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映月94071888
海瑞是我國明朝時期著名的清官,考中鄉試後,由一個小小的教渝步入仕途,一路官至右僉都御史,在任期間,平息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備受老百姓愛戴,雖然海瑞是一位清官,但是他斷案的本事卻比較有限,在很多難以決斷的案件中,他就常常會偏袒弱勢群體,在家庭內部案件的處理中,則會比較偏袒輩分尊長的人。在近代也因為一篇和他相關的文章拉開了一個瘋狂時代的序幕。
海瑞一生經歷了四朝,其中三朝為官,他在嘉靖二十八年中舉,但是之後又考了兩次會試,都沒有考中,於是他就接受指派去南平縣當教渝,教渝是我國古代有政府編制的老師,屬於官員中的一級,海瑞在這裡一干就是八年,嘉靖四十一年海瑞前往淳安擔任知縣,在任期上著重處理稅務問題,減輕了農民的稅賦負擔,在這時起海瑞就開始展現出了為官清廉,不畏權貴的一面。查辦了浙江總督胡宗憲的兒子,毫不待見當時一手遮天的嚴嵩黨羽,但是卻也因此得罪嚴黨,在升官到通判後,很快又被貶成判官。
嘉靖皇帝十分沉迷道學,渴望有朝一日羽化成仙 ,當時朝中很多官員都會寫青詞(道教儀式中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但是海瑞可不隨波逐流,反而寫了一篇《治安疏》呈上去給嘉靖皇帝,言辭激烈的批評了嘉靖皇帝執政期間的各種陋習弊端,其中就包括了嘉靖皇帝過度痴迷宗教信仰,迷信巫術,不理朝政,並且生活作風不正派奢靡成性,嘉靖皇帝一看這份奏章,勃然大怒,立刻就下令逮捕海瑞,但是在聽臣下說海瑞上疏前就已經備好棺木,又冷靜下來一想,又把《治安疏》留了下來提醒自己,但是他還是逮捕了海瑞。
海瑞被捕後,朝中官員既有主張處死海瑞的,也有向徐階這樣力保海瑞的,嘉靖皇帝駕崩後,裕王繼位,也就是隆慶皇帝,隆慶皇帝特赦了海瑞,並提拔海瑞到大理寺任職,在隆慶皇帝執政期間,海瑞倍受重用,很多貪官汙吏因為畏懼海瑞的公正不阿,盡然辭官逃避,甚至連侍奉皇帝的宦官,路過海瑞管轄的區域也要減少車馬隨從,後來海瑞在任上推行一條鞭法,將百姓被富豪吞併的土地歸還百姓,法令推行深受百姓擁護。
海瑞屢次打擊貪官汙吏,這也讓他受到了朝廷權貴們的記恨,隆慶皇帝只得給海瑞安排閒差,但是海瑞在任上仍然受到小人排擠,於是海瑞辭官回到了老家,隆慶皇帝駕崩後,朱翊鈞繼位,也就是萬曆皇帝,萬曆皇帝初期,張居正為首輔,但是張居正也不待見海瑞,海瑞的多次推薦都被壓了下來,直到張居正死後才被任職為左通政,後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萬曆十五年海瑞在任上病逝,南京城百姓罷市祭奠海瑞,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
海瑞為人正直,剛毅,並且一生一直致力於維護百姓利益,作風正派清廉,也在法律,稅賦上極大程度維護了農民階層的利益,雖然仕途坎坷,但是他仍然是清官的模範代表。
玄坤
海瑞冒死上書,做了一次名滿天下的“錚臣”。雖然被嘉靖帝下獄,但並沒有殺他。
不久嘉靖帝病死,繼位的隆慶皇帝放了海瑞,繼續做官。先後擔任左右通政,再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這個職務品級只有四品,但權力很大,管轄南直隸一般地區。清官所到之處,一定是掀起不小的震動。
沒幾年隆慶皇帝也死了,小皇帝萬曆登基,張居正開始掌權。張大人很不喜歡海大人,於是十年間並無重用。
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親政,一是聽說海瑞的名氣,二是張老師不喜歡他,這樣的人就必須重用呀,做做樣子也好。於是召為南京右僉都御史,再改授南京吏部右侍郎,再升南京右都御史。可惜當時海大人已經七十二了,身體不好,多次申請退休。但是朝廷還需要這麼一位代表呀,不同意,堅持吧。
一年多後,海大人去世了。贈太子太保,諡忠介。海瑞是今海口人。古時候講葉落歸根,於是靈柩用了一年多時間運回海南安葬。這一年是1589年。之後海大人被民間傳頌,與包公齊名,再被各種文學作品和戲劇曲藝所昇華,形象越來越高大。
1959年,歷史學家兼高級公務員的吳晗寫了《海瑞罷官》。1965年被公開批判。
1966年海瑞墓被挖,棺材被劈開,挫骨揚灰了。現在的景區海瑞墓是1983年新建的。這樣的新地方為什麼還能評為國保?
