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历代国王为何都姓“郑”?

用户3708573182


泰国王室其实并没有中国意义上的姓氏,泰国曼谷王朝历届国王都是以“拉玛”开头,如首任国王称“拉玛一世”,现任国王称“拉玛十世”。不过“拉玛”并非姓氏,这个称呼是来自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一个神。

虽然泰国王室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泰国姓氏,但是却有一个明确的汉姓,就是姓“郑”,历任泰国国王都一个汉名。

拉玛一世:郑华

拉玛二世:郑佛

拉玛三世:郑福

拉玛四世:郑明

拉玛五世:郑隆

拉玛六世:郑宝

拉玛七世:郑光

拉玛八世:郑禧

拉玛九世:郑固

拉玛十世:郑冕

(拉玛九世,前泰国国王普密蓬的汉名叫“郑固”)

(拉玛十世,现任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汉名“郑冕”)

泰国王室之所以给自己起汉名,其源头是因为一个中国人。

这个中国人叫郑信,祖籍广东潮州。郑信是泰国的第二代华人,郑信的父亲叫郑镛,他于雍正初年随同商队前往泰国定居的。

到泰国之后郑镛开始经商,他主要经营赌博业,由于买卖做的非常大,郑镛得到了泰王的赏识并受到了册封,成为泰国贵族,从此进入泰国上层社会。

郑镛赴泰之后娶了一名泰国女子,于公元1734年生下了儿子郑信。郑信出生之后被一位当朝大臣收为义子,于是郑信变成了一个官二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在义父的帮助下郑信先是进入宫廷充当侍卫,之后又外放到地方任职。

郑信的职位类似于今天的市长,但权力却远远大于市长,也可以理解为城主。

原本郑信可以安安心心的做一个封疆大吏,但时势造英雄,1766年缅甸突然入侵泰国,迅速灭掉了泰国当时的阿瑜陀耶王朝,并占领了几乎泰国全境。而郑信则率领所部残余势力退守至南部沿海地区继续与缅甸人斗争。此后郑信在南部地区招募士兵,然后从湄南河顺流而上收复失地。

郑信此人打仗还是非常厉害的,他率兵一路北上连败缅甸军,而缅甸此时也正与清军作战,无心估计泰国。于是郑信很快地驱逐了缅甸军,成功地帮助泰国实现复国。

在泰国复国之后,郑信在部下的拥护下建立了吞武里王朝,随后他一面派人前往北京,希望得到清廷的册封。另一面他开始着实打击国内的割据势力,试图加强中央集权。

在平定国内之后,郑信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相继将老挝和马来半岛纳入泰国控制之下。但是由于常年的用兵,以及错误的宗教政策,泰国国内频繁爆发民变,这极大的动摇了郑信的统治。

1780年柬埔寨发生内乱,柬国内的亲泰国王被杀,安南则趁机插手柬埔寨事物。为了防止安南染指柬埔寨,郑信统兵20万准备讨伐柬埔寨。然而就在郑信出征柬埔寨之际,泰国国内发生了叛乱,郑信只得仓皇回军。不过在回到京城后,郑信却遭遇了部下昭披耶却克里发动的军事政变,昭披耶却克里将郑信囚禁,并在1782年杀掉郑信自立为王,称“拉玛一世”。之后拉玛一世迁都曼谷,建立了曼谷王朝。

昭披耶却克里在弑杀郑信后,派人前往北京请求册封。但是中原王朝向来排斥乱臣贼子,拉玛一世无法向北京交代郑信的死因。为了将自己的王位合法化,拉玛一世对乾隆皇帝谎称自己是郑信之子,为此他给自己起名郑华。

由于不了解泰国国情,清廷相信了拉玛一世的话,于是册封拉玛一世为暹罗国王。此后曼谷王朝的历代国王在给中国的奏表中都使用汉名,郑姓也成为泰国国王的汉名姓氏。

虽然郑信在执政期间存在许多过失,但他光复泰国,开疆扩土的功绩一直被泰国人所铭记。今天的泰国人尊称郑信为“吞武里大帝”,而泰国政府也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皇节”,以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纪念。

(泰国的郑信塑像)


千佛山车神


这跟一个中国人有关,这个中国人叫郑信。原籍中国广东潮州府澄海县华富村,也就是今天的汕头人,也是潮州人。

他的父亲移民到泰国,他从小则被一个泰国的大臣收养。到了十八世纪中叶,也就是乾隆皇帝在大明湖畔碰见容嬷嬷时。泰国国力衰弱,旁边的缅甸趁机进攻,几乎把泰国给灭了。当时的郑信带着一支部队打游击,转战四地,最终打败了缅甸。现在这个郑信还是泰国的民族英雄,到处都有他的雕像。

这样,郑信就称王了,建立了泰国历史上的吞武里王朝。但是,这个王朝很短命,只存在了十三年。

为什么呢?

