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是指哪些方面?能否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民俗文化及内容?

官小妙易学工作室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

现在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我的家乡福建省周宁县的乡土文化。

1.民俗文化||周宁端源村迎灯

端源村迎灯游神祈福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是端源村百姓为纪念祖先、奶娘宫大娘等神话色彩造福百姓的传说,而流传下来的民俗活动。端源人每年春节正月十五以内,村里老人会、村里做头的户主们会聚集在一起看黄历选择好日子、商量迎灯的日子。在选定迎灯的日子就在村里密集街中央贴文公布,并且在头一天安排人员敲锣各房通知。

2.民俗文化||周宁端源村请林公习俗

每年春节正月十五以内的好日子,周宁县端源村的村民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先行前往杉洋林公宫请林公。

3.民俗文化||周宁际会村板凳龙

周宁县际会村的板凳龙,纯手工制作的,它是在一节节长约2米,宽约20厘米的木板上,用竹篾编制糊上彩纸的龙头、龙鳞灯、龙尾,汇聚成一条七彩祥龙,龙身每个灯座配插一支粗长的龙烛,灯座四方龙纸画上鳞纹、迎舞时场面非常壮观,龙队的团结协作,寓意深远、韵味无穷。

4.周宁万人空巷闹元宵!热闹非凡!

周宁县的元宵节闹元宵活动以花灯、花车、线狮、铁技,舞龙等队伍开始游行,在这个民俗活动的高峰期,周宁县各地群众汇集在一起,万人空巷闹元宵。热闹非凡。

5.周宁咸村黄七公巡游民俗活动

咸村镇,村民们自发举行了纪念朱福和黄七公的巡游活动。活动现场双狮对舞、三龙戏珠、铁枝、线狮等,家家户户自作花灯,孩子们提着各种造形花灯游行,队伍长长的,热闹非凡。每家每户门口插满许多小彩旗,小小的街道热闹非凡,现在增加很多民俗舞蹈,乐队等活动节目,更加热闹了。


周寧現場


民俗文化范围

民俗文化是依附于民间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等而产生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普通人民群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日常生活民俗文化、节日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

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有不同的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还有道家、佛教文化等等。在中国最典型的就是节日民俗文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节日民俗文化。

因为我身处天津,就谈一下天津的民俗文化。

天津话

天津话具有比较典型的地域特征,体现了天津人的率真豪爽,幽默诙谐。比如:

"二把刀"意思是形容技术水平不高;“倍儿”意思是很、十分、非常;“哏儿”是好玩,有趣。

天津春节民俗文化

1.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被称为“南桃北柳”。

2.泥人张

天津的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品,目前泥人张距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泥人张生动活泼的色彩令人万分喜爱。

天津小吃民俗文化

天津人比较爱吃,所以天津的美食比较多,比较有特色的是:狗不理包子、桂发祥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居首,被誉为“津门三绝”

1.狗不理包子

天津有一句俗谚:”到天津没有尝一尝狗不理包子,就等于没有来过天津。”

2.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点。

3.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的生产有百余年历史,清光绪年间,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为生。该店铺选址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食客戏称耳朵眼炸糕。

天津春节民俗文化

除了贴春联、放鞭炮、腊八祭灶、初一拜年等一些通用的春节习俗为,天津还有这些民俗文化:

1.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2.正月十五为外甥祈福,舅舅送灯。“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为外甥祈福。也有预祝外甥长命百岁之意。

3.正月十六,走百病。这一天媳妇们要回娘家,可以消灾祛病。



唐承文化


民俗文化只是一种统称,泛指民间的人民生活当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也是传统文化。

这种民间文化,是在社会活动中与长期生产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与事项,是一个民族或者是社会群体所认同并且能够世代相传,相对稳定发展的一种民间文化,通俗的讲,就是民俗文化,衍生于民间的传统文化事项。

民俗文化也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社会集群中由民众所创造、传承与共享的民俗生活文化的价值,是一种非物质传承的文化。

在《管子•正世》有这样几句话:“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更能说明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每个时期的民俗文化都会在变化中得到发展与延续,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特点。

我们这的民俗文化其实周边没什么不同,也是多民族交汇的地方,比较出名有影响力的,像是曲阳石雕,武强年画,蔚县的剪纸等等,题主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

只是个人的理解,有不同观点的可以相互讨论学习!


曇花壹現終何意


民俗文化范围很广的,不同的城市有着地方民俗文化。

就青海来说:藏族拉伊、玉树卓舞、土族婚礼、热贡六月会、塔尔寺酥油花、湟中农民画、青海花儿、青海小调、唐卡、堆绣、皮影戏、社火高跷。。。。。。等好多都是民俗。

具体想知道问度娘,要么关注我,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