幾葦渡
海瑞(1515-1587年),號剛峰,廣東瓊州(海南島)人,生活樸素,性格剛直、耿介,是明朝著名的清官、好官,後世把他與宋朝包拯並列,稱為“海青天”。其性格太剛直、得罪權貴,數次被罷官下獄,其政治態度不被認可也數次辭官,雖名聲在外,但始終未得到中央認可,一直在中下層徘徊,後來被攆到南京有職無權,晚年升任南京右都御史,正二品,沒兩年就去世了。
圖為海瑞畫像。
他反對貪汙、反對浪費,主張用重刑嚴懲貪汙,建立廉潔清明的政治局面;主張節約財力,嚴格執行朝廷規定的制度;抑制豪強地主,主張舉辦減輕貧民力役的一條鞭法;還大力興修水利,減輕苛捐雜稅;重視審判案件,平反冤獄;海瑞反對為非作惡的貪官汙吏,惡霸鄉官。
圖為《奉別帖》,為海瑞唯一流傳於世的墨寶,現藏於山東省文物總店。
但是,海瑞又是忠於封建統治階級的忠臣,他的一切政治作為都是為了鞏固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出發的。他也罵過皇帝,因此坐牢,幾乎被殺,皇帝死了,卻又大哭。海瑞在各地任職時,人民們都喜歡他,歌頌他,有非常高的聲望,而大地主、鄉官又反對他,罵他,排擠他,只有極小一部分有正義感的官僚和知識分子支持他。
圖為海口的海瑞墓,革大命時期被毀,80年代重修,現已擴建為海瑞公園。
對於朝廷來說,這樣一個刺頭人物,又有極高的聲望,殺了太失民心,於是朝廷把他樹立為典型,放到南京給予高官厚祿閒置起來,數次辭職都不被允許,1585年冬天,海瑞升任南京右都御史,1587年海瑞死於任上,享年72歲,由於沒有兒子,由鄉民辦理喪事,祭奠百姓絡繹不絕,朝廷為其上諡號“忠介”,主持修墳,追太子太保。
圖文繪歷史
海瑞是整個大明王朝裡難得的清官,甚至可以說海瑞是在宣德之後,整個文官集團達成以腐敗換團結的貪官堆裡唯一的清官。這個出身瓊崖小島,以舉人入仕的南蠻子,在中國的歷史上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海瑞在中國古代是一位清官的典型,能與之相提並論的,恐怕只有清朝那位被稱為“於青菜”的于成龍了。據說海瑞在南京吏部侍郎任上去世的時候,真的是家徒四壁,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趕來處理海瑞後事的官員王用汲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失聲痛哭。
海瑞為後世所稱道的事件很多,不僅僅因為他是一位清官,他更是一位直臣。他在興國知縣任上幫助徐階扳倒了奸臣嚴嵩。他在戶部主事任上罵過嘉靖皇帝,甚至因此深陷牢獄,如果不是嘉靖皇帝服用仙丹昇天,恐怕就要死在牢裡了。
海瑞出獄之後,做到了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這個官雖然只有四品,但權力卻很大,相當於管著半個南直隸省。海瑞在應天巡撫任上積極推進一條鞭法改革。當時,已經致仕的前宰輔徐階,於海瑞既有提攜之誼,又有救命之恩。可是,徐家瞞報田產,海瑞卻逼著徐階還田,以致徐階以海瑞擾民滋事為由狀告海瑞,導致海瑞被罷了官。
在應天巡撫任上被罷免後,海瑞還繼續在南京任職,做了一個管糧道的官,可是卻又遭到小人排擠。海瑞心灰意冷之下,決定辭官回鄉。後來張居正當首輔期間,一直打壓海瑞,致使他在海南島一呆就是十幾年。直到張居正去世之後,海瑞才被重新啟用,最終病逝於南京吏部侍郎任上。
海瑞死後,南京市民為之罷市,滿城縞素為海瑞哀悼。海瑞的棺槨要運回海南島安葬,南京市民更是紛紛擠到碼頭送行。最終,海瑞魂歸故里葬於今天海南省海口市。
傅斯鴻
海瑞下場挺好的啊,民間傳頌,官方肯定,萬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介。這是一個不錯的諡號,表彰海瑞的忠心耿耿。