在赶走缅甸人,自己建国后,郑信有点走杨广的路子,四处征伐,进攻越南,进攻柬埔寨,虽然胜多败少,但毕竟劳民伤财,而泰国是个佛系国家。另外郑信在宗教问题上处理不当,他知道泰国百姓太信佛教了,对自己的世俗权力造成影响,所以他模仿中国搞了一个灭佛运动,但中国可以搞,但泰国全国信佛,从平民到百姓,你说要清理,人家肯定不乐意。

最终,他被自己的禁卫军推翻,带头的就是他的部将昭披耶却克里,也就是拉玛一世,也是现在泰国王室的开山祖师爷。

拉玛一世当上国王之后,就面临一个问题,怎么取得清朝的认可。

其实清朝对这种改朝换代是不欢迎,做熟不做生嘛。

当年郑信当国王时,曾经专门给乾隆送贡品,希望清朝能够敕封他为暹罗王,乾隆还很任性,当场把他的文书掷还,还回信大骂了一番。郑信没有放弃,专意修好跟清朝的关系,比如把缅甸俘虏送到北京,这算献俘,是很隆重的臣子礼。另外,还把从缅甸手中得到的中国士兵送回国。

慢慢的,清朝政府也认可他了。

而到了拉玛一世,又碰到老问题,郑信好坏是赶走外来侵略者为王的,拉玛一世就是一个弑君为王的,在清朝儒家文明 里是最痛恨的。所以要是实说,清政府肯定不认可。这拉玛一世也聪明,他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弑君的事情瞒下来,而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还取了一个新名字叫郑华。一是姓郑,二是名华,这乾隆看了特别高兴。本来他有一批建筑材料要送给郑信的,结果郑信死了,那给他儿子也一样,所以泰国就用这批材料建了曼谷新都。

这就是泰国王室有个郑姓的原因,其实泰国王室也有一部分华人血统,而领导人更几乎都有华人血统。


脑洞历史观


实际上,现在这个所谓的“郑”姓是冒充的,有段不光彩的历史,早先假冒姓郑是为了争取正统的身份,得到大清国的认可。
下图,泰铢上的郑信大帝画像,所有泰国国王中,只有吞武里王朝的郑信是货真价实的“姓郑”。

这其中的渊源,还同一个流传数百年,虽然家喻户晓,但是泰国各阶层都十分回避的诅咒有关。

作者本人曾在泰国某孔子学院当过海外汉语教师,发现,泰国本地人都不太愿意提及此段历史(泰国影视题材倒是有所涉及,但都是架空历史性质的,没有指名道姓的演过)。是同办公室的美国外教神神秘秘的在食堂的角落里,跟我讲了这段历史和流传下来的神秘诅咒——“郑信血誓”。
原来,深受爱戴的“人民的国王“普密蓬(我任教时老国王还没去世)的前辈,上位的历史非常的不光彩,而且充满了背叛、血腥和欺骗。

当今的泰国属于曼谷王朝。对,泰国的王朝就是以首都命名的。之前的老首都,叫做吞武里,作者后来也去玩耍过。所以,这个吞武里王朝是曼谷王朝前面的一个朝代,只存在了13年。
下图,吞武里王朝王宫遗址。

吞武里王朝的开国国王是个华裔(中泰混血,爸爸是下南洋的广东潮州人郑镛),姓郑。

中国史书称为郑信,又名郑昭,泰国人叫达信。郑信被认为是现代泰国的缔造者。

1767年4月,缅军攻陷暹都(阿瑜陀耶城),大城王朝灭亡。郑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抗缅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当年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之后在民众的支持下,南征北战消灭各地割据势力,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甚至把柬埔寨给整成了泰国的藩属国,俨然成了东南亚一小霸主。

当然,郑信也没忘了向此时最强大的势力——大清国效忠。继位之初就派使者到中国,请求清政府敕封。

然而,局势稳定后,郑信开始膨胀,忽视了民生问题,还疯狂的沉迷于佛教。给了一些反对团伙可乘之机。

这时,现在曼谷王朝的开创者,普密蓬的祖先——通銮高调登场。

通銮是郑信的发小,铁哥们,一直跟随郑大哥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还娶了郑信的妹妹,是吞武里王朝的二把手。但是通銮的志向更远大——当国王,坐龙廷。

1782年4月7日,通銮发动了宫廷政变,郑信在政变中死于非命,吞武里王朝亦结束其短短13年的统治。通銮继任国王,定都曼谷,曼谷王朝由此开创。

泰国有个习俗:国王的血不能溅到地上。于是,通銮把郑信装到麻袋里,用檀香木杖击头部,活活的把他打死。郑信死前狠狠的立下诅咒:“夺我王位者,九世而亡。

下图,曼谷王朝的九个国王,现任的是第十个。

事儿还没完,通銮把郑信的家属扔进了没有补给的破船,让他们活活的在海上漂流而死,算是把郑氏王族全部给“灭了口”;之后,赶紧的摇身一变,派使者去大清国朝见乾隆皇帝,汇报情况说,现任国王叫郑华(下图),是老国王郑信的儿子,顺利拿到了册封,A货变正版。继任者中文都统一姓郑,认郑信为爷爷、祖宗(上世纪东南亚排华阶段除外)。
曼谷王朝的国王称拉玛,刚才提到的背叛了好基友,还杀他全家的通銮就是拉玛一世;2016年去世的“人民的国王“普密蓬是拉玛九世,中文名字叫郑固;现任的玛哈·哇集拉隆功国王是拉玛十世(下图),中文名郑冕。


