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一些大學生掛科這麼多?

談事論


我個人覺得有好幾個原因:

首先,相信大多數的都跟我一樣,高中的時候,老師都會說,撐過高中你們就解放了,到了大學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也沒人管你們,所以導致我們在高中的時候就對大學有莫名的嚮往,畢竟中學時時刻刻都被約束著,都想著到了大學就能放飛自我了。所以到了真的等我們到了大學,我們就會發現大學比想象中的更加美好,就單純從學業上講,一週的課不多,一半的時間都是自己的,我們能自由分配,學業上的壓力小了很多,而且有的老師不點名,久而久之逃課的學生就更多了,所以期末掛科也是常見的了。

其次,跟第一點掛鉤,自由支配的時間變多了,再加上大學裡有很多娛樂和其他例如社團的活動,很多人會把自己的重心放在這上面,畢竟這些都是能直接鍛鍊我們自己各方面能力的,相信大多數的人心理都差不多,大學不像中學是以成績來決定一個人的能力,而且各個方面綜合起來的,如果以後不是要從事本專業或者想繼續深造的,大多數的人不會放太多的心思在學業上面。

最後,部分人心理就是混個本科文憑就可以了,讀不讀書沒有多大的關係,講真的,現在除了社會就知道,很多崗位其實並不一定要你在本專業有多厲害的技能,但前提是你一定是要這個專業的,所以對很多人來說,本專業的知識課程就沒那麼重要了,這些人就直接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混大學了。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覺得,掛科的成本太低,即使你這學期掛科了,下學期還有補考的機會,導致很多學生不會太看重考試。

所以,現在大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含金量卻越來越少。


沉默中帶著傲嬌


我是12年上的大學,16年本科畢業,19年碩士即將畢業。實話說,大學裡存在不少同學掛科的想象,有的同學甚至掛科有20多學分,最後導致學位證沒拿到!

我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我簡單從大眾環境和個人來談談。

從大眾環境來說。大家從小都聽周圍人說,好好學習要考大學,進入學校老師說好好學習,大學很輕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特別是在高中期間,升學壓力大,學習緊張,老師們普遍都在用類似的話鼓勵學生再努力一把,考上大學後就輕鬆了,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就導致了我們從心底認為大學就是很輕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所有事!甚至對待學業都是隨便學學即可,只要保證“60”即可,也就是“60分萬歲”!

從個人角度來說。帶著“60分萬歲,大學很輕鬆”等的心態來到大學;從一個整天有老師在後面鞭策學習的環境到一個沒人管和督促,時間突然寬裕起來的環境;還有大學生活比較豐富,有社團,有兼職,有家教等,導致了學生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而且,大部分學校,尤其是普通大學的掛科代價太小!學生這一學期掛科,下一學期補考過了就行,這是大部分學校的現狀!

說到底,造成學生掛科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說是綜合原因導致了學生掛科多的現象!

那麼,大家覺得現在大學學生掛科多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個考研過來人


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就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掛過科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也不知道是誰說的,這很多同學估計是當真了,對掛科也不那麼在乎了!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現在大學是嚴進寬出,學生們在中學辛苦了六年,也壓抑了六年。這到了大學突然就放鬆了,沒人管了,也就不知道該怎麼對待學習了!



我是2013年開始上的大學,四年的時間也沒掛過科,不過我身邊卻有很多人都掛過科!大家班裡肯定都會這樣的幾位同學吧:

上課是能逃就逃,天天窩在宿舍,考前也不復習,每學期都要掛個幾科!甚至連補考都不在乎,結果連補考都沒有過!不過人家也不擔心,因為大四還有個“清考”啊!



現如今,本科生“清考”也取消了,希望大學生都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學好專業課,以後找個好工作,加油!


