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巧云:二婚妇女作死记

潘巧云:二婚妇女作死记

《水浒传》中,一重要角色“病关索”杨雄。他的妻子就是二婚,名为潘巧云。初次出嫁是嫁给一个员外,员外死后两年就嫁给杨雄。两人未成婚一年,杨雄就因为业务繁忙而被戴绿帽子。

这事要从石秀说起,在杨雄与石秀拜把子结为兄弟之后,杨雄就将石秀领进家门。成为潘巧云父亲潘公的“接班人”,做屠夫的生意。就在石秀打算离开潘家,外出之际,有一和尚来到潘家。他叫海阇(she)黎,见到巧云的美色之后,两人眉目传情。此时石秀只是将一切看在眼里,但并未多说。

巧云见和尚也有色意,就请和尚到房间里。还未有所正式行动,这时候自己丈夫回来了。两人在震惊之中,离开房间去迎杨雄。这时候,和尚假借邀请巧云到寺庙里上香,而她也当着自己丈夫的面,回应之“好”。

等过几天,丈夫外出业务时候,潘公陪着巧云都在寺庙里上香。巧云却利用美酒将自己的父亲给迷醉,去私会和尚。两人自己发生关系,巧云尝到甜头后便想出计谋让和尚能够在自己丈夫不在的日子里与自己欢好

计谋大概是这样的:

让和尚收买一个敲木鱼的人晚上确认巧云留下的暗号,看丈夫是否回来。如果回来,则和尚就不用前来;如果不回,则让和尚前来。此外,早上要在和尚要做晨课之前到巧云的后门处敲打暗号,叫和尚起床。这样不仅能满足二婚少女的欲望,还不耽误和尚的事业。

这样的计谋凑效了,在巧云家的床上,和尚与巧云睡过很多次,巧云也感到特别幸福。但是走多夜路总能碰到鬼,有一天和尚失约了,没有前来。但是巧云却心里怎么也沉不下气就和和尚收买的敲木鱼的人前往到寺庙里。

而此时的恰好被石秀撞见,石秀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杨雄。杨雄虽然生气,但却没有实际的证据,内心极度痛苦。就借酒消愁,却没想到愁更愁,甚至还怒气冲天。回到家中,醉酒后说出各种要杀了妻子的话语。

这让巧云得知事情可能败露,但弱小的她只能靠撒谎来应对。第二天在丈夫醒后,就向丈夫告状,说是石秀经常趁没有人的时候摸她,骚扰她。杨雄在盛怒之下,就把石秀赶出家门。

石秀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就等着巧云和和尚犯罪。奈何巧云在被丈夫差一点发现的状况下,依旧没有停止与和尚的私会。被石秀抓到机会,以武力逼迫敲木鱼的人说出实情,然后杀之,而后又把和尚杀了。

这件事情引起杨雄的怀疑,按理来说,如果自己的妻子说的是真的,那和尚死又是怎么一回事。当下找到石秀,石秀把得知而来的情况一一告诉杨雄。原来,自己的妻子在自己外出办公期间,经常私会和尚,给自己带绿帽子。

在石秀的提醒下,杨雄把自己的妻子带到去寺庙必经的小路上。与石秀一起胁迫巧云说出实情的真相,没想到在这紧要关头,巧云面不改色将她的苟且之事,说成是和尚看上家里的财物,每天会过来拿一些,因为惧怕石秀,就逼迫自己说被石秀调戏的故事。

巧就巧在巧云的事情还有丫头知道,丫头把事情都招供了。此时听到自己的妻子这般说辞,杨雄一下气就上来了,结果了自己的妻子

在整个二婚女子作死的过程中,巧云可以说是罪有天收

。非但不体谅自己丈夫在官府衙门办公之苦,结婚尚未一年就出轨和尚。有一次还企图第二次,一而再再三。为肉欲而献计献策,到丈夫醉后口中有杀自己之词,还不思悔改。让石秀发现端倪,将和尚给结果了。

她最后被自己的丈夫算计,骗到山上,只是因为杨雄害怕在家里杀人而会被立即被官府通报而错失逃跑时机。骗到山上之后,虽然刚开始拒不坦白,但是奈何丫头出卖,结局一个死字还不能完全概括。死之前,被丈夫拔了舌头,而后一刀插到心窝

巧云纯属于作死,放着好好的家庭主妇不当,红杏出墙,沉浸在肉体的欲望中无可自卑。如果说潘金莲出轨只是因为丈夫长得太丑的话,潘巧云出轨纯属于肉欲控制,无可自拔

《水浒传》里这故事写出这么多年,警示作用似乎不是那么显著。在现在很多新闻里,依旧能看到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家红杏出墙的故事,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是隔壁老王家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总会有人说,这是很正常的。丈夫只知道外出工作,却不懂浪漫,老婆除了物质上的需求,还需要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这就使得出轨就成了正常。虽然在道德上有违背人之为人的准则,但是肉体的欲望总是能操控人,忍不住寂寞就去游戏人生。

丈夫虽然赚钱是为了养活家庭,承担责任,但是娶了一个没有责任的妻子。于是,任何借口都能成为出轨的理由,有的甚至出轨得理直气壮。在她们看来,任何有违背她们意志的事情,都是属于“道德绑架”,她们要标新立异,成为时代的先锋

她们被泼冷水,被整个社会的流言蜚语所侵袭。她们看似可怜,实则可恨。既然选择了结婚,就是认可社会的这套游戏规则,应该承担应该有的责任。在结婚之前就想好自己是否有承受寂寞的能力,如果没有,则不要结婚就可以了

既然结婚了,就不要作死。要出轨作死,又能怪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