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是動、所生病”?有哪些不同的解釋?

“是動、所生病”是“是動則病”和“是主……所生病”的簡稱,這原是接在各經脈循行路線之後的兩段文字的開頭語。內容說的是與經脈有關的病症:

前一段說的是本經脈變動(異常)所出現的症候,後一段說的是本經脈(穴)所主治的病症。兩者的出發點雖有不同,但所論病症有其一致性。
何謂“是動、所生病”?有哪些不同的解釋?

自《難經》以來,不少注家把前後兩段文字作相互對立的解釋,直至明清注家才提出質疑,近人進一步作了考證(上海中醫藥雜誌,1960年),可說已理清其原委。

(1)贊同《難經》說 《難經,二十二難》首先提出“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並指出“氣先病”、“血後病”。其後,《難經》各注家多數隨文解釋,只在氣血先後上作些補充說明,缺乏特殊見解,摘要見下表:

何謂“是動、所生病”?有哪些不同的解釋?

(2)懷疑《難經》說 明代張景嶽《類經》注,開始以“動言變也,變則變常而為病”解釋“是動則病”,沒有步氣血先後說之後塵,並提出“《難經》之言,似非經旨”的懷疑。清代張隱庵《靈樞集註》則說:“是動者,病在三陰三陽之氣,而動見於人迎氣口,病在氣而不在經……所生者,謂十二經脈乃藏府之所生,藏府之病外見於經證也。夫是動者,病因於外;所生者,病因於內……又不必先為是動,後及所生。”徐靈胎《難經經釋》則說:“是動諸病,乃本經之病;所生之病,則以類推而旁及他經者。經文並無氣血分屬之說。”此後,岡本一抱《十四經發揮和語鈔》又提出“是動”為經絡病,“所生病”為臟腑病。廖季平《診絡篇補證》又以“是動”為絡病;“所生病”為經病等,雖不同於《難經》,但仍是從不同的範圍作對立解釋。

(3)否定《難經》說 近人從《靈樞·經脈》篇的全文進行詳細剖析,認為《難經》所論不符合《靈樞》原意,不符合經脈病候和經穴主治的規律。

何謂“是動、所生病”?有哪些不同的解釋?

首先,從文字段落來看:《靈樞·經脈》原文每經大體分為四段:第一段,是經脈循行路線;第二段,是經脈氣血異常時所出現的症候,即“是動則病……”第三段,是指本經(穴)能主治這方面的病症,即“是主某所生病者……”第四段,是治療時應掌握的準則,即“為此諸病……”其文字層次分明,前後呼應。句首所用的兩個“是”就是“此”的意思,指的是這一經脈,也就是第一段所稱的經脈。“是”在這裡是代詞,作為本句的主語,《難經》將上句簡稱為“是動”尚可,將下句簡化為“所生”卻截去了主語。按理“是動”應與“是主”構詞相類,方可相提並論,掐頭去尾截取“所生”二字,已犯了割裂文字、曲解原意之嫌。“是主……所生病者”的主要字眼是“主”字,主就是說主治。《內經》中多處說到“治主病者”,意指治療疾病應取用主治的經脈,這可作為正確理解本句的參證。放過“主”字,卻在“生”字上作發揮,未免輕重倒置。“是動”是說這一經脈變動,也可說是異常。如《素問·刺要論》所說的“皮傷則內動肺,肺動則秋病溫瘧”;《素問·刺禁論》所說的“刺中肺……其動為咳”等。這也是張景嶽“變常而為病”解釋的依據。

何謂“是動、所生病”?有哪些不同的解釋?

其次,就各家註解作分析:《難經》一書是為解釋《內經》而作,所提的氣血先後說,卻與《內經》原意不相合。例如腎經是動病中有“咳唾則有血”,不可歸於氣分病;肺經所生病中有“咳、上氣、喘喝”等症,也難以歸於血分病。此外,肺經、大腸經、胃經的所生病後還有“氣盛”、“氣虛”的敘述,更不能歸於血分病。況且,原文中明確提出三焦經主“氣”所生病,胃經主“血”所生病。可見用氣血先後來區分各經中的“是動、所生病”是不切合原意的

。“氣血”既然如此,以營衛、內外等來分同樣如此。以外因、內因來分是否合理呢?很難判定,是動病中的“喘咳”是病因於外,而所生病中的“咳、上氣、喘喝”是病因於內。這一點,張隱庵自己在注中也說到“凡病有因於外,有因於內者,有因於內而及於外者,有外內之兼病者。”可見按此劃分,難以自圓其說。用“本經”和“旁及他經”來分又是如何呢?所指“他經”蓋指“氣盛”和“氣虛”下的一些見症,在此之前所述病症都是緊扣本經,無旁及他經者。況且五陰經中明確提出主本髒所生病,可見以本經、他經來劃分也難以成立。以經絡、臟腑來分也與內容不合。各陰經中有主“髒”所生病的記載,各陽經則未有主“腑”病的記載,相反特詳外經病。將“是動病”說成“絡病”,“所生病”說成“經病”則是混淆經脈、絡脈的內容,自然是更難合原意。

何謂“是動、所生病”?有哪些不同的解釋?

再次,結合實際來理解:前已述及,“是動則病…”意指本經異常時會罹患有關的病症,這些病症是從發病的角度來談,帶有症候群的性質。“是主某所生病者”意指本經(穴)能主治某一方面的病症,這些病症是從治療的角度來談,並不一定有症候群的性質。一些在發病上完全相反的病症,從治療來說卻是同一經的主治症。如“遺溺”與“癃閉”同為足厥陰肝經的主治症,這也就是所說的“是主肝所生病者”。“是主……”這幾字,以往由於《難經》的解釋而被忽略,還造成斷句上的錯誤,目前多數已予糾正。

何謂“是動、所生病”?有哪些不同的解釋?

由此可知,“是動則病”和“是主……所生病”的區分意義不是先氣後血等等的對立,其文是從疾病症候講到經穴主治,兩者之間是互相聯繫的。因為這一經的疾病症候,同時又是這一經的腧穴所能主治。這樣所說的症候和主病就有其一致性。因而前後兩段文字可以互相補充、互相印證,總的都是屬於這一經的病症,或稱病候。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