西瓜碎碎念


大家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先來看一下實例,其實90年代,上大學的時候就有學生掛科,同事的同學,90年代考上了經濟類的本科,由於不好好學習,導致掛科過多,最後,補考不過,導致本科降為專科,稀裡糊塗的就那樣畢業了。還有一個朋友的孩子也是,這種情況,由於掛科過多,晚一年畢業,讓父母操碎了心。


大學生掛科多,我覺得與下面三個因素有關。

一,有些大學生學習習慣不好,自我管理能力差。

在小學初中和高中,有父母管著,約束能力比較大,有些學生雖然學習習慣不好,自我管理能力差,但是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最後所以考上了大學,甚至是還不錯的大學。



但是這些考上大學的孩子,離了父母的約束,就開始放鬆自己,平時不再學習,只是到了考試的關鍵前的一兩個月開始學習,只求及格。

但是大部分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學習習慣好,學習比較好的孩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學習,所以在學習上,成績斐然,還是讓父母比較放心的。

二,大學老師管理比較松。

在大學裡,大學老師對學生的管理不像高中這樣,全盯全靠要求比較嚴格,基本大學老師上完課就走人,孩子畢竟有18歲了,不能再靠老師管著。

所以,一旦在處在比較寬鬆民主的環境裡,就會出現,有些學生不學習,掛科的現象。而且掛科了問題也不是多大,補考,補考如果不及格的話,有的學生還會去搞一些別的路子,比如和老師搞好關係等等。



如果大學老師能夠稍微嚴格一點,起碼讓學生有一個過渡,從非常嚴格的環境裡,到中等的環境裡再到放任的環境裡,這樣或者學生能夠適應得更好一點。

三,大學缺乏嚴進嚴出的政策。

我朋友的孩子,在國外讀書,非常用功,有時候熬通宵,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如果不努力,很難拿到畢業證。聽說特別是在德國,英國畢業證都比較難拿。



但是國內的大學,採取了一種嚴進松出的體制。大學生考進大學基本就萬事大吉了,只要糊弄著能及格,那麼就能拿到畢業證。如果國內的大學能像國外的大學一樣,嚴進嚴出的。那麼,估計很多孩子就要發奮努力了。

所以,如果改變學生掛科這種現象,我覺得高校如果採取嚴進嚴出,一定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我是睿媽教育在線,專注教育,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點贊,關注我,謝謝。


睿媽教育在線


高進低出的教育現狀(考入大學競爭大 但畢業很容易)以我為例 我們學校規定掛科累計十科沒有學位證 我掛九科依然順利畢業並拿到學位證。

現在普通上大學真正學習的學生鳳毛麟角,玩遊戲一捉一大把,下課吃雞或英雄聯盟,上課吃雞或王者榮耀,小部分的人看小說。一個班有一個人學習就夠了,作業都可以抄,天下文章一大抄嗎。考試靠作弊,如果跟班長好的話不必擔心掛科,班長前面一定是個學習好的人,因為安排坐位的一般是班長,我們班長四年唯一掛的一科還是因為監考老師一定要調整座位才掛的。其實,真不想掛科也是不難的,即便你平時不學習,只要期末留出半個月背老師給的題就夠了,但大部分的人如我一般滿不在乎掛不掛科的。大學最流行的一句話是隻要膽子大天天是放假,所以有像我一樣白天睡覺晚上包夜打遊戲的學生。

說那麼多不是證明我有多不拘,恰恰相反很後悔,畢業半年一貧如洗,負債累累,租不起房子借宿同學租的房子還天天吃他的用他的,還借他不少錢。找不到工作。


遠遊即孤兒


現在到了大學,每天都有許多的個人時間,有的大學生喜歡在寢室打遊戲或者睡覺,常常是一個人在玩,另外一個人也跟著玩,最後一個宿舍也跟著全部一起玩。就這樣很多的宿舍也是這個樣子,很多的大學也有這種風氣。


很多大學生常常是浪了一個學期,到期末考試了終於緊張了,不想掛科,掛科沒有畢業證書,掛科了影響很多事情,讀了那麼多年書,終於來到大學了,誰都想有個好的結果回去。所以大學考試成了大學生心裡的一道坎,很難跨過去,常常掛在嘴邊,久而久之就會常常見面就談,議論不止!


一個大學生的改變


 “掛科”是大學生們常用的一個詞,意思是考試不及格,不達標。

  大學裡掛科最嚴重的是理科與工科各專業。網上一篇《一位數學專業女生大學畢業前的感慨》,字字血,聲聲淚,簡直就是網絡時代的孟姜女哭長城。

  今天我們不說理科,只說工科。

  工科大學生掛科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一般同學掛,學霸學神也掛;三本院校的學生掛,北大清華的學生也掛;中國的學生掛,外國的學生也掛;非洲的學生掛,歐洲的學生也掛;今天的學生掛,100 年前的學生也掛……可以說,不論黑白俊醜長幼尊卑貧富勤懶,也不論東西南北亞非拉古今中外,工科學生考試掛科,已成為當今大學一大特色。

  掛科對學生的打擊是沉重的。掛科不僅僅是時間、精力的付出,更是精神的折磨,靈魂的摧殘。有不少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一直品行優良,到了大學卻作弊被抓,輕者通報批評,人品有虧;重者開除學籍,攆出學校,名譽掃地……

  掛科,多麼沉重的字眼!它的背後有多少學子的眼淚和辛酸!!