很多人以為海瑞是個迂腐不會變通的人,只能當一個言官。其實歷史上的海瑞,是個能吏,能力極強。初當地方官是淳安知縣,當地的地主有很多田,但是交的稅很少,而貧農的土地很少,卻要交很多稅,導致很多農民逃亡。海瑞鑑於此情,重新丈量土地,核定稅收,減輕了農民負擔,許多逃亡的人就回來了。
海瑞在淳安的另一個津津樂道的事情就是,總督胡宗憲的兒子外出遊玩,路過淳安,嫌棄縣衙準備的飯菜不好,掀了桌子。海瑞以胡宗憲家教嚴格,不可能教出這種兒子為由,斷定有人假冒胡宗憲的兒子騙吃騙喝,把胡宗憲兒打了一頓,也讓胡宗憲吃啞巴虧。嚴嵩的黨羽鄢懋卿,借視察的機會四處貪汙受賄。欲往淳安時,海瑞宣稱本縣人窮錢少,接待不了,鄢懋卿早聽過海瑞的名聲,雖然很氣憤,但是還是改道了。
隨後海瑞因為政績出色,升職為判官,在嘉靖45年,升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也就在這一年,海瑞做了一件名垂千古的事情,寫下了治安疏,把嘉靖皇帝罵的狗血淋頭。嘉靖皇帝氣極把奏摺扔在地上,讓侍衛去抓海瑞。在宦官黃錦的勸說下,只是被抓進監獄。嘉靖駕崩後,隆慶帝登基,海瑞被赦免,並升職為應天巡撫,管轄地多為魚米之鄉。
海瑞上任應天巡撫時,又做了一件澤被千秋的事情。明朝吳淞江經常淤塞,洪水氾濫,在海瑞之前100多年裡,明朝修理了幾十次,每次都出動十幾萬工人,但是毫無效果。海瑞上任後,僅僅調用三萬多工人,幾個月時間就修理好吳淞江,自此後世的上海不再洪水氾濫,成為著名的經濟發達地。
後世上海的繁華,得給海瑞記一筆功。
海瑞只在應天擔任巡撫半年就回到老家養病,直到萬曆十二年,再被啟用,任命為南京右都御史,在任時由於提倡恢復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貪官汙吏高壓政策,屢屢受到不良官員告狀,好在萬曆比較信任海瑞。直到萬曆十五年,海瑞病死在任上,好友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喪事,發現海瑞住處用葛布製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因而禁不住為之悲泣不已,湊錢為海瑞辦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
海瑞在40歲時由於兩次科舉不中,去做了教諭,相當於正式教師,16年後就成了應天巡撫,這升官速度是比較快的,而且海瑞是以舉人的身份入仕,起點比很多進士都低。歷任知縣通判,判官等,都政績出色,是難得的能吏。
海瑞之所以給人不懂變通的印象,是因為海剛峰的名號太響,遮掩了海瑞的變通之數。以治安疏為例,看過原文的就知道,海瑞是一邊誇一邊罵,誇的極天花亂墜,罵的入骨三分。顯示出極高的情商。更不用說海瑞在教訓胡雪巖兒子顯示出的智慧了。
L夕惕若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這本書裡,作者張宏傑對海瑞的總結很是到位。書中說:精神可用來寫到書上,記入史冊,激勵人心,卻不可施用於實際。這其實就是清官的下場,也是海瑞的下場。
我們回頭來看海瑞的官場。
海瑞37歲中舉人,41歲被分配到福建做縣裡的教委主任,45歲被提拔為七品縣令,能在4年裡就升做縣令,跟他“筆架先生”的名聲是息息相關的。
筆架先生的名聲來源於他做教委主任,當時他的領導來視察工作,他和兩名副手一起到大廳拜見,海瑞站在中間。兩名副手見了領導,就趕緊下跪叩首,站著中間的海瑞作了下揖,這麼一來三個人就成了山字形,就像山字筆架。海瑞之所以不像其他人一樣行禮,是因為當時國家有規定學官在學校見到上官,是不用叩拜的,這樣才能體現老師的尊嚴。他認為現下社會世風日下,跪拜上官是討好姿態,他要嚴格遵守國家規定,是堅決不會這麼做的。領導看到他這個樣子,覺得海瑞是無禮輕慢,給氣走了。而“筆架先生”的名聲開始在官場上傳開了。
