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三次割地的屈辱史,是“欺國太甚”,還是“咎由自取”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大家好,我是青史回聲,解讀千年歷史。今天我要講述的是二戰期間,一個小國羅馬尼亞的屈辱歷史。


如果我說有這樣一個人,家裡挺有錢,但沒本事守著這筆財富,於是拜了個大哥,原以為有大哥罩著著,但沒想到大哥不僅沒罩著他,反而把他房子的一半賣給了另外一個小弟,更欺人太甚的是,還要他出錢出力替大哥賣命!這叫什麼事!這人咋會幹這種蠢事?唉,還真的有這樣的人,不對,不是認,而是一個國家!

這個奇葩的國家就是號稱是“古羅馬帝國的後裔”的羅馬尼亞(他自封的)。

羅馬尼亞三次割地的屈辱史,是“欺國太甚”,還是“咎由自取”

現在的羅馬尼亞

既然要談到羅馬尼亞的屈辱史,得要先聊聊他的“光榮”歷史(有屈辱,當然就有光榮嘍)。羅馬尼亞的“光榮”歷史,那得要從一戰開始說起。得從哪說說起呢?就從這兒開始:

一戰,羅馬尼亞也算是站對了隊伍,在一戰爆發前,就加入了英法俄協約國。一戰爆發後,羅馬尼亞就在背後搖旗吶喊。而作為英法在中歐地區的主要“代言人”,羅馬尼亞在一戰結束後,可謂是風頭無兩啊!

作為戰勝國之一,羅馬尼亞也在英法屁股後面撈到了一些好處:當時作為戰敗國的奧匈帝國被分裂成奧地利和匈牙利,德國國內也陷入一片混亂,再加上俄國因十月革命的影響,國內正是百廢待興,無暇顧及國際上的爭端。因此羅馬尼亞在中歐地區威風了一把!首先他趁俄國(當時還是蘇維埃)還在處理國內事務,硬生生將比薩拉比亞“這塊肉”搶到了自己手中。俄國他都敢惹,更別說中歐其他小國了!一個戰敗國之一保加利亞,一個奧匈帝國分裂成的匈牙利,羅馬尼亞也放過他們,從他們國土上,搶下了

特蘭西瓦尼亞和南多布羅加。自此,羅馬尼亞的國土面積達到了鼎盛,儼然成為中歐第一強國。(給他一點陽光,他就燦爛!)

可是我們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你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你一下子把俄國、匈牙利和保加利亞這三個鄰國給得罪個遍,他們失了勢還好說,可是風水輪流轉,保不齊他們哪天就得勢,找你算賬!果不其然,還不到二十年,歐洲局勢就瞬間發生了變化!

西邊的德國在希特勒的獨裁之下,頗有想一血一戰之恥的念頭,而東邊的俄國(之後用蘇聯代替)在實行兩個五年計劃後,國力大幅度上漲,其工業產值一躍位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中歐第一強國的位置還沒坐熱乎幾年,恐怕馬上就要被趕下去,弄不好還有滅國之險!

羅馬尼亞一想:不行,英法靠不住了(1938年的慕尼黑會議,英法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縱容德國擴張),得另找山頭。東邊的蘇聯,不行!比薩那比亞那筆賬,蘇聯還記著呢,投靠他?跟送死沒啥區別!德國?畢竟我們皇室還來自於德國貴族呢,算起來還是親戚,而且每年還有許多商貿往來。這一想,就拜在德國這個碼頭上吧,不過先等等看,看看形勢再說。

之後的形勢: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一夜之間,波蘭全境淪陷!1940年,德國繞開馬奇諾防線,從比利時境內進攻法國,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法國投降!

羅馬尼亞三次割地的屈辱史,是“欺國太甚”,還是“咎由自取”

二戰期間的歐洲大陸

而這時的蘇聯也來參與一把。看到羅馬尼亞原先的大哥法國戰敗投降,覺得機會來了,強令羅馬尼亞割地,否則打進你家門!不過也不能不分緣由吧,所以蘇聯找了一個很多國家都屢試不爽的藉口:打著為烏克蘭做主的名號,要求羅馬尼亞歸還自古以來屬於烏克蘭不可分割的領土——比薩那比亞和布科維納。為了行使“正義”,蘇聯覺得出兵佔領比薩那比亞和布科維納。

一方面德國勢如破竹,另一方面蘇聯咄咄相逼。羅馬尼亞覺得自己該做出選擇:以他豐富的油田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請求德國同意他加入軸心國。

可是羅馬尼亞萬萬沒想到,這比割地給蘇聯更是一條屈辱的道路!

原以為跟著德國能夠免受蘇聯侵擾,可是事情沒沒有想得那麼好。之前我們講到羅馬尼亞在一戰後搶走了特蘭西瓦尼亞的一大片領土,而匈牙利可是德國最忠實的小弟:最早一批加入軸心國,而且同為法西斯政體。你說德國能不為自家小弟出頭嗎?你羅馬尼亞一個剛加入的小國,要不是你的石油資源,我才不搭理你!不過既然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有矛盾,那就這樣吧,我來替你們決定:特蘭西瓦尼亞這塊領土,你們兩國一人一半!不要著急,蘇聯土地多的去了,只要打下蘇聯,他靠西領土,都歸你。但別高興得太早,作為條件,你得出兵替我征戰,除此之外,你的油田暫時歸我們軸心國所有,佔用你油田的錢,先分期,就這樣說定的,散會!

這不就是明擺著硬搶嘛,可關鍵形勢所迫,羅馬尼亞只好答應了。不僅派了50萬軍隊奔赴戰場,而且也把自家油田向軸心國成員開放。

這還沒完,既然你割了兩次地,那麼第三次也不介意吧。和羅馬尼亞有曾經領土爭端的保加利亞,看到羅馬尼亞已經成為了歐洲的誰都可以欺負的“小綿羊”,於是也要求他還回之前的南多布羅加,不還,直接告訴老大哥德國。羅馬尼亞怎麼敢告訴德國,於是羅馬尼亞在1940年10月第三次割地。如果蘇聯、匈牙利要求割地,還能說得過去,畢竟一個打不過,另一個有大哥撐腰,可是保加利亞有什麼?就是個按兵不動,風往哪兒吹就往哪兒倒的小國家,連他都狐假虎威,仗著德國的勢,逼羅馬尼亞退步。

所以也就在1940年一年之內,羅馬尼亞共簽了三個賣國條約,割讓了全國領土的近40%,而且其中有一半以上還是割給自己“盟友”,真是前所未有!這是盟友呢?還是敵友呢?不僅沒撈到好處,反而到處割地?羅馬尼亞這“盟友”做得真憋屈!

羅馬尼亞三次割地的屈辱史,是“欺國太甚”,還是“咎由自取”

羅馬尼亞被割讓的領土

從羅馬尼亞種種屈辱事蹟看,好像是一個小國在大國之間的博弈下,所發生的種種無奈之舉。可是仔細一想,這完全是羅馬尼亞咎由自取!如果不是他在一戰後對鄰國領土大肆掠奪,也不會造成後來的局面。更關鍵的是,他沒有對抗強權國家、法西斯主義的勇氣,甘願投靠,導致兩方都不討好。最後作為法西斯的幫兇,羅馬尼亞原來的政府被推翻。自作孽,不可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