  工科學生為什麼掛科?

  表面上看,無非是兩個原因:(1)老師沒教好;(2)學生沒學好。

  但仔細分析,這兩個原因都不靠譜。如果說一個老師教不好,那全國、全世界的老師都教不好?如果說少數不愛聽課的學生沒學好,那為什麼從來不缺課的學生也掛科?

  老師沒錯,學生沒錯。那麼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只能在課程本身。

  學生們在哪些課程上容易掛科呢?

  以力學專業為例,數據表明,易掛科的課程有:大學物理、電工學、理論力學、結構力學、量子力學、概率論、工程熱力學等。

  這些課程的大部分內容,在中學時就已經有了初步涉及,在大學裡只是進一步深化而已。

  質量守衡定律、能量守衡定律、動量守衡定律、牛頓定律等不僅在中學適用,在大學同樣適用。

  同樣的知識,中學時極少掛科,到了大學裡就紛紛掛科,難道中學與大學有什麼顯著區別嗎?

  有。中學與大學的區別之一,是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的不同。

  中學研究的是事物的常態、穩態過程,所用的工具是初等數學(幾何、代數、三角),列出的是普通方程或方程組,得到的解往往是簡單的數值,如 35,86,197。

  大學研究的是事物的動態、瞬時過程,所用的工具是高等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列出的是微分方程或方程組,得到的解往往是表達式或方程,如 y=3x^{2}+6 。

  可以看出,從中學進入大學後,使用的手段完全不同,研究的深度增加,難度加大。能否學好高等數學,成為解題的關鍵。

  工科學生大批掛科,其根本原因是學不好高等數學。

  微積分是高等數學的重中之重,是現代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理科、工科學生的必修課,也是著名的掛科大課,每年放倒的學生不計其數。

  為什麼學不好微積分呢?

  答案很簡單:太難懂。

  微積分難於理解、難於掌握,既不能怪老師,也不能怪學生,問題在於微積分本身——它的理論體系有嚴重的缺陷。這一缺陷使得老師講不明白,學生聽不懂,從而使得微積分的學習如同霧裡看花,朦朦朧朧,像打了馬賽克的照片一樣,怎麼也看不清楚。

  微積分不能由初等數學導出,為了給它安一個基礎,讓它有一個根源,數學家們創造了極限理論。

  教師們講微積分,首先從極限概念講起。

  在柯西時代,極限的定義只是極其簡單的描述:

  “如果一個函數可以無限接近一個數值,這個數值就稱為函數的極限。”

  然而,到了魏爾斯特拉斯時代,極限的定義被“數學化”為高大上的、“嚴謹的” \\varepsilon-\\delta 語言:

  “如果對於每一個預先給定的任意小的正數 \\varepsilon ,總存在著一個正數 \\delta ,使得對於適合不等式 0

  這個定義有 60 多字,涉及專業術語 5 個(正數、不等式、函數值、常數、函數),半專業術語 5 個(任意、存在、適合、滿足、對應),修飾詞 6 個(如果、對於、每一個、給定的、小的、一切,則),變量 7 個( x , x_{0}, f(x) , A , y , \\varepsilon , \\delta ),數字 1 個(0),邏輯符號 4 個(<,| |,=,→)。

  柯西的定義,五年級小學生都能懂。

  魏爾斯特拉斯的定義,足以讓發明了微積分的牛頓大呼饒命。

  魏爾斯特拉斯的極限定義是我見過的最狡詐的專業術語,沒有之一。

  有了極限定義,再配上一套極限的運算規則、使用規則,就形成了所謂的“極限理論”。

  極限理論正確嗎?不正確。不僅不正確,而且還十分地荒唐。

  小學生都明白,0.9<1,0.99<1,0.999<1,0.9999<1,以此類推,無論小數點後面有多少個 9,無限循環小數 0.999…… 永遠都小於 1,這本來是全人類的共識,是幾百萬年來的經驗,是不可懷疑的真理,不可逾越的底線。

