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到宠爱的小妾房中午休,醒来后却将宠妾活活打死,这是为什么?

醉爱谈历史


后人对曹操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说曹操是英雄,统一北方,唯才是举,使得当时的寒门子弟得以出人头地;也有人说曹操是奸雄,曹操多疑狡诈,欺君罔上,挟天子以令不臣,使得曹氏终窃取汉室江山。

在演义中,曹操便是以一个奸雄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看过演义的朋友一定知道曹孟德好梦中杀人的事情,那么这个说法有根据吗?其实在历史上确实还是有迹可循的,《三国志》中就明确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话说曹操有天去自己宠妾房中午休,醒来后竟活活将这位宠妾给打死了,史料上记载“棒杀之”,这手段是何其残忍啊!从史料记载来看,这位宠妾的过错也不过是没及时将曹操叫醒,不过其中也说到了宠妾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想让曹操好好休息。这本是出于善意,为何竟会遭到曹操的残杀呢?

“霸道”治国,杀妾立威

那位无辜的宠妾实际上是成为了曹操“杀鸡儆猴”的牺牲品罢了,女性在古代地位低下,在曹操眼中,一个女人根本不算什么,但能“物尽其用”的话,则是非常值得的。

时曹操杀妾无非是在向世人传达一个信息: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曹操自己的宠妾因违抗曹操的命令都被处死了,而且本不是大错,但依然不讲丝毫情面,更别说别人了。所以杀妾这个举动确实是很有威慑力的,可以有效防止朝中不满曹操的人对曹操阳奉阴违。

当然这样一来便有利于巩固曹操以“霸道”治国的方针了。古时称以仁义统治天下是为王道;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是为霸道。时曹操两者兼有,毕竟曹操以臣子之位专权,朝野内外多有不满曹操之人,故曹操不得不侧重于霸道,这也是后来曹魏终难得民心,最后被司马氏取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往往“霸道”是不得民心的,因为霸道多带有个人私情,做不到所谓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自己曾违反了自己制定的法令:

“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想必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这个故事应该不陌生,曹操曾因马受惊而毁坏庄稼,最后以割发代自裁事件的历史原型便是此事,法责众而不责己,这也是后来人们把曹操称为“奸雄”的主要原因之一!

说到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曹操为何要将小妾残忍的杀害了!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这件事确实在《三国志》有记载,原文如下:

“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讲的是曹操有一个非常宠爱的爱妾,白天伺候曹操休息,曹操将头枕在她身上昏昏欲睡,但是又有政事要处理,于是说“过一会儿就叫醒我。”

结果爱妾见曹操睡得正香,不忍心将他叫醒,最后曹操睡到自然醒,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责怪爱妾,为何不将他唤醒,最后用棍棒打死了这个小妾。

这种做法很难让人理解,爱妾本是好意,体贴曹操,然而却遭到棒杀,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时常发生在自己身上,醒来之后虽有责怪之意,但绝对不会破口大骂,甚至处死对方,曹操的过激行为我认为是由他的性格以及当时的情况决定的。

01性格决定

曹操是一个充满矛盾性格的实用主义者,是一个反道德、反传统之人,古人讲究“德”和“礼”,其实这两个在曹操的心中并不是非常重要,曹操最看重的是“才”。

从曹操的行事和言语可以看出,他是个薄义寡信、奢僭擅权、诡谲嗜杀的枭雄,尤其是矛盾的多重性格,让他的所作所为和常人不一,而这种矛盾性格也是因为他内心的欲望和对人性的认知所产生的。

举几个例子

曹操在离开董卓返回家乡的途中,经过故人吕伯奢家,吕伯奢原本想好好招待一番,结果曹操疑心认为吕伯奢要杀自己,不问缘由就将吕伯奢一家全部杀掉。(陈寿《三国志》无记载,裴松之注)

一次大军外出,经过一片麦地,曹操下令不能毁坏麦田,违令者斩,结果自己的马跳进了麦田,曹操还特意让文书官用《春秋》上的道理来回答,然而《春秋》上说不能将惩罚加在统领身上,一般人可能就因此算了,然而曹操还非要处罚自己,用刀割头发,以示杀头,有人说割头发也就是做个样子,其实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下,割头发对于古人来说是非常难以取舍的。

再就是曹操晚年因头痛病一直复发,于是找来神医华佗,结果华佗说要用刀切开头颅才能治好,曹操不但没有同意还杀了华佗,这种做法其实也很难理解。

综上,曹操杀人似乎不需要理由,都是以自身为核心,用后人常学的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02情况决定

当时曹操很可能有事情需要处理,只能睡一会儿,事情比较重要,然而爱妾却没有唤醒他,曹操醒来之后自然是会生气的,当然,曹操也有可能认为爱妾不听话,万一以后还有类似情况发生,岂不是误了大事,于是杀一儆百,这是曹操惯用的伎俩。

更有人说爱妾是故意的,明知道曹操的性格,为何还这样做,其实这纯粹是抬杠,究其原因,就是曹操自身决定的,他认为杀了爱妾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利的。


羽评郡主


《魏书》在为曹操的一生做总结时,开篇就说,曹操一生征战,行军用师大多效仿孙,吴之法。后面才记载了,曹操让爱妾叫他起床,结果一觉自然醒,于是棒杀了爱妾。所以,《魏书》这一段的语境,是在总结曹操的治军,并非什么后宫之事。



而孙武治军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借杀吴王爱妾的故事,以立军纪,让一军肃然,才能战无不胜。曹操的区别就是杀自己的爱妾,而不是别人的爱妾,已经很不错了。当然,杀自己的爱妾也是有违人道,可是在军队中,最讲究的是纪律,而不是仁义,所以,《魏书》才拿“曹操杀爱妾”为例子,来说明曹操对军纪的重视以及治军手段。

当然,曹操一开始连军队都很少,更别提讲究什么军纪了。曹操起兵之初,得到丹阳太守周昕支援的四千丹阳兵,丹阳兵是可是汉末最精锐的士兵,但是却难以驾驭。所以,曹操走到龙亢,丹阳兵就造反了,根据《魏书》记载,半夜还烧毁了曹操的大帐,曹操手杀数十人,才能走出大帐,丹阳兵也只剩下五百人了。所以,曹操当时还没有带兵经验,差点就被叛军堵在大帐里烧死,曹操的护卫大将典韦,许褚又还没加入阵营,只能自己来了。也由此可见,军纪对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不能令行禁止,连敌人的影子还没见,可能先完蛋了。



到了曹操有了兖州根据地,又拥有几十万青州兵,这些青州兵出身黄巾军,军纪更是败坏,整支军队只有于禁敢制止青州兵无序横行。所以,曹操对于禁的评价是:“古之名将,何以加之!”这几乎是最高的评价了。于禁不能说是“五子”里,武艺最强,谋略最深之人,但是若非后来失节,绝对是五子之首。举个例子,曹操让于禁夺朱灵的军权,于禁只带几十骑进了大营,从朱灵以下,无人敢反抗。这里除了于禁自身威重之外,就是曹操军中军纪的森严了。



军纪就是保证军队的“令行禁止”,虽然曹操爱妾并非军队系列,但是,好色的曹操此时选择杀爱妾来“杀鸡儆猴”,大飞熊认为,这就是和当初曹操犯的错有关。因为,曹操当年在宛城就是因为好色,大护卫典韦战死,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死于乱军,曹操也差点不免。所以,曹操用爱妾的命,既是对当年犯错的警醒,也是在强调军令的森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