後來,海瑞這個名聲越傳越大,很多大領導們開始來視察,海瑞全部都只是作揖。這種行為雖然是符合國家規定,但是都沒有人這麼做,所以海瑞的行為在當時是非常另類的。這些大領導們開始注意他,考察他的工作發現做的還是很出色的。當時的官僚體系已經腐化,出了一個“清官”,大家也都喜聞樂見,官場需要。他的上司於是就提拔他做縣令。事實上,他的上司也不是僅僅是因為海瑞是個清官,是個恪守禮法的人,而提拔他,而是出於這樣可以博得一個贏得好名聲,海瑞升官後會回饋他。
只不過他沒想到海瑞這個人是一根筋,這種另類的精神在整個仕途,一下貫徹到底。事實上,海瑞這種剛強固執的性格,深受他母親的影響。
(劇照)
海瑞的家族是海南的望族大戶,海瑞四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他身上,對他的管教很嚴格,刻苦努力,勤奮好學,嚴於利己,謙恭有禮等規矩,從海瑞小的時候,就已經融入了他的性格里,再加上儒學教育,所以海瑞自小就比常人有強烈的道德感,非常守規矩,還非常孝順,從來都是以聖人為榜樣,一舉一動都在遵循聖人的教誨。這樣教育出來的海瑞,很理想化,自己要做一個正人君子,做事寧折不彎。
海瑞做官之後,發現官場貪汙受賄的現象,遠超他的想象。這種現象和明朝的官俸也是有關聯的,當時明朝的官俸是歷朝代最少的,縣令每個月才1000多塊錢,要養活一大家子人,還要招待來往出差到自己地盤的客人,說真的他們自己的生活都不夠用。所以做官的都是靠亂收費得來的錢,也就是常例吃飯,這公開的秘密,當然是開國之初就明令禁止的,但也是當時官場上人人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的事情。
海瑞的性格決定著他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同流合汙,也不會去適應這樣的社會。上任10天就頒佈革除所有常例的公告。這對官場的其他人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呀,沒有常例,怎麼生活,怎麼招待,怎麼維護關係!其他地方的官場同事,都在等著看海瑞一個月5兩銀子怎麼過活,海瑞倒真是真的不會受太大影響,他先是開闢了一片空地,下班後就種地,家人每天吃粗糧,穿的衣服上到處是補丁,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貧困,一年到頭,也嘗不了幾回腥。縣裡的其他同事可不幹了,紛紛辭職,海瑞抱著你不幹,自有人幹,實在不行,我兼職做。所以,一年到頭也忙得不行。
嘉靖39年的時候,都御史到浙江巡查,所到之處,接待的排場都很大,到海瑞這個縣的之前,師爺都快愁死了,縣裡實在太窮了,根本接待不起。海瑞倒挺有意思,他給御史寫了封信,信裡說,聽說您所到之處,排場都很大,花了很多錢,但是您在之前的公文裡說,要“素性簡樸,不喜承迎”,實際的做派和通知是兩回事呀等等。御史接到信後,繞道走了。把朝廷派來的大官得罪了,他的頂頭上司可要氣死咯,把海瑞大罵了一頓。他的上司受不了海瑞,浙江省其他的官員也受不了他,於是就聯手想把他弄走了。調到最清苦的興國縣,後來興國縣的權貴也受不了他,買通關係,也要把他弄走。
其實,海瑞的名聲在官場已經如雷貫耳了,只不過不是受歡迎,而是眾官厭惡。最後,被調到戶部一個閒職上。
也就是這個戶部閒職上,海瑞上了著名的《直言天性第一事疏》,說白了這個奏摺就是罵皇帝的,當時嘉靖皇帝不關心朝政,行事無道,想要喚醒皇帝能迷途知返,真可謂“愛之深,責之切”。可是皇帝可不吃這一套,直接把他關監牢裡了。