  然而,通過極限理論的文字遊戲,數學家們居然像變魔術似的讓兩個不相等的量相等了,0.999… = 1,這相當於“部分等於整體”,進而演繹出無數荒唐的命題:“三七二十八”、“0 等於 1”、“數學沒有確定性”、“無窮旅館”、“托里拆利小號”、“勇士追不上烏龜”、“英國海岸線無限長”、“2.5 維空間”、“11 維空間”、“36 維空間”、“無窮維空間”等等,強迫學生接受這些聳人聽聞的結論,對正常人來說就是殘酷的精神折磨。

  極限理論表明:過去幾百萬年的人類全部錯了(認為0.999…<1,部分小於整體),只有數學家們才是正確的(0.999… = 1,部分等於整體)!

  可見,現代極限理論有兩大“特色”:

  (1)裝腔作勢,故弄玄虛,空洞無物,晦澀難懂;

  (2)偷天換日,渾水摸魚,無中生有,顛倒黑白。

  極限理論與現實嚴重衝突,徹底顛覆人類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披著科學的外衣,實際上是地地道道的偽科學,具有邪教教義的典型特徵。

  荒謬的極限理論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是微積分的基礎。

  用極限理論來導出微積分,是認錯了祖宗,找錯了墳頭。

  因此,在現行的數學理論體系之下,數學老師想講清楚微積分是不可能的,學生想正確理解微積分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理解不了微積分,就抓不住微分的本質,學生就難於運用微分工具準確地描述現實事物的瞬態過程,就不能列出正確的微分方程、積分方程,而這些方程正是大學物理、電工學、理論力學、結構力學、量子力學、概率論、工程熱力學等掛科大課的主要研究內容。

  除了極限理論的荒謬之外,在數學中還有一個更大的麻煩——虛數。

  解微分方程,形式特殊的可以簡單地解決,複雜一點的需要做拉普拉斯變換或傅立葉變換,將微分方程轉化為代數方程,求出解之後,再做逆變換,得到原微分方程的解。

  但是,要理解拉普拉斯變換和傅立葉變換,必須理解虛數,即根號負一。

  因此,解微分方程實際上涉及三門課:微積分、複變函數、積分變換。複變函數是微積分的拓展,將普通微積分從實數域擴大到複數域。

  虛數是最重要的數學概念,沒有虛數構不成複數。同樣地,沒有虛數,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就無從談起。

  如果不理解虛數,抓不住虛數的本質,複變函數、積分變換就不可能真正理解。

  打開復變函數、積分變換的課本,幾乎每一頁都少不了虛數、複數的符號 i 、 z 。

  虛數是如此地重要。但是,當今世界,全球七十億人中——

  有人懂虛數嗎?

  有人懂虛數嗎?

  有人懂虛數嗎?

  沒人回答。

  可能有人會問:數學家難道也不懂虛數嗎?

  數學家說:我們不懂什麼是虛數,我們只會使用虛數。

  意思是說,數學家也不理解虛數的本質。但是他們會根據一套大家公認的運算規則來使用虛數。用這套規則去做題,總是能得到正確結果。在數學中,凡是遇到虛數的時候,數學家們就用這個辦法對付過去。

  幾百年來,這個辦法屢試不爽,沒遇到過太大的麻煩。久而久之,大家習以為常,甚至沒有人關心虛數到底是什麼了。

  數學家不懂虛數,但又不能說自己不懂。那樣太沒面子,會失去學生的尊重。

  怎麼辦?

  數學家們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只有1個字:裝。

  這是數學界的超級機密,圈外人都不知道。

  偶爾有不長眼的學生請教虛數的意義,老師只用一句話就把他打發了:

  “課本上不是寫得很清楚麼?自己看書去!”

  可憐的學生們就這樣,面對整頁虛數、複數符號的課本,兩眼發直,硬著頭皮往下看……

  數學,遠沒有人們相像中的那樣高端、大氣、上檔次。

  實際上,數學是當今自然科學體系中最落後的學科:僵化,保守,頹廢,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當今的數學,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來形容,是名副其實,恰到好處。  

  由於數學的缺陷,與之關係非常密切的工程科學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株連,使得各專業課程難看、難教、難學、難用,是工科大學生掛科的根本原因。

  掛科,是工科學生的噩夢。長此以往,優秀的學生都不敢報考理、工科專業,轉而報考不易掛科的文、經、管、法、教、農、醫類專業,這對於社會的發展極為不利。


安153821076


不邀自來,大學在讀,我自己差點掛科!一學期下來我們班40+的人,已經掛了十幾個,據前幾屆的學姐說,到大三大四沒有掛科的人可能一雙手數得過來!應該算是掛科比例較高的了!那為什麼呢?

