。

灭掉北齐后,为了控制住北齐,不让其分裂出去。那么就得依靠文明中心的力量进行压制。为此,北周不得不把大量的兵力调出去控制北齐旧疆,军队的调动需要粮草财货。这意味着超出了文明中心百姓的供给能力。

为了统治北齐旧疆,北周就必须从百姓那里征调更多的赋税,这导致北周政权逐渐失去民心,北周的君主逐渐失去支持。而要控制北齐,就得派遣忠诚度很高的将领以及大量军队,军队以及忠心之士外调,则使得北周政权出现空心化。

杨坚于是很容易凭借外戚的身份,掌握朝堂。外调的军队得不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很容易被杨坚卡住钱粮命脉,逐渐被铲除。

为此,杨坚最终代替北周建立隋朝,并灭掉南陈,一统天下。这个模式,和司马懿的模式几乎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西晋统一后,内部人口在战乱中锐减,不得不将周边少数民族部落内迁充实人口。而隋朝统一后,钢制武器的普及已经稳定下来,长期的分裂与局部统一,使得各国的人口都达到了最大值。

所以,与西晋将少数民族内迁,分封八王不同,隋朝是修建隋唐大运河,加强文明中心的力量并对外扩张版图。不管是对外掠夺人口,对外扩张版图输出人口,隋朝和西晋的命运都是一样,短命而亡。


青青说文明史


说杨坚得天下容易的怕是赵翼说“古今得天下之易者,未有如隋文帝者”吧。他懂个屁。其实隋文帝得天下非常不容易,而且还是十分艰难的,可说是如履薄冰。

杨坚至少有三次直接来自北周朝廷的死亡威胁

  • 第一次,在杨坚还只是个小宫伯(禁军侍卫的小领导)时,掌管朝政的宇文护就非常忌惮杨坚,还多次想谋害他,多亏了大将军侯伏、侯寿等人保护才幸免于难。
宇文护执政,尤忌高祖(杨坚),屡将害焉,大将军侯伏、侯寿等匡护得免。
  • 第二次,北周齐王宇文宪曾经对北周武帝宇文邕说过:杨坚相貌非同一般常人,我每次见他都非常害怕,恐怕他不肯居人之下,请尽早杀了他。

普六如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宇文宪说罢,内史王轨也突然对宇文邕说皇太子不是社稷之主,杨坚有反相。

内史王轨骤言于帝(宇文邕)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如坚貌有反相。
  • 第三次,周宣帝宇文赟对皇后杨丽华说:我一定要杀你全家族!于是召杨坚进宫,又对左右侍卫说,杨坚来了后要是脸色有变就立马杀了他。
高祖(杨坚)位望益隆,帝(宇文赟)颇以为忌……帝每忿怒,谓后(杨丽华)曰:必族灭尔家!因召高祖,命左右曰:若色动,即杀之。在古代,一旦被皇帝忌惮上了那是非常容易掉脑袋的事,但是隋文帝能化险为夷,不得不说他是有本事的,要不然早被一刀斩了,赵翼还说得天下容易,我说他是走过了无数个刀尖才当上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