新皇帝,也就是隆慶登基後,把海瑞放出來了,海瑞這種人,是代表社會正義的楷模,是清官,所以在徐階的推薦下真正的走上了他做官的高峰期,不過海瑞還是海瑞,性情一點沒變。這種性格當然,依然不會討人喜歡,還會得罪人。後來徐階退休,因為海瑞的土地政策得罪了徐階,又被弄下來了。深受打擊的海瑞於是就告老還鄉。當然後來,海瑞又被啟用,也意味著又被棄用。
海瑞的辭職信裡曾說:“不求合俗,事必認真。九分之真,一份放過,不謂之真”。這不就是追求完美的強迫症嘛。這樣的海瑞在官場註定不會如意,混的好的寫入史冊,供後人瞻仰就是最好的歸宿了。
密斯時
海瑞在歷史上以清廉著稱,似乎是一種讚譽,但實際上,海瑞終其一生都是鬱郁不得志的,而在他臨終之前,甚至拒絕服藥,一心求死,我相信臨終一刻的海瑞,內心應該是極度痛苦而絕望的,這種絕望既是對自己人生的絕望,也是對大明王朝的絕望。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歷仕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一生以清廉自居,剛正不阿,以報效國家為己任。在他任職期間,推行清丈、平賦稅,打擊貪官汙吏,更重要的是,他還敢當面指責當朝皇帝,無論在民間還是朝廷中,海瑞都在當時掀起了一陣巨浪,成為了人們追逐的熱點。
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萬曆皇帝一紙詔書,將海瑞任命為南京督察院右僉都御史。海瑞接到任命書之後,年近古稀的海瑞拿起行頭,便立刻前往南京赴任。南京督察院右僉都御史,看起來似乎是很高的官位,品級也有四品,但實際上只是個空銜。
這裡就要說一下明朝的官制了。明朝建國時,定都在南京應天,後來明成祖朱棣即位後,便遷都於北京,但南京始終還是大明王朝的副都。兩個首都,自然就得配備兩套行政班子,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北京有的政府機構,南京同樣也有,幾乎是完全相同。但是,南京這套政府機構在行政職能上就大打折扣了,它的權限僅限於應天府的管轄範圍之內,故而閒職居多,真正掌控能辦事的極少。比如,同樣是四品官,如果是京官的話,地位就算比較高的了,但如果是應天的四品官,那就是個有品而無實權的閒職。
海瑞這個四品的南京右僉都御史的職位,就是這樣的一個閒差,當時的海瑞已經是四朝元老,他不會不知道這一點,這樣的一個官職確實委屈了海瑞。可想而知,正欲前往南京赴任的海瑞,內心一定是既欣喜,又沮喪的。他欣喜的是,朝廷還想著他,他還能繼續為大明朝發光發熱,沮喪的是,朝廷只給了他一個閒職,並無用武地。
也就是在海瑞赴任的途中,他給友人寫了一封書信,言道:“生自知枯槁無用,即古之人引年計之,非可復出時矣。”(引自《海瑞集》)意思是,我知道自己年事已高,是個無用之人,即使我掌握了益壽延年的方法,現在也不是出來任職的時候了。可見,當時的海瑞的身體情況已經不太好了,但他依然不辭辛苦,千里迢迢趕赴南京,只是因為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為人臣的本分。
就在他趕赴南京途中,朝廷的第二道任命來了,這一次海瑞被晉升為南京督察院右侍郎,位列三品。官位越來越高,海瑞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他只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海瑞到達南京之後,隨即發佈了《禁革積弊告示》,準備整飭吏治,頗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抱負。很快,朝廷又發來了第三道詔書,任命海瑞為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一年的時間裡,連升三級。