这么一看,已经传到了十世,貌似困扰泰国王室,并极大影响泰国几个世纪政局的所谓“郑信血誓”,并没有真正起作用。

之前,泰国前总理他信,总是被笃信佛教轮回之说的泰国民间视为郑信大帝的转世,所以一度被认为是印证泰国王室九世而亡的人。

重要原因就是,前总理他信的英文名和郑信(达信)的拼音是一样的,都是Thaksin。

支持他信和英拉的叫红衫军,跟那个带血的诅咒似乎又有了无尽的关联。

现在的拉玛十世哇集拉隆功是普密蓬唯一的儿子。已经六十多岁的哇集拉隆功从小不学无术,行为和喜好都“非主流”,还曾长期有“作风问题”。母仪天下的王后是他的第三任妻子,之前当过脱衣舞女郎,当时的王储为了离婚再娶脱衣服女郎,甚至打算王位都不要了。2014年,网上还曾经曝出王储妃裸体爬行的视频,遭到广泛传播,让泰国王室颜面尽失。

下图,2012年,未来的泰国国王与王后身着露脐背心,露着大片纹身,脚蹬凉鞋出现在德国慕尼黑机场,看两位迎接王储夫妇的使馆工作人员的表情,分分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感觉。

泰国王室可谓是全球王室颜值的洼地。
下图,已故泰王正装全家福。相比之下,英国的秃头王子和龅牙公主们都顺眼多了。
老国王一家三口,父母都不丑,儿子长这样。

公主都这样(这是专门捡着父母短板遗传啊)

大公主乌汶叻,现在是个电影明星和著名时尚人士。

小朱拉蓬公主(人不可貌相,汉语说得溜,还弹得一手好古筝)
二公主,“学霸”诗琳通,汉语造诣极高,中泰友好的先锋,也是国王最看重的子女,没有之一。

作者曾看到过她本人。在男人都喜爱往脸上涂脂抹粉的泰国,诗琳通从不化妆和修饰自己,发型半个世纪都没变过。
孙辈的直系王子公主们

下图,现任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的女儿——思蕊梵公主被国际上公认穿衣品味出挑,是著名的时尚设计师????

下图,拉玛十世与前妻和女儿出席思蕊梵公主自己的品牌发布会
咱们再回到姓郑这个话题,因为郑信是秘密处死,曼谷王朝又是继承吞武里王朝的正统。所以,曼谷王朝至今还是把郑信当作大帝一样祭奠,郑信也被看做是泰国伟大的民族英雄。每年的12月28日,政府和民间都会举行郑信朝祭大典,伴随两天两夜的文娱活动。

而且,正如我前文所述,拉玛一世的后人们也把自己看成了郑信的继承者,认郑信当祖宗。1998年,汉语大师诗琳通公主还专程来到潮州的澄海县华富村,拜谒郑信衣冠墓,受到了郑信族人热情友好的接待,双方互赠礼物,被认为是中泰文化交流的典范。
这要是换个剧本,就会给写成——杀人凶手的后代远赴受害人的家乡祭奠,伪装成受害人的子孙后人,受到了热情接待........

如果审核不通过请告知原因,我辛苦原创的文章被无故显示审核不通过,请不要这样愚弄、侮辱作者。

一些粉丝上万的作者赤裸裸的抄袭(连标点和配图都一字不差的粘贴复制)倒是发文章畅通无阻,每天涨粉无数,难道平台没有查重系统?本人三观正,老老实实坚持原创,每幅图都是精心挑选过的,连账号头像都是我自己的真实照片,为何原创者被处处为难,抄袭者反成了大V,平台何以取信于受众?相关事宜我一定会投诉到底,誓不罢休。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18世纪末,建立暹罗吞武里王朝的是华人郑信,他的父亲是潮州人郑镛,到暹罗后致富,娶了当地土女所生的儿子。郑信在1767年击退入侵的缅甸军队,建立了王朝。

但是在1782年,郑信的部将 通銮发动军事政变,杀害了郑信,建立曼谷王朝(即现在的泰国王朝),自称“拉玛一世”。

为了掩盖篡位事实、继续向清朝朝贡,通銮伪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名叫“郑华”。此后,一直到19世纪,暹罗的历任国王都在朝贡时取一个郑姓的中文名。当然,其实他们和郑信没有直接关系。


麦田守望仕


妹夫本地土族杀了大舅子郑信 并娶了大舅子的女儿 怕被清朝追究就以郑为己姓


其实我是来看笑话的


现代泰国的缔造者叫郑信。


大海之洲42234


因为现王朝的第一任国王曾假冒姓郑是郑信的后人请求清朝册封


极光yxc


泰国华人900万!出色的政界商界精英大部分华人


耒阳李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