我大慨看了下,掛科的分為三類!一曰為體育類,二曰專業課,三曰其他課尤其是考察課!



顧名思義,體育類,就是體育掛科,可能有人會好奇了,體育也會掛科?我就從來沒有下過80分體育……,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首先1000米,一個班就總會有幾個人過不了,1000米掛了在我們這就算不及格了,還有其他可能,比如早退翹課,其他體育項目太差!還有體育老師佈置下去的作業完成的不夠好的!這都可能掛科!



再者,專業課,我們是歷史專業,文科背背就好?想太多了,我是平時聽課比較認真的,專業課成績也OK,但是有的人可能不那麼認真聽課,到考試的時候老師重點不給,還有好幾門課一起考!肯定會掛不少,我們班中國史就掛了好幾個。

還有最坑的就是一些公共課,考察課,平時分很重,如果老師看你不舒服,你就很可能掛科了,當然一般不會無緣無故掛你,可能你翹課遲到啥的次數多了,不過這類課,經常有網上視頻!你如果不好好完成,或者沒有按時完成就也會掛科,我今年一次網課,因為某些原因不小心退了出來答題的時候,結果就嗯嗯差點不及格了,因為它自動幫我交卷了,這種情況去哪裡申訴都沒有用,因為你只是個例!



一言以蔽之,掛科的大學生不少,但是你平時認真點,考試的時候小心點,還是可以避免的!加油!


愛魚子醬的喵


畢業於國內一所985高校,見過朝六晚十二並持之以恆然後獲得清華直博機會但最終選擇海外留學的頂級學神;見過天資聰慧遊戲追劇學習兩不誤最終直博的非主流學霸;同時也見過做人處事到極致並因一個酒局獲得保研機會的社團大牛;當然,也見過頹廢不堪掛科無數無法按時領取畢業證的同學,為什麼不是學渣,因為他們並不缺乏學習能力,絕大部分人都一樣,並不缺乏學習能力。

明明是按同一起點線進行劃分的,為何最後良莠不齊,絕大部分在於個人,當然學校方面也有這一定的責任(不是指責,而是說明一個事實):

個人方面

其實大學的課程安排較高中來說已經算是很輕鬆,可能想拿高分想徹底理解一門課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但如果說僅僅只是想通過考試,那麼還是很輕鬆的。如果掛科,那麼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個人:

1、自制力差。

高中和大學教學方式不同,對於部分同學,高中是約束性學習,大學需要的則是自學能力。教室不固定、課程地點分散、教學辦公分區,意味著與老師互動的時間其實很少,為保證能跟上課程節奏,那麼需要明確兩個:一個是聽課的效率(意味著上課不能刷手機,不能打瞌睡);一個是課後的研究練習(意味著減少遊戲娛樂的時間,需要多自習)。只要能做到這兩點,那麼我想成績不會太差。但剛從高中畢業,脫離了束縛,很多人第一想法都是先放鬆一下,結果這一放就收不回來,一旦跟不上課程節奏,那麼就會聽不懂,但一看時間表,誒,時間還早,考試之前多刷刷題吧!無限期的拖延=掛科。

誘惑更多,環境影響大,進入大學,意味著有充足的自由時間,可以去刷劇,玩遊戲,各種活動聚會各種浪,可能更多的並不是自己想去,而是朋友的慫恿,被慫恿的次數多了,自己也就淪陷了。

2、沒有進行正確的職業規劃。

掛科並不是因為課程難,而是因為沒有興趣,沒有學習的動力,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學,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迷茫是很多大學生的一個痛點,迷茫有兩個結果:找出路和沉淪。

找出路:不喜歡這個專業,那麼是轉專業還是順利畢業後轉行;喜歡這個專業,那麼是畢業即就業還是讀研或出國;不管怎樣,只要去進行了思考,那麼在思考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想要什麼,自己需要做什麼準備,等等這些就是一個職業規劃的過程,做了規劃,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態度端正了,那自然會做出正確的抉擇。