海瑞對皇恩感激不盡,雖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他還是像戰士一樣繼續戰鬥在了官場的第一線,隨即改革賦稅,整飭吏治,向朝廷上疏,為了嚴斥腐敗,希望能恢復朱元璋時代貪腐剝皮的做法。這封奏疏立刻引起朝堂的軒然大波,群臣紛紛斥責海瑞,譴責的矛頭直指海瑞,因為所有人心裡都有個小九九,如果要是按照朱元璋時代的標準來懲治貪腐的話,恐怕朝堂上十之八九的人都得被拖出去砍頭了,剝皮實草更是何其殘忍!
當時一個叫做房寰的言官上疏彈劾海瑞,他說海瑞:“蒞官無一善狀,唯務詐誕以夸人,一言一動無不為士論所嗤笑。妄引剝皮實草之刑,啟皇上好殺之心。”房寰指責海瑞當官期間沒有幹過一件好事,以欺詐虛妄誇耀於人前,所作所為無不被士人譏笑,妄求回覆剝皮實草的酷刑,實在是陷皇上於好殺的不義之地。
面對海瑞和房寰二人撕逼,萬曆皇帝下了批覆:“雖當局任事恐非所長,而用之以鎮雅俗,勵頹風,未為無補。”意思是,讓海瑞去做一把手,這並非海瑞的長項,也非皇帝的初衷,真正的目的是想借海瑞德廉潔之名,樹立起廉潔的榜樣。
萬曆皇帝的這番批覆,對海瑞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海瑞一心想著報效國家,但國家根本就沒指望他去建立功勳,只是把海瑞當成了裝點門面的招牌,樹立一個牌坊,給當朝官員、百姓以及後世之人看的。
在大明王朝看來,海瑞是清官,是好官,但卻是無用之官,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立牌坊,而官場上的那些蠅營狗苟、徇私枉法的貪官汙吏,卻都是對國家有用的,是有用的貪官。當海瑞看清了一切,他的內心一定崩潰的,是極端痛苦而絕望的。
我們引用張宏傑在《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中對海瑞的一段評價:
精神可用來寫到書上,記入史冊,激勵人心,卻不可施用於實際。這其實是千古清官共同的命運。清官只是官場的遮羞布,是廁所窗臺上的一盆塑料花。這就是海瑞的命運,雖然在民間,海瑞卻已經漸漸成了“神”,成為老百姓希望的寄託。在老百姓的心中,“海青天”就是善惡的最終裁判者,是傳奇式的大英雄,是一個偶像,是正義的化身,一個超現實的存在。而現實生活中的海瑞,卻已經心如死灰。做官不可以太清,太清則為官場所不容。既使官場中礙於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眾口一詞地稱頌你的清廉,而背地裡則對你詆譭有加,利用一切機會置你於死地而後快。這正是海瑞的悲劇。
海瑞最後的下場也的確非常悽慘,他不止一次地向皇帝申請辭職,要求告老還鄉,但卻一次次被駁回,朝廷需要需要他這塊招牌,至死都不想放過海瑞,而海瑞已經徹底看清了朝廷的嘴臉和用心,於是他在患病期間拒絕一切醫藥,既然無法擺脫朝廷的束縛,索性死掉算了,一了百了,給自己留下一個清白之身。
當時的海瑞不僅膝下無子,而且身無餘財。在海瑞生命的最後一刻,還不忘囑咐家丁,退還吏部多給的七錢取暖費。就是這區區的七錢,海瑞也不願意讓它玷汙了自己的清白。這就是海瑞的臨終遺言,深刻詮釋海瑞清白的一生,而他所堅持的清白名譽,卻不過是大明王朝的一樁笑話。
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海瑞去世了。海瑞死後,無錢下葬,同僚僉都御史王用汲來到海瑞家中,看到海瑞如此廉潔的清官,家中卻是一貧如洗,用史書上的話來形容就是“葛幃敝籝”,簡陋的房屋,破爛的竹箱,幾乎沒有半點值錢的家當。王用汲看在眼裡,又是傷心,又是感動,於是便湊了些錢,給海瑞草草收斂下葬了。
