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缕清风作一藏头诗,怎么做?

蒲公英103609131


七律仄起《乡望》(一缕清风)藏头



一望云涛接碧浪,谁人目眺弄潮郎?

缕析条解挥别嘱,天尽年临饮欠香。



清晓急眸于远水,冷烟寒雾待长江。

风前月下徒徒日,不到家乡到梦乡。

————中华新韵

“花有花香,茶有茶话”,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您的关注和交流就是对我最给力的鼓励)。请不要吝啬您的满腹经纶来一起互动吧!发表你的想法和建议,让我们共同荡起方块里的涟漪里,丰富彼此……



人文镜


写藏头诗把标题藏到诗里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紧紧围绕标题、表达主题,写出意境来。那么,以"一缕清风"写藏头诗,我想要找到“品一杯香茗,揽一缕清风"的感觉,就能一挥而就。不才此两首藏头诗,结合看图,一读便知其意。

(一):

一 湾碧水映蓝天,

缕 缕朝霞染漪涟。

清 旷超俗溪泛舟,

风 娇日丽惬比仙。

(二):

一 杯香茗沁心田,

缕 缕诗霞眸中翩。

清 词妙句头条览,

风 恬月朗乐空前。











萌萌呆66




七绝藏头诗三首/一缕清风

其一

一堤杨柳吐鹅黄,缕缕新丝飘逸香。

清韵依依增细浪,风生起舞更轻飏。

格律:七言绝句 押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中。

其二

一弯老柳长新芽,缕缕丝丝生绿桠。

若是清波能绾住,不随风雨舞平沙。

格律:七言绝句 押麻韵

仄平仄仄中平平,三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其三

老柳一弯长嫩芽,丝丝缕缕绿枝桠。

若教清荫能留住,不逐风波舞岸沙。

格律:七言绝句 押麻韵

仄仄仄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中平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一2018,01,11,09:55


壮图山人


第一首,

一般模样负神明, 缕金衣上小双鹅。

清晨待漏独徘徊, 风里擎竿露布来。


第二首,

一百五日又欲来, 缕金衣透雪肌香。

清晨对镜冶容色, 风池宿鸟喧朱阁。


笑搞


用“一缕清风”做一首藏头诗。

先解题。四个字,那么诗词的格式肯定就限制在绝句。八句的律诗和古风,现代诗其他的统统排除。只能写(格律体)五绝,七绝和不讲格律的古绝。

而从“一缕清风”四个字发散,诗的内容肯定是偏轻灵,美妙的,不会出现雄浑大气的意象,最适合就是江南春柳江水畔这些景色,多牵扯相思,爱情,不会有大的主题出现。搞清楚这些门道,就大致可以动笔了。

第一个字是“一”,并不是很适合在首句开头,关键看第一个词的组成怎么样,会影响后面整个平仄的走势以及意境的构造。有哪些适合江南的,缓慢的词组能用呢?要慢,就最好是平音,像“一个”,“一栋”这些就不太合适。而“一堤”,“一江”这些就舒缓得多。这些用出来,考虑到第二句“缕”字开头,基本上只可能用“缕缕”这个词,所以首句只能从柳下手。

“一江春映柳”,平起不押韵(仄收),“平平平仄仄”。推出整首诗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推导规则可以关注查看以前的问答或文章,这里不赘述。

有了平仄,就好动手了。那么第二句写什么呢?按照五绝的写法,第二句是承接第一句,那么继续写景,起词必然是“缕缕”,那就“缕缕发新枝”,春天嘛,合适。注意“发”是入声字,仄声合律。

第三四句要转开写别的了,这就看个人发挥了,使用藏头字“清、风”,不要错了平仄就行。春柳发新枝,能发散到哪里去呢?“清减长相望”,小女子站在这里不断地眺望,天天如此,人都清瘦了。望什么呢?“风来月不知”。情郎就像那风儿一样,来了吗?我不知道啊。“风”,“月”指代男女,算是用典吧。

一江春映柳,缕缕发新枝。

清减长相望,风来月不知。

整首写下来,感觉还不错,平仄合律,也有些古朴的味道。

写春天月夜柳树下女子等待情人的小心情。

其他格式就不写了。字多伤神。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藏头诗《一缕清风》

七绝

一望脚下众山小,缕缕白云绕村庄,

清流载舟送客还,风吹岸边水车转。

站在山顶上看脚下的群山非常渺小,徐徐飘动的缕缕白云,缠绕着山下的村庄,山下边一条清晰的河流,河面上的舟船正在把游览的客人送回来,风儿正在把岸边的水车吹得慢慢的转动,好一幅中国的美丽山水图画,正所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美画更美,让人流漓忘返。





邓工280


清风不改明月志,岁月长存天地心。莫把今朝空悲切,明日有求今日求。

看到“清风”二字,我就忍不住胡诌了几句。对于“清风”,我们多半会想到友情,似风般无痕,却又如风般绵长,每每细细思量,在心中的某个角落就会不自觉的想起过往,想起某个人来。诗虽短小,其情久长。愿天下的友人们彼此珍重!

《一缕清风》

一人独憔悴,

缕缕江风来。

清晨遥相望,

风送远朋来。


一刀断发


凑个趣,我写的肯定不能算诗,仅是图个乐,给题主捧场。一时兴起,胡说八道而已。

(一)

一江春水向东流

缕缕银光映眼帘

清素白帆舟行急

风送我儿把家回

(二)

万里江河一脉承

红尘飞扬缕缕烟

行走江湖清白身

乐得逍遥风自在

(三)

一二三四五六七

缕缕数来没写全

清清楚楚是数字

风吹搅动脑糊涂

(四)

你说一是最大者

细看缕缕未必是

我说清楚你就知

忽然风起九为最

(五)

天寒地冻一身凉

只因身穿缕缕衣

快点赶路清雪吹

唯有暖气风适意


泰州小叟


~~~藏头诗~~~

一缕清风



其一

一山一水彩云间,缕衣素稿妙生花。

清茗禅房花木深,风车童叟溶溶雨。



其二

一地碎花碾成泥,缕缕琴声不可闻。

清明祭祖泥沾鞋,风雨共至骤凉心。



其三

一湖山色几方晴,缕去早莺归欲晚。

清酒盏盏香满园,风吹芭蕉路多折。



笔名:夏晚花落

我写诗比较喜欢在意境的表达上下一些功夫,对于格律方面也会关注一些,但试过一段时间按照韵律去创作,但发现这样会打压自己创作时自由发挥的灵感,觉得现代人和古人的确不同,以前古人会按格律创作,很多原因是科举,但现在作诗已经是一种爱好,李白的很多诗歌都在意境表达和选文造字上下了很多功夫,每次用的比喻都恰到好处,不断地力求创新。

想了很久,觉得适当地改变可能会更好。我自己更喜欢自由创作,在意境方面下功夫,传达出当时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有不足之处,尽情谅解。






V物简艺


用“一缕清风”作藏头诗,欢迎各位诗友多多批评指正🙏

【七绝·藏头一】

一生一世逐流年,

缕缕相思老未圆。

清冷月华今又是,

风摇细柳彩云边。

平水韵·一先平声

【七绝·藏头二】

一样相思两地人,

缕金衣旧染灰尘。

清清秋水悲明月,

风起云开落落身。

平水韵·十一真

我是索彦,喜欢用诗词的方式聊一些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趣闻逸事,偶尔也写几句诗、填几首词,欢迎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关注我一起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