沉淪:奉行船到橋頭自然直,但問題是你這船能不能開到橋頭,說不定半路上就沉了,對專業不感興趣都是藉口,那個直博清華最後留學的學神,就是轉專業過來的,他不喜歡原來的專業,但為了轉到自己喜歡的專業,他將那個不喜歡的專業學到年級前十。更有甚者,你可以復讀啊,真實事件,一個同學,高考算是失誤,只比一本線高五六十分,去了北方一所學校,學了一期回來復讀,理由是不喜歡那個城市的天氣,後面以高一本線七八十分的成績就讀南方一所985。你,有這個勇氣嗎?


教育制度方面

說制度,並不是將我們自己的責任甩鍋給學校,也不是說制度補全了就可以杜絕掛科的現象,只不過說現在制度確實存在缺陷,也需要進行優化。

1、缺少職業引導。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學習該專業後,我需要做的工作內容是什麼,工作環境怎麼樣,除了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哪些技能。。。等等,很多人剛剛在高考大擂臺上搏殺完,身心俱疲,根本不想去思考這些,先讓我爽一爽再說;還存在一種情況,部分同學因為家庭背景的限制,沒有人去告訴他們需要這麼做,在需要當頭棒喝的時候,學校選擇了沉默。一是沒有系統性的專業介紹,二是沒有激勵學生自我瞭解。所以你學得再好,剛入職場照樣是個小萌新,因為職場和學校完全不同。如果在大一多進行專業的介紹,多進行職業規劃指導而不是臨近畢業的就業指導,促使學生自己去進行思考,增加他們的危機意識,我想情況會改觀很多。

2、不夠狠。部分高校為了學校的就業率,為了學校自己的名聲,不太會去卡學生畢業,來這兒讀了四年大學,結果不能畢業,你這學校肯定也有責任啊。所以對於很多學生來說,犯錯成本太低,不care!甚至有調侃,不掛科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浪!


對於即將進入大學,或者剛入學或者正在迷茫的夥伴們一個建議,當你感到困惑了,趕緊去找出路,不要煩躁不要洩氣,去思考,去嘗試,去執行,只有做了你才能得到結果

純屬個人看法,不足還請指正。


寫在職前


如果掛科很多的話,說明了很多問題

1.自身原因


極少數同學染上了網絡遊戲,從網絡遊戲中獲取快感,從而厭惡學習。因為學習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才能有所收穫;而這些極少數大學生,由於個人原因,來到了大學,突然沒有人看管,一切都需要自己去爭取,再者本身自制力很差,大學上課人多,老師不能夠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再加上外界一些誘惑,很容易學習鬆懈。所以自然而然掛科了。

2.外界因素

有一些人的生活,是這樣——社團——宿舍——社團——社團——課堂,這些學生,忙於各種社團的工作。第一次來到大學裡,沒有別人的勸說,認識到大學不能只有學習,還需要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所以加了好多社團,舉辦無數的活動,導致自己的學習時間大大減少,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面對各種科目,自己的自學能力又比較差,導致很多東西跟不上,所以掛科了。因此,我們需要勞逸結合,知道自己的能力,保證不掛科才可以!

3.喜好的問題



一些學生,由於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或者乾脆選了自己不擅長的專業,導致上課的時候很難聽進去,這樣導致了掛科。改變的方法是,多問問題,問問同學,他們會幫忙解答的!如果一點也自己覺得不適合自己的專業的話,可以選擇轉專業和跨專業考研等多種途徑。

4.身體素質原因

大學裡會有一些科目,如體育等,考驗我們的身體素質,一些同學由於身體素質等原因,也會掛科的

5.課程的難度



一些選修課,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是由於自身的專業知識都沒有搞懂,所以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鑽研選修課程。導致一些同學臨陣磨槍,到考試的時候才去學習選修課程,所以掛科了

一些必修課的內容是有難度的,一些同學雖然努力學習了,但是如果不能理解到位的話,也會掛科的

6.轉專業



一些同學到了大二轉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導致自己有很多科目沒有學習,所以需要重新學習新專業的大一課程,然後自己的時間大大的被佔用,再加上沒有大一基礎課的基礎,所以不得以掛科了



總結: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們只要認真對待每一科,再加上有一定的自制力和意志力,認認真真的學習,相信我們不會掛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