海瑞病逝的消息傳出後,南京城萬人空巷,朝廷派出欽差大臣,護送他的靈柩運回海南老家。之後,朝廷又繼續給海瑞修墳,立碑,建立祠堂。但是,朝堂做這些的目的,和之前任命海瑞為南京右都御史是一樣的,就是為了樹立廉潔的牌坊,朝堂中沒有任何人關心和理解海瑞,他們看中的卻只是海瑞身上清官的虛名而已,為大明王朝已經腐朽至極的官場做裝裱。
如果看官覺得本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關注轉發。
二十四史憑欄處
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出生於正德年間,嘉靖年間中舉,為官曆任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晚年任職南京右都御史。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於南京任上,享年75歲,死後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介。
海瑞祖先原籍福建,後遷至廣州。海瑞祖先曾多人在朝中任職,但其父海翰並無作為,只是個廩生。海瑞出生於正德八年(1514年),由於祖上的關係,海瑞還算是出身書香門第,年少求學,母親對其要求極嚴。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明神宗朱翊鈞極為重視海瑞,萬曆十三年(1585年),明神宗任命海瑞為南京右僉都御史。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於南京右都御史任上。
1587年,明神宗萬曆十五年丁亥,海瑞七十五歲,在南京都察院任上...秋,海瑞病重,但不願服藥。十月十四日,海瑞卒於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享年75歲。(《海瑞年譜》)由於膝下無子,由僉都御史王用汲負責主持海瑞喪事,由於家貧,王用汲等人湊錢為海瑞辦理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
海瑞去世之後,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諡號忠介。
香茗史館
海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牛人,按現在的說法他生活在古代本應該活不過半集才對,然而他卻創造了奇蹟。海瑞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硬生生地耗死了3位皇帝,而自己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堪稱中國古代“作死”第一人,而且是“作”而不死。而關於歷史上海瑞的最後的結局更是一波三折,充滿了傳奇色彩。
海瑞被稱為“海青天”,與宋朝的包拯齊名,兩人都是嫉惡如仇,清廉奉公,但海瑞比包拯有過之而不及。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上疏死諫,命好不死。公元1566年,海瑞在棺材鋪裡買好了棺材,並且將自己的家人託付給了一個朋友。然後向嘉靖皇帝呈上《治安疏》,批評他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嘉靖皇帝看了後,差一點被氣死,直接下令抓捕海瑞,並且準備整死海瑞,但這時候神助攻黃錦說了海瑞一心死諫求死的事情,嘉靖皇帝聽了默默無言,並且又讀了幾遍海瑞的上疏,他說:“這個人可與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但不久之後,嘉靖皇帝就一命嗚呼了,在隆慶皇帝即位後,遵照嘉靖的遺照將海瑞給放了。