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有哪些古村落?

浪漫伟少


说到珠海的古村落,就不得不提到珠海的斗门。斗门古村落众多,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

1.南门村

其实在清朝和民国时期, 斗门还是非常牛叉的,清朝时期为香山县的一个区,民国时划到中山县。当时经济发达,远近闻名,所以有一些外国人和华侨在这里投资修屋做生意,这就诞生了珠海著名的古街清朝古街 



2014年CCTV十大最美乡村名单中,珠海市南门村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乡村。

2.网山村

据记载,网山村始建于清朝乾隆30年。由于当时战乱灾荒,为了躲避天灾饥饿,有一黄姓家族来到了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生活繁衍并日渐壮大。两百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村民从最初的几户发展至今天的1400多人。

网山村是珠海乃至珠三角地区保至今为数不多的古村落之一。网山村的村民仍保存着清代乾隆年间的诸多生活细节和场景。黄墙、青砖绿瓦的民居,狭长而幽静的古巷,铺满石板的街道,完整的清代民居群,这就是网山村。有古建筑专家誉为网山村是:“中国清代古岭南民居建筑的活化石”,同时又是“广东古村落”。


3.排山村

排山村也是一个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原名斜排村,是八甲行政村的自然村之一,不过它好像没有网山村那样出名。该村民居顺着斜山坡,循地势由高至低而建,且一排排井然有序、整齐排列,既倾斜又成排,因此在清乾隆年间立村时就命名为斜排村,直至民国初年才改为排山村。



4.南山村

南山村位于乾务镇西南方,因村北边有座南基山,而取名为南山村。南山村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 ),至今已有282年,是由始祖陈师佑从台山来到南基山居住,其后裔逐渐建村而形成。南山村主要姓氏有陈、蔡、黄和李。南山村其实也是个“移民村”,第一大姓陈姓于南宋建炎元年从河南迁到广东南雄,后迁至台山,清代乾隆年间从台山迁到南山;李姓则于1940年从三灶迁移至本地。

南山村的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存123座代表性民居有“陈康大府第”两座,占地面积分别是218平方米和180平方米,均建于清朝1892年,西北向东南,建筑风格为硬山顶、博古脊,石脚青砖,岩石门框,砖木混合构筑。在众多建筑中,有一幢最为特殊,而它也是南山村的历史地标之一。它就是“南楼钟声”的声源地——镇南楼。




5.北山村

香洲区是珠海最繁华的区域,城市间也有古老的村落。北山村位于香洲区南屏镇,面积约5平方公里,珠海大道和南湾大道从它的北面和西南面穿过。说起北山村,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其深厚的历史,北山的历史则起于杨氏一脉。宋朝期间,以杨姓氏族为主体的中原地区移民就在此定居。北山村的杨氏大宗祠目前是珠海最大的宗祠,位于北山村东侧,始建于清朝同治七年,规模宏伟,富丽堂皇,为珠海市古建筑艺术的典范。


6.会同村

会同村,位于珠海市金鼎镇。村内是清一色岭南民居,家家都是灰瓦、青砖、飞檐,建筑布局整齐,外形色调一致,嵌填在“棋盘式”方格网形成的整齐的宅基地中。2006年,会同古村被颁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西合璧的会同村选址隐幽,先抑后扬的空间引导暗合中国传统的诗意追求。坐东向西的方位,东高西低的走向,山环水绕的环境,符合中国传统村落风水勘舆理念。村落布局上吸收了西方现代村镇规划的先进理念,格局严整。最为罕见的是虽然历经170年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跌宕起伏,会同村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古村的独特风貌,蕴含着丰富而珍贵的建筑历史遗存和人文历史信息。

珠海是众民族聚集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许多古老的村落。希望您有时间到珠海的城区及周边走走看看,一定会获益匪浅。


韵游天下


珠海是一个旅游城市,景色宜人,随着乡村游的兴起,珠海越来越多的古村落被发掘出来,成为众多游客渐渐知道的好去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去过的几个古村落。

一、北山村。

一般珠海人都很熟悉,建于清代同治年间。至今保留不少古民居,古色古香幽静的古村落与时尚前卫热闹的华发商都购物中心仅隔着一条大马路,形成鲜明的对比。许多人在华发商都感受过都市的繁华后,也会选择到对面的北山村一探究竟,追寻一下古村民的生活印记!最令游人印象深刻的是,古老和前卫融合在这个小小古村落居然如此的和谐。


(北山村北山书院)

二、接霞庄。

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已经让人遐想连篇了!它是宋末皇室赵家子孙的世居地,远离喧嚣,环境清幽,亭台楼阁,碧水粼粼,护庄河和围墙静静地保护着全庄的安全。游人走在石板街上,还可品尝村民自制的炭烧排骨,艾饼,芝麻糊及各种小吃,妙不可言啊!