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隆慶皇帝早就聽說了海瑞的名聲,在海瑞出獄後,被委以重任,做了應天巡撫(正四品,這是海瑞一生做的最大的官)。海瑞上任後,全力摧毀豪強勢力,推行“一條鞭法”,安撫窮困百姓,幫助窮苦百姓從地主豪紳手中奪回被侵吞的土地,有點打土豪分田地的意味。因此,他將江南的地主豪紳都得罪了,甚至連自己的恩人曾經的內閣首輔徐階都得罪了,各種彈劾的奏疏滿天飛,最後他無奈地來了一個罷官走人。
後來,張居中做了內閣首輔單也不待見他,因此海瑞在家待了12年。直到張居中去世後,他才重新被起用。但剛被起用沒多久,已經七十二歲的海瑞就不安生了,效仿古人尸諫的意思,列舉明太祖朱元璋刑法,剝人皮裝上草製成皮囊,以及定律枉法達八十貫判處絞刑的規定,建議重刑懲治貪汙。但卻遭到了大臣們聯名彈劾,還好萬曆皇帝護著,沒有事情。
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於南京任上。因為海瑞沒有兒子,最後還是眾人湊錢將其安葬的。而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諡號忠介,並且給他修建了墳墓。海瑞墓,位於海口市西郊濱涯村。但在1966年,海瑞的屍骨被挖出, 先是遊街示眾,最後在海口市中心廣場被焚燒。1982年,當地政府重新修建了海瑞墓園,現如今海瑞墓只是一個空墳而已!
密探零零發
最後病死算是善終,但終其一生,他卻是在孤獨中滿懷怨恨地死去的。大家看過《士兵突擊》知道許三多在草原五班修路時,身邊人對他的態度吧?和許三多類似,在已經病入膏肓的明末官場,根本容不下海瑞這股清流,所以他一生都在身邊同僚的白眼和排擠中度過。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清官,其於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這期間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海瑞升任戶部雲南司主事(正六品),因看不慣嘉靖皇帝常年迷信巫術,生活奢華還不理朝政,海瑞遂上《治安疏》嚴厲批評嘉靖皇帝,我估計海瑞當時說的話是比較狠的,在言官可以自由批評皇帝而不受懲處的明朝,海大人竟然因此而入獄。
嘉靖帝死後,隆慶帝登基,海瑞才獲釋。隆慶三年(1569年)海瑞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百姓送其“海青天”之美譽,但滿朝文武卻不停參劾這個同僚中的“異類”。沒多久,海瑞就又被革職,這次閒居了16年。萬曆十三年(1585年),才重新被起用,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兩年後(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究其一生,在海瑞心中,出仕做官就是要為國家盡忠、為百姓辦事,別無其他,所以,在那個黑暗的年代裡他始終能恪守自己的原則和信條,用自己的一生和明朝官僚集團內部的黑暗作鬥爭。但換來的卻是同僚的參劾和譏笑,甚至連幾任皇帝都不待見他,覺得他是個不近人情、不知變通的“怪胎”。所以說海瑞的死,不僅是他自己得到了永遠的解脫,也讓大明王朝的各級官僚鬆了一口氣。大概就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