(接霞庄一小门牌匾)

三、会同村。

沿一条小路进入村子,看到树影婆娑,树下有村民卖着自产的农产品,悠然自得!村里保留下来的很多古民居年代久远,墙上布满了历史的沧桑,特别是那座碉楼,默然地融入了历史的变迁。会同村的修缮尽可能保留了其原貌,在这些古朴的民居里有好多家很有情调的茶馆和咖啡馆,远道而来的游人们可在这里小憩,和朋友聊聊,可从另一方面体味着会同村的古往今来!

(会同村碉楼)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珠海大概分了三大个区,斗门区、香洲区、金湾区。说到古村落,斗门区的数量比较多,其次是市中心所在的香洲区,金湾区反而好像没有特别多。

斗门区的村落很多,而且保存状况也相对比较好。南门村相传有南宋皇族后裔定居于此,历史悠久。在2014年入选CCTV的“十大最美乡村”,保存了不少精美的古建筑,还有颇具特色的蚝壳墙。南门村周边的自然村,也同样保留了很多古建筑。此外,如排山村、上洲村、荔山村等等,都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民居,其中不乏精美的建筑。斗门区的城市化程度不高,很多村子还保留了农耕、养鱼等生活方式。比如,乾务和耕管村的古建筑虽然不多,但周边仍有不少农田和鱼塘,这两座村子还种植了大量的油菜花吸引游客。同时,斗门也保留了众多特色风俗。春节期间能看到斗门的飘色巡游,灯笼沙村也有定期举办水上婚礼的表演。

香洲区的古村距离市中心近,不少古村被城镇蚕食,但也常因此获得经济利益。市中心的愚园保留了北岭村的园林与祠堂,可能是珠海市中心保留得“最好”的古村了。市中心边缘的村落保留了不少古建筑,但周边的耕地与鱼塘多已萎缩,乃至消失。北山村、淇澳白石街、会同村等古村,或因古建数量较多,或因当地丰厚的历史资源、或因区位因素,吸引了大量的古村创客和游客,出现复兴。

金湾区村落中留存的古建筑数量较少,多被新式居民楼替代,但村落里兴起了不少的农家乐。三灶的海澄村邻近金沙滩,较古老的建筑来自抗日战争年代,为当年侵华日军遗留的慰安所、碉堡等建筑。

如有缺漏,烦请指出,谢谢。


古村之友


珠海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古风古韵的古村落,比如唐家湾古镇、会同村、斗门古镇等。

1、唐家湾古镇是唐绍仪是故居,在珠海这里唐家湾是非常的具有名气,这里不仅有着知名的高等学府,还有这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而且在历史上这里也是人才辈出,较为出名的就是唐绍仪了,而且这里保留着非常好历史文化建筑,有着共乐园这个非常出名漂亮的花园。

2、会同村在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由当时的海外富裕宗亲进行相应的投资和规划下就行了重建,到现在也是留有着非常浓厚的历史气息,有着三街八巷的规划结构,房屋交错有致。

3、斗门古镇有着非常独具岭南特色的中西文化汇合的特色建筑骑楼,在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骑楼,具有着久远的历史,在这里还有这保存较为良好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赵氏祖祠菉猗堂,在这里有着非常多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是商埠百货的先驱,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我爱湛江


我是孤独浪子,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漫游神州30年,已经走遍天朝所有地市州盟;

打卡世界20年,成功飘过地球三极五洋七洲。

仔细想想,珠海古村落还真不多,有印象的也就斗门和唐家湾了。

唐家湾:位于香洲区,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看上去太现代化了,很多名人故居已不见踪影(如唐廷枢故居),剩下的共乐园(珠海第一个公园)真心很小。

斗门:位于斗门区,是第六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没有开发,可观赏性不强,但原汁原味。域内斗门旧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街;南门村、排山村是国家传统村落。

另外的北山村、淇澳街、会同村等古村,这些年受城市现代化蚕食,可观赏性也不强。

温馨提示:若有不妥之处,请多谅解😊

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